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社会工作
swenku.baidu.com
ocial w ork
社工方法
者在了解了他的非理性信念和思维方式后,让他知道他现在的状况是负面想法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后果,工作者先请案主说出他是如产生这些负面想法的,然后让他提出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最后挑战他这些信念的逻辑。
由于案主提出的支持其信念的证据有的根本不合逻辑,如认为同学对他的疏远说明别人都看不起他;有些想法也只是他自己主观推测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所以在与案主一起分析后,他当时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最后工作者帮助案主用良好的自我对话代替自我挫败的认知。因为案主的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要改变有相当难度,为此需要帮助案主不断地练习,如帮助他改变原来的自我对话并大声地说出来,工作者及时给与案主回馈和鼓励,协助案主进行自我表扬,使案主逐渐从主观上接受新的自我对话。
2.环境因素分析:案主的问题是和他所处的环境紧密相
连的,这些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机构等。了解环境对案主的影响,以及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哪些,有利于工作者全面了解案主的问题成因,并找出环境因素中解决问题的有利和不利之处。朱某属于单亲家庭,父亲的去世使他缺少父亲的关爱,母亲因为肩负家庭的重担也没有时间关心他的感受,在缺乏关爱的情况下,他的内心很压抑,很空虚,有一种孤独感,性格也因此变得内向。家庭经济困难让他很烦恼,产生自卑感。在学校里,由于老师不清楚他的家庭情况,某些行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同学的疏远更加使他对自己丧失信心。高中时复读的经历又使他产生了一种负罪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只会使他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在大学里看到其他同学那么自信开朗,大学生活又是那么丰富多彩,他既渴望自己也是那么快乐,同时又害怕因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会让同学笑话。这一切都是造成他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在朱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学
(一问题与现状
1.不敢与同学讲话,还怕同学主动和自己讲话; 2.不敢
在人多的地方走,感觉别人都在注视自己,不敢抬头看别人; 3.害怕老师,回答问题时脸红、心跳加快、结巴。
(二分析与诊断
1.案主个人系统分析:个人系统包括生理、
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等方面的因素。朱某小学时父亲生病,这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一些阴影,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因为家庭条件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别人对他的议论使他不安,产生厌恶情绪;同学的疏远更让他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没有资格和其他同学交往;而老师对他的不公待遇,让他觉得贫穷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从此也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进入大学后他的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对自己另眼相看,他选择了逃避,这样反而使他成了同学眼里的怪人,很少有同学主动与他交往了。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朱某的人际交往能力很低,不但要改变他的观念,使他能够克服人际交往的恐惧,还要帮助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案分析
案主资料:朱某,男, 23岁,大学三年级。小学时父亲突然患上重病,使得家里贫穷,特别害怕听到别人议论他及他的家庭,特别自卑,从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走路,在学校也很沉默,很少与同学交往,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原来与他要好的同学突然疏远了他,更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对他态度恶劣,这使得他心理上造成了对老师的恐惧,不敢跟老师说话,更害怕老师找他。高中时父亲去世,使他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母亲因为要照顾整个家庭,也没有时间与他沟通,这使得本
个案工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介入,是一个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单纯地注重治疗问题,协助走出困境,而是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致力于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既有利于解决案主的现实问题,同时增强案主的自身能力,又能使其获得健康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地避免了教育、心理咨询等传统方式的局限。个案工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介入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方法,运用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既是一种创新,也是对既有理论的完善。目前国内高校中很少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门,可以在心理咨询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工作,从治疗和与预防两个方面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这样同样可以达到社会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涛.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
[2]吴玉伦.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排除[J].教育探索,2004, (2.
[3]李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障碍分析[J].理论导刊,2006,(11.
(二认知方面的介入:认知理论学家认为,大多数行为的不良是直接起因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不同生活情境的错误认知。因此,工作者可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善案主的情绪和行为,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是人们的一种认识和想法,通常表现为自我的对话,个案中的案主朱某感觉没有人关心他、理解他,觉得同学都瞧不起他,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感觉,而只是他的想法、观点而已。感觉是由想法而产生的并进一步演化为情绪,因此要澄清感觉和想法的区别。
面来着手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忽视了环境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些高校也开始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把团体工作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来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等。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的有效调整,促进其人格的成长。本文旨在通过个案工作的介入来研究个案工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方面的应用。
个案中,工作者与案主的母亲联系,沟通了案主目前的现状,并让其配合与案主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案主的母亲很关心他,在得知案主的情况后,她非常难过,觉得是自己忽视了对案主的关爱,并表示一定会多多关心案主,工作者建议她多与案主沟通,了解案主的想法。在与案主的交谈中,工作者得知案主的母亲现在每个星期都会打两个电话给案主,了解案主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案主多与同学交往,这让案主感到很温暖,增加了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工作者与学生工作的老师联系,帮助其申请了助学贷款,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支持体系。
在治疗中工作者首先帮助案主了解他的自我对话、假设和信念对他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然后再去探讨真实生活中造成他的困惑与问题的想法和信念,并一起为改变这样的想法和信念做出努力。在这过程中,工作者列举了自己中学时的真实事例来使案主理解认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道理,启发他更开放的表达自己,把生活中感到害怕的事说出来,然后依次进一步探讨事情的细节,特别是那些令人烦恼的情绪及其背后的想法和信念。其次工作者协助案主辨析影响其问题和不良功能的信念和思考模式。案主因为少年时的不幸遭遇,一直很自卑,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08 04-0044-03
