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建筑赏析

圆明园建筑赏析
圆明园建筑赏析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我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华大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孕育出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和特色,其中包含丰富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其独特的空间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协调、淡泊宁静的精神和文明传承。在世界园林艺术中享有盛名,我国园林被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而园林建筑中的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很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圆明园能够享誉中外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及珍藏的贵重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堪称一绝。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居住与游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融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为一体。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园林是一门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远古时代,当人们为了躲避风雨、防止野兽侵袭而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建筑的实用功能。而要想全面了解圆明园的设计艺术,应该从它的建筑设计风格去把握,去鉴赏,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真正感受“万园之园”的魅力与独特风格。

首先,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具体来鉴赏圆明园与水融为一体的布局效果,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其次,圆明园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

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扇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

最后,圆明园建筑具有宗教特征。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其中的安佑宫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圆明园遭劫掠焚毁,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圆明园设计艺术之别具境界。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

从圆明园看中国园林建筑

从圆明园看中国园林建筑 园林二班麻嘉嘉 0909040215 摘要: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着重于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做为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来说.圆明园所要表现出的是诗画般的意境。圆明园中就有不少根据诗歌而建的园林,乾隆时期在圆明园扩建完成之时,乾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园中各处景色赋诗。 关键词:中国园林圆明园自然山水式园林 引言: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园林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 自然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受西洋园林影响最为显著的当属皇家园林, 它不仅在建筑的局部采用西洋建筑手法, 而且在园林的立意、布局、建造中照搬西方园林, 甚至用西方人设计园林, 大规模成群兴建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则是圆明园的西洋楼。乾隆皇帝从郎世宁进呈的西洋画中看到西方园林中的喷泉图样, 很感兴趣, 便征召西洋传教士修建, 最后由郎世宁推荐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的北侧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喷泉,“乾隆见而大悦。长春园中之其它欧式建筑及水法兴建约始于此时”。西洋楼的引入, 拓展了国人的视野, 令人耳目一新。同时, 丰富了中国造园艺术手法。 正文: 清代雍乾时期, 曾经作为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主导的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大为减弱,中西文化交流的重点转向艺术方面, 西方的绘画、音乐、建筑艺术的引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影响, 意大利画师郎世宁等人融合中西画法创造“新体画”、圆明园的西洋式建筑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西方园林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这一时期表现最为明显。 在圆明园中几乎集合了所有的中国建筑形式和包括巴洛克式的西洋建筑形式。在这个恢弘的园林中,有堂,亭,台,楼,阁,榭,园廊,轩,斋,房,舫,馆总计十二种建筑形式并存。此外,在圆明园中还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三种很基本的中国风格建筑——桥,墙,塔。“借景,”,“分景”,“隔景”的大量应用使圆明园的整体设计将中国诗,画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布局构思上大胆的采用对比,陪衬,外观,相对空间,深度排列和相对位置等手段。在技术元素上主要采用“因”、“借”、“堆”来实现人工园林与自然的相融合。集中国的南、北园林和西方园林与一身,其间的理水,叠山,建筑和花草不仅反映了基本的营造园林的理论——效法自然。同时也尽最大的可能展示皇权的威严,强调大一统的中国政治文化,也许这就是独特的中国美学品位和世界观。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曾有过如此宏大的园林与建筑群落。如果它今天仍然健在,它将是中国建筑的博物馆和生动的现实性建筑教材。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 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1] 中国的古典园林和外国的古典园林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西方的建筑主要是砖石结构,中国的建筑则主要是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寿命较长,即使遭到破坏,它的废墟还可以长期保存,有的还能给人以美感。土木结构,寿命较短。乾隆在《安澜园记》中说:“土木之工,

