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由BB1 // CC1 ,知MN // CC1 , ∴四边形MNCC1是平行四边形. ∴C1M // CN. 又C1M∩AM=M,CN∩NB1=N, ∴平面AMC1∥平面NB1C.
BB1 //MN
考向: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4)解:由(2)知A1B⊥AM, 又由已知A1B⊥AC1,AM∩AC1=A, ∴A1B⊥平面AMC1. 又∵平面AMC1∥平面NB1C, ∴A1B⊥平面NB1C. 又B1C在平面NB1C内, ∴A1B⊥B1C. ∴A1B与B1C所成的角为90°.
例1: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B1C1=A1C1,AC1⊥A1B, 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 (1)求证:C1M⊥平面A1ABB1; (2)求证:A1B⊥AM; (3)求证:平面AMC1∥平面NB1C; (4)求A1B与B1C所成的角.
考向: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平行垂直的综合问题 1
高考考情分析
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 题目难易适中。 解答题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 方体中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几何体的 体积计算(尤其是三棱锥、四棱锥)。
知识整合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中各种元 素位置关系的“最高境界”,解决空间两 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思维方法是“以退为 进”,即面面问题退证为线面问题,再退 证为线线问题. 充分揭示了面面、线面、线线相互之 间的转化关系.
例2 如图 在四棱 锥 P - ABCD 中, 平面 PAD⊥ 平面 ABCD,AB∥DC,△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BD= 2AD =8,AB=2DC= 4 5. (1)设 M 是 PC 上的一点, 证明: 平面 MBD⊥平面 PAD; (2)求三棱锥 C-PAB 的体积.
解: (1)证明:在△ABD 中,由于 AD= 4 , BD = 8 , AB=4 5,所以 AD2+BD2= AB2,故 AD⊥BD. 又平面 PAD⊥平面 ABCD ,平面 PAD∩平面 ABCD =AD,BD 平面 ABCD,所以 BD⊥平面 PAD. 又 BD 平面 MBD,故平面 MBD⊥平面 PAD.
(1)证明: 由直棱柱性质可得AA1⊥平面A1B1C1, 又∵C1M在平面A1B1C1内, ∴AA1⊥MC1. 又∵C1A1=C1B1,M为A1B1中点, ∴C1M⊥A1B1. 又A1B1∩A1A=A1, ∴C1M⊥平面AA1B1B.
考向: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2)证明:由(1)知C1M⊥平面A1A来自百度文库B1, 又A1B 在平面AMC1内, ∴ MC1⊥A1B, ∵AC1⊥A1B,MC1∩AC1=C1, ∴A1B⊥平面AMC1. 又AM在平面AMC1内, ∴A1B⊥AM.
1.平行关系的转化 两平面平行问题常常转化为直线与平面的平行,而直线与平面平 行又可转化为直线与直线平行,所以要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以下为 三种平行关系的转化示意图.
2.解决平行问题时要注意以下结论的应用 (1)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2)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 平面.
考向: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3)证明:由棱柱性质知 四边形AA1B1B是矩形
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 AN//B1M 由棱柱性质知四边形 AM1B1N是平行四边形
AM // B1N 连接MN,在矩形AA1B1B中有A1B1 //AB MB1 //BN, 在四边形BB1MN是平行四边形
(3)一条直线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那么它与另一个也相交.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6)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必与它们的交 线平行. 3.垂直关系的转化 与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类似,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示意图.
在垂直的相关定理中,要特别注意记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 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当题目中 有面面垂直的条件时,一般都要用此定理进行转化.
知识整合
主要考查: 一、以棱柱、棱锥为背景,给出两个平面 平行的证明,欲证面面平行,可从落实面 面平行判定的定理的条件入手,把证明面 面平行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成立的问 题.
知识整合
主要考查: 二、面面垂直是立体几何每年必考的内容, 一方面可以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另一方面 也可将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或线线垂直问 题,并将它应用到其他部分的求解.
作业
• 课时提升训练44
即时突破: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C=3,BC=4,AB=5,AA1=4,点 D是AB的中点, 求证:(1)AC⊥BC1; (2)AC1∥平面CDB1.
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底面三边长AC=3,BC=4,AB=5, ∴AC⊥BC. 又AC⊥CC1,∴AC⊥平面BCC1B1 且BC1在平面BCC1B1内 ∴AC⊥BC1. (2)设CB1与C1B的交点为E,连接DE. ∵D是AB的中点,E是BC1的中点, ∴DE∥AC1. ∵DE在 平面CDB1,AC1 不在平面CDB1内, ∴AC1∥平面CDB1.
考向:空间几何体位置关系
【点评】 垂直和平行关系在立体几何问题中无处不 在,对垂直和平行关系证明的考查是每年高考 必考的内容,多以简单几何体尤其是棱柱、棱 锥为主,或直接考查垂直和平行关系的判断及 证明,或通过求角和距离间接考查,试题灵活 多样。 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总结、归 纳并掌握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加强空间想象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练习
如图所示,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 线段SA,SB,SC,且∠ASB=∠ASC= 60°,∠BSC=90°. 求证:平面ABC⊥平面BSC.
小结
• 熟记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并做到准确使用, 写的时候条件切不可随意省略。 • 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线 段中点或者分点。 • 计算棱锥体积时要结合题目上的条件或者 已经证明了的结论区寻找棱锥的高,这样 便于计算。
(2)过 P 作 PO⊥AD 交 AD 于 O, 由于平面 PAD⊥平面 ABCD, 所以 PO⊥平面 ABCD. 因此 PO 为棱锥 P-ABC 的高. 又△PAD 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 因此 PO= 3 ×4=2 3. 2
1 又 S△ABC= S△ABD= AD·BD=16, 2 1 32 3 ∴V 三棱锥 C- PAB= V 三棱锥 P-ABC= × 16×2 3= .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