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吻火》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洪梅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怀人散文《吻火》,怀念的对象是徐志摩。

大家对徐志摩并不陌生,我们在高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诗,名字是什么?
生:《再别康桥》
师:大家回顾一下那首诗的内容及所了解的诗人徐志摩,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徐志摩,你认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
生:他是一个浪漫的人。

生:他是一个情感很细腻的人。

生:他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

生:他是人间的四月天。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对徐志摩也有一定的了解。

老师再给大家略作补充。

(出示大屏幕。

补充材料略)
(出示大屏幕):徐志摩葬礼的图片。

师:徐志摩的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响,在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掀起过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

《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

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篇目是胡适先生写的《悼志摩》和凌叔华女士写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我们教材选编的是梁遇春的《吻火》。

师:除了教材上的《吻火》(以下简称“梁文”)以外,老师课前还给大家印发了凌叔华女士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以下简称“凌文”),希望大家将两篇文章比较着阅读,体会两文不同的写作风格。

请问大家都看了吗?生:看了。

师:老师稍给点时间,同学之间交流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简短交流,教师参与某些小组讨论后)
生:我喜欢凌文,因为这篇很动情,把作者对徐志摩那种怀念的感情表达得很充分。

生:我也喜欢凌文,它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而梁文比较含蓄,感染力不那么强。

生:我喜欢梁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字数不多,但写出了徐志摩先生的性格特点。

生:我喜欢凌文,这篇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对徐志摩深深的悼念之情。

师:把大家的意见综合一下,喜欢凌文的同学是因为这篇文章直抒胸臆,情感真挚,我们读的时候很容易被它打动。

一篇怀人散文,能不能一下子打动读者确实非常重要。

那么,有写得这样好的一个名篇,教材为什么不选编它,而偏偏选了这样一篇感染力似乎不那么强的《吻火》呢?难道教材的选编者们没有眼光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探究。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吻火》虽然篇幅短,但写出了徐志摩的性格。

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入手,探讨一下本文写出了徐志摩的哪些性格特点,怎样写的,以至教材的选编者和我们在座的一部分同学都认为本文写得好。

师:请大家再次品读课文并互相交流,思考:你认为本文写出了徐志摩的哪些性格特点?怎样写的?
(学生经过品读与讨论交流)
生: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

生:他是一个纯洁质朴、童心未泯而又非常浪漫的人
生:作者笔下的徐志摩是一个超脱世俗、内心纯真、总是用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一个人。

师:大家概括得非常好!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让我们看出徐志摩的这些特点的呢?
生:通过写徐志摩的眼睛和记叙在上海时的一件事展现他的性格的。

师:在上海的哪件事呢?
生:徐志摩的一个吻火的动作。

师:作者是通过对徐志摩的眼睛和吻火这样一个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写作文时就开始写人物,比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等,我们也写人物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们也写人物的动作细节,可我们怎么就写不出人物的性格或神韵呢?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怎样通过写人物的眼睛和动作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呢?请大家进一步看书并小组交流讨论。

(大约经过3分钟的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参与某些小组讨论)
师:刚才大家讨论时,我与一些同学交流,有同学说“有些‘小难’”,(大家笑)说明大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那么同学们就把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思考解答。

生:作者形容徐志摩的眼睛时说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并说有“无穷情调”,我不知道希腊雕像的眼睛为什么有无穷情调?
师: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而我们要解决他的疑难的关键是:“希腊雕像的眼睛是怎样的?”是否有同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曾亲眼见过希腊雕像。

我认为希腊雕像的眼睛绝不是普普通通的眼睛,他把人物点缀得非常生动而形象,在睿智中渗透出点点疑惑,在温柔中又透露一点哀伤,体现出人物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

我不知道它是否能感动别人,反正是它深深地感动了我。

(学生为该生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师:说得太精彩了!(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他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惑吗?
生:让我有一种深临其境的感觉。

师:非常好!其他同学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生:我对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有疑问,作者先肯定,又否定,这句话有什么其它含义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也非常有价值。

谁能解答他这个问题呢?
生:作者可能是想吸引读者吧,我们知道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可作者偏要这样写,后来又把他的眼睛比成希腊雕像,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这应该是对徐志摩的赞美吧。

师:说的不错,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生:我认为银灰色是一个非常有质感的颜色,神秘、忧伤、希望,种种感觉都在里面了,很能突出徐志摩那种浪漫的性格特征。

师:大家应该为她的回答鼓掌!她对“银灰色”的理解把握非常准确,让我们觉得作者用这个颜色来形容徐志摩的眼睛真是太恰当了。

师:那么谁能来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写眼睛来突出徐志摩的性格特点的?
生:作者通过写徐志摩眼睛的颜色、眼神,再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利用希腊雕像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来形容徐志摩,从而写出他的性格和神韵。

