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6.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A.2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5,BC=8,则EF的长为_____.

2.如图,在△ABC中,∠ACB=90°,∠A=60°,AC=a,作斜边AB边中线CD,得到第一个三角形ACD;DE⊥BC于点E,作Rt△BDE斜边DB上中线EF,得到第二个三角形DEF;依此作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5,AD=AC=12,∠BAD=∠BCD=90°,M、N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则MN=__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4.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M是AD的中点,CE⊥AB于E,∠CEM=40°,则∠DME是________.

(第4题) (第5题)

三.解答题

1.如图,AB、CD交于点E,AD=AE,CB=CE,F、G、H分别是DE、BE、AC的中点.(1)求证:AF⊥DE;(2)求证:FH=GH.

2.如图,已知:△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G是垂足.

求证:(1)G是CE的中点;(2)∠B=2∠BCE.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M为边CD的中点,点N为边AB的中点,连接AM、CN,(1)求证:AM∥CN.

(2)过点B作BH⊥AM,垂足为H,联结CH,求证:△BCH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已知△ABC和△ABD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ADB=90°,E为AB的中点,求证:CE=DE.

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A,C、E分别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是中点.求证:(1)DM=BM;(2)MN⊥BD

6.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BE⊥AC垂足为E,连接DE,点G、F 分别是BC、DE的中点.求证:GF⊥DE.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DCB=90°,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M、N 分别是边BD、AC的中点.

(1)求证:MN⊥AC;

(2)当AC=8cm,BD=10cm时,求MN的长

8.如图,△ABC中,∠ACB=90°,点E、F分别是AD、AB的中点,AD=BD.证明:CF 是∠ECB的平分线.

9.已知:如图△ABC中,∠ACB=90°,D是AC上任意一点,DE⊥AB于E,M,N分别是BD,CE的中点,求证:MN⊥CE.

10.如图:AD是△ABC的高,M、N、E分别是AB、AC、BC边上的中点.

(1)求证:ME=DN;

(2)若BC=AD=12,AC=13,求四边形DEMN的面积.

11.如图,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和AD的中点,BE和CF交于点P.求证:AP=AB

全等三角形之倍长中线法资料讲解

课题:《全等三角形之巧添辅助线——倍长中线法》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一一倍长中线 △ ABC中,AD是BC边中线方式1 :直接倍长延长AD至U E, 例2: 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且BD=CD,求证AB=AC 方法1:作DE丄AB于E,作DF 丄AC于F,证明二次全等 方法2 :辅助线同上,利用面积 方法3 :倍长中线AD E 方式2 :间接倍长 作CF丄AD于F,作BE丄AD的延长线于E延长MD到 C 【经典例题】 例1 :△ ABC中,AB=5, 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提示:画出图形,倍长中线AD,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N,使DN=MD连接CN C 例3:已知在△ ABC中,AB=AC , D在AB 上, E在AC的延长线上,DE交BC于F,且DF=EF ,求证:BD=CE 方法1 :过D作DG // AE交BC于G,证明△ DGF^A CEF 使DE=AD,连接BE

方法2:过E 作EG // AB 交BC 的延长线于 G ,证明△ EFG^A DFB 方法3:过D 作DG 丄BC 于G,过E 作EHL BC 的延长线于 H,证明A BDG^A ECH 例4:已知在△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 例5: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求证:AE 平分 BAC 方法1倍长AE 至G ,连结DG 方法2:倍长FE 至H ,连结CH 例 6:已知 CD=AB ,/ BDA= / BAD , AE 是厶 ABD 的中线,求证:/ C=Z BAE 提示:倍长 AE 至F ,连结DF,证明A ABE^A FDE ( SAS ,进而证明A ADF ^A ADC( SAS A 提示:倍长 AD 至G ,连接BG ,证明A BDG^A CDA 三角形BEG 是等腰三角形 AC , D E 在 BC 上,且 DE=EC 过 D 作 DF // BA 交 AE 于点 F , DF=AC. 第1题图

专题训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专题训练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同时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倍分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的证明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性质的证明 1、证明线段相等 例1、如图4,在△ABC中,∠BAC=90°,延长BA到D 点,使,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

(1)求证:DF=BE; (2)过点A作AG∥BC,交DF于G。求证:AG=DG。 2、证明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5,在△ABC中,∠BAC>90°,BD、CE分别为AC、AB上的高,F为BC的中点,求证:∠FED=∠FDE。

