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济慈《夜莺颂》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刘新民.济慈诗歌艺术风格散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7,(2). [2]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三联书店,1997. [3]朱维基.济慈诗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在《夜莺颂》的开首第 1 节,诗人描写了在听到夜莺那美妙的歌声 时自己的感受,那是伴随着痛苦的欢乐。诗人在听到夜莺这个“轻翼的 树神,在满长绿椈,音韵悦耳、无数阴影的地方,引吭高歌,赞颂美夏”时 感到“我的心儿痛,瞌睡麻木折磨我的感官,我仿佛饮了毒芹,也像是刚 才饮尽了沉郁的麻醉剂,全身只向迷魂河下沉”。诗人被夜莺的歌声感 动,因为“你的幸福使我太欢欣”。夜莺的歌声在诗人心中所产生的影响 使诗人对夜莺的世界萌生了迫切向往的心情。于是在诗的第 2 节中,诗 人想借美酒到达夜莺的世界,“哦,但愿有口葡萄美酒!冷藏在幽深的地 窖多年,使人领略到花香,歌唱和阳光的欢乐!哦,但愿有一杯满溢着真 正的,殷红的灵泉,杯沿闪烁着连珠的泡沫,使嘴上染着紫色”,这样诗 人就能“悄然离开人世,偕你归隐到阴郁的森林”。诗人由夜莺的歌声所 想象出的夜莺的世界,充满了幸福,欢乐和自由。这个世界强烈地召唤 着诗人脱离现实世界去追寻。诗人在诗的前两节通过视觉,听觉,味觉 和触觉将夜莺的想象世界刻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就与后面诗人所描 写的现实世界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诗的第三节紧承上文,说出了诗人急 切想脱离现实世界而进入夜莺的想象世界的缘由,那就是因为诗人想 要“远远地隐没,消散,完全忘却你在树叶间从未知道的事情,忘却疲 倦,狂热和恼恨,人们坐在这里听着彼此的悲叹;瘫痪的老人抖落几根 愁切的仅存的白发,年青人变得苍白,消瘦死亡;只要一想就忧伤满怀, 眼睛疲乏,万念俱灰;美不能使她眼睛永远明亮,新生的爱过不了明天 就憔悴”。但是诗人想要借助美酒来脱离现实世界而随夜莺到达美妙想 象世界的愿望却没有达成,“去呀!去呀!我要飞往你处,不乘酒神和他 群豹所驾的仙车”,诗人转而想到借助诗歌的力量,“靠诗神无形的翼 翅,虽然迟钝的头脑混乱而呆滞”,最后诗人终于得以实现夙愿“呀,早 已和你在一起!夜无限温柔,月后或以登上她的宝座,周围聚着她星星 的妖精:但此地并无光芒,除了微风从苍穹吹来的弱光,穿过青翠的黄 昏和苔藓的曲径”。诗人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来到了他所向往的夜莺的美 妙世界,在这里“我看不见脚下是什么花朵,也看不见萦绕树枝的是什 么香气,但在馨香的昏暗里却猜得到当令的月份将以什么芬芳给予那 碧草,丛林,野果树;那白色的山茶,牧野的蔷薇,那盖在树叶里的易雕 的紫罗兰和五月中旬的大孩子,那沾着露浆的将放的麝香玫瑰,夏夜嗡 嗡青蝇出没之所”。夜莺的美好欢乐的世界和人世间的痛苦与烦恼之间 的巨大反差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之下栩栩如生,而这两个世界的对比所 产生的巨大反差也正是《夜莺颂》这首诗的主题之一。诗人在表现这一 主题时运用了对比与象征以及通过各种感官感受来使诗人笔下的这两
在诗的第 6、7 两节中诗人引出了本诗的另一个主题,即人生的短 暂有限和夜莺所代表的自然的无限永恒。来到夜莺的世界里,诗人沉浸 在这个美妙的幻想世界中,在诗中诗人这样描述道:“我暗中倾听;唉, 有好多次我差点儿爱上了安闲的死神,我在构诗时多次轻声唤他的名 字,要他把我宁静的气息带进空中;如今死亡要比以往更壮丽,在半夜 毫无痛苦地死去,你却如此狂喜地尽情倾吐你的肺腑之言!你将唱下 去,我的耳朵却不管用,听不到你的安魂曲,像泥块一样”。夜莺的世界 如此令人流连忘返,诗人甚至想到了死亡,离开那愁苦烦恼的凡间俗 事,永远摆脱痛苦的折磨。但是,夜莺却不会因此而停止歌唱,人生虽然 转瞬即逝,但是夜莺的歌声却会永远唱下去,因为夜莺“你不是为死而 生的,不朽的神鸟!饥馑的年代不会糟蹋你;我在今晚听见的歌声古代 的君王乡民也听到过:也许就是打动露丝悲哀的心房那一首歌,那会儿 她怀念故乡,站在异国的麦田中泪滴千行;也许就是那孤寂的仙境经常 朝着危机的海浪而开的那个着了魔法似的窗格”。诗人在这两节诗中通 过对比的手法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这一主题呈现在了读者的面 前。人的生命虽然短暂而有限,但生命是不能轻言放弃的,因为生命中 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就像夜莺的歌声那样美好,值得人们用心聆 听;夜莺的歌声所象征的自然是绚丽而永恒的,夜莺的美妙歌声不仅是 君王可以欣赏,乡民也同样能够借此得到欢娱。