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复习题(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足丝:从瓣鳃类足部足丝孔伸出的、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强韧性硬蛋白纤维束。瓣鳃纲是利用足丝附着在其它物体上的。

2、不完全壳口和完全壳口

不完全壳口:具有前沟或后沟的壳口称为“不完全壳口”

完全壳口:草食性的种类壳口大多圆滑,无缺刻或沟,称为“完全壳口”

3、嗅检器嗅检器是外套腔或呼吸腔的感觉器,具有嗅觉的作用。

4、晶杆晶杆是一个几丁质的棒状物,它的末端伸入到胃腔中,它能依靠幽门盲囊表面的纤毛,以一定的方向做旋转和挺进运动,对事物进行搅拌;另外,晶杆内含有糖原酶,在胃液作用下可以使晶杆溶解并将糖原酶释放出来,能够消化食物。

5、墨囊乌贼等软体动物体内能分泌黑色汁液地囊状器官,遇到敌害时,即将墨囊内地黑色汁液喷出,使水浑浊借以逃脱。

6、文蛤的“跑流”文蛤常因水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移动的习性(俗称“跑流”)

7、栉孔扇贝的海上过渡与中间育成

海上过渡:当幼苗个体达到2毫米时,可装袋向海上过渡,直至将其培养成商品苗(0.5-1厘米)为止。

贝苗的中间育成又称贝苗暂养,指将壳高0.5厘米的商品苗育成壳高2厘米左右的幼贝的过程。

8、珍珠:在珍珠层内形成。是珍珠贝、河蚌等的外套膜分泌物包裹着进入外套膜和贝壳之间的异物而形成的。

9、贝类的滤水量、耗氧量、呼吸系数

贝类的滤水量是指

贝类的耗氧量是指贝类呼吸和非生物氧化所消耗溶解氧的数量。贝类的耗氧量比一般游泳动物低得多,这就造成贝类能高密度分布和养殖的有利条件。

贝类的呼吸系数就是动物单位体重(一般以50公斤为单位)在1小时内排出的二氧化碳与消耗氧的比值。

10、缢蛏的“进埕附着”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螠蛏苗浮游期结束后即开始下沉附着在人工修筑的苗埕上,这一过程叫螠蛏的“进埕附着”。

11、鲜(干)出肉率和肥满度

出肉率是指软体部湿重占鲜贝湿重的百分比。

出肉率=软体部湿重(或干重)/鲜贝湿重

肥满度是表示贝类软体部肥瘦程度,它既可以作为衡量贝类性腺成熟度的一个指标,也可以作为衡量贝类生长的指标。肥满度=软体部干重(g)/贝壳干重(g)

12、扇贝的性腺指数是指性腺的湿重占软体部湿重的百分比。是衡量可单独测量生殖腺的种类的性腺成熟度的一个指标。

扇贝的性腺指数=性腺湿重/软体部湿重

13、贝类的露空时间贝类离水后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时间,称为“露空时间”。

14、厣:腹足类的后端能分泌出一个角质或石灰质的保护物,称厣。

15、生长线和放射肋

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

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

生长线和放射肋有的相互交织成格状,或呈鳞片状和棘状突起。有的表面有色彩和花纹。

16、外套痕和外套窦

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

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17、平衡器位于足部的足神经节附近,司平衡作用。

18、瓣鳃纲贝壳的方位

(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

(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为后端。

前后端确定后,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为左壳,右侧者为右壳。

19、齿舌贝类口腔底部的角质齿状咀嚼器,齿式为3.1.3,头足纲的齿舌,除了锉碎食物外,还有推进食物的功能。

20、本鳃通常指软体动物中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张而成的鳃。大部分腹足类的呼吸作用是通过本鳃完成的。本鳃位于外套腔中,基本上分为2种形式:楯鳃型,即在鳃的中轴两侧对生有许多小鳃叶,呈羽毛状;栉鳃型,即仅仅在鳃轴的一侧列生鳃叶。

四、问答题:

1、试述缢蛏半人工采苗场的条件和半人工采苗的方法?

答:采苗场的选择

地形:风浪较小,潮流通畅(蛏苗埕流速在10-40cm/S),地形平坦略带倾斜,有淡水注入的软泥和粉沙混合的海涂内湾,湾口小,下风头。

潮区:选择在中潮区地带,以中、高潮区交界处港道两侧为佳,浸水时间以5-7h为宜。

比重:海水比重在1.005-1.022均适宜蛏苗生长,比重偏低生长较快,比重提高到1.025以上仍能存活。

种源:有大量自然亲贝分布或预留有充足的亲贝资源。

整畦(整滩)采苗:

一、在自然界,埋栖贝类在由浮游生活转到埋栖生活中间需要附着在沙砾、碎壳上。因此,在有埋栖型贝类幼虫分布的海区,进行半人工采苗时,必须将潮区滩涂耙松,整畦(整滩)采苗,软泥底质需投放一层沙以利于即将附着的幼虫分泌足丝抛锚附着。底质松软也有利于幼贝钻穴埋栖。在附苗季节,应严密封滩,避免践踏。

二、蛏苗埕的修整,工序有挖沟、筑堤、耙埕(深20-30cm),使蛏苗埕呈一定形状,如埕苗坪、蛏苗窝、蛏苗畦。

三、在附苗前1-2天进行平畦(平畦是将苗埕表面土壤压实、抹光,使埕面光滑、稳定,有利于蛏苗的附着生长。太早平畦,苗埕经风吹雨淋日晒,底质变硬或先附上其它生物,不利于蛏苗的附着;太晚平畦,则误过蛏苗附着期,附苗量减少)。

四、根据缢蛏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着在新土上的习性,准确地掌握蛏苗进埕附着日期,及时进行平畦采苗,是提高附苗量的关键。

五、亲蛏精卵排放检查:繁殖季节开始,定时、定点、定量取样观察亲蛏生殖腺排放情况。在通常情况下,第一、第二次产卵前,几乎100%的亲蛏生殖腺完全处于丰满的状态,一旦发现其生殖腺突然变瘦时,即产卵了。

六、幼虫的发育与数量变动规律的观察:在发现亲蛏产卵第二天,每天在满潮时定点、定量用浮游生物网过滤表层海水,观察浮游幼虫发育及数量变动

七、稚贝附着情况的观察:当发现浮游幼虫大量减少时,每天定点、定量刮土观察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