例3、已知:如图6,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G为垂足。 求证:(1)G是CE的中点;(2)∠B=2∠BCE。

3、证明线段的倍分及和差关系 例4、如图7,在△ABC中,∠C=2∠B,D是BC上的一点,且AD⊥AB,点E是BD的中点,连AE。求证:(1)∠AEC=∠C;(2)求证:BD=2AC。

例5、如图8,在梯形ABCD中,AB∥CD,∠A+∠B=90°,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 4、证明线段垂直 例6、如图9,在四边形ABCD中,AC⊥BC,BD⊥AD,且AC=BD,M、N分别是AB、DC边上的中点。 求证:MN⊥DC。 5、证明特殊的几何图形

例7、如图10,将Rt△ACB沿直角边AC所在直线翻折180°得到Rt△ACE,点D与点F分别是斜边AB、AE 的中点,连CD、CF,则四边形ADCF为菱形.请给予证明. 强化训练 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于D,E、 F、G分别是AC、AB、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OEFG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类倍长一)(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三角形全等”的辅助线: 见中线,要________,________之后___________,全等之后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倍长中线的作法,图中的虚线为辅助线,请叙述图1、图2的辅助线.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类倍长一)(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25分) 1.已知:如图,点E是BC的中点,∠BAE=∠D. 求证:AB=CD. 如图,先在图上走通思路后再填写空格内容: ①因为点E是BC的中点,考虑延长AE到点F,使EF=AE,连接CF; ②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 ③由全等可得________________;

④结合已知条件∠BAE=∠D,得∠F=∠D,在△DCF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可得CF=CD,等量代换得AB=CD.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最恰当的是( ) A.②SAS,△ABE,△ECF; ③AB=CF; ④等角对等边 B.②SAS,△ABE,△DEC; ③AB=CF,∠BAE=∠F; ④等边对等角 C.②SA S,△ABE,△FCE; ③∠ABE=∠FCE,∠BAE=∠F; ④等边对等角 D.②SAS,△ABE,△FCE; ③AB=FC,∠BAE=∠F; ④等角对等边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 2.已知:如图,点E是BC的中点,∠BAE=∠D. 求证:AB=CD. 证明:如图,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BF.

∵E是BC的中点 ∴BE=CE 在△BEF和△CED中 ∴△BEF≌△CED(S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 请你仔细观察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BF=CD,∠EBF=∠C; ②BF=CD,∠F=∠D; ③; ④.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最恰当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题思路: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尖)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尖】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16cm B.18cm C.20cm D.22cm 2.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一定是() A.点E B.点F C.点G D.点H 3.如图,△ABC中,D为AB的中点,BE⊥AC,垂足为E.若DE=4,AE=6,则BE的长度是() A.10 B.2√5 C.8 D.2√7

4.如图,在△ABC中,∠ACB=90°,D在BC上,E是AB的中点,AD、CE相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等于() A.30°B.40°C.50°D.60° 5.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 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 A.2.5 B.√5C.3 2 √2D.2 6.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 A.0.5km B.0.6km C.0.9km D.1.2km 7.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A.34 B.26 C.8.5 D.6.5

8.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F为BC的中点,DE=5,BC=8,则△DEF的周长是()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度. 10.如图,点P在第一象限,△ABP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当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点B随之在y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若将△ABP的PA边长改为2√2,另两边长度不变,则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变为.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人教版)(含答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人教版) 试卷简介:本套试卷继续训练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斜边长大于任意一条直角边长,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加上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检测同学们见到什么想什么,以及有序梳理条件、对条件进行搭配和组合的能力.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点P是BD的中点. 若AD=6,则CP的长为( ) A.3 B.4 C.5 D.6 答案:A 解题思路: ∵∠ACB=90°,∠ABC=60°, ∴∠A=30°, ∵BD平分∠ABC, ∴∠CBD=∠ABD=30°, ∴∠ABD=∠A ∴BD=AD=6, ∵点P是BD的中点, ∴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2.如图,在△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 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

