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肛裂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肛裂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肛裂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肛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K60.2),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病史:排便时、排便后肛门疼痛,便秘,出血。

2.体格检查:肛门视诊可见单纯肛管皮肤全层溃疡,可伴有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称为肛裂三联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肛裂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0.0-K60。

2肛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表浅的、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或症状严重,需要加行内括约肌切断术的肛裂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片X线平片。

2.必要时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可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特殊情况可选用静脉麻醉。

2.手术行肛裂切除术。

3.必要时标本送病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

1.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2.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半流质饮食。

3.每天切口换药1~2次,创面较深时,放置纱条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创面变浅后可改为坐浴。

4.术后用药:局部用药(栓剂、膏剂、洗剂)、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5.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6.术后异常反应处理:

(1)疼痛处理:酌情选用镇静药、镇痛药等;

(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处理:理疗、针灸或导尿;

(3)伤口渗血处理:换药、出血点压迫或使用止血剂;

(4)排便困难:口服软化大便药物,必要时诱导灌肠;

(5)创面水肿:使用局部或全身消水肿药;

(6)术后继发大出血的处理:结扎或电凝出血点;

(7)其他处理:呕吐、发热、头痛等,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2.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出血。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手术后出现继发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导致住院

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伴发其他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二、肛裂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 K60.2)

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肛裂的护理

肛裂的护理 一定义肛裂是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门上皮裂伤,为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而形成慢性感染性小溃疡,多发生于肛管后正中线。 二临床表现1 肛门发紧:粪便干燥在肛门部不易排出,这就是因为经常反复撕裂使肛门裂口加深,经久不愈,创面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疤痕,致使肛门的舒张程度受到限制,所以肛门就变紧了,在检查病人时也可发现病人的肛门紧缩,就是打了麻醉后指诊时还有一种紧缩感。、疼痛: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其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就像撕裂或刀割样剧痛,特别是排干便后。肛裂的疼痛除程度剧烈外,还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大便时由于开头粪块干燥,扩张肛门,肛裂创面受到撕裂引起剧痛,几分钟后缓解,经过短时间的疼痛缓解期,接着出现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而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一直要到肛门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会消失出血:大便时由于创面撕裂可引起出血,血色鲜红,量不太多,呈点滴状,大便结束后可自然停止 三评估要点 四护理诊断 五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要点(一)按肛肠外科术前护理常规(二)与本病相关的其他护理1、评估要点(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1)有无慢性便秘史。2)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如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中缺乏粗纤维素等。3)大便是否干结等。(2)症状体征1)便秘、便血、疼痛。2)肛裂“三联征”:乳头肥大、肛裂、前哨痔。(3)辅助检查了解肛门视诊阳性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2、护理措施(1)避免诱因避免用力排便。忌饮酒,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2)坐浴便后温水坐浴。(3)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高纤

维素食物。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排便。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必要时开塞露通便。3、并发症护理(1)肛周脓肿表现为肛旁硬结、疼痛。一旦发生,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皮下肛瘘表现为肛瘘外口反复流脓、肛周湿疹、瘙痒等。一旦发生,参见肛瘘护理常规。二、术后护理要点(1)肛门疼痛护理评估肛门疼痛原因、性质、程度,患者表现为锐痛、痉挛性疼痛伴坠胀感,坐立不安。考虑敷料填塞过紧所致疼痛,可由医生放松填塞过紧的敷料。告知患者勿用力排便,以免引起疼痛。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2)饮食管理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后两三天可过渡到半流质和无渣饮食。三天后进普食,告知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忌饮酒。(3)排便指导术后三天内饮食控制下尽量不排便,利于手术切口愈合。三天后便秘者,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便。(4)温水坐浴每次排便后先坐浴再换药(PPH术后无需换药,每天坐浴1次)。 六健康教育 1、自我监测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排便困难、出血、疼痛等异常,及时就诊。 2、坐浴指导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建议患者便后温水或中药坐浴,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复发。 3、控制诱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排便。排便时避免长时间憋气使劲。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饮食,忌辛辣饮食,忌饮酒,防治便秘。及时治疗能使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裂的诊断标准(2002年,试行草案)》等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形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排便时和排便后周期性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2、体征:好发于肛管后正中或前位溃疡,慢性肛裂可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潜行窦。 3、分类: (1)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2)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3)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肛门皮肤皲裂、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肛管部鳞状细胞癌、梅毒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鉴别。 【辨证】 1、热结肠燥证 便时肛门灼热疼痛,甚则面赤出汗,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带血;舌质红,苔黄燥,脉实而滑数。 2、湿热下注证