师:总结得非常好。

刚才大家在提出疑难问题的时候,都没有提出对“吻火”这一动作的质疑,说明大家对这一点理解没问题,那么谁能说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吻火”这一动作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呢?
生:把点烟说成“吻火”,富有很浪漫的强调。

生:通过吻火这个动作写出了徐志摩是一个热情的人,因为火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

生:吻火写出徐志摩勇于向生活挑战的一面。

因为火象征了生活中的困难,别人都轻易不去碰触它。

师:大家如果把两位同学的观点比较一下,就会看出问题,一个说火给人以温暖与明亮的感觉,一个又说火象
征了生活中的困难,你认为是不是矛盾呢?
生:不矛盾,因为火既可以带给人温暖光明,又给人带来危险,就像生活一样,如果你不积极投身于生活中的话,你虽然不会遭遇生活中的挫折,但你也享受不到生活中的温暖和快乐,而徐志摩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这是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只有我们真正地投身于生活中去,不怕被生活所伤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为这位发言的同学鼓掌)我们说梁遇春写出了徐志摩的神韵,而令我们欣慰的是,这位同学能这样深刻地去理解徐志摩。

师:大家分析到这个层次,我们有一种感受,作者对吻火这一动作细节的描写真的是太绝妙了!那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梁遇春为什么能抓住这么有特点的一个动作来写呢?我们平日的写作为什么抓不住这样典型的动作呢?请大家参考老师给的一段话来思考这个问题。

(出示大屏幕):
“火”对于作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他在另一篇文章《观火》中说:“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

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


生:梁遇春本身就对火有独特的感受,因为他善于观察火,所以才会想到用火来形容徐志摩。

生:除了观察,他还应当有思考,只有对生活有感悟和思考,才会写出好文章。

生:为什么我们抓不住这样的动作?我们写文章受的束缚太多,为了考试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也太多,这就使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无法去热爱自己写的东西。

师:这个同学提到了一个词:热爱。

无论作者怎样喜爱火,都面临一个问题:这火去形容谁最合适?如果想要选对一个合适的人,一定得基于怎样的事实基础呢?
生:他对被写的人非常了解。

师:说得好。

那么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人会对徐志摩了解到这种程度?
生:应该是好友。

徐志摩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连点烟这样一个动作都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他说得太好了!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这个作者一定是徐志摩精神上的知音。

师:同学们,从开始上课到现在,一直是大家在谈对本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本文时,也有很深的感受,可以和你们交流一下吗?
生:可以。

师:我读本文时,最感动我的一句话是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着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是否有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觉呢?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这句话用了最简练的语言叙述了徐志摩空难这件事,而且这句话包含了很多情感。

生:这句话升华了徐志摩的精神,即使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是敢于吻人生之火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

除了大家说的以外,这句话还让我想起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悼词中说的那句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永远地睡着了。

”失去革命战友的恩格斯不忍说出马克思已死的事实,表现了他的极度哀伤,而本文的结尾应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徐志摩之死的悲伤。

师:现在我们回到开始上课时的问题:凌文与梁文比,你更喜欢哪一个。

喜欢凌文的同学认为那篇文章感情真挚,而本文感情略嫌平淡,那么你现在仍然这样看吗?
生:作者对徐志摩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有对他的怀念,有对他的敬佩,有对其他人应该怎样生活的启示。

生:作者的表达方式与凌叔华不同,更为委婉含蓄一些。

师:总结得很好,本文区区五百多字,但既含蓄内敛地抒发了对徐志摩的感情,又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徐志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的确有其独到的特点,我想这应该是教材选编者选取这篇文章的原因吧。

师:既然如此,本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的作业就是仿照本文,用500字左右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神韵和精神面貌。

下课!
吻火教学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精彩而独特的怀人散文。

文章通过对徐志摩的灵魂世界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隔江观火”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对“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其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响,在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掀起过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

《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

甚至对新文学颇有成见的《学衡》杂志也出版过纪念专辑。

陆小曼、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杨振声、韩湘君、方令孺、储安平、何家槐、赵景深、张若谷、陈梦家、方玮德、梁镇、朱湘、程鼎鑫、虞岫云、陆费逵、舒新城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

胡适的《悼念志摩》、凌叔华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都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代表性文章。

从相关资料来看,梁遇春和徐志摩似乎并无非常密切的交往,他的悼念文章却另辟新径,别具一格,从数量极为可观的“悼徐”文章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这与作者独特的角度选择、高超的艺术功力是分不开的。

