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锺甲铭文考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1“康奠 (協)朕或(國) “康奠”,意即安定。“ ”字,宋人已释為 协,作地名,多从二“耒”二“犬”,亦有从 二“耒”一“犬”或一“耒”二“犬”者。从 二“耒”三“犬”為西周春秋金文中該字之常 形,多见于乐器銘中。于省吾认為該字本义是 “犬以守耒”,“协”作為它的后起字,“力” 由“耒”字演化,协,和也。李孝定从刘心源 等释“ ”为丽,谓“群犬藕耕之象”。陈双 新认為于省吾释“协”可从,但李孝定关於本 义的分析更為合理。
二 铭文及简释
• 1. 秦公 日: 我先且 ( 祖) 受天 令 ( 命 ) • ,雾( 赏 ) 宅受 或 ( 国 )。 • 赏,用为被动意义,与受同义。赏宅,是说受 封 邑;受国,是说受国土列为诸侯,一 句话指 的是两件事。按《史记〃秦本纪 》载秦之 称秦,始于非子邑秦。非子原出大骆之族,最 初居于西犬丘 (在今甘肃天水县西南) , 为周 孝王养马于沂、渭二水之间,因 为马养 得好, 周孝王有心立他为大骆嫡嗣,但阻于申侯 之言不得立,所立为申侯之女所生子成。成 居于西犬丘,非子则被“邑 之秦”( 在今 甘 肃清水县东北 )。
• 2 剌剌(烈烈)邵 ( 昭 ) 文 公、静公、宪公,不 篆 ( 坠 ) 于上。 剌剌,威武貌。昭,显现,《 诗〃大 雅〃文 王》:“文 王在上,铃昭 于 天” ,传:“昭,见也” , “见”是 见于天,这里 的“不 承 于上”也是 说 在天上。文 公、静 公、宪公,是襄 公之 后的三 个秦君。文公很重要,在位 五十年,是 秦创国事 业的实际完成者。在他之前,襄公虽受封诸侯,名 义上拥有岐以西之地,但实际上至死未能 收复。 只是到文公,才尽逐西戎,扩地至岐,收 周余民,立 史记事,正式把周人早期活动的周原一 带接 收下 来。后来宪公迁都平阳(在今陕西宝鸡县以东阳 平镇附近 )
• 秦公钟上的铭文长达135字,记述了先秦襄 公“赏宅受国”,即被周王赏以宅、授以 国,以及文公、静公、宪公治国兴邦的业 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原始资料,具 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钟铭还记述作器者秦 武公(前697—前678年)朝夕虔诚祭祀祖先, 纳聚贤才,励精图治。钟铸于秦武公初年, 距今已2700余年。
• 钟产生于西周,单独悬挂的钟称为特钟, 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成组悬挂的称为 编钟。编钟在祭祀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让人们感受到祭祀时那种神圣、庄严、肃 穆的气氛。 • 1978年陕西省宝鸡县太公庙村一春秋窖藏出 土秦公钟5件,是已发现春秋秦国铜器中最 重要的一批。被确定为国宝,现收藏陈列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 7 “盭(戾)龢(和)胤士”, • “ 盭龢”一辞见于西周金文, 鐘(集成 00251)作“盭龢于政”,師询簋(集成 04342)作“盩龢 (于)政”。《说文》 “盭, 戾也,从弦省,从盩,读若戾”, • 裘锡圭读“盭龢”為“戾和”,為安定和 谐之义。 “胤士”,孙诒让读為“尹士”,官士也, 郭沫若读為“俊士”,為“士之秀者”,陈 直则认為“胤士”為父子承袭之世官,今从 后说,《说文》:“胤,子孙相承续也”。
• 8“咸畜(蓄)左右”。 秦公簋(集成 04315)作“咸畜胤士”, 传世秦公鎛(集成 00270)作“咸畜百辟、胤 士”。咸,《说文》:“皆也。悉也。”。 “畜”,以往多训為养也,引申有任用之义, 或可读為“蓄”,《说文》:“蓄,积也。”
• 9 ( -藹藹)允義”, 传世秦公鎛和秦公簋铭中亦有“ ”一辞。 郭沫若初以為“ ”為“盍”的繁文,