大便干结不甚,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有时伴有肛门部湿疹,肛裂口内常有少许脓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阴(血)虚肠燥证 大便干燥,欲解难下,便时肛门疼痛,痛如针刺,出血,口干心烦,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症状;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型证治 (1)热结肠燥证 治则:清热润肠 例方:新加黄龙汤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9g(后下)、芒硝3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5g、炒地榆12g、炒槐花12g、枳壳12g、生甘草8g。 (2)湿热下注证 治则:清热利湿 例方: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 (3)阴(血)虚肠燥证 治则:养阴清热润肠 例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常用药:知母6g、黄柏6g、玄参6g、麦冬6g、黄连3g、白芍6g、麻仁6g、木香6g、制乳没各6g、生甘草6g。 (二)外治法

肛 裂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的慢性梭形溃疡。以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征,好发于肛管后部、前部,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率较高。中医学称为“勾肠痔”、“裂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系血热肠燥、大便秘结、排便暴力努张所致肛门皮肤损伤,复因染毒而成慢性溃疡裂口。其病机常分为: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 西医学认为,长期的便秘及机械性损伤是首要因素。结合解剖、病理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外伤因素:干硬的粪便、异物、分娩,排便时过于用力,肛门指检或手术不当均可造成肛管皮肤损伤。 2.感染因素:感染多原发于肛窦。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解胶原的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从而造成肛裂长期不能愈合。 3.解剖因素:肛管后多为韧带组织,血供差,弹性差,容易破裂,一旦损伤不易修复,逐渐形成溃疡,而成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因素: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炎症刺激,使内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暴力扩张,肛管皮肤容易撕裂,裂伤后创面不易愈合,形成慢性溃疡性创面。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肛裂的本质即是内括约肌痉挛所致的缺血性溃疡。 5.肛管狭窄:由于先天因素、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肛管狭窄,干硬粪便通过容易造成肛管皮肤撕裂损伤,细菌侵入感染形成溃疡造成肛裂。 临床表现: 1.疼痛:多由排便引起,粪便刺激溃疡裂口引起疼痛,疼痛引发痉挛,痉挛加重疼痛,恶性循环,至内括约肌疲劳松弛,疼痛缓解。 2.出血:量少,色鲜红,有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有时滴血。 3.便秘:肛裂患者多习惯性便秘,又因排便引起剧痛,患者常不敢排便而加重便秘。 分类: 1.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2.慢性肛裂:裂口边缘不整齐,底深,边缘纤维化、肉芽灰白。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鉴别诊断: 1.肛门皲裂肛门皲裂多因肛周皮肤病引起,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裂口表浅,数量较多,仅限于皮下,疼痛轻,偶有少量出血,瘙痒症状明显,无溃疡、裂痔和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肛裂疼痛呈明显周期性 2.肛管结核性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潜行,底部呈暗灰色并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有脓性分泌物,疼痛不明显,无裂痔形成。溃疡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多有结核病史,分泌物培养可发现结核杆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早期肛裂,可先用非手术疗法,如无效或疗效不能持久,再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括约肌痉挛和促使创面愈合。 (一)内治: 1.中药:血热肠燥证,治宜泻热通便,滋阴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加减。 阴虚津亏证,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方选润肠丸。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 案

重点优势病种 裂肛(肛裂)优化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炎症性疾病。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是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肛门齿线下前后正中(截石位6点和12点),侧方极少见。男性多发于后正中(6点)位,女性多发于前正中线(12点)位。中医经典文献中无肛裂病名记载,将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肛裂中医又称“钩肠痔”、“裂肛”。西医也叫肛裂。 病因病机:过食辛辣、炙博之品,实热内生,热结肠腑或久病体弱,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肠失濡润,粪便秘结粗硬,排便努挣,擦破肛门皮肤,复染邪毒,长久不愈,形成慢性溃疡。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钩肠痔、裂肛、肛裂 西医病名:肛裂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O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有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依据: (1)症状: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 ①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可缓解(减轻或消失),称疼痛间歇期,随后又因括约肌痉挛而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每次排便时这一疼痛过程称周期性疼痛。疼痛特点为,疼痛发生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可放射至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②便血时有时无,一般量不多,表现为手纸染血或便后滴血,色鲜红。 ③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④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

