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C

B

E D

A B

A

D

C

E

B

C

A

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性质:

几何语言:

相关结论:

习题重现一

1、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 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

①AB=10cm,CD 的长为多少cm? ②CD=2cm ,则AB 的长为多少?

2、已知:如图,C 为AB 的中点,90AEB ADB ?

∠=∠=,连结CD ,CE ,DE.

求证:△CDE 为等腰三角形

归纳一:有直角,有中点; 拓展提升

如图,已知△ADG 中,AB ⊥BD 于B ,CD ⊥AC 于C ,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 EF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习题重现二 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且90BAD ?

∠=,BD=2AC, 25B ?

∠= , 求 的

度数.

归纳二:有直角,无中点; 拓展提升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 , , AD//BC,

求证:DE=2AB

G

F

C

B C ∠ABE CBE ∠=∠2

1

E

B

D A

C

习题重现三

4、如图,已知 AB=AC ,D ,E 分别是 BC ,AC 上的中点 求证:AB=2DE

归纳三:有中点,无直角; 拓展提升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C//AB ,M ,N 是AB ,DC 的中点,90A B ?

∠+∠= 求证:1

()2

MN AB DC =-

练习

1.如图,∠ABC=∠ADC=Rt ∠,E 是AC 的中点,则( ) A 、 21∠>∠ B 、21∠<∠ C 、 21∠=∠ D 、无法判断

2. 如图,在△ABC 中,∠C=2∠B ,D 是BC 上的一点,且AD ⊥AB ,点E 是BD 的中点,连接AE ,若AE=6.5,AD=5, 则AC= △ABE 的周长是

3. 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CE 是AB 边上的中线,且DC=BE . 求证:∠B=2∠BCE .

4.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AB ,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AC=6.求EF 的长.

A

D

C

专题训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专题训练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同时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倍分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的证明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性质的证明 1、证明线段相等 例1、如图4,在△ABC中,∠BAC=90°,延长BA到D 点,使,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

(1)求证:DF=BE; (2)过点A作AG∥BC,交DF于G。求证:AG=DG。 2、证明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5,在△ABC中,∠BAC>90°,BD、CE分别为AC、AB上的高,F为BC的中点,求证:∠FED=∠FDE。

例3、已知:如图6,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G为垂足。 求证:(1)G是CE的中点;(2)∠B=2∠BCE。

3、证明线段的倍分及和差关系 例4、如图7,在△ABC中,∠C=2∠B,D是BC上的一点,且AD⊥AB,点E是BD的中点,连AE。求证:(1)∠AEC=∠C;(2)求证:BD=2AC。

例5、如图8,在梯形ABCD中,AB∥CD,∠A+∠B=90°,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 4、证明线段垂直 例6、如图9,在四边形ABCD中,AC⊥BC,BD⊥AD,且AC=BD,M、N分别是AB、DC边上的中点。 求证:MN⊥DC。 5、证明特殊的几何图形

例7、如图10,将Rt△ACB沿直角边AC所在直线翻折180°得到Rt△ACE,点D与点F分别是斜边AB、AE 的中点,连CD、CF,则四边形ADCF为菱形.请给予证明. 强化训练 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于D,E、 F、G分别是AC、AB、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OEFG是等腰梯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尖)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尖】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16cm B.18cm C.20cm D.22cm 2.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一定是() A.点E B.点F C.点G D.点H 3.如图,△ABC中,D为AB的中点,BE⊥AC,垂足为E.若DE=4,AE=6,则BE的长度是() A.10 B.2√5 C.8 D.2√7

4.如图,在△ABC中,∠ACB=90°,D在BC上,E是AB的中点,AD、CE相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等于() A.30°B.40°C.50°D.60° 5.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 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 A.2.5 B.√5C.3 2 √2D.2 6.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 A.0.5km B.0.6km C.0.9km D.1.2km 7.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A.34 B.26 C.8.5 D.6.5

8.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F为BC的中点,DE=5,BC=8,则△DEF的周长是()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度. 10.如图,点P在第一象限,△ABP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当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点B随之在y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若将△ABP的PA边长改为2√2,另两边长度不变,则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变为.