A.10 B.13 C.14 D.18 答案:C 解题思路: ∵AB=AC,AD平分∠BAC, ∴AD⊥BC,. 又∵点E为AC的中点,AB=AC=10, ∴, ∴△CDE的周长为:DE+CE+CD= 14.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3.如图,在Rt△ABC中,DC是斜边AB上的中线,EF过点C且平行于AB.若∠BCF=35°,则∠ACD 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答案:C 解题思路: ∵EF∥AB,∠BCF=35° ∴∠B=∠BCF=35° ∵DC是斜边AB上的中线 ∴BD=C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斜边上的中线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顶角互补、底角互余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能善于把握图形特征,恰当地构造并借助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往往能帮助我们迅速打开解题思路,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一、有直角、有中点,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 【例1】如图,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是BC 的中点,N 是DE 的中点.求证:MN 垂直平分DE . 二、有直角、无中点,取中点,连线出中线 【例2】如图,在Rt △ABC 中,∠C=90°,AD ∥BC ,∠CBE=2 1∠ABE ,求证:DE=2AB . 三、有中点、无直角,造直角 【例3】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M 、N 是AB 、CD 的中点,∠ADC+∠BCD=270°, 求证:MN= 2 1(AB -CD ).

四、逆用性质解题 【例4】如图,延长矩形ABCD 的边CB 至E ,使CE=CA ,P 是AE 的中点.求证:BP ⊥DP . 【习题练习】 1、如图,△ABC 中,AB=AC ,∠ABD=∠CBD ,BD ⊥DE 于D ,DE 交BC 于E ,求证:CD=21BE . 2、如图,△ABC 中,∠B=2∠C ,AD ⊥BC 于D ,M 是BC 的中点,求证:AB=2DM .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确定MN 、AC 的位置关系.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 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1、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在Rt △BAC 中,∠BAC=90°,D 为BC 的中点,则BC 2 1AD =. 2、性质的拓展: 如图:因为D 为BC 中点, 所以BC 2 1DC BD = =, 所以AD=BD=DC=BC 21, 所以∠1=∠2,∠3=∠4, 因此∠ADB=2∠1=2∠2, ∠ADC=2∠3=2∠4. 因而可得如下几个结论: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将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②分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两个顶角互补、底角互余,并且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另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2倍. 二、性质的应用 1、2 1倍关系求值 例1、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若CD=4,则AB= . 2、证明线段相等 例2、如图,在△ABC 中,∠BAC=90°,延长BA 到D 点,使AB 2 1AD =,点E 、F 分别为边BC 、AC 的中点.(1)求证:DF=BE ;(2)过点A 作AG ∥BC ,交DF 于G .求证:AG=DG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教学文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A.5 B.6 C.7 D.8 2.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M⊥AC于M,连CD.下列结论:①AC+CE=AB;②CD= 1 2 AE;③∠CDA=45°;④ AC AB AM =定值.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如图,BE和AD是△ABC的高,F是AB的中点,则图中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DE⊥AC,垂足为E,若BC=4,CD=25,则BE 的长为() A.25 B.35 C. 22 D. 22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二.填空题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上的高所夹的锐角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较小的内角是度. 2.如图:已知在△ABC中,∠C=25°,点D在边BC上,且∠DAC=90°,AB= 1 2 DC.求∠BAC的度数__________.3.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M是AD的中点,CE⊥AB于E,∠CEM=40°,则∠DME是________.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5,AD=AC=12,∠BAD=∠BCD=90°,M、N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则MN=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BD、CE是三角形ABC的两条高,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MN⊥DE 变式:已知:如图△ABC中,∠ACB=90°,D是AC上任意一点,DE⊥AB于E,M,N分别是BD,CE的中点,求证:MN⊥CE. N E D C B A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 课前预习 1. 填空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 三边分别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____); 两边和它们的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____); 两角和它们的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____);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____); 斜边和_______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____). (2)要证明两条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可以考虑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________;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准备______组条件,这三组条件里面必须有______;然后依据判定进行证明,其中AAA ,SSA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 2. 想一想,证一证 已知: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 是AB 的中点. (1)当OC =OD 时,求证:△AOC ≌△BOD ; (2)当AC ∥BD 时,求证:△AOC ≌△BOD . O B C D A ? 知识点睛 1. “三角形全等”辅助线: 见中线,要__________,构造______________. 2. 中点的思考方向: ① (类)倍长中线 延长AD 到E ,使DE =AD , 延长MD 到E ,使DE =MD , 连接BE 连接CE D C B A M A B C D

②平行夹中点 F E D C B A 延长F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 精讲精练 1. 如图,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 (1)按要求作图: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连接BE . (2)求证:△ACD ≌△EBD . (3)求证:AB +AC >2AD . (4)若AB =5,AC =3,求AD 的取值范围. 2.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BD =CD . 求证:AB =AC . 3. 如图,CB 是△AEC 的中线,CD 是△ABC 的中线,且AB =AC . 求证:①CE =2CD ;②CB 平分∠DCE . D C B A D B A D C B A