在短短五百多字的篇幅中,作者既没有详细、全面地叙述徐志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浓墨重彩地书写与诗人交往的重大事件,而是通过精选两个最能体现诗人个性气质的“特写镜头”,即其“惊奇”的眼神和“吻火”的动作,传神地勾勒出徐志摩的个性灵魂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作者对诗人亲吻人生火焰的人生态度和人格追求的高度赞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写人首选眼睛:“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

”文章开篇即告诉我们,作者是通过对与诗人交往的所有情景进行筛选后,才把聚光镜头对准了诗人眼睛的。

那么诗人的眼睛究竟有何魅力呢?作者先说诗人的眼睛是“银灰色的”,紧接着又予以否定。

其实,这既是作者的错觉,又是作者最真实的感觉。

参详人生真谛、探索宇宙奥秘的“惊奇的眼神”是诗人眼睛的“神韵”,也是导致作者产生错觉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这是诗人不同于常人之处。

接着,作者又从记忆的仓库出提取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动作:吻火。

这本是诗人玩笑时的幽默语言。

作者却慧眼独具,认为“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这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对诗人而言,“惊奇”的态度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惊奇”是“吻火”的原动力,“吻火”则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

正如文中所写:“难怪他天天惊奇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了,歌唱出人生的神奇。

”没有充满“惊奇”的迷人之眼,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

最后一节,作者以极为奇特的想象,为第三节的理性思考做出了最佳注脚,把意外失事的悲惨事件想象为徐志摩诗意人生的最壮丽的升华和最彻底的“圆满”,可谓“化腐臭为神奇”,表现了对徐志摩人生态度的高度赞美。

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特色?
与众多怀念亲友的文章有所不同,本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克制。

如1931年凌叔华在《晨报·学园》发表了深
切悼念徐志摩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有这样的文字:“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

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南方叫英雄花)辞了枝柯,在这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莫非你(我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个我们不肯承认他是万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却因为不忍甩下我们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动,像久米仙人那样跌落下来了?我猜对了吧,志摩?……你真的不回来了吗?”凌叔华的文章表现了对痛失好友的锥心之疼和刻骨之思,情感色彩相当浓郁。

与凌文相比,本文的情感表现则是克制的和内敛的。

可以肯定,徐志摩的意外死亡对作者的震撼也是很强烈的,否则他不会撰文纪念。

但作者在文章中却仿佛要做“冷血动物”,并没有放任内心情感自由流淌,只是以素朴无华的笔墨“不动声色”地刻画了徐志摩的眼睛和动作,并以此来透视诗人的个性灵魂和精神风采,实现了与诗人心灵的共鸣和深层次沟通,表现了一位精神知音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

古语云:“情到深处,每说不出。

”(沈德潜《说诗晬语》)本文正收到了“道是无情却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二、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何特色?
本文短小精悍,采用了遗形取神的速写式技巧来表现人物,笔法洗练简洁而富含表现力。

作者在选材方面显然是经过缜密思考的,既没有描写徐志摩的外在形象,也没有醉心于诗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是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示诗人灵魂和风采。

另外,文章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方面也很成功。

“Kissing the fire”是徐志摩在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幽默玩笑语言,却能很好地展示徐志摩的个性风采,如出洋留学时间较长,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比较“洋化”,对英语造诣颇高,从口头到文字时常常穿插英文等等,都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徐志摩潇洒自如的生活和风度。

三、文章在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文章结构严谨,构思严密。

简言之,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

对诗人徐志摩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火”的动力,“吻火”的行动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

没有“惊奇”的眼睛,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

文章前后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对接”。

品味语言
语言质朴无华,平实自然,这是本文在语言方面的最大特色。

《贞一斋诗话》云:“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

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这个观点很有见地。

“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是诗歌语言的追求,也是散文语言的高境界。

谢榛《四溟诗话》曰:“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

”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平实自然,遣词造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语,但这丝毫没有妨碍文章的表达效果。

作者创作此文时,还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在语言方面达到如此境界,可谓笔墨老辣,造诣不俗。

正应了巴金先生那句名言:“文学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

从更深层次而言,本文这种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与徐志摩自然天真、了无心机的生活风格倒非常吻合的。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梁遇春(1904-1932),福建福州人。

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

大学期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译作二十余种,其中《英国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尤为当时青年读者喜爱。

同时写作散文,结集出版有《春醪集》(上海北新书局1930)、《泪与笑》(上海开明书店1934)。

其作品多致力于人生探索与内心世界的剖析,既对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充满愤慨,又热忱地追求理想的境界与健全
的人性。