探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关系

探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高与斜边的关系 八(3)班陈富祥 一、课题研究缘起 最近我们刚刚学完《特殊三角形》这一单元,让我们懂得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受益匪浅。在学完勾股定理之后,我们突发奇想,想研究一下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斜边在长度上的关系。想必通过查询资料与解析例题,必能探寻出其中的联系。 二、普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关系 例一、有一直角三角形ABC,AB长3m, AC长4m, ∠A=90度,求斜边BC上的高BD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BC2=32+42=52,∴ BC=5m; ∵直角三角形ABC面积为:(34)/2=6㎡, ∴ BD=(6*2)/BC=(6*2)/5=2.4m。 例二、有一Rt三角形ABC,AB长5m, AC长12m, ∠A=90度,求斜边BC上的高BD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BC2=62+82=102,∴ BC=10m; ∵ Rt三角形ABC面积为:(6*8)/2=24㎡, ∴ =(24*2)/BC=(24*2)/10=4.8m。

根据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a、b,斜边c与斜边上的高h的规律,绘制以下表格: 三角形 a的长度b的长度c的长度h的长度规律的边 ① 3 4 5 2.4 h=c/2-c/50 ②51 68 85 40.8 h=c/2-c/50 ③ 6 8 10 4.8 h=c/2-c/50 ④9 12 15 7.2 h=c/2-c/50 ⑤15 20 25 12 h=c/2-c/50 ⑥18 24 30 14.4 h=c/2-c/50 ⑦30 40 50 24 h=c/2-c/50 ⑧39 52 65 31.2 h=c/2-c/50 当a、b、c、h都取有理数时,斜边c与斜边上的高h的规律为(h=c/2-c/50)。但如果Rt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是否还会满足这个规律呢? 三、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关系 根据我们学过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又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地边上的中线等于地边上的高,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高,h=c/2。 例三、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B长1m, AC长1m, ∠A=90度,求斜边BC上的高BD的长度。 解:根据勾股定理,BC2=12+12=2,∴ BC=根号2m;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人教版)(含答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人教版) 试卷简介:本套试卷继续训练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斜边长大于任意一条直角边长,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加上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检测同学们见到什么想什么,以及有序梳理条件、对条件进行搭配和组合的能力.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点P是BD的中点. 若AD=6,则CP的长为( ) A.3 B.4 C.5 D.6 答案:A 解题思路: ∵∠ACB=90°,∠ABC=60°, ∴∠A=30°, ∵BD平分∠ABC, ∴∠CBD=∠ABD=30°, ∴∠ABD=∠A ∴BD=AD=6, ∵点P是BD的中点, ∴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2.如图,在△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 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

A.10 B.13 C.14 D.18 答案:C 解题思路: ∵AB=AC,AD平分∠BAC, ∴AD⊥BC,. 又∵点E为AC的中点,AB=AC=10, ∴, ∴△CDE的周长为:DE+CE+CD= 14.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3.如图,在Rt△ABC中,DC是斜边AB上的中线,EF过点C且平行于AB.若∠BCF=35°,则∠ACD 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答案:C 解题思路: ∵EF∥AB,∠BCF=35° ∴∠B=∠BCF=35° ∵DC是斜边AB上的中线 ∴BD=C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斜边上的中线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顶角互补、底角互余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能善于把握图形特征,恰当地构造并借助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往往能帮助我们迅速打开解题思路,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一、有直角、有中点,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 【例1】如图,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是BC 的中点,N 是DE 的中点.求证:MN 垂直平分DE . 二、有直角、无中点,取中点,连线出中线 【例2】如图,在Rt △ABC 中,∠C=90°,AD ∥BC ,∠CBE=2 1∠ABE ,求证:DE=2AB . 三、有中点、无直角,造直角 【例3】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M 、N 是AB 、CD 的中点,∠ADC+∠BCD=270°, 求证:MN= 2 1(AB -CD ).