圆明园的西洋楼

圆明园的西洋 楼 意大利教士郎世 宁 巴洛克的影响 : 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大理石巨柱、以及富丽 的雕塑,庞大的主楼及其美妙的雕塑令人惊叹。 欧式巴洛克建筑的柱子、门窗、走廊等等,特别有赖于绘画 与雕塑技能。文艺复兴影响:长方形建筑 欧式喷泉 洛可可( Rococo )风格:建筑的明亮窗户 西洋楼室内装潢:玻璃窗、地板、时钟、吊灯、花坛、油画 等红色砖墙围绕,耀眼的唐式彩色琉璃瓦 东方格调:太湖石与竹亭 对于水池、花草、树木、堆石等处理也很协调,赏心悦目。 欧式大楼配上唐式彩色琉璃瓦,有点像洋人戴瓜皮帽。 宫殿式的大楼对称,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多姿的中式飞檐增添了动感,而屋檐上彩色雕画更具美感。 各区的通道无论是桥梁还是环廊,使整区融为一体。 千年建筑文化的精华。当园之盛时,不愧是 “ 万园之 园” ,今残留的图片与纪录犹可唤起昔日荣华的记忆。水动力专家蒋友仁 设计师、工程师与工匠巴洛克建 筑群 法国式:方外观的柱子 室内装潢颇与凡尔赛宫相似, 汪荣祖 圆明三园极大部分是中式庭园设计,为吾华二

西洋楼位于乾隆皇帝扩建的长春园北端,这一长条西洋式建 筑坐落于整个圆明园之中,相当特别。中国受到外国建 筑的影响固非新鲜事,如唐朝时的中亚影响,以及蒙元时期北京的基督教堂,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更多见洋楼。然而,大型西洋建筑群出现在中国皇家御园,却是前所未见的。 乾隆兴建西洋楼,主要是因为对西洋大喷水池的兴趣。喷水装置在中国并不陌生,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 水木明瑟” ,就是为了享受喷水的乐趣,但是中国在之前从 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欧式喷水池结构。而西洋楼的兴建,若没 有西洋传教士主导,无以完成。意大利教士郎世宁 Fa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设计欧式喷泉以及搭配的巴洛克建筑群,是兴建西洋楼最主要的人物。他生长于北意大利,虽受到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文化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画家而不是建筑师,所以除依赖书本上的模型外,尚须找水动力专家蒋友仁(Father Michel Benoit 1715-1774 )以及其他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士们相助,当然更有许许多多中国设计师、工程师与工匠参与其事。 西洋楼建筑群自西向东包括谐奇趣、养雀笼、花园门、迷宫、方外观、 先后完成。据蒋友仁说,当乾隆皇帝见到第一座西洋楼出现眼前,甚为喜悦。西洋楼建筑群,特别是谐奇趣、方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举。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西洋楼景区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 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

从圆明园变迁看中西文化交流

·总第455期· 2011第8期 理论界【文化论苑】 □杨 玥 从圆明园变迁看中西文化交流 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然而,自1860年起,圆明园屡遭劫掠,面目全非。建国后,圆明园遗址重获新生。300年来,圆明园历经变迁,每一次变化都映照着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同阶段。 一、圆明园———融合文明精髓、展示文化魅力的舞台16世纪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开始传教。清军入关后,王朝统治者希望西方耶稣会士能够为中国所用,于是传教士们带着西方的科学文化走入宫廷。康熙皇帝涉猎广泛,军火、测绘、数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语言学、音乐样样学习;雍正帝虽不如前代热衷,却也仿制望远镜、温度计,并试戴玻璃眼镜和假发;到乾隆时期,王朝正值鼎盛,皇帝对西学,尤其是西方艺术情有独钟。传教士们为清朝带来了西方的科技、艺术,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后,通过自己的书信、图像,为西方带去中国的声音。 1.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兴建 18世纪,圆明园开始兴建,以郎世宁、王致诚为代表的传教士们走进圆明园。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偶然见到西洋画中水法图案,希望能引入圆明园中丰富园内景观,遂授意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北部地区兴建水法及相应机械设备。自1747年起,多名传教士开始参与到设计建造西洋楼区的工作中来,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负责建筑设计与雕饰,汤执中负责绿化工程,何国宗、潘延章、安得翊等中国官员也配合完成现场监工和结构方面的问题。 在中西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乾隆二十四年(1759),西洋楼景区基本建成。建筑形式是欧洲“勒诺特”风格,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此时,集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圆明园真正成为了“万园之园”。 2.中式园林对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乾隆八年(1743 ),王致诚在《致达索先生的信》中,详尽描绘了圆明园的美景、赞美了中国的造园艺术,“我很欣赏中国人在这方面及他们的建筑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相比之下,我真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太贫乏了……别宫的各幢房屋几乎都有某种优美的不规则,不对称,一切都围绕着如下的原则:要呈现出天然的、宁静的乡下景象,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对称的规则设计的宫殿”。王致诚注意到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与西方建筑最大的不同———师法自然,即崇尚自然意趣,融诗情画意于景象之中,采用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布局形式。 1749年,这封信首刊于《耶稣会士书简集》在法国出版,不久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许多重要书刊上转载。圆明园成为西方眼中“中国花园”的代表。 18世纪起,英法等国相继兴起“中国热”,从物件摆设到饮食园艺,无不透露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气息。1775年至1784年,法国玛丽·安托瓦尔特王后在小特里亚农宫建造“英国-中国式园林”,据后人推断,王后可能阅读了王致诚关于圆明园的描述。不久之后,这种新式园林流传到德国、俄国以至整个西方,影响深远。 此一时期,“万园之园”圆明园作为舞台,融合异质文明精髓、展示独特文化魅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的代表之作。 二、圆明园———保护经典文化、呼唤世界和平的见证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次日开始洗劫园内各种珍宝。10月18日,为了进一步警示清廷,英国侵华首领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一代名园就此衰落。而后,圆明园又经历八国联军、民国军阀、太监土匪各色人等的劫掠,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面目全非。 圆明园大劫难是中华文明的惨痛损失,也是世界文明的一场浩劫。在国人声声慨叹、孜孜考证之时,大陆西岸的维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圆明园是清代帝王创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这里曾经汇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也曾成为战争侵略的牺牲品,更始终作为文化交流的晴雨表,展示着不同时期异质文化相互交流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300年间圆明园兴衰变迁的历史,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平台作用。 关键词:圆明园;变迁;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1)08-0188-02[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杨玥(1984-),女,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88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狮子林、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园林艺术成就被普遍认为既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

