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 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 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 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0、反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
11、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 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 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情,使自然景物 与作者达到“物我合一” 的境界,分不清哪里是景, 哪里是情。
例: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
(3)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种事物 的客观属性,表达自我的 某种品质、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象带上了人格化 的色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 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也更加突显作者的思 想感情和倾向。
观祈水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 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
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2、反问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鉴赏
鉴赏古诗艺术表现之 表达技巧
.
பைடு நூலகம்
诗歌的表达技巧总的来说有 以下四个方面:
修辞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技巧 章法技巧
.
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 夸张、对比、双关、 通感、借代、反语、 反问、互文等等。
.
1、比喻 用具体的常见事物表现那些不常见的事
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 呆板为生动。
.
5、双关 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语意
双关,可以使得诗歌的内容含蓄 蕴藉,耐人寻味。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晴却有晴情。
.
6、通感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将不为
人们熟悉的事物或情形通过另 一感官所熟悉的事物或情形表 达出来,使得语言表达更生动 更形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
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上邪
古诗十九首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或 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 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 抒发。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问)
13、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
知识梳理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 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
8、借 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终岁不闻丝竹
白居易(《琵琶行》)
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 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 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 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以“丝竹”代音乐。
.
9、顶真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物人格化,引发人的联想,
可以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表 意更加丰富。
新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 意扩大或缩小,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情感表达,激 发读者的联想。
.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
7、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 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寻味的艺术效果。
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 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 强艺术感染力。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 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 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 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0、反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
11、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 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 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情,使自然景物 与作者达到“物我合一” 的境界,分不清哪里是景, 哪里是情。
例: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
(3)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种事物 的客观属性,表达自我的 某种品质、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象带上了人格化 的色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 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也更加突显作者的思 想感情和倾向。
观祈水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 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
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2、反问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鉴赏
鉴赏古诗艺术表现之 表达技巧
.
பைடு நூலகம்
诗歌的表达技巧总的来说有 以下四个方面:
修辞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技巧 章法技巧
.
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 夸张、对比、双关、 通感、借代、反语、 反问、互文等等。
.
1、比喻 用具体的常见事物表现那些不常见的事
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 呆板为生动。
.
5、双关 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语意
双关,可以使得诗歌的内容含蓄 蕴藉,耐人寻味。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晴却有晴情。
.
6、通感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将不为
人们熟悉的事物或情形通过另 一感官所熟悉的事物或情形表 达出来,使得语言表达更生动 更形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
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上邪
古诗十九首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或 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 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 抒发。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问)
13、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
知识梳理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 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
8、借 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终岁不闻丝竹
白居易(《琵琶行》)
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 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 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 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以“丝竹”代音乐。
.
9、顶真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物人格化,引发人的联想,
可以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表 意更加丰富。
新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 意扩大或缩小,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情感表达,激 发读者的联想。
.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
7、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 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寻味的艺术效果。
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 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 强艺术感染力。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