四、逆用性质解题 【例4】如图,延长矩形ABCD 的边CB 至E ,使CE=CA ,P 是AE 的中点.求证:BP ⊥DP . 【习题练习】 1、如图,△ABC 中,AB=AC ,∠ABD=∠CBD ,BD ⊥DE 于D ,DE 交BC 于E ,求证:CD=21BE . 2、如图,△ABC 中,∠B=2∠C ,AD ⊥BC 于D ,M 是BC 的中点,求证:AB=2DM .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确定MN 、AC 的位置关系.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 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1、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在Rt △BAC 中,∠BAC=90°,D 为BC 的中点,则BC 2 1AD =. 2、性质的拓展: 如图:因为D 为BC 中点, 所以BC 2 1DC BD = =, 所以AD=BD=DC=BC 21, 所以∠1=∠2,∠3=∠4, 因此∠ADB=2∠1=2∠2, ∠ADC=2∠3=2∠4. 因而可得如下几个结论: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将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②分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两个顶角互补、底角互余,并且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另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2倍. 二、性质的应用 1、2 1倍关系求值 例1、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若CD=4,则AB= . 2、证明线段相等 例2、如图,在△ABC 中,∠BAC=90°,延长BA 到D 点,使AB 2 1AD =,点E 、F 分别为边BC 、AC 的中点.(1)求证:DF=BE ;(2)过点A 作AG ∥BC ,交DF 于G .求证:AG=DG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练习教学文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A.5 B.6 C.7 D.8 2.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M⊥AC于M,连CD.下列结论:①AC+CE=AB;②CD= 1 2 AE;③∠CDA=45°;④ AC AB AM =定值.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如图,BE和AD是△ABC的高,F是AB的中点,则图中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4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DE⊥AC,垂足为E,若BC=4,CD=25,则BE 的长为() A.25 B.35 C. 22 D. 22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二.填空题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上的高所夹的锐角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较小的内角是度. 2.如图:已知在△ABC中,∠C=25°,点D在边BC上,且∠DAC=90°,AB= 1 2 DC.求∠BAC的度数__________.3.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M是AD的中点,CE⊥AB于E,∠CEM=40°,则∠DME是________.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5,AD=AC=12,∠BAD=∠BCD=90°,M、N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则MN=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BD、CE是三角形ABC的两条高,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MN⊥DE 变式:已知:如图△ABC中,∠ACB=90°,D是AC上任意一点,DE⊥AB于E,M,N分别是BD,CE的中点,求证:MN⊥CE. N E D C B 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经常练(1)

1.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E为AC的中点. (1)若DE=5cm,则AB= cm;(2)若∠CDE=70o,则∠B= 2.如图,∠BAC=∠BDC=90o,E为BC的中点,AE=5cm,则BC= cm,DE= cm. 3.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E⊥AB,垂足为E,CE=5cm,CD=6cm,则AB= cm,△ABC的面积为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o,M、N分别是AC、BD的中点, 证明:(1)MD=MB;(2)MN⊥BD.

1.如图,在△ABC中,BE和CF是高,M为BC中点,连接ME和MF,EF=5cm,BC=12cm,则△EFM的周长为 cm. 2.如图,△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线段BC,DE的中点,连接FG.求证:FG⊥ED.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C=90o,AB=AC,AD=2,BC=8,求梯形ABCD的面积. 4.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如图,在△ABC中,AB=AC ,BD平分∠ABC,BD与AC交于点D,DE⊥BD,DE与BC交于点 E,DC=5cm,那么BE= cm. 2.如图,AE、BD相交于点C,AC=AD,BC=BE,M、N、P分别是DC、CE、AB的中点,AB=10 cm,那么PM= cm,PN= cm. 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B=BC ,点E在AB上,DE⊥AC,DE交AC于点D,M是EC 的中点,求证:(1)BM=DM;(2)BM⊥DM. 4.如图,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F⊥CE,F为垂足, 求证:(1)F是CE的中点;(2)∠B=2∠BCE.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四中学邓丽丽 一、教学内容与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性质的形成和应用。 2、内容分析: 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1矩形一节,由矩形的对角线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我们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本课主要内容是一、为什么说“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应用(包括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应用于几何计算与证明)。利用倍长中线法,利用对称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以及构造中位线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总结中点辅助线模型,为中考常见题型中的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能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中点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感悟化归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与策略: ☆突出重点的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交流、归纳总结来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C B E D A B A D C E B C A 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性质: 几何语言: 相关结论: 习题重现一 1、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 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 ①AB=10cm,CD 的长为多少cm? ②CD=2cm ,则AB 的长为多少? 2、已知:如图,C 为AB 的中点,90AEB ADB ? ∠=∠=,连结CD ,CE ,DE. 求证:△CDE 为等腰三角形 归纳一:有直角,有中点; 拓展提升 如图,已知△ADG 中,AB ⊥BD 于B ,CD ⊥AC 于C ,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 EF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习题重现二 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且90BAD ? ∠=,BD=2AC, 25B ? ∠= , 求 的 度数. 归纳二:有直角,无中点; 拓展提升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 , , AD//BC, 求证:DE=2AB G F C B C ∠ABE CBE ∠=∠2 1