宋海霞,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教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江苏淮安
223003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宋海霞
44
2008年第4期下
社工方法
社会工作
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来处理案主情感方面的问题态度及价值观更好地接受自己和学会感工作者应营造一种安全的但却不愿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需要采用引导宣泄的方式来帮助他释放郁积已久的情感练习也是一种帮助案主宣泄情感的方式情感得到宣泄之后困扰案主的许多情感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并且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问题有些人因为长期郁积起来的某些情感可能会使自己的社会功能无法有效实现这样会出现退缩但往往源于过去的某些经历但需要有机会为的不良是直接起因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不同生活情境的错误认知个案中的案主朱某感觉没有人关心他感觉是由想法而产生的并进一步演化为情绪设和信念对他的生活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然后再去探讨真实生活中造成他的困惑与问题的想法和信念工作者列举了自己中学时的真实事例来使案主理解认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道理启发他更开放的表达自己把生活中感到害怕的事说出来特别是那些令人烦恼的情绪及其背后的想法和信念其次工作者协助案主辨析影响其问题和不良功能的信念和思考模式案主因为少年时的不幸遭遇让他知道他现在的状况是负面想法和思维方式带来的后果工作者先请案主说出他是如产生这些负面想法的然后让他提出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如认为同学对他的疏远说明别人都看不起他有些想法也只是他自己主观推测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所以在与案主一起分析后最后工作者帮助案主用良好的自我对话代替自我挫败的认知因为案主的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如帮助他改变原来的自我对话并大声地说出来协助案主进行自我表扬使案主逐渐从主观上接受新的自我对话行为方面的介入
校老师的及时帮助,周围又缺少朋友的关心,家人在帮助他时忽视了他的心理需要等都是造成他人际交往障碍的因
素。
二、个案介入
(一情感方面的介入: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来处理案主情感方面的问题,观察他们的信仰、态度及价值观,并帮助他们提高自尊,更好地接受自己和学会感恩,提高案主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对情感问题的处理,必须有宣泄之处,就是让案主倾诉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个人经历,这样的宣泄有助于案主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营造一种安全的、开放的氛围来倾听案主的心声。在个案中案主朱某虽然希望解除自己的心头负担,但却不愿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需要采用引导宣泄的方式来帮助他释放郁积已久的情感,打开他的心门,鼓励他说出经历的悲伤、恐惧、羞愧、愤怒和紧张等。在会谈中,案主对工作者朗读了一些给父亲的信,实际上是宣泄了压抑在心里很久的情感, “空椅子”练习也是一种帮助案主宣泄情感的方式,情感得到宣泄之后,困扰案主的许多情感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并且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问题。有些人因为长期郁积起来的某些情感可能会使自己的社会功能无法有效实现,这样会出现退缩、逃避,乃至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情感上的疏远。尽管这些行为可能是眼前才发生的,但往往源于过去的某些经历。与这些经历相伴随的深藏的感觉尽管没被表达出来,但需要有机会宣泄、释放积压的紧张和焦虑,使人恢复到更适应的行为上来。
(四环境方面的介入:社会工作介入不仅着力于案主本身问题的解决,而且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加强对环境的介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会对案主社会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个案中的案主朱某来说主要是对他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因为案主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他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社会支持系统中人们最依赖的是自然支持系统,它一般是指家庭成员、朋友、亲戚、邻居等。如果案主的家庭、亲朋、邻里能对案主伸出援手,案主的改变就有了动力和支撑。
2008年第4期下
社会工作
s
ocial w ork
[作者简介]社工方法
现代社会是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组成的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人际交往的意义更加突出。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现实的高等教育中,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认知、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缺陷,特别是认知的偏差和不能有效地运用一些交际方法,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者甚至产生社交恐惧心理。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深化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
要]
个案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别化、平等、接纳等原则,本文
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介入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协助其走出困境,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恢复和发展。文章选取了江苏省某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朱某作为典型个案,从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介入。[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障碍
个案社会工作
s
ocial w ork来就沉默寡言的他变得更加忧郁,因此高考成绩不理想。
母亲四处借钱给他找了个补习班复读了一年,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变得憎恨自己。考取大学后原本不愿去上,在母亲和亲友的苦苦劝说下才迈进了大学的大门。进入大学后,自卑感更加严重,从不和同学谈论自己的家庭,也很少与同学交往,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除了和同宿舍的同学说过几句话外,他基本上没有和其他同学说过话,学校老师忙也没有注意到他。因为现在已经大三,即将面临毕业,他自己也想改变自身的现状,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决定向社工求助,帮助他改变现在的处境。
(三行为方面的介入:在案主渐渐建立起新的自我对话后,需要进一步帮助他进行行为方面的改变,这样有助于案主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行为。在案主朱某的认知得到改善后,工作者对案主进行了行为治疗。首先采取简单的系统脱敏,针对案主感到害怕的一些交往场景建立焦虑等级层次,然后根据层次由高到低进行行为脱敏,使案主逐步消除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感,最终达到正常状态。在这过程中,工作者帮助案主进行一些交际技巧练习,要求案主定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主动与同学说话并将自己每天的行为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纵观国内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以及个案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发展,目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心理方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现状已做出了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结论。他们一般采用量表的形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测量,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分成自卑和孤傲、自私和自利、猜疑和防御、嫉妒和报复、羞怯和闭锁等,他们也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如知识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认知有误等,因此大都是从心理疏导、技能的培训等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