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检查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
下(隐)斜视
上(隐)斜视
R/L
10
眼球运动状态检查
一、单眼运动
1.内转: 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 2.外转: 角膜外缘达外眦角。 3.上转: 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 4. 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
11
二、双眼运动检查
双眼同向运动:6个方位,协调一致 双眼异向运动:集合运动,双眼内直肌进行辐辏运动
13
同视机法
右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左
客观角:交替熄 灭一眼的注视画 片,至眼球不动
主观斜视角 重合点
同视机画片经机臂的反光镜反射于目镜上(目镜一 般为+6.5-7.00D)光线近乎平行状态 ,故应为视远的 斜视角,但病人的心理作用,常常有调节的存在
14
同视机诊断眼位检查
检查目的:判断麻痹肌、过强肌;斜视度 定性、定量 检查方法:在第一眼位及各个诊断眼位 上斜度变化,将水平、垂直、旋转斜度 清楚显示出来
注视眼
斜视眼
不能注视 婴幼儿
8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方法:将三棱镜置于注视眼前,用遮盖 板交替遮盖,打破双眼融合,增减棱镜 度数至眼位不动。
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向上250及向下250注视的斜角
15
10
对麻痹性斜视查9个诊断眼位的斜视角
9
三棱镜加Maddox杆法
条
件:
内(隐)斜视
双
眼
单
外(隐)斜视
22
眼底照相检查
正常黄斑中心窝位于视盘颞侧缘外2.5PD视盘下 1/3处,向下移位过多说明有外旋,向上移位则说明 有内旋
23
歪头试验(Bieschowsky test)
原理:当头位倾斜时,正常人会出现姿势 反射,使两眼的垂直轴始终保持垂直地面 主要用于鉴别上斜肌麻痹和另一眼的上直 肌麻痹
24
若右眼上斜肌麻痹:当头向右肩倾 使之内旋的肌肉为右眼上斜肌,它同时有 下转作用,而右眼的上直肌正常,与上斜 肌的下转力量平衡,若右眼上斜肌麻痹, 则其下转作用不足以对抗右眼的上直肌的
上转作用,使得此时右眼明显上斜
25
若左眼上直肌麻痹
当头向右肩倾,左眼外旋,主要左眼下斜肌起 作用,下斜肌的次要上转作用与左眼下直肌平衡
拮抗,回避了麻痹的左上直肌的作用。当头向 左肩倾,左眼内旋,左上直肌不敌左眼上斜肌 的下转作用,左眼下斜加重
26
代偿头位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 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 查者直观望诊。 结果判断: 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不足。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代偿垂直斜度的某垂直 肌功能不足。 ③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斜视而出现头位向 某肩倾斜。
另一眼仍注视 注视眼: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另一
眼滑向斜位
6
Maddox杆法
检查目的:自觉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具备双眼单视功能
结果判断:水平放置马氏杆出现竖向 光线,可判断水平斜度;垂直放置出 现横向光线,可判断垂直斜度
7
斜视的定量检查
1.角膜映光法
150 300 450
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 test)
正Kappa角 假性外斜
负Kappa角 假性内斜
4
斜视的定性诊断
1.角膜映光法
对于间歇性内斜视需改注视调节视标诱出 对于间歇性外斜视需嘱患者看5mm以外的远距 离目标诱出
2.交替遮盖试验 3.单眼遮盖与不遮盖试验
鉴别隐斜与间歇斜视
5
结果判断
隐斜:挡板撤离,迅速回正位 显斜:挡板撤离,停留、缓慢归位 共同性?二眼相同显斜OR不同 斜视眼:挡板撤离,该眼停留在斜位,
15
Hess屏检查
检查目的:眼球运动功能状态的定性、 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利用红绿互补的原理,患者 戴一红绿眼镜注视眼前棋盘格状黑色幕 布,黑色幕布中央每距15 o设红色注视 目标,共9个结点,代表九个诊断眼位方 向
16
IO SR
M R SO
IR
结果判断:在图形上较原标
志向内收,表示肌肉功能
L R
19
900
内
5.双Maddox杆试验 测量旋转偏斜
100 外 旋
20
Bagolini线状镜
检查目的: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情 况,可利用线状镜某些特性做旋转斜度 的定性检查
检查方法:在暗室中,眼前放置线状镜 分别注视灯光,并观察光线条的角度变 化
21
结果判断
内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锐角,水平对顶角 为钝角 外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钝角,水平对顶角 为锐角
分散运动,双眼外直肌进行分散运动 双眼内旋,双眼外旋 集合近点:双眼注视33mm处光源,光点渐向鼻根部移 近,当一眼偏向外方,光源----鼻根 距离 正常值:6-8cm,<5cm者集合过强,>10cm者 集合不足
12
A.V运动
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可考虑同名 肌功能的状况。 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 o运动,此 时可发现上下不同的斜度差距。 结果判断:当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 可出现“V”症,当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 强时,可出现“A”症。
不足,向外扩张,功能亢进
整个图形面积缩小表示麻痹眼
17
结果判断:眼位偏斜度数最大的方位即为 麻痹肌所在处,或为眼球运动受限明显 处。水平肌的功能状态可在左右注视位 上表现出来,垂直度或旋转度可在左上、 左下、右上、右下位置上表现出来
18
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
双马氏杆检查 检查目的:主要用于旋转斜度的定量检 查 检查方法:将2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 镜架上并置于二眼前,注视灯光目标 结果判断:若垂直放置双马氏杆,二眼 显示水平光线条如一眼鼻侧线高、颞侧 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
斜视的检查与操作
1
病史
眼位偏斜: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部分病人有 时正位,注意力不集中时眼斜或凝视时斜
复视与视混淆:发生眼位偏斜,两眼的视网膜 对应关系发生变化,健眼黄斑与斜眼黄斑外的 视网膜成分对应。
外界同一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被 视中枢感知为两个物像—复视
外界不同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中枢 来不及处理这种变化,感知为两个不同物像重叠在一 起的影像—视混淆
2
斜视的一般检查
假性眼位偏斜
假性内斜视:内眦赘皮、鼻根宽阔、负Kappa 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小于55mm。
假性外斜视:眼间距过宽、正Kappa角、黄斑 异位、瞳孔间距大于70mm。
假性上斜视:面部不对称、下睑退缩、眼眶肿 物、黄斑异位。
3
异常Kappa角
Kappa角的意义:是视轴(连结注视的结 点与黄斑的线)和瞳孔轴(通过瞳孔中 心垂直于角膜的线)的夹角。临床上根 据瞳孔中心来测定。50以内为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