E B D A C 习题重现三 4、如图,已知 AB=AC ,D ,E 分别是 BC ,AC 上的中点 求证:AB=2DE 归纳三:有中点,无直角; 拓展提升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C//AB ,M ,N 是AB ,DC 的中点,90A B ? ∠+∠= 求证:1 ()2 MN AB DC =- 练习 1.如图,∠ABC=∠ADC=Rt ∠,E 是AC 的中点,则( ) A 、 21∠>∠ B 、21∠<∠ C 、 21∠=∠ D 、无法判断 2. 如图,在△ABC 中,∠C=2∠B ,D 是BC 上的一点,且AD ⊥AB ,点E 是BD 的中点,连接AE ,若AE=6.5,AD=5, 则AC= △ABE 的周长是 3. 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CE 是AB 边上的中线,且DC=BE . 求证:∠B=2∠BCE . 4.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AB ,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AC=6.求EF 的长. A D C

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D是斜边BC的中线,求证:AD=1/2BC。【证法1】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 ∵AD是斜边BC的中线, ∴BD=CD , 又∵∠ADB=∠EDC(对顶角相等), AD=DE, ∴△ADB≌△EDC(SAS),∴AB=CE,∠B=∠DCE,∴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C+∠A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C=90°, ∴∠ACE=90°,∵AB=CE,∠BAC=ECA=90°,AC=CA, ∴△ABC≌△CEA(SAS)∴BC=AE,∵AD=DE=1/2AE,∴AD=1/2BC。 【证法2】 取AC的中点E,连接DE。∵AD是斜边BC的中线,∴BD=CD=1/2BC, ∵E是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 ∴∠DEC=∠BAC=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E垂直平分AC, ∴AD=CD=1/2BC(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证法3】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CE。 ∵AD是斜边BC的中线, ∴BD=CD, 又∵AD=DE,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AC=90°, ∴四边形ABEC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E=BC(矩形对角线相等), ∵AD=DE=1/2AE, ∴AD=1/2BC。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斜边上的中线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顶角互补、底角互余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能善于把握图形特征,恰当地构造并借助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往往能帮助我们迅速打开解题思路,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一、有直角、有中点,连线出中线,用性质 例1.如图1,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是BC 的中点, N 是DE 的中点.试问:MN 与DE 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猜想:MN 垂直平分DE. 证明:如图:连接ME 、MD ,在Rt△BEC 中,∵点M 是斜边BC 的中点,∴ME=2 1BC ,又NE =ND ,∴直线MN 是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NM⊥DE.即MN 垂直平分DE. 评析:题目中给出了三角形的两条高与两个中点,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有直角、无中点,取中点,连线出中线,用性质 例2.如图2,在Rt △ABC 中,∠C=900,AD ∥BC ,∠图A D F

