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复习要点.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
一、自然灾害共性的一些因素
1.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1)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有三个角度:
①时间变化:(不同时间段)变化快慢
②空间变化:范围、面积、方向等
③数值变化:升降、大小、高低等
(2)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常用描述方法:
①总分法:分时间段、分区域
②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③极值法:最快最慢;最高最低
2.自然灾害危害类试题的答题角度
注意: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
(1)人员伤亡:生理、心理两方面。
生理方面主要指灾害发生时的死亡人数和灾后受影响人数;
心理主要指心理创伤,该角度答得比较少。
(2)财产损失:直接、间接两方面。
直接损失主要指基础设施、农作物等的毁坏;
间接损失主要指对产业活动的中断及其带来的连锁损失。
(3)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两方面(滞后性、隐蔽性、不可逆转性)。
3.自然灾害成因的答题角度
一般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1)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及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2)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滑坡、泥石流多考查小区域,需在解读试题情境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3)生物灾害多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
4.防灾与减灾
监测•预警•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协调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建立了三大减灾工程: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2)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显著:在灾害发生前,事先圈定危险区,评价危险程度,指导防灾;在灾害发生时,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在灾害发生后,评价灾害损失,指导救灾。
(3)不同时空尺度的自然灾害减灾措施重点
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强调遭灾时的抗灾。
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
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
二、从灾种看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
①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②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
③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
④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一一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一一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一一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一一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分析方法
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1.地震
(1)成因:①板块的相互作用;②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
(2)危害:①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经济损失;②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3)地震破坏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建筑物的抗震等级、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4)分布:
①板块交界处:全球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②我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台湾。
2.滑坡
(1)成因:
①不稳定的坡体形态:岩层走向与坡向一致;有断层存在。
②软弱面的存在:岩层之间存在存在利于滑动的因素(沙质层;降水)。
③触发机制:坡上方:有水渗入;坡体上:物质堆积;坡脚处:工程建设开挖。
(2)危害:破坏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成堰塞湖,诱发洪水。
(3)分布:我国分布比较广,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梯,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洪水+松散碎屑物质)
(1)成因:利于洪水形成的因素:①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冰雪融水多(干旱地区)②汇水面积大;③植被覆盖率小, 涵蓄水源的能力差。④沟谷的坡降(坡度)大。
松散碎屑物质多: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喀斯特地貌区,阶梯交界处),植被覆盖率较差。
(2)危害:淹没建筑物,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4.火山喷发的影响:
弊:破坏家园,威胁生命财产安全,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影响空中交通
利:火山灰肥力高,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5.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
(2)地震频发,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
(4)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
【实例分析】(05江苏卷39)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西南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2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2分);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突发(2分)。
二、常见的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1)成因:
①温度高(低压形成的条件):中低纬度海区(热带、副热带海区);②存在地转偏向力:不在赤道上;③水汽含量:海面上。
(2)危害:①强风;②特大暴雨;③风暴潮;④易产生洪涝灾害。
【辩证的看待台风的影响: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3)分布:①台风:西北太平洋: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
②飓风: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
2.暴雨和洪涝
(1)成因:汇水速度囱排水速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
水文水系:①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②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③河道弯曲(荆
江河段)。
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2)危害:淹没建筑物,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3)时间:东部:夏秋季节;西部:夏季
(4)预防措施:监测•预警■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加强预报、建立应急预案,工程措施(束水、蓄水、疏水、分水)、非工程措施(侧重理念、意识、管理体制、灾前投入和科研投入)
①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②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退耕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③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3.干旱灾害
(1)成因:供需变化(降水与蒸发,水的来源和需求量)
①气候原因:热带沙漠、温带沙漠地区。
②雨带的变化:华北地区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2)危害:①生产生活受影响(可列举);②诱发蝗虫灾害。
(3)分布:我国全年都有,各地都有
(4)预防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5)我国旱灾的成因分析
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