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1)

1.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1)

1.1.1 功能理论的发展脉络 (2)

1.1.2 功能翻译理论的贡献 (4)

1.1.3 功能理论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6)

1.2. 关联翻译理论 (6)

1.2.1 关联理论的产生 (7)

1.2.2 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 (8)

1.2.3 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9)

1.2.4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新闻英译 (9)

1.3. 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10)

1.3.1 传播学的起源 (10)

1.3.2 基本传播模式 (11)

1.3.3 翻译的传播学研究 (15)

1.3.4 传播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17)

1.4. 综合性新闻翻译研究理论 (18)

1. 新闻翻译的理论切入点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翻译活动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研究活动也一直伴随着这一进程。(吕俊、侯向群,2001:1)研究者给翻译提出了许多定义,也从语言学、文艺学、符号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标准。翻译研究从原来只有语言学与文艺学的参与发展到有美学、历史、文化、哲学、甚至思想史、意识形态等多学科参与的讨论。(吕俊,2002:106)综合考虑新闻本身以及新闻翻译的特点,作者认为以下三种理论对于新闻翻译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现代功能翻译理论主要起源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赖斯(Katharina Reiss)为该流派的主导人物。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旨在摆脱当时盛行一时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桎梏。它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对翻译活动和翻译行为进行阐述。除了主导人物赖斯以外,弗米尔(Hans J. Vermeer)、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诺德(Christiane Nord)均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1.1.1功能理论的发展脉络

1971年,功能理论的主导人物赖斯首次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勾勒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她在该书中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10多年后,她又于1983年在其著作《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操作文本))(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Method: Operative Texts)一书中将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Karl Bühler)提出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organon model of language functions)(Nord, 2001:37)移植到翻译中,从而把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三大功能文本类型(text-type):1. 信息型(informative);2. 表达型(expressive)和;3. 诱导型(operative)。具体说来,“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向读者告知真实世界的客观物体和现象,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的选择都从属于这个功能。译者应力图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在文体方面以目的语语言文化的主导规范为指导。“表达型”文本的美学功能对信息内容的作用是补充甚至是支配,作者选定的文体形式与文本意义相关,功能在于对读者产生美学效果。倘若译者并不打算改变原语文本的属类,则在翻译时必须力图构建相似的文本效果。而“诱导型”文本的翻译准则是通过内容和形式获取文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故此在翻译这一类文本时,首要目的就是让译文读者产生与文本功能相同的反应。

可以说,赖斯是将语言功能和翻译结合起来,按功能类型对文本进行分类的第一人,而她的这种尝试为功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

1984年,赖斯的学生弗米尔在与其老师赖斯合著的《一般翻译理论基础》(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这一功能翻译学派的主体理论(转引自陈小慰,2009:9)。他认为仅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文本目的。目的论将翻译看作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翻译方法的选择应该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作为译者,他要在翻译时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并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翻译。

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她认为行为是一种对事物状态的有意识的转变或转换。如果将行为理论概括到涉

及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的个案,则行为理论就转变为互动理论(Action can be thus defined as an intentional “change or transition from one state of affairs to another”. If generalized to cases where there are two or more agents, the theory of action can become a theory of interaction)。(Nord, 2001:16)她用“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mitters)的概念来描述文本、声音、图片、肢体语言等跨文化转换,指出翻译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活动,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翻译行为发起人、译者、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和媒介)。

德国功能学派的最后一位主导人物诺德在其1997年出版的专著《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2001)中系统详尽地论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功能原则,并且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目的法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这三个功能翻译观的原则。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的“目的(skopos)”,其含义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Nord,2001:124)。这个目的有三重含义:译者的目的(如盈利)、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以及使用某些特殊的翻译手段而要达到的目的(如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以便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一般而言,所谓的“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译文的交际目的是由翻译过程的发起人(initiator)所决定的。在理想情况下,翻译过程的发起人要向译者提供翻译述要(translation brief)来告知为什么需要译文、译文接受者、译文的使用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等相关的详细情况,从而向译者指明需要的译文类型。而作为译者,是可以参与到确定译文目的的过程中的,特别是在发起人对译文目的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比如发起人的专业知识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与发起人共同协商得出译文目的。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实现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说译文除了能让接受者理解外,还要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也就是说,连贯法则突出的是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要求译文实现语际连贯并且要和译文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而语际连贯则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对原文的忠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