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

田泽勇

(铜仁市明德衡民中学)

摘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进行系统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中学学阶段的学生的体育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素质,为上一级单位选拔人才。学生素质只要是身体素质,也就是说生理方面较多,但在训练过程中仅仅发展身体素质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学生中学身体素质

一、中学课余训练的特点

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作为我国整体运动训练的一个环节,与一般运动训练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包括训练内容的专门性,承受生理负荷的极限性。

1.课余性学校的课余训练更多的在于临时性,除了对于那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更多注重的还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于他们的训练在强度方面、时间方面都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在训练的同时安排一些其他的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力争做到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既达到训练目的又完成学校教学目标的要求。

2.基础性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这是学生年龄特征、学校体育训练的特征所决定的。毕竟小学生在很多方面发育还不全面,过早让他们进行太强的生理负荷的训练,与所追求的训练目标会适得其反,也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小学生心理浮动比较大,在课余训练中还是要插入一些比较有趣的训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为以后进行专门训练打下基础。

3.“弄虚作假”现象“以大打小”“专业打业余”的现象,在现在的中小学各级比赛中经常出现,对于那些朴实工作的学校教练员来说,积极性的戳伤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很多体育教师干脆就放弃了平时的训练,应付了事。也有一些

体育教师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也有一些体育教师不惜以损伤运动员的身体为代价,比如中长跑训练,刻意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短期行为获得较高的运动成绩。

二、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选材的过程中,应针对学校各个年级的各个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让每个学生学好最基本的技能,让每位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学校的体育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帮助,而不是针对个别的学生,这样的选材都只是局限性的,学校学生间的差异性就会比较大。只有扩大体育人才的基础层面,从中发现更多的有潜力的体育运动苗子。尤其像在我们这些乡镇学校,本来学生人数就比较少,运动员选拔基数就少,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2.正确处理好课余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很多的运动员,包括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不管自身怎样的解释都不如文化课上分数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直观,很多家长和班主任也都会以这样的问题来阻止学生进行训练,以我个人而言常规基础的训练对于学生有的是更多的帮助。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进行的训练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个针对性的练习,短期而强度也不会太大,很多的成绩影响都会与大强度的训练有关,身心疲惫自然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所以学生在课余训练时教练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制定一个更全面而又简单的训练计划,这是十分必要的。普通学校的学生运动员是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的学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体育课余训练只是培养部分体育能力较强的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目标应该理解为是文化课成绩的补充和延伸,为将来升学服务。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是为以后的升学考虑,学校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用来评估办学质量。其实数、语、外的成绩是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核心,体育教师在课余训练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训练成绩,更要关注学生文化课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假如学生在完成课外文化课作业时出现困难,体育教师要尽量做运动员的文化课辅导老师,帮助运动员解决文化课学习中的困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满足学生运动员成长的需要。

3.与家长及时做好沟通工作现在这个社会,每位学生在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家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都非常的关注,再加上现在学生的总体体质不是很好,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情况,即使我们训练的强度不

是很大,但学生一时不适应,有很多同学都会脚疼,走路时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样家长看到了就会产生反感的思想,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教师的训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训练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训练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训练过程中仅仅发展身体素质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决定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有个别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成绩都很优异,但一碰到正式的比赛,就发挥不出来,去年的县运动会比赛我带了12个学生(6男生6女生),这都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平时的训练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他们参加的都是自己的强项,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不但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甚至有些连成绩都没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是举手无措,只有从根源上解决才能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也尝试过好多方法,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前紧张,晚上觉也睡不着,所以我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都会让学生在训练过后进行放松,恢复身心的疲惫。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是正规的训练,每次都给自己压力,让他们养成比赛的习惯,也许这样的方法不能完全杜绝比赛时运动员紧张的情绪,但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张薇. 论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冲突与尴尬[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杨铁黎陈钧等. 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2(4)

[4].学校课余训练有“三难”(中国体育报).2007

[5].《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7(5):138-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