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高中语文全一册课件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词多义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形容词活用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形容词作动词)_严__格__要__求__
2.则﹒远怨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使__…__…__远__离__
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使__…__…__充__足__
四、古今异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5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要点探究】
1.本课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请填写下面表
格。
课文原句
人生智慧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②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正视自己的无知,并 想方法改变自己的无 知
课文原句
人生智慧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②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
(2)第3、4、5则就如何对待过错的问题表达了自己 的看法,同时说明了君子之过与小人之过的区别,阐明了 君子对“过”的正确态度。
(3)第9、10则说明了不论是做人,还是为政,诚信至 关重要。 这几部分的阐述,表明了孔子对诚信的基本看法。
【综合性学习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 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 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 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
﹒欲﹒速﹒则﹒不﹒达,贸然行事,只能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
2.众所周知,自古我们就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
训诫。可见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坚守诚信,是 我们生而为人的根本。 ( √ )
3.从空中俯瞰,瀑布上方的黄河水犹如万马奔腾、排山
倒海,呼啸而下,勾勒出一幅“﹒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并努力改正错误
③小人之过也必文
Baidu Nhomakorabea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课文原句
人生智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 凡事不能急功近利, 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贪求小利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诚信为本,取信于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人
2.请赏析下面两句话的深刻寓意。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8
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 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 个“瘦”法?穿的有多“差”?我们添加外貌描写,改成:“我 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得几乎一阵风就能吹跑, 一张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 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再如:“她骂他是懦夫。”我们添加神 态、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修改为:“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懦夫!’”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细节 描写的优势和效果一目了然。
46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 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 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 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 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 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 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 人物有“立体感”。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 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基础自测】 一、积累熟语,并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1.欲速则不达: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 么能行。
3.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他觉得只要没有充分的把握,就绝对不要贸然行事,
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_自__古__以__来__人__都__是__要__死__的__,_但__假__如__人__民__不__信__任__政__ _府__,_那__么__政__府__就__不__可__能__站__得__住__脚__。
【文本研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 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49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1.选用恰当而有情趣的事例。怡当,才能突出人物个性; 有情趣,オ 能把人物性格写得丰富有内涵。如突出一个特征,笔 墨要相对集中;如突出好几方面的个性,则要从不同侧面选取事 例,力避重复与雷同。 2.细微处见精神。典型的细节是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 形象的重要手段。粗线条勾勒、大手笔刻画之余,抓住一个小小 的动作、一抹浅浅的微笑、一个微不足道的景或物细致描摹,会 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厚,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当然细节不能单 独存在,它总是依附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上。
50
3.突显文章结构。“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要让读 者能一下子找到行文的路子,几个事例的先后安排必须有序,事 与事之间街衔过渡也要自然而鲜明,也就是要有意识地突显出文 章的结构,使文章脉络分明,有章可循。可以用人、事、物等一 线贯穿,也可以用过渡语衔接,还可以用小标题明示,用地点词 或时间词暗示。
雄浑壮美景象。
( ×。“逝者如斯”不能用来形容水。 )
二、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君子之过也,______________: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4.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 5.自古皆有死,______________。 6.岁寒,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 译文:_君__子__所__犯__的__过__错__,_就__好__比__日__蚀__月__蚀__:_这__种__过__错__,_人__ _们__都__看__见__了__;_改__正__了__,_人__们__都__敬__慕__他__。__
答案:1.知之为知之 2.如日月之食焉 人皆仰之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人而无信 5.民无信不立 6.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文言梳理】
一、通假字
1.诲女知之乎
(“_女__”通“_汝__”)
2.如日月之食焉
(“_食__”通“_蚀__”)
3.无欲速
(“_无__”通“_毋__”,_不__要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_彫__”通“_凋__”,_衰__落__)



热爱劳动





43
单元写作训练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44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我们之所以常被先进人物感动,是因为这些事迹反映了人间 的真善美,表现人们对美好事物共同的追求。也许我们身边没有 名闻遐迩的“楷模”和“新闻人物”,但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与 事。能发现人世的美好,能从身边找到值得学习、尊敬的人物, 生活和写作都会变得有意义。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3.上述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明确】民本思想。
4.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哪三个条件?其中 哪个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具备“足食”“足 兵”“民信”三个条件,其中“民信”居首要位置。如 果只有兵和食,而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 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47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事件要 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 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很多情況下, 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 “画面”)。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 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 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 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 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站立在读者面前。
【点拨】(1)以松柏的最后凋落来说明人应该持之以恒 地完善自身的修养和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垂范后世,才 能有利于国家和百姓。
(2)用水的流淌不息来比喻人的精神境界的修养是 没有止境的。也说明时光易逝,人应该抓住每分每秒来 不断地充实自己。
3.认真阅读选文,试分析《论语》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点拨】(1)《论语》形容道体之文,只是指点咏叹,不 多着言语。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只就松 柏寒冬之时仍挺拔不落上一指点,而修道之人有坚忍的 力量,可以耐得住困苦折磨的形象自见了。
古义:_这__样__以__后__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 矣!” 译文:_孔__子__说__:_“__不__念__叨__‘__怎__么__办__,_怎__么__办__’__的__人__,_我__拿__ _他__没__办__法__了__!_”__
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人难免犯错,犯错并不可怕,但如果不正视 错误,犯了错不改,就是真正犯大错了。 B.孔子认为,君子如果能勇敢改正自己的错误,仍然会 得到大家的敬仰,就像没有犯过错误一样。
C.“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说理生动形象。 D.“小人之过也必文”的意思是:小人不光明正大,他 们犯错,一定会文过饰非。
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 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 不听。”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在这里他 却又说“要盟也,神不听”,违背了盟誓。你怎么理解 这个矛盾?
【明确】孔子讲诚信,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的。一般来 说,签订了盟约,就应该遵守,这是一个人讲诚信的表现, 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但如果是在被挟持的情况下签订 的盟约,则是违背了一个人真实的意思,就不应该遵守。 如果违背了,也不能算是不讲诚信。同时,这也反映了 孔子处理问题不死守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 性。
(2)巧设譬喻,形象蕴藉。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用水的不断流淌来比喻人的精神境 界的修养是没有止境的,也说明了人应该抓紧时间不断 充实自己。这种以譬喻来说理的话语在《论语》中很 多,在学习中要认真体会这种语言风格。
【备选要点】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诚信问题?
【点拨】(1)文章第1、2则就诚信问题展开了论述,以 “知”与“不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只有明白“知” 与“不知”的区别才算真正的智慧。
【明确】选B。“就像没有犯过错误一样”错。仍然会 得到大家的敬仰是因为看到君子勇敢改错的精神,不是 像没有犯过错一样。
2.文中的“君子”“小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3、4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