文化遗产之圆明园

文化遗产之圆明园 【摘要】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同时位于世界著名学府清华大学西门西100米。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圆、长春圆和绮春圆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占地5200余亩,其中水面积约2100亩,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藏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但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而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后,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院内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是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 圆明园、西洋楼、文化遗产、恢复重建、伟大复新 【正文】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同时位于世界著名学府清华大学西门西100米。这里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形成了自然风景区。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了匾牌的就有600余座。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

圆明园的建筑特色

5 圆明园历史介绍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采、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收藏】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

中国建筑史论文-圆明园

中国建筑史论文 题目:中国园林建筑——圆明园 摘要: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 之象征。 关键词:中国园林建筑、圆明园、水主题园林 正文: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然而在这个国土上生活着具有创造性、拥有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用自己的睿智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一座座唯美的园林。其中圆明园在我们心中有着独特的神秘色彩。它是以水为主题的园林代表之一。 水是大多数园林的主题,可以说是园林的一个灵魂所在。水是大自然与人类建筑之间的桥梁,三者的组合就是一道唯美的风景。古人有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园林中假山与水的搭配又是一种美。可以说水的柔和可以很自然的将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喜欢的园林。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

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圆明园建筑赏析资料讲解

圆明园建筑赏析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我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华大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孕育出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和特色,其中包含丰富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其独特的空间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协调、淡泊宁静的精神和文明传承。在世界园林艺术中享有盛名,我国园林被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而园林建筑中的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很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

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圆明园能够享誉中外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及珍藏的贵重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堪称一绝。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居住与游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融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为一体。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园林是一门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远古时代,当人们为了躲避风雨、防止野兽侵袭而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建筑的实用功能。而要想全面了解圆明园的设计艺术,应该从它的建筑设计风格去把握,去鉴赏,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真正感受“万园之园”的魅力与独特风格。 首先,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具体来鉴赏圆明园与水融为一体的布局效果,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专业: 时间:2013年8月