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巧添辅助线——倍长中线 【夯实基础】 例:ABC ?中,AD 就是BAC ∠的平分线,且BD=CD,求证AB=AC 方法1:作D E ⊥AB 于E,作D F ⊥AC 于F,证明二次全等 方法2:辅助线同上,利用面积 方法3:倍长中线AD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 中 方式1: 延长AD 到E, AD 就是BC 边中线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 ⊥AD 于延长MD 到N,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使DN=MD, 连接BE 连接CD 【经典例题】 例1:△ABC 中,AB=5,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提示:画出图形,倍长中线AD,利用三角形两边之与大于第三边 例2:已知在△ABC 中,AB=AC,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且DF=EF,求证:BD=CE 方法1:过D 作DG ∥AE 交BC 于G,证明ΔDGF ≌ΔCEF 方法2:过E 作EG ∥AB 交BC 的延长线于G,证明ΔEFG ≌ΔDFB 方法3:过D 作DG ⊥BC 于G,过E 作EH ⊥BC 的延长线于H 证明ΔBDG ≌ΔECH

例3:已知在△ABC 中,AD 就是BC 边上的中线,E 就是AD 上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于F,求 证:AF=EF 提示:倍长AD 至G ,连接BG,证明ΔBDG ≌ΔCDA 三角形BEG 就是等腰三角形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DF=AC 、 求证:AE 平分BAC ∠ 提示: 方法1:倍长AE 至G,连结DG 方法2:倍长FE 至H,连结CH 例5:已知CD=AB,∠BDA=∠BAD,AE 就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 提示:倍长AE 至F,连结DF 证明ΔABE ≌ΔFDE(SAS) 进而证明ΔADF ≌ΔADC(SAS) 【融会贯通】 1、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您的结论 提示:延长AE 、DF 交于G 证明AB=GC 、AF=GF 所以AB=AF+FC B 第 1 题图 A B F D E C

珍藏二——_全等三角形证明辅助线作法之倍长中线问题

几何综合部分倍长中线问题 巧添辅助线——倍长中线 【夯实基础】 例:ABC ?中,AD是BAC ∠的平分线,且BD=CD,求证AB=AC 方法1:作D E⊥AB于E,作D F⊥AC于F,证明二次全等 方法2:辅助线同上,利用面积 方法3:倍长中线AD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中方式1:延长AD到E, AD是BC边中线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几何综合部分倍长中线问题 2 作CF⊥AD于F,延长MD到N, 作BE⊥AD的延长线于E 使DN=MD, 连接BE 连接CD 【经典例题】 例1:△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DE交BC于F,且 BD=CE 例3: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B

几何综合部分 倍长中线问题 3 提示:倍长AD 至G ,连接BG ,证明ΔBDG ≌ΔCDA 三角形BEG 是等腰三角形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 求证:AE 平分BAC ∠ 提示: 方法1:倍长AE 至G ,连结DG 方法2:倍长FE 至H ,连结CH 例5:已知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 提示:倍长AE 至F ,连结DF 证明ΔABE ≌ΔFDE (SAS ) 进而证明ΔADF ≌ΔADC (SAS ) 第 1 题图 A B F D E C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倍长中线法

D C B A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倍长中线法 △ABC 中,AD 是BC 边中线 方式1:直接倍长,(图1): 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1) (图2)作CF ⊥AD 于F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E, 连接BE 2) (图3)延长MD 到N ,使DN=MD ,连接CD 【经典例题】 例1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 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提示:画出图形,倍长中线AD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2: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 DE 交BC 于F ,且DF=EF. 求证:BD=CE.(提示:方法1:过D 作DG ∥AE 交BC 于G ,证明ΔDGF ≌ΔCEF E D A B C F D C B A N D C B A M

E D F C B A 方法2:过E 作EG ∥AB 交BC 的延长线于G ,证明ΔEFG ≌ΔDFB 方法3:过D 作DG ⊥BC 于G ,过E 作EH ⊥BC 的延长线于H ,证明ΔBDG ≌ΔECH ) 例3、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 的大小.

