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_突出特色_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_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总体上分为两 种:一是培养“通才”和“杂家”的培养模式,要求知识 面宽广、淡化专业分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 质”人才;二是强调专业特色和特长教育的培养模式, 根据自己的办学基础、学科背景和学科增长点,扬长 避短,走特色化之路,培养特色化和专业化的专业人 才。 应该说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具有一定的 行业适应性。但如何真正做好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 展相匹配, 培养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 指导思想和操作层面上看都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和培 养方式的问题。
内教师一起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在毕业 论文环节,学校也积极地推荐优秀选题,聘请行业专 家进行指导,或者请行业专家拟定论文题目,从而提 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历年来行业指导教师指导的毕 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比率不断提高。 通过这种方 式,学校把学生推向行业,培养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和 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产学合作,提高专业的教学质 量。 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以科研带 动教学,拉近产学距离。 近年来专业团队主持和参与 了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国家社科基金、 上海市科委、信息委、宣传部等重大课题三十多项,还 承接了著名行业企业的科研课题多项,近年来科研总 经费超过 700 万元。 通过安排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 学生在科研中了解行业、增长才干,从而提高人才培 养的质量。
目前,我国正式开办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的高等 院校有一百多家,大多数院校的编辑出版学是分设在 人文学院、文化学院或者中文系、文化产业系;有的设 在信息管理学院或者信息传播系、文化传播系;有的 设在新闻学院、传播学院或者新闻系、传播系;还有的 设在文法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背景、办学基 础、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根据学校或者院系 原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来设置。 大致分 为如下几种专业背景和培养模式:(1)文史学科背景的 编辑出版学教育, 以培养文化创意和内容编辑见长; (2)管理经济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教育,以 培养 市 场 营 销 、管 理 经 营 型 编 辑 出 版 人 才 为 主 ;(3)新 闻 传 播 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注重培养新闻编辑和报 刊编辑出版人才;(4)理工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教育, 以培养科技编辑、网络编辑、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为主。
74
人才培养
公共艺术和工业设计 5 个系;设有数字印刷、印刷包 装工程、出版与传播、新媒体和现代艺术 5 个研究所。 开设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传播学、印刷工程、包装工 程、数字印刷、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印刷美术、视 觉传达、综合艺术和工业设计 5 个研究方向)、工业设 计和动画 9 个本科专业;现有传播学、人工智能与模 式识别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印刷光学工程和传媒管 理 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和专业类型 上涵盖了数字出版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形成了 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学科群体系。此学科群同时也是上 海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六大学科群之一。学科群内各 专业互补相容,给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 学科背景体系。 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理工学科的优势, 注重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走出了 一条在理工科院校进行专业教育的新路子。该校编辑 出 版 学 专 业 以 “大 出 版 ”、“大 文 化 ”、“大 编 辑 ”为 教 育 理念,培养的人才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 影视、网络和其他新媒体传播,尤其是数字出版专业 人才的培养,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形成了工文艺结合、 文理艺融合的专业发展的特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 业生,在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以文化传播、 市场经 营、技术实践为三个着力点,搭建编辑出版学课程平 台,突出了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办学特点和优势,体现 了文理结合、技艺融合的特点。 该专业实行产学研结 合,注重实验教学,重视行业实践能力和行业技能培 养,强调行业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 据行业的需求,注重出版策划、编辑技能、出版营销、 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 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传播技术应用 技能的,集采、写、编、制于一身的人才,培养适应数字 出版、媒体融合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平台 由本专业提供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组、专业核心课程组、专业 本专业学生 选修课程组、专业实践课程组等
实践课程平台 由 相 近 的 各 个 包括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课程、创新课 相近专业学生。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成团队,选
专业提供
程等
修实践课程
跨 学 科 跨 专 业 分别由学校、学 门类多样,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和学科拓展 选修课程平台 院、专业提供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传媒 现象。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新 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不断涌现。 数字出版企 业普遍关注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运作、产业链条的 构建、赢利模式的探寻,同时也深感创新型和复合型 专业人才的稀缺。高等院校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的服务 系统之一,肩负着培养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需求的 专业人才的重任。数字出版模式的多样化和产业链条 的重构,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类型、模式和实效都 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促进了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建设, 推动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编辑 Z H O N GGU O BIAN JI
2010.6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 施勇勤
