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迅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药报/2008年/11月/25日/第B03版
临床诊疗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迅猛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免疫治疗实验室焦顺昌林星石王歈
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在近20年内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近年来,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实践在国际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标志性的成果来源于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实践的成功病例。本文所展示的,就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一些标志性成果。
标志性成果一
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或可治愈肿瘤
在2008年第358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载了一则引起轰动的报道,这篇报道是关于自体肿瘤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
在这篇报道中,52岁男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前,其肿瘤复发并伴随肺、左侧髂骨和腹股沟转移。患者的肿瘤对高剂量α-干扰素、4周期的高剂量白介素-2(IL-2)及局部切除的治疗方式不敏感。Hunder等人在体外刺激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淋巴细胞,获得了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并在患者体外扩增并回输给患者,回输前后未给予患者IL-2的治疗。两个月后,患者所有的病灶消失,并在两年内没有肿瘤的复发。
这篇报道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首次使用肿瘤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进行成功治疗的病例,而不再需要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获得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这在技术上为广泛利用特异性肿瘤细胞进行治疗提供了可行性。其次,以往的治疗认为,体外诱导的克隆难以显现肿瘤杀伤能力,在临床上无法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在这则报道中证明,选择由不同HLA分子所提呈的不同抗原表位多肽,可能是治疗是否能够成功的要素之一。再次,报道中所采用的抗原为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其优势在于,这些抗原广泛地高表达于多种实体瘤组织中,而在除睾丸和胚胎外的正常组织细胞中没有表达,因此,这类抗原可作为多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靶点,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没有影响(睾丸属于免疫豁免器官)。还有,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一般认为,单独使用一种抗原成分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使该抗原分子丢失或HLA 丢失的肿瘤细胞变异体逃脱,而在这篇报道中,在患者体内检测出针对多种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说明,单一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内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还可能导致了其他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生,从而从多抗原的角度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杀伤肿瘤细胞。
标志性成果二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实体肿瘤复发
2000年,Yamazaki T等人在《柳叶刀》杂志报道了体外扩增活化自体淋巴细胞预防肝癌术后肿瘤复发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受试的150名患者分为两组,均接受了治愈性肝癌切除术,随后一组接受过继性免疫治疗(76例),一组不采用任何辅助治疗(74例)。患者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经重组人IL-2和抗CD3抗体刺激培养扩增,并在术后的6个月内分五次回输患者。经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0.2~6.7年,中位数4.4年),接受细胞免疫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肿瘤复发率下降18%,复发风险率下降41%。且肿瘤复发时间较对照组大大延后。免疫治疗组3年无复发率为48%(对照组为33%),5年无复发率为38%(对照组为22%)。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极大延长了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
这个后来被命名为“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疗法的细胞免疫治疗在未知肿瘤抗原特异性(非特异性)的情况下,大剂量、多次输注混合型自体T淋巴细胞治疗首次经临床试验证实,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且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机制未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实体瘤手术后复
发率和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
标志性成果三
非特异细胞免疫治疗配合常规放化疗延长病人生存期
非特异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在不能进行手术的肝癌患者中多次显示出对肝癌局部治疗后复发的控制作用。一般认为,治疗时潜在的转移灶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来源。在一例罹患晚期肝癌的患者,在最初经过放射疗法后,通过多次接受过继性免疫治疗而获得了6年无复发生存,在53次回输中累积回输T细胞总数达到7.3×1011。在长期观察中,该患者健康状况良好,未出现肝癌的复发,且肝功能好转。这一病例提示过继性免疫治疗可能对肝癌的复发有阻止或延迟作用。
此后,日本临床医生进行使用这种扩增活化的自体混合淋巴细胞治疗的临床观察表明,在一些病例中,该方法可有效控制手术、放化疗后肿瘤的进展。在治疗神经胶质母细胞的I期临床试验中,配合常规放化疗,两例生存期超过了10年,三例超过3年。一例同时患有左眼睑细胞鳞癌和结肠腺癌的男性患者,其两种肿瘤均已出现淋巴结转移。在接受了左眼摘除术及左颈部改良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和随后的跨结肠切除术和局部淋巴结清扫后,该患者采用了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治疗作为单一术后辅助治疗,术后6年内总共进行了150次回输,细胞总数达到1.38×1010。至报道时为止,尚未发现复发和其他转移。
这些非特异免疫细胞治疗成功病例的报道结果,及许多其他免疫治疗相关的病例报告,虽然明确表现出其促进肿瘤衰退的作用,却因为虽然免疫治疗可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肿瘤抑制,但其明确的治疗靶标和机制却往往不明,而无法明确选择治疗获益人群。
标志性成果四
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治疗作用
利用肿瘤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性淋巴细胞,有针对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组织细胞功能,是肿瘤临床医生和免疫学家孜孜以求的肿瘤治疗的最终目标。
2002年,Rosenberg SA等人在《科学》杂志报道了利用体外大量扩增的肿瘤特异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过继回输方法,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的成功病例。他们在体外筛选出具有患者自身恶黑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大量扩增后回输给自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3例患者中,6例患者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4例患者部分缓解(PR肿瘤消失50%以上,无新发肿瘤),这10例病人均发生明显的肿瘤缩小和/或消失。
肿瘤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总体临床可见的PR和CR可达50%。然而,这种特异性治疗方法的实施需要一些先决条件。首先,肿瘤病人需要有可以切除的肿瘤组织,且肿瘤组织中有高亲和力的肿瘤抗原特异性浸润T淋巴细胞,可以在体外被大量扩增。其次在技术上,需要解决肿瘤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技术难题,以鉴定所获得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自体肿瘤有杀伤能力。再次,对于关键器官发生的肿瘤,需要鉴定特异性浸润T淋巴细胞所识别的是否为组织相关性抗原,以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在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时,可能会发生白癜风的副作用,而对如肝、脑等生命重要器官,由这类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杀伤细胞产生的自身免疫病,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