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500-产教融合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基于大数据分析支撑的智能投顾业务、各类消费金融产品的涌现,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需要大量既有互联网思维模式又兼备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支撑,但高等教育中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与金融机构的人才需求存在相当的差距。
如何围绕互联网金融人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进行人才培养,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人才多层次需求,破解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和互联网金融行业需求“两张皮”现象,这些都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将在深入研究产教融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互联网金融人才供求“两张皮”的现状及成因,探索出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路径。
(二)课题界定
1.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尽管理论界有争论,如谢平、邹传伟(2012)和吴晓灵(2012)观点不同,但在管理层,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做了界定,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结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兴金融业务模式。
2.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本课题拟整合学校与企业这两个环节,提高高校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校与企业形成“有机对接”,培养出更高素质能力的学生,能够胜任就业岗位、为社会服务、创造生产价值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关于对互联金融人才需求方面的研究。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技能、流动性、供需结构的一些关注,如李诗景(2015)在其研究中将互联网金融层次所需知识技能概括为计算机知识、金融知识、大数据知识、营销知识、商业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发展尚没有系统性的研究。
2.关于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侧方面研究。国内有较多的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张艳英,罗薇薇(2016)指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应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加强与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外语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交叉、衔接、合作,培养互联网时代下的复合型金融服务与营销人才。郭福春、潘锡泉(2016)认为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将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门人才向通用人才转变,以适应新金融业态下金融人才的需求。莫易娴,刘仁和(2014)提出高校应从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培养师资和开放式国际联合办学方式等方面构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3.产教融合方面研究。国内不乏从校企合作角度兼顾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如毛政才(2017)以广东白云学院金融学专业为对象,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方案。熊劼(2017)以湖北农银长江学院为例,总结校企合作培养金融人才的经验。余万林、张晓杰(2017)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优势,构建了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孙佟(2017)分析了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4.研究评述。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在进行互联网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研究时,没有将两者很好的进行结合,使得人才需求的研究失去了针对性,也弱化了人才培养研究的现实需要。而在进行产教融合分析时,大部分是以某个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一概而论,笼统地进行分析,没有突出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特殊性,缺乏对互联网金融产教融合模式的分析。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为了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培养兼备互联网思维模式和金融业务知识的专业人才,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有利于深化对产教融合本质的理解。本课题在论证的过程中,详细地阐述了产教融合的相关概念以及产教融合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之后将其他行业成功的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及实施路径策略,对于互联网金融产教融合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2.转变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优化设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金融人才要求不断提高,金融学专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个变化,以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需求为核心培养高水平金融应用型人才,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新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创新,实现产教融合。
3.提升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各类消费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层出不穷。产教融合下,校企合作贯穿于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一)课题理论依据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
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现行金融行业产教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应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融入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为培养互联金融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使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定位更加合理,特色发展,合理转型。
(三)研究内容
1.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侧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的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企业,从需求侧归纳分析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
2.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侧分析。在金融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本部分将比较分析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过程,探寻人才培养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关系。
3.产教融合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产教融合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和成因分析,总结产教融合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4.产教融合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及实现路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评估体系、保障体系、社会参与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四)研究假设
1.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侧的改革,能够解决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在结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