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直接关系到专业口径、课程构建、教育组织方式以至教育方法等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学院在开设相关专业时的就
应该确定的。如果定位不准确将导致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就业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如:学生觉得课程太难、实践环节太少、学的知识没有用,找工作太难。而教师觉得学生底子太差、理解能力差等等、教学困难。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如何才能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学院如何培出合格的学生呢,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是合格的学生呢?所谓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会学习,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关职业的适应能力。即便是一所最优秀高职院校,具有非常完善的教学大纲,有着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所
有问题都讲出来。所以我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把握市场导向
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预测,未雨绸缪,
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地发生裂变,这种裂变又不断促使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也引起了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旧的岗位不断消亡,新的岗位又不断产生,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也会因时代的变化而会注入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要求。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更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要有功能的整合。因此,如果高职教育在新的社会需求特点面前无动于衷,那么,高职教育就难以在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人才市场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
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经济学中的市场规律及供求关系,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如,某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不能马上认为市场需求有问题,而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有些专业市场很火但可能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有过度饱和了。所以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转换要有预判、有耐心,毕竟我们是在做教育我们的“产品”是专业人才。
二、重新审视“专才教育”提倡一专多能的能力培养
过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生产、流通、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能适应生产、流通、管理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需要,能直接上岗的技术性人才,也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这种专才教育对把握高等职业的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从教育的操作性方面也比较容易实
现。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目标定位在人才素质结构对社会的需求、教育能力及对专业更动的动态适应上有很大的局限。
因为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着部分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调节下的人才流通实现的。人才的合理流通是人才市场的重要机制,没有流通就没有市场,而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又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的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也将难以在竞争和选择中占据主动的位置。
所以要提倡一专多能的能力培养定位,这样既掌握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适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必过多的再培训。
三、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点
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参考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社会培训部门、科学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使社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职业教育观,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大职教格局,培养人才的社会认可度才可能提高。
我院从新闻类专业的在校生学生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是安排到
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期间在当地的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当部分学生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从就业岗位的分布来看非常符合当初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者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我们在探求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的同时通过教学及就业市场的反馈,为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