• 秦 的伐 戎继周,从 表面 上看似 乎只是一 个 由夷人夏 的民族融 和过程,但实 际上却 还 反映了 秦人从 野蛮时 代到文 明时代 的一 般社 会进 化。这 种进化虽 然在时 间上比 周人落后 了一 整个时 代,但.与周人 的发展 却 有着可 以 相互 比拟的地 方。
•
秦的伐戎继周,从表面上看似 乎只是一 个 由夷人夏的民族融和过程,但实际上却还反 映了秦人从 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 的一 般社 会进化。这种进化虽然在时间上比周人落 后了一 整个时代,但与周人的发展却有着可 以相互比拟的地方。
---------------2015文博 印渝楠
一 青铜乐曲——钟
•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青铜礼器和乐器称为 钟鼎彝器,彝的意思是常,以钟鼎为代表 的宗庙常器,也就是青铜礼器。钟属于打 击乐器,其形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铃。 按其形状不同,可以分为钟、镈两种。桥 形口者为钟,平口者叫镈。钟和镈上往往 有铭文,这些铭文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就是 一整篇文章,有的是一整篇文章分铸在两 件或多件器物上。 •
•
秦先 祖于周受封邑的只有非子,其后不闻更 有封邑之事,铭文所谓“赏 宅” ,显然就是指 非子。 • 又同书载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周平 王东迁 洛 邑,卓有功劳,周平王封他为诸侯,将岐以 西周 人旧土赐给他,让他从西戎手里去收复,说 “襄 公于是始国” ,这应当就是铭文所谓 的“受 国” 。文公卜居“济、渭之会” ,曾说“昔周 邑 我先秦赢 (即非子 ) 于此,后卒获为诸侯”, 就是追忆这两件事。可见 这两件事都是秦历 史上的大事。
关于这一段历史,正如不少人已 经指出,它是 直接与秦的伐戎和继承西周有关。首先秦人的创 国同戎灭西周和东周开始在时间上就是一致的。 创国之前,秦本是出于大骆之族的一支,以非子别 封于秦而得其名,秦人僻处今甘肃东南一带,世以 养马畜牧为生,与周围西戎各族混处一地,但较早 接受西周文化,和犬丘之族同为周人用以牵制羁 糜西戎各族的重要力量。秦受封邑后,西戎为患, 犬丘之族被灭。秦仲伐戎死于戎。庄公继位,始 逆转其形势,破戎而复居犬丘,代替犬丘之族,从小 宗跃居为大宗,为襄公创国打下 基础。。
• 4 “严 ( 俨 )
天命,保
秦,
。 虩”字有两种解释,一是从《说文》训为恐 惧,王辉认为在此为小心谨慎之义;另一种 是将“虩”读為赫,意為光耀、显盛。上句 是敬畏天命的意思,与上铭“邵合皇天”相当。 蛮夏:是兼言蛮夷、诸夏,说明当时秦人已不 再拘处于西戎之地,同中原诸夏也有了来往。 “兢事”、 “虩事蠻方”即小心謹慎地处理蠻方的事务。
• “盜”字,碧落碑古文作 ,蔣玉斌認 為上揭“盜”从二水,从“火”亦与“盜” 有別,它們与西周時期般觥,銘中 字, 是一个来源。 • 张世超亦将太公庙鐘、鎛此字释為“铸”, “铸”、“盗”二字古音相通,进一步认 為后世“盗”字是这类写法的“铸”字的 “形讹分化”。张富海文章已论宵部和幽 部可以相通,兹不赘述。《说文》:“讨, 治也。”,“讨百蛮”与前文“虩事蛮方” 意同。
• 3 ‘十又二 公,不 (坠) 在上 ’ 邵 ( 昭 ) 合 皇 天, 此句也是说秦先祖有灵在天,但上铭仅于‚十 又二公‛特别标出作器者之曾祖、祖 父、父亲 三代,不备举。 邵:昭显。合:配也。此 承上而 言,是说‚不求于上‛的文公、静 公、奕公等先 祖考配于皇天上帝。《诗〃大 雅〃文玉》: ‚永 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传皆以‚配天命而行‛为释,即其所当之义。兢 事蛮方,指秦为周镇守西陲,以和西戎,主语仍然是 前面的三个公。三个公 都已是死人,但在古人 的观念中,可以俨然同于 在世的时公。