变式: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 平分BDA ∠交AB 于E ,DF 平分ADC ∠交AC 于F. 求证:EF CF BE >+ (提示:方法1:在DA 上截取DG=BD ,连结EG 、FG , 证明ΔBDE ≌ΔGDE ΔDCF ≌ΔDGF 所以BE=EG 、CF=FG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方法2: 倍长ED 至H ,连结CH 、FH ,证明FH=EF 、CH=BE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4: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 (提示:方法1:倍长AD 至G ,连接BG ,证明ΔBDG ≌ΔCDA 三角形BEG 是等腰三角形。 _ D _ F _ C _ B _ E _ A _ D _ F _ C _ B _ E _ A

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 形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巧添辅助线——倍长中线 【夯实基础】 例:ABC ?中,AD是BAC ∠的平分线,且BD=CD,求证AB=AC 方法1:作DE⊥AB于E,作DF⊥AC于F,证明二次全等方法2:辅助线同上,利用面积 方法3:倍长中线AD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中 AD到E, AD是BC边中线, 连接BE 方式2 ⊥AD于F, AD的延长线于 连接 【经典例题】 例1:△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提示:画出图形,倍长中线AD,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2:已知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DE交BC于F,且DF=EF,求证:BD=CE 方法1:过D作DG∥AE交BC于G,证明ΔDGF≌ΔCEF 方法2:过E作EG∥AB交BC的延长线于G,证明ΔEFG 方法3:过D作DG⊥BC于G,过E作EH⊥BC 证明ΔBDG≌ΔECH 2

3 例3: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 AC 于F ,求证:AF=EF 提示:倍长AD 至G ,连接BG ,证明ΔBDG ≌ΔCDA 三角形BEG 是等腰三角形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 求证:AE 平分BAC ∠ 提示: 方法1:倍长AE 至G ,连结DG 方法2:倍长FE 至H ,连结CH 例5:已知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 提示:倍长AE 至F ,连结DF 证明ΔABE ≌ΔFDE (SAS ) 进而证明ΔADF ≌ΔADC (SAS ) 【融会贯通】 1、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提示:延长AE 、DF 交于G 证明AB=GC 、AF=GF 所以AB=AF+FC B 第 1 题图 A B F D E C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倍长中线法 知识网络详解: 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 证全等(对顶角) 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 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 中 方式1: 延长AD 到E , AD 是BC 边中线 使DE=AD ,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 ⊥AD 于F , 延长MD 到N ,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E 使DN=MD , 连接BE 连接CN 经典例题讲解: 例1:△ABC 中,AB=5,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D A B C E D A B C F E D C B A N D C B A M

例2: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EF ,求证:BD=CE 过D 作DG//AC 例3: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 求证:AE 平分BAC ∠ F E D A B C F E C A B D A B F D E C

全等三角形之手拉手模型、倍长中线-截长补短法

手拉手模型 要点一:手拉手模型 特点:由两个等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所组成,并且顶角的 顶点为公共顶点 结论:(1)△ABD ≌△AEC (2)∠α+∠BOC=180° (3)OA 平分∠BOC 变形: 例1.如图在直线ABC 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与BCE ?,连结AE 与CD ,证明 (1)DBC ABE ??? (2)DC AE = (3)AE 与DC 之间的夹角为? 60 (4)DFB AGB ??? (5)CFB EGB ??? (6)BH 平分AHC ∠ (7)AC GF // 变式精练1:如图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与BCE ?,连结AE 与CD , 证明(1)DBC ABE ???

(2)DC AE = (3)AE 与DC 之间的夹角为? 60 (4)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 ,BH 平分AHC ∠ 变式精练2:如图两个等边三角形ABD ?与BCE ?,连结AE 与CD , 证明(1)DBC ABE ??? (2)DC AE = (3)AE 与DC 之间的夹角为?60 (4)AE 与DC 的交点设为H ,BH 平分AHC ∠ 例2: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 与DEFG ,连结CE AG ,,二者相交于点H 问:(1)CDE ADG ???是否成立? (2)AG 是否与CE 相等? (3)AG 与CE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4)HD 是否平分AHE ∠? 例3:如图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与EDG ,连结CE AG ,,二者相交 于点H 问:(1)CDE ADG ???是否成立? (2)AG 是否与CE 相等?