———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为例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数字出版的产业模式、产业链条和产业环境;技术融 合、机构融合、产业融合的要求,给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以上海理工大 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为例,探讨如何面向数字出版产业链,从自身学科背景和教育资源出发,发挥优势,突出 特色,培养行业适应性强的数字出版复合人才,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方法等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 的观点。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链 编辑出版学 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独立设置编辑出版学二级学院的高校只有 上海理工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两家。 独立学院的设 置,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学科发展优势,比 较容易形成学科群的优势,有利于提升编辑出版学的 办学层次,促进专业学科的发展。 例如,上海理工大学 设 立 独 立 的 二 级 学 院 — — — 出 版 印 刷 与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 该院是文、工、艺、理有机融合的多科类学院,设有印 刷与包装工程、新媒体与出版传播、艺术设计、动画与
该专业在师资团队建设上也注意体现产学结合。 从 2005 年开始, 该专业先后引进 6 位社长总编级别 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专职的专业教师,此外还聘请了出 版业界具有重要影响、从事高层决策和管理的富有实 践经验的十余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这支专兼职结合 的行业型师资队伍,保证了专业主干课程、前沿课程、 实践技能类课程和行业高端讲座的教学质量,为学生 行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师 资保障。 同时,该专业注意引进其他高校高素质的编 辑出版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成为师资 团队的生力军, 并通过本专业行业型教师的带教,以 及到出版社和传媒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其行业实 践经验和实践技能。利用小学期实习的机会组织青年 教师去出版社锻炼,帮助他们尽快地提高行业实践操 作技能,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由上述两种类型专业 师资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保证了基础理论课程、专 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师资团队优势 互补,形成了 1+1>2 的整体合力,从而提升了专业教 育质量。
二、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明确专业定位,改革创 新课程体系
媒介融合造就了大出版、大文化、大编辑的产业
环境,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出版行业与其他行业交 融,产生了复合的产业空间,出现了复合出版的格局, 具体表现在渠道复合、内容复合、技术复合、产品复 合、媒体复合和产业复合等几个方面。 这就势必要求 高校培养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因此,如何在 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寻找专业定位,构建具有改革创新 意义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在产学结合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产学结合 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办好这个专业 的重要基础。 重视行业实践基地建设、行业人才进学 校进课堂、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是产学合作的主要 形式。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在这三个方面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 如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总社、 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 区、北大方正、上海文新集团、易文网、上海东方网、上 海书城等三十多个单位合作,建立了编辑出版学专业 实习和实训基地。专业实践课程贯穿在大学四年八个 学期和暑假小学期的实践课程之中,从低年级的出版 专业见习、小学期行业实践,到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实 践、毕业实习,乃至毕业论文等环节,都真正依靠基地 完成。 每个基地都有学校聘请的行业指导教师,与校
表 1 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培养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名称 平台提供者
课程类型
适用对象
综合素质教育 由学校提供
课程平台
思政类、外语类、技术类、拓展类课程组
各专业学生
新 闻 传 播 学 科 由学院提供 基础课程平台
新闻传播类、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信息 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 技术类、印刷技术类、艺术设计类等课程组
笔者拟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建设 为例, 探索如何从自身学科背景和教育资源出发,发 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适应性强的数字出版复合型 人才,同时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方法 等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依托学校的办学体系和学科优势,打造富有 特色的专业教育平台
目前各高校编辑出版学“立足”之地各不相同,所 在的学校教育系统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如何依托学 校的办学体系和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是编辑出 版学办学的基础和Hale Waihona Puke Baidu提。
各专业的学生。大一实行统一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 教育,不分专业;大二开始选择专业,实行专业教育; 大三开始,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调整改选专业,可以 选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
75
中国编辑 Z H O N GGU O BIAN JI
2010.6
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对复合 型人才的需求。 从课程体系上看,编辑出版学的培养 方案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课 程, 设课比率为 1∶1.5, 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 源,打造了一个文理结合、艺技交融的多学科的课程 选择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未来就业的 意向和学习兴趣,自由地选择专业和选择课程。 平台 式的课程体系、学科交融式的课程组,以及复合式的 教 学 模 式 (专 业 复 合 、课 程 复 合 和 教 学 对 象 复 合 ),有 效地满足了教学需求,给学生提供一条自由发展的专 业学习之路。
上海理工大学经过深思熟虑,将上述二者有机结 合起来,依靠本校的理工学科优势,秉承“厚基础、宽 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在编辑出版学本 科生培养方面坚持将综合素质教育、文理基础教育和 特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在 专业培养方案上构建五大课程平台(见表 1)。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出版的
四、在创新实践、主动实践和互动实践中提高学 生的职业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上海
76
人才培养