虽因生活与思想的局限,试图以泪中的笑面对人世而陷于更深的苦闷,但其批判现实、探索人生的态度始终严肃而执著。

为文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以博闻强识为根基,驰骋才思,恣意放谈;同时注重独立思辨,敢于标新立异,从人们熟悉的事物中开掘出不同流俗的见地。

文体上颇受英国随笔体散文尤其是兰姆作品的影响,常以娓娓而谈的形式立论驳谬,思辨阐新,展开议论时兼用记叙、描写、抒情、对话、想象、联想等艺术手段,且佐以旁征博引、援古道今,洋洋洒洒而开阖自如,言旨归一。

笔致活泼恣肆而不乏诗意与哲理。

唐弢评他走的是“一条快谈、纵谈、放谈的路”,称之为“文体家”,并赞曰:“文苑里难得有像他那样的才气,像他那样的聪明绝顶,像他那样的顾盼多姿的风格。

”(《晦庵书话·两本散文》)而废名评其散文“玲珑多态,繁华足媚,其芜杂亦相当”(《泪与笑·序一》),均为中肯之论。

(选自《中国散文大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二、《吻火》赏析之一(吴福辉)
本篇在梁遇春所有的散文中是最短的,而且不属于纯议论性的散文,它是为追悼一个朋友、追悼一个作家所写的特殊的文字。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一点作者与被记写人之间的关系。

梁遇春同徐志摩好像并无很深的来往。

从年纪上看,两人相差有十岁光景。

梁遇春还在念书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是声名显赫的诗人。

这本身就决定了当全国的文人圈子,或者具体地说是文学界、新闻界、教育界被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的消息所震惊,后来,胡适、梁实秋甚至沈从文都写有较长的回忆文时,梁遇春却只能写如此短短的悼文。

梁遇春散文的发表刊物主要是《语丝》《骆驼草》和《新月》三家。

单是为《新月》,他在1928年到1929年间就写了20 篇左右的东西,关系不能说不密。

徐志摩在上海担任《新月》的第一任主编也正是1928年3月至1929年7月期间。

本文提到“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他们两人的见面即是《新月》在中间扯的线,并且能说明写《吻火》时梁遇春已经离开上海回到北平了。

回忆往往因“距离”而增添色彩,这是一个证明。

梁遇春病故是在1932年6月25日,两人只有半年的睽隔,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

但是在所有悼念徐志摩的文章里,梁遇春此篇永远为人注目。

文章一共只四段。

上来就写“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

明明中国人是没有银灰色眼珠的,作者紧接着也否定了,但偏偏这么说,使你不能不注意到徐志摩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对人生保持的那份“惊奇”和“探索”的目光。

他总是充满天真,要揭开宇宙间的一切“神秘”。

“银灰色”似乎是一种迷茫的、幻想的颜色,正带有诗意。

作者再加上一个比喻来强化这一印象,说徐志摩的眼睛像希腊雕像眼晴,“两片光滑”,这真是空灵的、含无穷情调的味道。

第二段是进一步延神,既然“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他就天天有“兴致”。

这是徐志摩的生活风格,开朗,明丽,富生气。

悲哀的时候就是悲哀,也不会垂头丧气,不会表示厌倦。

就是面对丑恶,也不缺少探索的、要弄清究竟的精神。

“恶之华”,即“恶之花”,由于我们曾将波特莱尔的著名诗集翻译成《恶之华》,这里也是一种借喻。

丑的、恶的、悲的、哀的,都用勃勃的朝气去对待,让人想起鲁迅说的即便是“颓唐”也是“活人的颓唐”那句名言来。

到第三段,点出“吻火”的题目。

从眼神到处事,再到人生的态度,一层层排进。

“吻火”的词语,得之于作者的亲历,他听到徐志摩向人借火的时候说出来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拿来作徐志摩“人生态度”的一个代表。

把人生比作是“火”,看似平常,实在包含了深意。

因为“火”不仅象征了人世的明亮、温暖、热烈、轰轰烈烈的一面,还有烧灼、破坏、毁灭的一面。

所以,作者说有两种对待“火”(人生)的态度:一种是害怕它灼伤自己,于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结果过的是“暗淡的生活”;一种是投身于火,“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结果是生活中哪怕遇到“腐臭”,烈火也会化它为神奇,人生就会“开满了春花”。

徐志摩是肯“吻”人生之火的人,所以他天生“惊奇”,眼睛像希腊雕像的眼睛,同前面的两段意思作了总的照应。

这里赞美的显然已经超出了徐志摩,而是包括一切达到如此人生境界的人。

文章写到这里,虽然漂亮,究竟许多人也是可以写得出的。

惟有最后一段别人想不到,而且只一句:“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突然作结,仿佛留下了绕梁的余音,久久不息。

这确实是一种奇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