(3)AG 与CE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4)HD 是否平分AHE ∠? 例4: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与BCE ?,其中BD AB =,,EB CB =α=∠=∠CBE ABD ,连结AE 与CD , 问:(1)DBC ABE ???是否成立? (2)AE 是否与CD 相等? (3)AE 与CD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 (4)HB 是否平分AHC ∠? 倍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 倍长中线类 ?考点说明:凡是出现中线或类似中线的线段,都可以考虑倍长中线,倍长中线的目的是可以旋转等长度的线段,从而达到将条件进行转化的目的。 【例1】 已知:ABC ?中,AM 是中线.求证:1 ()2 AM AB AC <+. M C B A 【练1】在△ABC 中,59AB AC ==,,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练2】如图所示,在ABC ?的AB 边上取两点E 、F ,使AE BF =,连接CE 、CF ,求证:AC BC +>EC FC +.

全等三角形之倍长中线法

全等三角形之倍长中线 1. 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 (1)求证:AB +AC >2AD . (2)若AB =5,AC =3,求AD 的取值范围. 2.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BD =CD . 求证:AB =AC . 3. 如图,CB 是△AEC 的中线,CD 是△ABC 的中线,且AB =AC . 求证:①CE =2CD ;②CB 平分∠DCE . D C B A C A D B A

4.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 求证:∠AEF =∠EAF . 5. 如图,在△ABC 中,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BC 的中点,EF ∥AD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交 AB 于点G ,BG =CF . 求证: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BC 上,点F 是CD 的中 点,且AF ⊥AB ,已知AD =2.7,AE =BE =5,求CE 的长. 7.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FE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EB =90°, 连接FD ,取FD 的中点G ,连接EG ,CG . 求证:EG =CG 且EG ⊥CG . 1.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AD +BC ,E 是CD 的中点. 求证:AE ⊥BE . F E D C A G F E D A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E D C B 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C B E D A B A D C E B C A 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性质: 几何语言: 相关结论: 习题重现一 1、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 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 ①AB=10cm,CD 的长为多少cm? ②CD=2cm ,则AB 的长为多少? 2、已知:如图,C 为AB 的中点,90AEB ADB ? ∠=∠=,连结CD ,CE ,DE. 求证:△CDE 为等腰三角形 归纳一:有直角,有中点; 拓展提升 如图,已知△ADG 中,AB ⊥BD 于B ,CD ⊥AC 于C ,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 EF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习题重现二 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且90BAD ? ∠=,BD=2AC, 25B ? ∠= , 求 的 度数. 归纳二:有直角,无中点; 拓展提升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 , , AD//BC, 求证:DE=2AB G F C B C ∠ABE CBE ∠=∠2 1

E B D A C 习题重现三 4、如图,已知 AB=AC ,D ,E 分别是 BC ,AC 上的中点 求证:AB=2DE 归纳三:有中点,无直角; 拓展提升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C//AB ,M ,N 是AB ,DC 的中点,90A B ? ∠+∠= 求证:1 ()2 MN AB DC =- 练习 1.如图,∠ABC=∠ADC=Rt ∠,E 是AC 的中点,则( ) A 、 21∠>∠ B 、21∠<∠ C 、 21∠=∠ D 、无法判断 2. 如图,在△ABC 中,∠C=2∠B ,D 是BC 上的一点,且AD ⊥AB ,点E 是BD 的中点,连接AE ,若AE=6.5,AD=5, 则AC= △ABE 的周长是 3. 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CE 是AB 边上的中线,且DC=BE . 求证:∠B=2∠BCE . 4.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AB ,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AC=6.求EF 的长. A D C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倍长中线法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倍 长中线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倍长中线法 倍长中线法:遇中线,要倍长,倍长之后有全等. 当倍长后,连接方式不一样,可以产生更多结论如下: 与倍长中线法类似的辅助线作法 M A B C D E MD E MD=DE CE BDM CDE BM CE ???延长至,使,连接可证,AD ABC ?为的中线 D C B A E AD E AD=DE CE BE CE ABEC 延长至,使,当连接时,结论相似;  当连接、,则为平行四边形 AD E DE=AD BE ADC EDB AD=DE ADC=EDB BD=CD ADC EDB(SAS)AC BE ??∠∠???延长至使,连接在和中 ,,故与此相关的重要结论AD ABC ?为的中线 D C B A E

