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文化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成为一种文化,就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就开始了火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就开始了火文化的不断总结、研究与探索,使之逐步完善、发展与创新,一步步开启火文化的全新天地,演绎出一幕幕精彩、壮丽的新篇章。

1.在古人们欢呼雀跃中传承的火文化

与所有人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火文化,极其显著的特点是人类的广泛参与性,在崇火、爱火、采火、用火的过程中使其得到广泛地传播、发展与创新。

远古时期的人们,在条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为了生存与生活,为了防御与竞争,为了生存的安全与无忧,为了生活的顺心与快乐,在朝思暮想而无所求得火的极度困惑与痛苦之中,猛然之间,居然有人悄悄发现了火的密码,找到了寻求火的途径,开启了人工取火的大门,那种高兴,那种振奋,那种震撼,自然是无以复加,难以描绘,以致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然而,面对成功实现人工取火这一伟大壮举,面对人们心中的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珍贵财富,当时的人们,在尽情狂欢、一再欣赏、反映体验之余,想到最多的是将人工取火这一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广为传播,成为更多人的幸运,圆更多人的梦想,为更多的人造福。特别是被人们誉为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及其下属子孙们,更会就人工取火的推广与普及摆上重要位置,并采取得力措施,指示专人分头将人工取火的技术传向四方,让其子民们充分感受到火的光明和温暖,体验火的激情与亢奋,分享火的幸福与欢乐,以致产生更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现整个部

族的团结与和谐。如此,人工取火的技术,便从燧人氏的手中,从睢阳出发,远播四方。负责传火之人,也会受到热烈地欢迎,接受隆重的礼遇,以致被尊为圣火传递的使者。同时,在人工取火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免夹杂一些个人崇拜的色彩,使火文化缔造者燧人氏的形象得到升华,成为人们心中的神灵和崇拜对象。

起初,火文化的传递极具机械性,但就是这种传递的机械性同样能够让人们引发新的思考,既然钻木能够进行人工取火,其他方式的人工取火同样有可能存在。人们既然能够从猫头鹰、啄木鸟啄击燧木发出的火花中受到启发,进而发明钻木取火,同样能够在追击野兽的过程中从手中飞出的石块与地面石头碰撞产生的火花而引起联想,进而发明出以石击火。于是,在火文化的传递与传承过程中,又会有《太阳公主送宝石》的传说流传于世间,使火文化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

对于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们来说,火的发明与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使他们开始有了一种人的自尊,完全不同于所有禽兽,可以炮生为熟,除腥化臊;燃放光明,驱赶黑暗;取暖御寒,实行自卫;进而推行火耕,发展生产;教化民众,传播文明;由居而不安,极度恐惧,朝不保夕,到安居乐业,成为世界生物的主宰。如此命运的变化,在当时的民众心中,岂能不生发一种自然的火崇拜,生成一种自然的火图腾?有了这种心中的火崇拜和火图腾,那种对火的珍视与敬慕,必然促成一种共同的力量,全力以赴将发明火的技术传递得更远更为广泛,必然生成一种社会性的强烈反响,成为全民性的自觉。从历史情况看,火文化的传

承与传播断然可以认定为官、民的双管齐下。从发明了钻木取火的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到五帝中的第二帝、第三帝、第四帝的颛顼、帝喾、帝尧,和在睢阳任火正的阏伯及其后人,漫长的历史证明了官方对火的高度重视。《内则》有云:“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盖有日时,以金燧取火甚易,无日则以木燧也。”这,至少是3000多年前的真实写照。因为《内则》成书于公元前1000多年。如此“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者,不可能是平民百姓。也许有可能与唐代五品以上武官上朝必须佩带火镰(火石袋)极其相似,是一种对相当级别官员的要求。以致再后来,可从元太祖成吉思汗和清高宗乾隆所佩带火镰的情况中能够得到印证。

火的民间传承可以想象,它毕竟至少是一种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一日三餐,必须用火,家家需要。随着疆域的拓展,人口的增多,生产的发展,官方发明存留的火种,不可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民众的用火必须以自采火为主。“旅雁上云归紫寨,家人钻火用青枫。”(唐.杜甫《清明》)“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唐.柳宗元诗)“家童,将火镰、火石引起火来,用三角石头把锅放上!”(元.李好古《张羽煮海》第三折)可见民间取火的普遍性。再说,自从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以来,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与方便,不能不在人工取火方面下点功夫,学点技术,以确保平常之所需。况且,随着取火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取火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只要拥有了工具,稍微留心研磨,就会受益终生。如清代有关记载:“取火之具有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欲

用火取火绒豆许,放石上以刃敲之,顷刻即得火”。在漫长而又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自燧人氏去世后,睢阳每到春节就有祭祀火祖、“添新土”、“取新火”的风俗习惯,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睢阳农村民间依然保留着用火镰和老花镜取火的传统。这就足以证明火文化民间传承的必然性与自然性。

2.不断创新发展中的火文化

纵观历史,可以说,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从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工方法取火的先河之后,古代的人们又相继发明使用了阳燧、火镰、火镜进行取火的人工取火方式。到了近、现代,人们又发明了火柴、打火机、自动点火等先进取火器材及技术,使人类用火越来越方便。

阳燧是利用太阳能取火的最早取火器,据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西方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冒生命危险用桂皮制成的空心管在太阳神阿波罗太阳战车轮子下为人类盗天火的美丽传说。而到了我国西周时期,不用普罗米修斯照样可以随时向太阳借来“天火”,这就是“阳燧”。

关于阳燧,历史文献上有很多记载。《淮南子·天文训》:“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椒,着物则火发。”《考试记》载:“铜锡各居其半合金铸成的凹面镜,太阳光下形成焦点以取火,因此,又叫鉴燧。”

阳燧的原理后来发展成太阳灶,在科学考察、登山运动、地质勘探等野外活动时使用非常方便。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圣火的采集就是用的太阳灶,在喜马拉雅山的唐古拉山口由17岁的藏族圣洁少女达娃央宗用太阳灶向日取火,采集了纯洁的圣火火种,经全国火炬传递最后点燃了十一届亚运会的主火炬。

火镰的发明与使用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发明火镰取火的年代,据推断应该在战国时期至汉代。一开始的火镰就是用一块铁片与石头相击而冒出火星点燃易燃物进行取火。后来,为了击石的方便,逐渐将铁板做成弯弯的镰刀形状,因而得名“火镰”。再后来,人们为了便于用手握住镰刀状铁板,给火镰镶上了木柄。“火石”和“火绒”,是使用火镰取火的必备物品。为了便于携带,木柄逐渐演变成荷包,里面可以盛放“火石”和“火绒”。

火镰的取火原理也是摩擦生热,当火镰的铁与火石高速高压摩擦时产生热量,点燃了摩擦产生的铁屑,发生氧化反应又放出热量形成了火星,点燃易燃物“火绒”。据清代记载:“取火之具有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欲用火取火绒豆许,放石上以刃敲之,顷刻即得火。”

火镰是随身取火的工具,是人们把玩的艺术品,火镰上浸透着我们先民的智慧之光。火镰在我国使用了几千年,直至上世纪50年代,在睢阳农村,一直在使用火镰取火。

火镜是人类向太阳取火的又一新发明火镜取火是通过凸透镜的原理来取火的,也是利用太阳能取火的工具之一。在古代睢阳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