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提出了 “创新实践”、“主动 实践”和“互动实践”的理念。 以创新实践为抓手,增强 师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形成行业与学校的互动(产学 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学校模拟式实 验教学与行业体验式现场实践教学的互动 (虚实互 动)等互动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提高行业适应性和就业率。 除了组织学生直接参 与行业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之外,还组织学生参与 实验教学、专业竞赛和行业职业鉴定等。
内教师一起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在毕业 论文环节,学校也积极地推荐优秀选题,聘请行业专 家进行指导,或者请行业专家拟定论文题目,从而提 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历年来行业指导教师指导的毕 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比率不断提高。 通过这种方 式,学校把学生推向行业,培养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和 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产学合作,提高专业的教学质 量。 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以科研带 动教学,拉近产学距离。 近年来专业团队主持和参与 了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国家社科基金、 上海市科委、信息委、宣传部等重大课题三十多项,还 承接了著名行业企业的科研课题多项,近年来科研总 经费超过 700 万元。 通过安排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 学生在科研中了解行业、增长才干,从而提高人才培 养的质量。
目前,我国正式开办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的高等 院校有一百多家,大多数院校的编辑出版学是分设在 人文学院、文化学院或者中文系、文化产业系;有的设 在信息管理学院或者信息传播系、文化传播系;有的 设在新闻学院、传播学院或者新闻系、传播系;还有的 设在文法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背景、办学基 础、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根据学校或者院系 原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来设置。 大致分 为如下几种专业背景和培养模式:(1)文史学科背景的 编辑出版学教育, 以培养文化创意和内容编辑见长; (2)管理经济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教育,以 培养 市 场 营 销 、管 理 经 营 型 编 辑 出 版 人 才 为 主 ;(3)新 闻 传 播 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注重培养新闻编辑和报 刊编辑出版人才;(4)理工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教育, 以培养科技编辑、网络编辑、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为主。
74
人才培养
公共艺术和工业设计 5 个系;设有数字印刷、印刷包 装工程、出版与传播、新媒体和现代艺术 5 个研究所。 开设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传播学、印刷工程、包装工 程、数字印刷、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印刷美术、视 觉传达、综合艺术和工业设计 5 个研究方向)、工业设 计和动画 9 个本科专业;现有传播学、人工智能与模 式识别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印刷光学工程和传媒管 理 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和专业类型 上涵盖了数字出版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形成了 新媒体与出版印刷学科群体系。此学科群同时也是上 海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六大学科群之一。学科群内各 专业互补相容,给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 学科背景体系。 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理工学科的优势, 注重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走出了 一条在理工科院校进行专业教育的新路子。该校编辑 出 版 学 专 业 以 “大 出 版 ”、“大 文 化 ”、“大 编 辑 ”为 教 育 理念,培养的人才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 影视、网络和其他新媒体传播,尤其是数字出版专业 人才的培养,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形成了工文艺结合、 文理艺融合的专业发展的特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 业生,在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以文化传播、 市场经 营、技术实践为三个着力点,搭建编辑出版学课程平 台,突出了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办学特点和优势,体现 了文理结合、技艺融合的特点。 该专业实行产学研结 合,注重实验教学,重视行业实践能力和行业技能培 养,强调行业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 据行业的需求,注重出版策划、编辑技能、出版营销、 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 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传播技术应用 技能的,集采、写、编、制于一身的人才,培养适应数字 出版、媒体融合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平台 由本专业提供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组、专业核心课程组、专业 本专业学生 选修课程组、专业实践课程组等
实践课程平台 由 相 近 的 各 个 包括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课程、创新课 相近专业学生。 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成团队,选
专业提供
程等
修实践课程
跨 学 科 跨 专 业 分别由学校、学 门类多样,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和学科拓展 选修课程平台 院、专业提供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传媒 现象。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新 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不断涌现。 数字出版企 业普遍关注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运作、产业链条的 构建、赢利模式的探寻,同时也深感创新型和复合型 专业人才的稀缺。高等院校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的服务 系统之一,肩负着培养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需求的 专业人才的重任。数字出版模式的多样化和产业链条 的重构,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类型、模式和实效都 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促进了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建设, 推动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编辑 Z H O N GGU O BIAN JI
2010.6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 施勇勤