举例: 如图,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 D C B A E AD E DE=AD BE ADC EDB AD=DE ADC=EDB BD=CD ADC EDB(SAS) AB-BE AE AB+BE AE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上一点,BE=AC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求证:∠AEF=∠EAF. F E D C B A 321 M A B C D E F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四中学邓丽丽 一、教学内容与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性质的形成和应用。 2、内容分析: 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1 矩形一节,由矩形的对角线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我们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本课主要内容是一、为什么说“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应用(包括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应用于几何计 算与证明)。利用倍长中线法,利用对称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以及构造中位线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总结中点辅助线模型,为中考常见题型中的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能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中点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感悟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应用。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策略: ☆ 突出重点的方法: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突出重点 ☆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交流、归纳总结来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

第一题 如图15所示,在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试比较AB+AC 与2AD的关系。 答案详解 AB+AC>2AD 解析: 证明: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D=ED,连接CE ∵AD是BC 边上的中线∴BD=CD ∵AD=ED,∠ADB=∠EDC ∴△ADB≌△EDC (SAS)∴CE=AB ∵在△ACE中:CE+AC>AE ∴AB+AC>AE ∵AE=AD+ED=2AD ∴AB+AC>2AD 第二题 已知:在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 点,且,延长BE交AC于F,求证:. 答案详解

证明:如图,延长AD到点G,使得,连接BG. 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 , 在和中, , , 又, , , , , 即:, . 解析: 根据点D是BC的中点,延长AD到点G,得到,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得到 中的两个角相等,然后用等角对等边证明AE等于EF.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辅助线得到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的角相等,然后证明两线段相等. 下载安装 已知:在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 且,延长BE交AC于F,求证:. 答案详解 证明:如图,延长AD到点G,使得,连接BG. 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 , 在和中,

, , 又, , , , , 即:, . 解析: 根据点D是BC的中点,延长AD到点G,得到,利 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得到中的两个角相等,然后用等角对等边证明AE等于EF.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辅助线得到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的角相等,然后证明两线段相等. 第三题 如图,已知△ABC中,D、E是BC上的两点,且BD=CE,求证:AB+AC>AD+AE.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截长补短和倍长中线(原题+解析)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截长补短与倍长中线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2015秋?宿迁校级月考)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D:DC=3:2,点D 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是.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2010秋?涵江区期末)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BC=AC,AD平分∠BAC交BC于D,求证:AB=AC+CD.3.如图,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求证:AD<(AB+AC). 4.(2013秋?藁城市校级期末)在△AB 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点D,BE⊥MN 于点E. (1 (2 (3 5的数量关 6.(2012BF交AC 于点E 7.(2010内的一点,且AD=AC 8.已知点N.(1 (2)若点 9.(2015 证: 10 11.(2010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之截长补短与倍长中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2015秋?宿迁校级月考)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D:DC=3:2,点D 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是15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作DE⊥AB于E,如图,则DE=6,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得到DC=DE=6,再由BD:DC=3:2可计算出BD=9,然后利用BC=BD+DC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作DE⊥AB于E,如图,则DE=6, ∵AD ∵BD: ∴BD= 故答案为 【点评】 2.(2010AB=AC+CD.【考点】 【专题】 【分析】 ∴ 【解答】 (180°﹣∠ACB)=45°,∠E=∠CDE=45°, ∵AD ∴∠1=∠2 在△ABD ∴△ABD≌△AED(AAS). ∴AE=AB. ∵AE=AC+CE=AC+CD, ∴AB=AC+CD. 证法二:如答图所示,在AB上 截取AE=AC,连接DE, ∵AD平分∠BAC, ∴∠1=∠2. 在△ACD和△AED中,

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D是斜边BC的中线,求证:AD=1/2BC。【证法1】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 ∵AD是斜边BC的中线, ∴BD=CD , 又∵∠ADB=∠EDC(对顶角相等), AD=DE, ∴△ADB≌△EDC(SAS),∴AB=CE,∠B=∠DCE,∴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C+∠A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C=90°, ∴∠ACE=90°,∵AB=CE,∠BAC=ECA=90°,AC=CA, ∴△ABC≌△CEA(SAS)∴BC=AE,∵AD=DE=1/2AE,∴AD=1/2BC。 【证法2】 取AC的中点E,连接DE。∵AD是斜边BC的中线,∴BD=CD=1/2BC, ∵E是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 ∴∠DEC=∠BAC=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E垂直平分AC, ∴AD=CD=1/2BC(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证法3】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CE。 ∵AD是斜边BC的中线, ∴BD=CD, 又∵AD=DE,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AC=90°, ∴四边形ABEC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E=BC(矩形对角线相等), ∵AD=DE=1/2AE, ∴AD=1/2BC。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