有限与永恒这一主题在 诗中得到了升华。在诗的最后一节里,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孤寂! 这两字犹如一声晨钟把我敲回到自己立脚的地方”。诗人在夜莺的美妙 世界中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坚定地选择了回 到现实世界中来,“再会哟!幻想这欺人的妖精不能那么顺利地耍弄她 那闻名的绝技。再会!再会!你凄切的颂歌消失在近处的草原,寂静的 河川,飞至山旁;如今深深埋葬在临谷的林地”。诗人回到了现实世界 中,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诗人感到迷茫“这是个幻景,还是白昼的 梦?歌声飞逝了,我醒呢还是睡?”到此诗人终于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 162 —
个世界栩栩如生,使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这两个世界之中,产生对诗人感 受的认可,以引起共鸣。这里所提到的对比和象征不仅在表现这一主题 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首诗中也是被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诗人用 夜莺来象征诗人想象中的完美自由的世界,使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 这个想象中的世界,从而避免了抽象的晦涩说教。夜莺的欢快叫声与夜 莺的自由正是这个想象世界的完美象征。
纵观全诗,济慈在《夜莺颂》中主要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夜莺所代 表的自然界(也就是诗中的想象世界)是美好幸福而且自由的,这个世 界是永恒不变的;另一方面人的生命中虽然充满各种不幸与烦恼,而且 是短暂而有限的,但在这短暂而有限的生命中也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值得去做,所以应该要勇于直面生活。诗人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主要使用 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其次也运用了对各种感官的感受的描写方法使 得诗作栩栩如生,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两个世界的形象丰满逼真,跃然 纸上。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 19 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最著名的诗 人之一。他被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称为“浪漫主义复兴的旗 手”。虽然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前后不过短短 5 年时间,但在这 5 年当中, 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这些诗篇成为英国诗歌中的名篇佳 作,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可谓及其深远。济慈的诗歌色彩丰富,形象鲜明, 能够准确地表达诗人所感,所见,所闻,所触,使得读者在读他的诗作时 犹如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诗人所经历过的感觉经验。济慈在其名作 《希腊古瓮颂》中所提出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概括了他所有作品的 一个基本主题,即真,美,永恒及死亡。在济慈的所有作品中都多多少少 地探究这一论题,本文拟在此试分析济慈最负盛名的佳作之一《夜莺颂》 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
人文社科
浅析济慈《夜莺颂》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高 艳
[摘 要]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的《夜莺颂》优美而寓意深刻,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希望借助诗歌以脱离世俗的痛苦与烦恼,到 达夜莺的优美歌声所代表的极乐世界中去的梦想。在这一梦想通过诗人的想象得以实现时,诗人却毅然在这美好的想象世界和严 酷的现实世界中选择了回到现实世界,以表现了诗人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济慈在表达这首诗歌的主题时采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 的表现手法,本文拟在此分析这首名作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关键词]想象世界 现实世界 对比 象征