———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为例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数字出版的产业模式、产业链条和产业环境;技术融 合、机构融合、产业融合的要求,给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以上海理工大 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为例,探讨如何面向数字出版产业链,从自身学科背景和教育资源出发,发挥优势,突出 特色,培养行业适应性强的数字出版复合人才,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方法等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 的观点。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链 编辑出版学 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独立设置编辑出版学二级学院的高校只有 上海理工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两家。 独立学院的设 置,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学科发展优势,比 较容易形成学科群的优势,有利于提升编辑出版学的 办学层次,促进专业学科的发展。 例如,上海理工大学 设 立 独 立 的 二 级 学 院 — — — 出 版 印 刷 与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 该院是文、工、艺、理有机融合的多科类学院,设有印 刷与包装工程、新媒体与出版传播、艺术设计、动画与
该专业在师资团队建设上也注意体现产学结合。 从 2005 年开始, 该专业先后引进 6 位社长总编级别 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专职的专业教师,此外还聘请了出 版业界具有重要影响、从事高层决策和管理的富有实 践经验的十余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这支专兼职结合 的行业型师资队伍,保证了专业主干课程、前沿课程、 实践技能类课程和行业高端讲座的教学质量,为学生 行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师 资保障。 同时,该专业注意引进其他高校高素质的编 辑出版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成为师资 团队的生力军, 并通过本专业行业型教师的带教,以 及到出版社和传媒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其行业实 践经验和实践技能。利用小学期实习的机会组织青年 教师去出版社锻炼,帮助他们尽快地提高行业实践操 作技能,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由上述两种类型专业 师资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保证了基础理论课程、专 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师资团队优势 互补,形成了 1+1>2 的整体合力,从而提升了专业教 育质量。
二、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明确专业定位,改革创 新课程体系
媒介融合造就了大出版、大文化、大编辑的产业
环境,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出版行业与其他行业交 融,产生了复合的产业空间,出现了复合出版的格局, 具体表现在渠道复合、内容复合、技术复合、产品复 合、媒体复合和产业复合等几个方面。 这就势必要求 高校培养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因此,如何在 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寻找专业定位,构建具有改革创新 意义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在产学结合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产学结合 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办好这个专业 的重要基础。 重视行业实践基地建设、行业人才进学 校进课堂、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是产学合作的主要 形式。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在这三个方面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 如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总社、 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 区、北大方正、上海文新集团、易文网、上海东方网、上 海书城等三十多个单位合作,建立了编辑出版学专业 实习和实训基地。专业实践课程贯穿在大学四年八个 学期和暑假小学期的实践课程之中,从低年级的出版 专业见习、小学期行业实践,到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实 践、毕业实习,乃至毕业论文等环节,都真正依靠基地 完成。 每个基地都有学校聘请的行业指导教师,与校
表 1 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培养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名称 平台提供者
课程类型
适用对象
综合素质教育 由学校提供
课程平台
思政类、外语类、技术类、拓展类课程组
各专业学生
新 闻 传 播 学 科 由学院提供 基础课程平台
新闻传播类、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信息 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 技术类、印刷技术类、艺术设计类等课程组
笔者拟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的专业建设 为例, 探索如何从自身学科背景和教育资源出发,发 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适应性强的数字出版复合型 人才,同时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方法 等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依托学校的办学体系和学科优势,打造富有 特色的专业教育平台
目前各高校编辑出版学“立足”之地各不相同,所 在的学校教育系统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如何依托学 校的办学体系和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是编辑出 版学办学的基础和Hale Waihona Puke Baidu提。
各专业的学生。大一实行统一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 教育,不分专业;大二开始选择专业,实行专业教育; 大三开始,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调整改选专业,可以 选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
75
中国编辑 Z H O N GGU O BIAN JI
2010.6
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对复合 型人才的需求。 从课程体系上看,编辑出版学的培养 方案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课 程, 设课比率为 1∶1.5, 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 源,打造了一个文理结合、艺技交融的多学科的课程 选择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未来就业的 意向和学习兴趣,自由地选择专业和选择课程。 平台 式的课程体系、学科交融式的课程组,以及复合式的 教 学 模 式 (专 业 复 合 、课 程 复 合 和 教 学 对 象 复 合 ),有 效地满足了教学需求,给学生提供一条自由发展的专 业学习之路。
上海理工大学经过深思熟虑,将上述二者有机结 合起来,依靠本校的理工学科优势,秉承“厚基础、宽 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在编辑出版学本 科生培养方面坚持将综合素质教育、文理基础教育和 特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在 专业培养方案上构建五大课程平台(见表 1)。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出版的
四、在创新实践、主动实践和互动实践中提高学 生的职业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上海
76
人才培养
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提出了 “创新实践”、“主动 实践”和“互动实践”的理念。 以创新实践为抓手,增强 师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形成行业与学校的互动(产学 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学校模拟式实 验教学与行业体验式现场实践教学的互动 (虚实互 动)等互动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提高行业适应性和就业率。 除了组织学生直接参 与行业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之外,还组织学生参与 实验教学、专业竞赛和行业职业鉴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