肛裂症状图片

肛裂的症状图片 肛裂的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时干硬粪便直接挤擦溃疡面和撑开裂口,造成剧烈疼痛,粪便排出后疼痛短暂缓解,经数分钟后由于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引起较长时间的强烈疼痛,有的需用止痛剂方可缓解。因此肛裂患者恐惧排便,使便秘更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肛裂的分类 本病的分类国内外尚未统一,临床常用的有2期分类法和3期分类法。 (1)2期分类法:①早期肛裂(急性期):裂口新鲜,未形成慢性溃疡,疼痛较轻;②陈旧性肛裂(慢性期):裂口已形成慢性溃疡,同时有肛乳头肥大、皮垂等,疼痛严重。 (2)3期分类:①Ⅰ期肛裂:病程短,溃疡底部清洁,质软,无并发症;②Ⅱ期肛裂:溃疡底部呈灰白色,边缘增厚不整齐,质硬或潜行性,肛管弹性减弱,有并发症;③Ⅲ期肛裂:溃疡如2期肛裂。肛

管纤维化、狭窄,有并发症直接影响溃疡严重程度。 肛裂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燥大、湿热藐结肛门以及血虚肠保所致。中药熏洗【华柏-熏洗方】。 肛裂家中自查法 肛裂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出血、便秘、肛门瘙痒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肛裂的症状进行家中的自我检查,如果你有了这些症状,那么快去医院治疗吧。 ①是否疼痛:其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持续性剧疼,可持续加剧,数小时后可自动缓解。 ②是否出血:排粪时,损伤创面,可致裂口出血。 肛裂注意事项 1、平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粗粮,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2、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生物钟,一旦有便意就要马上解决,不能熬着。 3、如果大便过于干硬,千万不要硬挤,以免让皮肤破溃更加严重。可以口服石蜡油火缓泻剂,使大便变得软一些,容易排出。 4、保持肛门的清洁,排便后,将高锰酸钾以1:5000的比例稀释

肛裂的症状

肛裂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肛裂的症状*二、肛裂的并发症*三、肛裂的饮食 注意事项1. 肛裂吃什么好2. 肛裂不能吃什么 肛裂的症状 1、肛管溃疡是肛裂的主要原因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 肛管纵轴平行,长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多见于青、中年人,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在前正中线上,侧方出现肛裂极少。若侧方出现肛裂应想到肠道炎 性疾病(如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及Crohn病等)或肿瘤的可能。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伸缩性差、坚硬,此 区域血供亦差;肛管与直肠成角相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 力最大,故后正中线处易受损伤。肛管内原有病变,如肛窦炎、肛乳头炎、直肠炎、结核等均可引发肛管溃疡,形成肛裂。 2、肛裂会引发出血及肛门瘙痒 排粪时,损伤创面,可致裂口出血。一般出血不多,粪便上染有血丝,或便后鲜血点滴,手纸带血。肛门瘙痒:由于裂口溃疡面 或皮下瘘管的分泌物,或肛门腺体流出的分泌物,刺激肛缘皮肤 引起肛门湿疹和肛门搔痒。自觉肛门常潮湿不爽,并可使皮肤伴 有表浅裂口或皮损。 3、肛裂前期的症状 疼痛:其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持续性剧疼,可持续加剧,数

小时后可自动缓解。排便时出现此疼痛症状,其他如下蹲、坐行、增加腹压的突发性活动如喷嚏等均可引起肛裂的间隙性、周期性疼痛。便秘:多因患者恐惧排便时的剧痛,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和次数,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完全吸收,大便变干硬,此时排便就会使裂口创伤加重,裂口加深,疼痛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为此许多患者服用缓泻剂,致肛管缺乏正常粪便的扩张,肛管狭窄,并形成药物依赖性顽固性便秘。 肛裂的并发症 1、导致肛乳头炎:溃疡上端与齿线相连,炎症扩散,常引起肛窦炎和乳头炎,最后形成乳头肥大。这是女性肛裂的危害。 2、梭形溃疡:肛管皮肤裂伤,经过感染,形成溃疡,进一步恶化。这也是肛裂的危害之一。 3、导致裂痔: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改变,浅部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组织增生,形成结缔组织外痔,又称为哨兵痔。这是主要的肛裂的危害。 4、肛门梳硬结:这是常见的肛裂的危害。即栉膜增厚和变硬,形成梳状硬结,暴露在溃疡的基底,妨碍括约肌的舒张,影响 溃疡的愈合。 肛裂的饮食注意事项