德公再迁都雍 (在今陕西凤翔县南),都是沾溉 他的余泽。静公是文公长子,史称“不享国而死” 实际并未在位,称公是死后赐溢。 宪公,《史记 》有两种记载,《 秦本纪》“宁 公”。《 秦始皇本纪》作“宪 公”,旧多从《秦 本纪 》,以“宪”为“宁”。铭文提到这三个公 很重要,说明作器的秦公应是“宪公”之后,宪公 有子武 公、德公、出子,三人都曾在位,其中出 子先立,在 位六 年,居西陵、葬衙。武公其次, 在位二十年,居葬均在平阳;德公最后,在位两年, 居雍,葬不详 。武公居葬均在平 阳,与铜器出土 地点十分接近 ( 仅数里之隔 ),作器的秦公可能就 是武公,或 者器是出子作而武公时 藏。
•
5件秦公钟为春秋早期秦国的一组编钟, 于1978年1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阳平公社 杨家满太公庙。形制、纹饰沿袭了西周后 期编钟的作风,最大的通高48厘米,重24公 斤;最小的通高27.6厘米,重6公斤。钟体 呈合瓦状,甬上饰4条小龙,舞部饰两条双 身夔龙,鼓中部饰相对而立的一对凤鸟。 每件钟可以出两个音节,这种钟称为双音 钟,优点是用数量最少的钟,即能构成完 整的音节。 • 本次古文字学习,我研究的是秦公锺组 合中的甲号锺。
三 秦公钟的意义
由铭文推断确定秦公钟的年代大约是在秦武 公前后约当春秋前期之末,过去著录秦公钟的年 代 大 约是在秦 共公 时。这对 春秋秦国铜器的 断代研究无疑很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该组器铭的 内容还涉及到了从非子至康公的一整段秦史:其 中讲 到了非子的“赏 宅”,讲 到了襄公的“受 国”,讲到了庄公以来的“文公、静公、宪公” 等“十 又二公” ,这对理解秦创国前和创国初期 的历史都很重要。
读為“赫赫”,后认為即 字,读為“祛 祛”,强健也,吴镇烽从之读為“肃肃”, 容仪谨敬貌;于省吾从孙詒让释為“ ”, 将之读為“蔼蔼”,引《诗· 卷阿》“蔼蔼王 多吉士”,意為多威仪也、容止之盛也。现 多数从于省吾说。 允,《说文》、《尔雅· 释詁》均训為“信 也”,义,威仪也。
10.“ (翼)受明德” 《说文》:“ 翄也。从飞异声,翼,篆文 , 从羽。”本铭“ ”的写 • 法与《说文》字头合。《尔雅· 释詁》:“翼, 敬也。”金文中有“严在上,异 • 在下”,“异”当读為翼,与“严”同训為 恭敬,《诗· 小雅· 六月》“有严有翼”与此 意同。“翼受明德”是指恭敬地承继(先王 的)美德。
• 5 “公及王姬” 余 ( 小子 ),余夙夕虔敬联祀, 以受 多福。 “王姬”,为周王室之女下嫁于秦国君者。 “及”是连词,“公”与“王姬”即秦公和他的 姬姓夫人。金文中有不少夫妻并列的例子,除作 为祖先并列受祀外,还有夫妻二人并列作器或共 同享用的例子。如郑登伯鼎(02536)“郑登伯 伋(及)叔 ”。 6 克明又(氒)心。 銘文本作“克明又心”,徐宝贵等认為“又心” 是“氒心”之误。其说可从,《诗经· 鲁颂· 泮宫》 有“克明其德”,“其”与“氒”均作代词。
•
确是,传世秦公鎛铭“协龢万民”《书· 尧 典》“协龢万邦”正合。鐘铭“协”,既可 用以形容鐘声和谐,也可用作动词协和。
• 12“ (盜-討) (蠻) 又作 该字又见于西周晚期逨盘。裘 錫圭指出戎生編鐘中两字与此字“皿”上偏旁 相似,作 和 形,以往学者多认為从 得声, 《说文》: 籀文 ”,释為“盗”,读法各异, 有“延”、 “施”、“肈”、“兆”、“濯”、 “调”、“剿”、“羡”、“讨”等不同说法。 5
其后戎灭宗周。周人弃土东逃,为了自身的安 全,不得已与秦人为誓,允其伐戎而有岐西之地,于 是秦人不断向东发展,从西戎手里收复周人旧土 先是襄公伐戎至岐,徙都于济。继而是文公重营 秦邑,尽逐 戎 而有岐西之地。再后是宪公、武 公、 德公徙都平阳与雍,即周人早期活动的岐周之地, 把政治中心移至今陕西境内。最后直到穆公称霸 西戎,“饮马于河”。实际上是把西周的地盘整 个地接受了下来。
• • • • • • • • •
( 1 ) 宋 杨南 仲说 , 自非子至 宣 公 , 是 为成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