CBE=12 ∠ABE , 求证:DE=2AB 分析:欲证DE=2AB ,则可寻DE 的一半,再让其与AB 相等, 取DE 的中点F ,连AF ,则AF=FD=12 DE ,可证得△A FD , △ABF 均为等腰三角形,由此结论得证. 证明:DE 的中点F ,连AF ,则AF=FD=12 DE ,所以∠DAF=∠ADF ,又因为AD ∥BC ,所以∠CBE=∠ADF ,又因为∠CBE=12 ∠ABE ,所以∠ABF=∠AFB ,所以AF=AB ,即DE=2AB . 评析:本题是有直角、无中点的情况,这时要取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点,再连结该点与直角顶点, 然后用性质来解决问题. 三、有中点、无直角,造直角,用性质 例3.如图3,梯形ABCD 中,AB ∥CD ,M 、N 是AB 、CD 的中点, ∠ADC+∠BCD=2700 , 求证:MN=12 (AB-CD ). 证明:延长AD 、BC 交于P ,∵∠ADC+∠BCD=2700, ∴∠APB=900,连结PN ,连结PM 交DC 于K ,下证N 和K 重合,则P 、N 、M 三点共线, B A C D P M N K 图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训练

C B D N E D C 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已知Rt △ABC 中,斜边AB=10cm ,则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______ 2、如左下图,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90°,若AB=5,BC=8,则EF 的长为_____ 3、如右上图:已知在△ABC 中,∠C=25°,点D 在边BC 上,且∠DAC=90°,AB= 1 2 DC . 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_ 4、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CDA=80°,则∠A=_____ ∠B=_____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ABC 中,∠C=90°,D 在CB 上,E 为AB 之中点,AD 、CE 相交于F ,且AD=DB .若∠B=20°,则∠DFE=( ) A 、40° B 、50° C 、60° D 、70° 6、如图,△ABC 中,AB=AC=10,BC=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 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为( ) A 、20 B 、12 C 、14 D 、13 7、如图,已知△ABC 和△ABD 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ADB=90°,E 为AB 的中点,求证:CE=DE . 8、如图所示,BD 、CE 是三角形ABC 的两条高,M 、N 分别是BC 、DE 求证:MN ⊥DE

N M D C B A 9、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MN 、AC 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10、如图,AB 、CD 交于点E ,AD=AE ,CB=CE ,F 、G 、H 分别是DE 、BE 、AC 的中点 (1)求证:AF ⊥DE (2)求证:FH=GH

专题训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专题训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同时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倍分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 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性质的证明 1、证明线段相等 例1、如图4,在△ABC中,∠BAC=90°,延长BA到D点,使,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 (1)求证:DF=BE; (2)过点A作AG∥BC,交DF于G。求证:AG=DG。 2、证明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5,在△ABC中,∠BAC>90°,BD、CE分别为AC、AB上的高,F为BC的中点,求证:∠FED=∠FDE。

例3、已知:如图6,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G为垂 足。 求证:(1)G是CE的中点;(2)∠B=2∠BCE。 3、证明线段的倍分及和差关系 例4、如图7,在△ABC中,∠C=2∠B,D是BC上的一点,且AD⊥AB,点E是BD 的中点,连AE。求证:(1)∠AEC=∠C;(2)求证:BD=2AC。 例5、如图8,在梯形ABCD中,AB∥CD,∠A+∠B=90°,E、F分别是AB、CD的 中点。求证:。 4、证明线段垂直 例6、如图9,在四边形ABCD中,AC⊥BC,BD⊥AD,且AC=BD,M、N分别是AB、DC边上的中点。 求证:MN⊥DC。

5、证明特殊的几何图形 例7、如图10,将Rt△ACB沿直角边AC所在直线翻折180°得到Rt△ACE,点D 与点F分别是斜边AB、AE的中点,连CD、CF,则四边形ADCF为菱形.请给予证明. 强化训练 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于D,E、F、G分别是AC、AB、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OEFG是等腰梯形。 B G D C 2、如图所示,BD、CE是三角形ABC的两条高,M、N分别是BC、DE的中点 求证:MN⊥DE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模型的应用 授课教师:赵力珊班级:初三138班时间:2014年5月30日教学内容: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模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复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体验“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模型的简单应用。 3、初步形成“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的应用。 教学难点: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模型与圆、二次函数的结合。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旧知识:(安排为前一天的作业) 1、已知: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 求证:△ABC∽△CBD∽△ACD

2、指出这些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点。 活动二、知识应用。(安排为前一天的作业) 1、如图:AD是Rt△ABC的斜边BC上的高。设AC=60,AB=45.求AD、BD 、CD。