肛裂

【概述】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而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肛裂最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于老人及小儿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报告女多于男。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圆形。 【病因与病理】 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因粪块干而硬,便时用力过猛,排出时裂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肛管后正中部皮肤较固定,直肠末端位置由后方向前弯曲,因此肛门后方承受的压力较大,是肛裂的常见部位。粗暴的检查亦可造成肛裂。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椭园形溃疡,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肤因炎症、浅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称“前哨痔”。肛裂上端肛乳头因炎症和纤维变,成肥大乳头。 1. 解剖上的缺陷学说;肛裂多发生于肛门后位,主要是由于外括约肌浅层在肛管前后方各形成"Y"形薄弱区,耻 肛裂结构 骨直肠肌又加强肛管两侧的力量。因此肛门后部及前部不如两侧坚强。肛管向下后与直肠后壁形成一角度。排便时,干燥的粪便对肛门后方薄弱区的压力最大,又因肛管之后中线血运差,弹力[1]较少,故造成肛门后方易受伤撕裂。这就是肛裂裂口的位置常发生于后方的原因。 2. 感染学说:肛管上端齿线处的特殊结构如肛窦、肛门瓣、肛乳头、肛腺等,容易被干硬的粪团下移时所损伤,使局部产生感染和炎症,或导致肛腺阻塞化脓,溃破后形成肛裂,由于局部炎症刺激,括约肌痉挛,血液供应不足,伤口久不愈合,形成慢性溃疡。

女性肛裂出现的症状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而女性则是肛裂最青睐的人群之一。女性,由于生理因素及生活习惯因素而成为便秘的高发群体,而便秘作为肛裂的诱因,女性高发肛裂也就不足为奇了。女性朋友知道肛裂的一些症状,对于尽早发现肛裂,尽早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女性肛裂的症状有哪几点呢? 女性肛裂症状一:疼痛 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其特点是呈周期性排便痛。当有便意时,肛门舒张,疼痛开始;排便时,粪便冲出裂口,立刻感觉肛门内灼痛或刀割样疼痛,称为便痛;排便后数分钟或至10分钟,疼痛停止或减轻,称为间歇期,然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病人又感觉到剧裂疼痛。 女性肛裂症状二:便血 肛裂便血不规则,时有时无,与排便有关系,由于肛裂的伤面被干硬的粪便擦破或撕裂之故。肛裂便血性质大分为带血,少数病人便时滴几滴鲜血,裂口越大、越深,出血越多。 女性肛裂症状三:便秘 便秘是肛裂的病因之一,也是肛裂的后遗症。便秘时排出于硬粪块,可能撕裂肛门瓣和肥大的肛乳头,或损伤肛窦,形成肛裂。而发生肛裂后,病人又因害怕排便时发生疼痛而不敢排便,因此常引起便秘。又因便秘,可使肛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女性肛裂症状四:瘙痒 肛裂患者,常因肛门分泌物流出,刺激肛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不适。 女性肛裂症状五:肛裂五联症 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肛管溃疡、肛乳头肥大、哨兵痔等三种病症,继续发展还可出现肛窦炎和肛瘘,与前三症合称“肛裂五联征”。 温馨提醒:肛裂由于溃疡面的存在,在不采取适当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无法自愈。而且由于很多患者惧怕手术带来的疼痛,所以很多患者在肛裂早期并不会去医院治疗,所以会使肛裂越来越严重。肛裂不仅在短期内就可能发展为慢性肛裂,而且如若长期怀着“肛裂可以自愈”的心态而不治疗,肛裂可能合并肛乳头炎、肛窦炎、裂痔等多种肛门疾病。

肛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裂出血严重吗?如果肛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是不会出血的。即使出血,早期也是很少的。但是如果造成肛门损伤,会造成出血量很大,若是长期便血不及时治疗,患者很容易因失血过多而造成缺铁性贫血。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下这个问题。 一、肛裂出血的原因 了解肛裂的出血的原因是有必要的,肛裂会形成一种伤口溃疡,所以在大便的过程中,干硬的粪便会摩擦伤口而导致肛门出血,尤其是便秘的患者,出血量是比较大的,一般血会赋在大便的表面,或者会有脓血便。肛裂出血的主要表现为手纸上带血,严重的患者出血量会很大,同时肛裂会伴有撕裂的疼痛感,让患者难以忍受。 二、肛裂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肛裂为什么会引起便血呢?肛裂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时间久了会出现贫血,从而会使患者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现象。同时肛裂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伴有剧烈的疼痛,使便秘的症状更加严重,从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加重治疗的难度。

