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聋校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
随着我国聋哑教育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数学知识生活化”一词已悄然走进了聋哑教育领域,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已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以利于聋生学习为原则,灵活选择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然而,现行聋校数学课本有很多地方与生活脱轨,冀教版数学课本又不太适合聋生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敢于超越教材的局限,通过删减、增补或融合,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富有时代气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部分时,聋校课本把“几个几相加,谁作被乘数,谁作乘数”作为这部分的重难点;而冀教版只要求“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至于“被乘数、乘数”则不作要求。举个例子来说:4+4+4+4+4=20,写成乘法算式,按聋校课本的教学只能写成4×5=20,而冀教版的教学则是可以写成4×5=20或5×4=20。教学中,我把两个教材进行了对比分析,考虑到聋校课本的安排不仅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也有些“画蛇添足”,于是,我就大胆删除了聋校课本“谁作被乘数、谁作乘数”的内容,而选用了冀教版的安排。又如:在教学笔算除法中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一课时,冀教版以“48÷2”为例讲解了十位上能整除的情况,而十
位上不能整除的(48÷3)则作为“试一试”让学生来完成,共计一课时;聋校课本则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42÷2”为例题教学十位上能整除的情况,第二课时以“52÷2”为例题教学十位上不能整除的情况。我认为,冀教版的安排跨度大,不适合聋生的学习与掌握;聋校课本的安排由易到难,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中我选用了聋校课本的安排。总之,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精心开发设计,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以提高聋生能力为基准,创设生活情境
1.联系实际,学习兴趣化
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如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喜欢的颜色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但教材所给数据与学生真实情况不符,又缺少搜集数据这一过程。因此,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围绕“家人爱吃的水果”展开,先让学生调查并记录自己家人或邻居爱吃哪些水果,接着根据自己的记录说说发现了什么,最后把全班的记录放在一起,问: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出了很多结论,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学到了统计知识,还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大提升。
2.利用实物,探究具体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请学生分别测量数学课本(面)的周长、作业本(面)的周长、教室黑板(面)的周长等,然后再总结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意识,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3.加强应用,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趣味。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和掌握了简单的计算之后,我安排了活动课“小小售货员”,使学生在购物、付款、找零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元、角、分”的关系,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经历生活中感悟数学,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以生
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以发展聋生思维为目标,密切联系生活
1.加强语言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借助语言,语言促进思维。聋生由于有声语言的缺失,他们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很大障碍,这就要求聋校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加大数学语言的教学力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引导聋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以此来发展聋生的思维和能力。
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不仅仅体现在应用题教学中,而应贯穿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如在“准备课”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忽视语言的训练与发展,在让学生数出“几个”的基础上,还要能用语言来完整的叙述出来“几个人(几朵花)”“图上有几个人(几朵花)”,然后结合本班(自家)实际情况说出“教室里有几个人(我家有几口人)”等,这样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事物,有助于提高他们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以此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又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只停留在会计算上,而要通过图片、算式、演示等方法,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同一题目的意思,让他明白题目的数量关系,使他们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去进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会表
达数学问题,会倾听他人的数学方法,会沟通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的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促进思维发展以加深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2.巧用游戏教学
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了“2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玩扑克”的游戏,通过“比大小”“找出得数是20(19……)的两张牌”、“十二点”等玩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