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能量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大赛《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
第一节生物能量学概要
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 [三磷酸腺苷]
能量的间接来源——糖、脂肪、蛋白质
一、叶绿体和线粒体是高等生物细胞主要的能量转换器
二、ATP与ATP稳态
1.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
ATP → ADP+Pi+E
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Kcal)的能量。
ATP一旦被分解,便迅速补充。这一直接补充过程由肌肉中的另一高能磷酸化合物CP(磷酸肌酸)完成。CP释出能量用以将ADP再合成为ATP。
CP+ADP→C+ATP
ATP 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 ),并释放出能量。
A、三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
B、二磷酸腺苷和有机磷酸
C、三磷酸腺苷和有机磷酸
D、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
ATP分解释放的能量被用于()。
A、水的吸收
B、肌肉做机械功
C、兴奋的传导
D、细胞膜上各种"泵"的工作
2.ATP稳态的概念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含量的现象称为ATP稳态。
一方面,组织细胞存在高效能的ATP转换机制,即正常组织细胞中ATP浓度较低,但大多数条件下细胞内又能够满足各种生命活动较高浓度ATP的需求。
另一方面,ATP稳态被打破,机体会迅速出现疲劳状态。
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环节是()。
A、糖酵解
B、糖类的有氧氧化
C、糖异生
D、A TP的合成与分解
三、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糖代谢---最主要经济快速能源 70%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
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因而,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每天从糖类获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 ) %。
A、50
B、60
C、70
D、80
糖的吸收主要是以( )为吸收单位。
A、葡萄糖
B、麦芽糖
C、糖原
D、淀粉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去路有()。
A、有氧氧化
B、合成糖原
C、转变呈非糖类物质
D、随尿排除体外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 )
1、糖原
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差异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550克。
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许多研究表明,糖原贮量(特别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耐力性运动成绩的提高。
糖贮存于( ) 部位最多。
A、脑
B、心脏
C、肝脏
D、肌肉
2、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志。
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 ),正常人空腹浓度为( )。
A、糖元,60mg%~120mg%
B、血糖,80mg%~120mg%
C、血糖,60mg%~120mg%
D、糖元,80mg%~120mg%
肝糖原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 )
3、运动与补糖
运动前3-4小时、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转运→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可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
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运动前( )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 )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
A.l~2小时,2分钟内
B.3~4小时,5 分钟内
C.1~2小时,5 分钟内
D.3~4小时,2分钟内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1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量40-50克糖。
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用浓度较低的糖溶液(5%-10%),有规律地间歇补充,每20分钟给15-20克糖。
运动前补糖可采用稍( )浓度糖溶液,运动中可采用稍( )浓度糖溶液进行补充。
A、高,高
B、高,低
C、低,低
D、低,高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1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一般认为,补液中糖的浓度不能超过( ),无机盐浓度不应超过( )。
A. 20g/L, 25g/L
B.25g/L, 20g/L
C. 20g/L, 20g/L
D. 25g/L, 30g/L (二)脂肪代谢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女性分别为体重的 ( )。
A、6 %~14%, 12%~14%
B、8%~14%, l0%~14%
C、6%~14%,10%~14%
D、8%~14%, 12%~14%
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被大量消耗利用。
运动中脂肪代谢与糖代谢的比较:动员慢、耗氧量大、能效率低
脂肪在氧化时比同量的糖类()。
A、耗氧量少,能量放出少
B、耗氧量多,能量放出多
C、耗氧量少,能量放出多
D、耗氧量多,能量放出少
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其特点为()。
A、组织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B、体内各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
C、在机体缺氧条件下也可供能
D、氧化时释放的能量较糖类或蛋白质多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占体重的10%~20%。( )
人类合理膳食的总热量有30%—40%由脂肪供给。()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能力摄入=能量释放+能量释放+能量储存
(食物)(做功)(产热)(脂肪)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方式一是参加运动,二是控制食物摄入量。
选择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迪斯科”舞蹈等运动,均可以有效地降低体脂水平。
水中运动减肥为近年来提倡的减肥方式。水中运动已发展到在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水中球类游戏等多种运动。
减肥运动量的设定
适宜:每周减轻体重0.45公斤(1磅)
上限:每周减轻体重0.9公斤(2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