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理论
(4)中国学者提出的社会融合假说
其一,再社会化说(田凯,1995)。该理论强调三个层面的社会融合:经济、社会、心理或文化。它认为,流动 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相对稳定的职业、像样的经济收 入及社会地位。这些条件使流动人口与当地人的接触、交往、参与流入地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并促进他们接 受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 其二,新二元关系说(马西恒,2001)。新移民与城市社区“二元关系”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 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其间需要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三个阶段。“敦 睦他者”是介于隔离与认同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 其三,融合递进说(张文宏、雷开春,2008;朱力,2002)。张文宏、雷开春(2008)认为,虽然由心理融合、身份融 合、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等四个因子构成的移民总体社会融合程度偏低,但鉴于这四个层面的融合程度呈依次 递减趋势,故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和身份融合程度较高,文化融合和经济融合程度较低。相反,朱力(2002)认先 后过程却不样:经济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社会融合是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的是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 心理适应属精神层面,反映的是参与城市生活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是流动人口完全融入城市社 会的标志。
概念解析
• 周皓、章宁(2001)最早采用的是社会整合这一概 念来说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他们认为社 会整合指的是“社会不同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 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任远、邬民乐 (2006)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 群体之间或不同文明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 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马西恒 和童星(2008)认为社会融合“是指‘新移民’ 在居住、就业、价值观念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这个过 程的进展程度可以用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同质化 水平来衡量”。杨菊华(2009)则强调“社会融 入”比融合更适应于形容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的 适应过程及结果,周皓在其著作中强调融合是不 同文化的接触与融合,因此他将社会融合定义为 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 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并最终达致 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
相关理论
(2)社会融合的中观理论(群体) • 社会融合的中观理论直接来源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现实民族融合经验尤其是对 移民融合问题,根据融合结果主要形成了同化模式和多元化模式,周皓将这两种模 式的概括为传统的社会融合论和非传统的社会融合论,其中前者认为,移民在迁入 地将以中产阶级或主流社会为目标而融入到迁入地社会中去,而后者则强调各种族 群体或移民群体可以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征,因而不必以中产阶级群体或者主流社会 为最终融合结果。其中代表性研究有:熔炉理论、帕克-社会同化论、戈登-移民文 化适应与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约翰· 高得鲁斯特和安东尼· 里士满 -移民适应的多元模 型、区隔理论、直线融合理论与曲线融合理论、族群分层理论、阿尔巴-融合异质 性机制。
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
内 容
社会背景 概念解析 相关理论 理论与现实 实证研究 小结
社会背景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人口的转型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变化。[1] 而 人口转型之中的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则是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产生,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 速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 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随 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相关统计,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从90年代开始 快速增长,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全国流动人口翻了两番,从1990年的 2135万增加到2000年的1.02亿;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再次翻番,增长 到2.21亿。在2014年流动人口更是达到了2.53亿人,超过全国总人口的 1/6。
社会融合概念要点
(1)融合内容的多样性。 (居住、语言、娱乐等等) (2)融合维度的全面性。 (经济、社会、心理、文化) (3)融合过程的互动性。(外 来群体与本地群体) (4)融合结果的多样性。
相关理论
• 社会融合理论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具体实践,根据中国学者的总结,社会融合理论分为三个 层面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宏观层面是指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中观 层次是指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微观层次是指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黄匡时、嘎日达, 2010) 。 (1)社会融合的宏观理论(社会) • 社会融合理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创始人那里,马克思、滕尼斯、涂尔干等人以及后来的社 会学家都为这一议题贡献了自己的思想。社会融合的宏观理论从制度、阶层、社会形态、 社会系统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对社会融合问题产生根源的解释。(这一理论包括马克 思阶级论、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涂尔干社会团结与社会解组理论、斯宾塞社会整合论、 帕森斯-AGLI 模型、洛克伍德-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哈贝马斯-整合与行动)
*[1]谢宇认为经济的增长、教育的普及、人口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变革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Baidu Nhomakorabea会背景
• 在流动人口大规模迁徙与流动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问 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贫困与犯罪问题以及社会融合问题等 等。其中社会融合问题反映了一种利 益关系、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和秩序, 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流入地 的经济结构及居民的态度和行为、流 动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成 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 题(李树茁等,2008)。
相关理论
(3)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心理) • 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的关注点在于个人通过与群体互动关系,而建立起 一个自我。主要理论流派是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回答 “我是谁”的问题,注重辨别自我身份和自我同一性,社会认同旨在解 决 “我们是谁”的问题,围绕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就个体如何主动积极 融入群体展开讨论,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融合的微观互 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中代表性研究有:库利-镜中我理论、埃里克 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接纳 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