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发展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一点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戏曲发展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一点看法

沈力

不知不觉的,这么一节有意思的课上完了,虽然只有短短的8周时间,不过通过8周内在网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也让我对昆曲和中国戏曲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此文我就戏曲的历史以为未来的发展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虽然元曲“为时既近”且“拖体稍卑”,清之四库全书也不予记录,然而却没有被人们所遗忘摒弃而没落,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并且不断丰富。这反映出了文学艺术的客观规律性。

因此,正是因为这种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趋势,戏曲发展必然会经历发生,发展,高潮和衰落的变化过程。所以结合他客观规律性的特质,我个人认为,戏曲的发展与戏曲本身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与所处时代的文学,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原始社会时期,村庄以氏族聚居为主,也由此产生了最早的原始歌舞。随着氏族的壮大,歌舞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也产生了如“社火”、“秧歌”等新兴舞种。在这些原始歌舞中,吟唱的词曲很多来自于《诗经》和《楚辞》。到了唐朝,随着唐文学

的日益繁荣,戏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诗歌独特是音韵和声律促进了戏曲进一步走向成熟。宋词的兴起也为宋杂剧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到了元朝,杂剧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大的发展,此时戏曲真正的进入了成熟期。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元曲的兴盛,致使戏曲文学由此演变成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具有艺术独创性的文学主流。明朝以及清前期都是戏曲极度繁荣的时期,那时候看戏可谓是一项全民的娱乐活动,而各种优秀的戏曲品种层出不穷,剧本也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升华。然而到了乾隆、嘉定时期,戏曲的衰败迹象已然显现。从那时起到现在,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以及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戏曲虽然仍活跃在舞台,然而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繁荣和辉煌。所以到这里,我们不经会问到,为何如此?戏曲又该何去何从?

原因有很多,不过在这些原因中,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新兴文化带来的冲击。清灭亡之后,国门也被西方侵略者打开,随之而来的便是古代中国几乎没有接触过的西方文化与文学。这些舶来品让闭关锁国的国人眼前一亮,也因此,在文化生活上,国人又多了很多选择。当然,如果只是因为一时新鲜,也不会对传统戏剧造成严重的冲击,西方文化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性。他们的很多文化,都是顺应历史文化发展的,与时代紧密结合。随着国人思维的慢慢改观,对这种文化也会显得更加的偏

爱。而传统戏剧却与时代发展渐行渐远,在西方文化面前,显得老调陈旧,疲惫不堪。因此问题来了,传统戏剧该如何改观呢?

古语有云:“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传统戏剧“输”给新兴文化就是因为他的老旧。而为何老旧?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能够与中国当代文学结合。根据我上面的观点,戏剧的发展是与所处时代的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传统戏剧由于他本身的局限性,无法与当代文学结合。例如,现在的剧,如舞台剧,现代歌舞剧,都是以白话为主,通俗易懂。而当代文学亦是如此。如同流行歌曲一般,一部成功的现代剧很容易被口口相传。所以我觉得,如果传统戏剧想继续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做出革新,能有机的与现代文学紧密结合。与其“阳春白雪”,倒不如“下里巴人”。只有积极地去面对和接受新时代的挑战,以一种通变、发展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传统戏曲,为其融入新的活力元素,我国的戏曲文化才能得以发展和传承。

【备注】:本文参考了一部分百度百科,如有错误希望老师能够及时指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