在《夜莺颂》的开首第 1 节,诗人描写了在听到夜莺那美妙的歌声 时自己的感受,那是伴随着痛苦的欢乐。诗人在听到夜莺这个“轻翼的 树神,在满长绿椈,音韵悦耳、无数阴影的地方,引吭高歌,赞颂美夏”时 感到“我的心儿痛,瞌睡麻木折磨我的感官,我仿佛饮了毒芹,也像是刚 才饮尽了沉郁的麻醉剂,全身只向迷魂河下沉”。诗人被夜莺的歌声感 动,因为“你的幸福使我太欢欣”。夜莺的歌声在诗人心中所产生的影响 使诗人对夜莺的世界萌生了迫切向往的心情。于是在诗的第 2 节中,诗 人想借美酒到达夜莺的世界,“哦,但愿有口葡萄美酒!冷藏在幽深的地 窖多年,使人领略到花香,歌唱和阳光的欢乐!哦,但愿有一杯满溢着真 正的,殷红的灵泉,杯沿闪烁着连珠的泡沫,使嘴上染着紫色”,这样诗 人就能“悄然离开人世,偕你归隐到阴郁的森林”。诗人由夜莺的歌声所 想象出的夜莺的世界,充满了幸福,欢乐和自由。这个世界强烈地召唤 着诗人脱离现实世界去追寻。诗人在诗的前两节通过视觉,听觉,味觉 和触觉将夜莺的想象世界刻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就与后面诗人所描 写的现实世界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诗的第三节紧承上文,说出了诗人急 切想脱离现实世界而进入夜莺的想象世界的缘由,那就是因为诗人想 要“远远地隐没,消散,完全忘却你在树叶间从未知道的事情,忘却疲 倦,狂热和恼恨,人们坐在这里听着彼此的悲叹;瘫痪的老人抖落几根 愁切的仅存的白发,年青人变得苍白,消瘦死亡;只要一想就忧伤满怀, 眼睛疲乏,万念俱灰;美不能使她眼睛永远明亮,新生的爱过不了明天 就憔悴”。但是诗人想要借助美酒来脱离现实世界而随夜莺到达美妙想 象世界的愿望却没有达成,“去呀!去呀!我要飞往你处,不乘酒神和他 群豹所驾的仙车”,诗人转而想到借助诗歌的力量,“靠诗神无形的翼 翅,虽然迟钝的头脑混乱而呆滞”,最后诗人终于得以实现夙愿“呀,早 已和你在一起!夜无限温柔,月后或以登上她的宝座,周围聚着她星星 的妖精:但此地并无光芒,除了微风从苍穹吹来的弱光,穿过青翠的黄 昏和苔藓的曲径”。诗人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来到了他所向往的夜莺的美 妙世界,在这里“我看不见脚下是什么花朵,也看不见萦绕树枝的是什 么香气,但在馨香的昏暗里却猜得到当令的月份将以什么芬芳给予那 碧草,丛林,野果树;那白色的山茶,牧野的蔷薇,那盖在树叶里的易雕 的紫罗兰和五月中旬的大孩子,那沾着露浆的将放的麝香玫瑰,夏夜嗡 嗡青蝇出没之所”。夜莺的美好欢乐的世界和人世间的痛苦与烦恼之间 的巨大反差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之下栩栩如生,而这两个世界的对比所 产生的巨大反差也正是《夜莺颂》这首诗的主题之一。诗人在表现这一 主题时运用了对比与象征以及通过各种感官感受来使诗人笔下的这两
在诗的第 6、7 两节中诗人引出了本诗的另一个主题,即人生的短 暂有限和夜莺所代表的自然的无限永恒。来到夜莺的世界里,诗人沉浸 在这个美妙的幻想世界中,在诗中诗人这样描述道:“我暗中倾听;唉, 有好多次我差点儿爱上了安闲的死神,我在构诗时多次轻声唤他的名 字,要他把我宁静的气息带进空中;如今死亡要比以往更壮丽,在半夜 毫无痛苦地死去,你却如此狂喜地尽情倾吐你的肺腑之言!你将唱下 去,我的耳朵却不管用,听不到你的安魂曲,像泥块一样”。夜莺的世界 如此令人流连忘返,诗人甚至想到了死亡,离开那愁苦烦恼的凡间俗 事,永远摆脱痛苦的折磨。但是,夜莺却不会因此而停止歌唱,人生虽然 转瞬即逝,但是夜莺的歌声却会永远唱下去,因为夜莺“你不是为死而 生的,不朽的神鸟!饥馑的年代不会糟蹋你;我在今晚听见的歌声古代 的君王乡民也听到过:也许就是打动露丝悲哀的心房那一首歌,那会儿 她怀念故乡,站在异国的麦田中泪滴千行;也许就是那孤寂的仙境经常 朝着危机的海浪而开的那个着了魔法似的窗格”。诗人在这两节诗中通 过对比的手法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这一主题呈现在了读者的面 前。人的生命虽然短暂而有限,但生命是不能轻言放弃的,因为生命中 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就像夜莺的歌声那样美好,值得人们用心聆 听;夜莺的歌声所象征的自然是绚丽而永恒的,夜莺的美妙歌声不仅是 君王可以欣赏,乡民也同样能够借此得到欢娱。有限与永恒这一主题在 诗中得到了升华。在诗的最后一节里,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孤寂! 这两字犹如一声晨钟把我敲回到自己立脚的地方”。诗人在夜莺的美妙 世界中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坚定地选择了回 到现实世界中来,“再会哟!幻想这欺人的妖精不能那么顺利地耍弄她 那闻名的绝技。再会!再会!你凄切的颂歌消失在近处的草原,寂静的 河川,飞至山旁;如今深深埋葬在临谷的林地”。诗人回到了现实世界 中,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诗人感到迷茫“这是个幻景,还是白昼的 梦?歌声飞逝了,我醒呢还是睡?”到此诗人终于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 162 —