活动三、知识的延伸。 1、如图:在△ABC 中,AB=AC=5,BC=6,点M 为BC 的中 点,MN ⊥AC 于点N ,则MN A 、56 B 、 59 C 、512 D 2、已知:过点A (0,4)的圆的圆心坐标为C (2,0),B 是第一象限圆弧上的一点,且BC ⊥AC 。 (1)点B 的坐标为( , )(2)点Q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AQ 交⊙C 于点P ,求AP 的长。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23 1y +-=x 交x 轴于点P ,交y 轴于点A 。抛物线c bx x y ++-=22 1 的图像过点E ( -1, 0 ),并与直 线相交于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A 作AC ⊥AB 交x 轴与点C ,求点C 的坐标。 活动四: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活动五:布置作业 1、已知,如图,BC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O 的切线,AC 交⊙O 于点D ,过点D 作弦DE ⊥AB 垂足为点F ,连接BE 、BD (1)∠A=30°,CD = , 求⊙O 的半径r (2)AD=12 ,BD=5, 求DE 的长 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中,CD ⊥AB 于D ,且E 是AC 的中点.若AD=6,DE=5,则CD 的长等于( ) A 、5 B 、6 C 、7 D 、8 2、如图,在Rt △ABC 中,∠ACB=90°,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若CD=5cm ,则EF 为( ) A 、5 B 、10 C 、15 D 、20 3、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E ,F 分别为AB ,AC ,BC 的中点,则DC 和EF 的大小关系是( ) A 、DC >EF B 、D C <EF C 、DC=EF D 、无法比较 4、如果三角形中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线段AB ,其中A 和B 均在坐标轴上且AB=4,点P (x ,y )是AB 的中点.现将AB 进行移动,但仍保持AB=4,则x ,y 应满足的关系是( ) A 、x 2+y 2=1 B 、x +y=1 C 、x 2+y 2=4 D 、x +y=4 二、填空题 6、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则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 . 7、如图,在Rt △ABC 中,∠ACB=90°,将边BC 沿斜边上的中线CD 折叠到CB ′,若∠B=50°,则∠ACB ′ = . 8、如图,在Rt △ABC 中,AB=8,BC=6,BD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CE ⊥DB ,则CE= . 9、如图,AB=6,O 是AB 的中点,直线l 经过点O ,∠1=120°,P 是直线l 上一点,当△APB 为直角三角形时,AP= . 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定点A 、B 在y 轴、x 轴上,当B 在x 轴 上运动时,A 随之在y 轴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一、选择题 1.(2012济南)如图,∠MON=90°,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 上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A .21+ B .5 C . 145 D .5 2 2.(09潍坊17.)已知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两顶点A 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 在第一象限,连结OC ,则OC 的长的最大值是 . 二、填空题 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 三、解答题 1. 已知,△ABC 中,∠ACB =90°,AD ∥BC ,BD 与AC 交于点E ,且DE =2AB . 求证:∠ABD =2∠CBD .(或∠ABC=3∠CBD ) C B A D E 变式:(2012天津18.)“三等分任意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问题.已知一个角∠MAN ,设1 3 MAN α∠= ∠. (Ⅰ)当∠MAN=69°时,∠α的大小为 (度); (Ⅱ)如图,将∠MAN 放置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的网格中,角的一边AM 与水平方向的网格线平行,另一边AN 经过格点B ,且AB=2.5cm .现要求只能使用带刻度的直尺, O y x A C B

请你在图中作出∠α,并简要说明做法(不要求证明) 。 2.已知,△ABC 中,∠ACB =90°,∠BAC =15°,CD ⊥AB 于D .求证:1 4 CD AB . C B A D 3.如图5,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E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 O 是AE 的中点.求证:OC=OD . 图5 38.如图所示,E 为矩形ABCD 边CB 延长线上一点,CE=CA ,F 为AE 的中点,求证:BF ⊥FD 4.如图,E 是□ABCD 外一点,且 AE ⊥CE ,BE ⊥DE ,□ABCD 是矩形吗?试说明理由. E D C B A N M F E C B A F E D B A 5.如图,锐角△ABC 中,BE 、CF 是高,点M 、N 分别为BC 、EF 的中点,求证:MN ⊥EF . 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90°,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 E D C B A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