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摘要】圆明园遗址是北京市4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圆明园经过清朝五位皇帝150多年的苦心经营,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市西郊。在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以后,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也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后来经过国家的精心保护和部分复建,圆明园遗址被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并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圆明园的游客数量也在日益增长,但是国人的精神却是空虚的,民族的屈辱被遗忘,遗址公园里的部分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专家和公众的意思是圆明园不应该被复建,但是怎样的圆明园才是公众心目中的中华第一园,才能将历史文化与园林艺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遗址保护平衡起来?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一行三人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志愿活动,并针对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部分游客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至2013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北京西郊圆明园、颐和园 调查对象:景区游客、部分工作人员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交流谈话及实地考察 调查人: 二、调查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名人故里被炒作、争抢,文化遗址也被带动的火了起来,于是各地的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但是在这些红红火火的背后,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程度如何?游客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公园和颐和园的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圆明园遗址公园:2013年8月10日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始了我们的志愿活动和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调查对象是来景区旅游的游客,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00张,回收有效问卷87张,回收率87%。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结论,希望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文化保护和对游客的爱国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1、闻名而来,却对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从“游客旅游目的”这一项来看,50.2%的游客选择了“观光旅游、欣赏荷花”这一项,21.7%的游客选择了“摄影拍照”,选择“考察研究”和“学习、了解历史文化”的加起来只有28%不到。而且大多数游客来圆明园是因为圆明园门票价格便宜、交通便利以及经常举办一些相亲活动、歌唱比赛等,他们来此也多是根据旅游团的安排。尽管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对圆明园过去那段历史清楚了解的游客却很少,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以及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游客经常误以为,圆明园是八国联军火烧抢掠的,是清朝末代皇帝修建的,这些历史知识都是错误的,他们对圆明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2009-12-06 20:36:53) 转载▼ 分类:1.做有道德的人标签: 杂谈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

观圆明园有感

观《火烧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曾经的大清帝国的骄傲。却又被大清帝国的盲目愚昧和帝国主义的凶残与贪婪所摧毁。圆明园的毁灭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损失,但更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曾经璀璨的世界文化的悲惨命运,更让人们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凶残与猖狂。圆明园的毁灭满足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也造就了整个世界的文化缺口。 圆明园的华美与壮丽绝不逊于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圆明园为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御苑,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这仅仅只是圆明园在建筑方面的特色,其外表华丽壮观,其内补装饰更是奢华耀眼。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正是因为圆明园的光彩夺目和大清国的腐败无能让帝国主义这些疯狂的掠夺者撕下伪装的皮囊,对圆明园肆意妄为。世界文化就这样被践踏和破坏。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不错,但如今众所周知,圆明园不是大清王朝的私人宝藏,圆明园是中国的,但也是世界的。圆明园的毁灭与清政府的堕败众然脱不了干系,但既然说圆明园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瑰宝,那为什么在英法等帝国主义肆意烧抢毁坏圆明园的时候,某些国家却保持沉默,默许他们肆意妄为呢? 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是文化的保障。在帝国主义焚烧圆明园的时候,他们毫无羞愧反省之意,相反,他们不顾一切,愚昧而又无知地开怀大笑。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焚烧的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御苑,而是一座属于全人类的收藏及其丰富的博物馆。圆明园的满目苍夷足以体现出帝国主义的丑陋和无知,他们不但抢走圆明园的宝物,还破坏圆明园的稀世珍宝,最后干脆一把火讲圆明园化为灰烬,让后人去遐想她曾经的奢华与壮美。由此似乎可以看出,同一个世纪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文明,就像同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素质与高度的国民。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承认对祖国心脏附近的财宝有些照顾不周,但我们尽力保护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财富,更是在守卫着全世界的文化宝典。那么,真正认识到文化属于全人类的人又有几个呢?有几个同志肯出来抨击英法帝国呢?历史给了我们

圆明园园林设计鉴赏

中国古典园林鉴赏 ——圆明园园林设计鉴赏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我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华大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孕育出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和特色,其中包含丰富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其独特的空间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协调、淡泊宁静的精神和文明传承。在世界园林艺术中享有盛名,我国园林被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而园林建筑中的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很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 中国圆明园能够享誉中外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及珍藏的贵重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堪称一绝。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居住与游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融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为一体。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园林是一门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远古时代,当人们为了躲避风雨、防止野兽侵袭而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建筑的实用功能。而要想全面了解圆明园的设计艺术,应该从它的建筑设计风格去把握,去鉴赏,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真正感受“万园之园”的魅力与独特风格。 首先,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具体来鉴赏圆明园与水融为一体的布局效果,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其次,圆明园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扇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