个世界栩栩如生,使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这两个世界之中,产生对诗人感 受的认可,以引起共鸣。这里所提到的对比和象征不仅在表现这一主题 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首诗中也是被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诗人用 夜莺来象征诗人想象中的完美自由的世界,使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 这个想象中的世界,从而避免了抽象的晦涩说教。夜莺的欢快叫声与夜 莺的自由正是这个想象世界的完美象征。
纵观全诗,济慈在《夜莺颂》中主要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夜莺所代 表的自然界(也就是诗中的想象世界)是美好幸福而且自由的,这个世 界是永恒不变的;另一方面人的生命中虽然充满各种不幸与烦恼,而且 是短暂而有限的,但在这短暂而有限的生命中也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值得去做,所以应该要勇于直面生活。诗人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主要使用 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其次也运用了对各种感官的感受的描写方法使 得诗作栩栩如生,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两个世界的形象丰满逼真,跃然 纸上。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 19 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最著名的诗 人之一。他被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称为“浪漫主义复兴的旗 手”。虽然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前后不过短短 5 年时间,但在这 5 年当中, 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这些诗篇成为英国诗歌中的名篇佳 作,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可谓及其深远。济慈的诗歌色彩丰富,形象鲜明, 能够准确地表达诗人所感,所见,所闻,所触,使得读者在读他的诗作时 犹如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诗人所经历过的感觉经验。济慈在其名作 《希腊古瓮颂》中所提出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概括了他所有作品的 一个基本主题,即真,美,永恒及死亡。在济慈的所有作品中都多多少少 地探究这一论题,本文拟在此试分析济慈最负盛名的佳作之一《夜莺颂》 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
人文社科
浅析济慈《夜莺颂》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高 艳
[摘 要]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的《夜莺颂》优美而寓意深刻,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希望借助诗歌以脱离世俗的痛苦与烦恼,到 达夜莺的优美歌声所代表的极乐世界中去的梦想。在这一梦想通过诗人的想象得以实现时,诗人却毅然在这美好的想象世界和严 酷的现实世界中选择了回到现实世界,以表现了诗人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济慈在表达这首诗歌的主题时采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 的表现手法,本文拟在此分析这首名作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关键词]想象世界 现实世界 对比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