三、肛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肛裂症状改善饮食习惯,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睡前可适量饮用淡盐水缓解便秘,多饮白开水,多吃蔬菜瓜果,提肛运动或(和)倒立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肛肠疾病。结合中医治疗常外用【华柏-熏洗方】。解决便秘是治疗肛裂的根本。 肛裂的症状图片最佳治疗方法 四、肛裂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1)凡有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病要积极治疗,防止 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2)对有肛管皮肤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 形成溃疡。 3)对患有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者,要尽早治愈,防止 诱发肛裂。 4)作肛门直肠指诊时,忌粗暴用力,以免损伤肛管。 5)如果治疗不及时,裂口反复发炎,感染向肛缘皮下 发展,还会形成皮下脓肿和瘘管。

肛裂诊疗规范

肛裂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疼痛:因排便引起周期性疼痛为肛裂的主要症状。排便时,粪块刺激溃疡创面的神经未梢,立即感到肛门灼痛,但排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可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才缓解。上述现象在临床上称肛裂疼痛周期。 2.便秘: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久而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便血: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便后滴鲜血。大出血少见。 4.肛周瘙痒、有分泌物、腹泻等。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局部检查: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肛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辅助检查】 手术前常规检查。 【诊断】 根据排便疼痛史,有典型的疼痛间歇周期和疼痛周期,既不难诊断。局部检查发现肛裂“三联征”,则诊断明确。若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考虑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如克隆病、结核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肿瘤或性病的早期表现,特别是克隆病更有此特点,必要时可做活组织检查。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以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大便通畅: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和培养良好的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 2.局部坐浴:排粪前后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同时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松弛内括约肌的作用。 3.肛管扩张:适用于不并发肛乳头肥大及前哨痔的急、慢性肛裂患者。肛管扩张后,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扩肛后,肛裂创面扩大并开放,引流通畅,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但此法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 4.手术疗法: 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切除前哨痔,肛裂和肥大肛乳头,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使之形成一新鲜创面而自愈。 (2)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痉挛和收缩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术的常用方法。 (3)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1)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肛裂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肛裂 定义与病因病机 1.定义: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的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 2.病因病机:《医宗金鉴》说:“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阴虚津乏或热结肛燥而致大便秘结,排便努责,可使肛门皮肤裂伤,然后染毒而逐渐形成慢性溃疡。 肛裂主要症状 1.症状 ①疼痛: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 ②出血。 ③便秘。 2.分类 ①早期肛裂。 ②陈旧性肛裂。 肛裂内治法 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临床 表大便干硬两三 日一行,便时肛门疼痛,出血,裂口色红, 大便干结,数日一 行,便时疼痛点滴下 血,裂口深红,口干咽 肛门刺痛明 显,便时便后尤 甚。肛门紧缩,

现腹胀,尿黄燥,五心烦热裂口色紫暗舌 脉 舌偏红,脉弦数 舌红,少苔或无 苔,脉细数 舌紫暗,脉 弦或涩 治 法 清热润肠通便养阴清热润肠 理气活血, 润肠通便 用 方 凉血地黄汤合 脾约麻仁丸 润肠汤六磨汤 肛裂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及其适应证(重点) 1.扩肛法:适于早期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 2.切开疗法:适于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乳头肥大。 3.肛裂侧切术:适于陈旧性肛裂不伴有结缔组织外痔、皮下漏。 4.纵切横缝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早期 肛裂 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 症者 扩肛 法 陈旧性肛裂伴结缔组织外痔,乳头肥大 放射 状切开 不伴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等 肛裂 侧切术 伴有肛管狭窄者 纵切 横缝法

练习题 患者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便秘,舌紫黯,脉涩,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脾约麻仁丸 B.润肠汤 C.六磨汤 D.当归芍药汤 E.大承气汤 『正确答案』C 考查肛裂气滞血瘀证的辨证及治疗方剂 『答案解析』肛裂气滞血瘀证证候: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黯,脉弦或涩。治法:理气活血,润肠通便。方药: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等。 练习题 患者,男,30岁。便后肛门部疼痛、出血反复发作10年。检查:肛门外观截石位6点有结缔组织外痔,并有梭形裂口通向肛内,边缘不齐,创面较深,术中见肛管狭窄明显。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疗法 B.扩肛疗法 C.切除疗法 D.纵切横缝 E.肛裂切开 『正确答案』D。考查肛裂合并肛管狭窄的手术方法 早期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者扩肛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