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中涌现的一个重要流派。

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从德国浪漫派起即已躁动于母腹之中。1857年法国波特莱尔的《恶之花》的问世意味着它的第一个象样的产儿已经呱呱坠地。而1886年法国象征主义宣言的发表,更标志着它已成了“气候”,开始以流派的形象和运动的形式起步了!此后的一百余年来,西方文坛流派竟相崛起,花样层出不穷;除象征主义外,先后出现了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二次大战后的荒诞派、新小说派、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等重要流派。文化领域的其他门类,尤其是美术、音乐、建筑、电影、服饰及至家庭陈设等几乎无不卷入,其步伐之齐,来势之猛、变化之快,为世界文艺史上所罕见,可谓二十世纪文苑的一大奇观。

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一场大规模的实验活动,改变文艺的现状,使之与急速发展着的现实的步伐相适应,是它的总方向。因此,它的兴起,有力地冲击并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导致了文学艺术观念、形式和方法的更新,发展和丰富了文艺理论与美学形态,形成了有别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第三种创作方法——我称之为“泛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从而为文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当然泥沙俱下,在所难免。

现代主义运动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是表现主义,它可以说是一个阵容最大、声音最高、波及面最广,影响相当深远的流派。它策源于德国、发轫于戏剧,以美术为前导、席卷几乎所有文化艺术领域,是一股强大的思潮。不少表现主义艺术门类的代表人物在整个现代主义运动中都是奠基性的,如小说中的卡夫卡,戏剧中的斯特林堡、布莱希特(他在美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是相通的),音乐中的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绘画中的马蒂斯、毕加索、珂珂

施卡、蒙克,建筑中的格罗庇乌斯等等。这个流派多是年青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反抗色彩。从作家、艺术家的政治态度看,左、中、右都有,而以左、中为多。思想不统一,口号抽象化,目标也不太一致,但其主调是反抗——反抗传统的价值观念,反抗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及其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并由此引起的人的自身的异化,反抗文艺形式和风格的单调与陈旧,其具体对象是那些新涌现的流派如印象主义、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派等等。

在绘画之后,建筑界也出现了表现主义思潮,建筑是希望寻找一种新的建筑解决人们不安的心理状态并提升社会的文化。表现主义建筑一方面传达了建筑师的精神境界,一方面注重建筑和使用者心灵的交流。

以下两座建筑被公认为表现主义建筑:1914年布鲁诺·陶特在德国科隆建造的玻璃亭和1921年埃瑞许·孟德尔松在波茨坦造的爱因斯坦塔。

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在对玻璃的使用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布鲁诺·陶特作为当时柏林最主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组织的创建者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表现主义"玻璃"建筑最主要的特点。

布鲁诺·陶特于1880年4月4日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1902年在柯尼斯堡建筑职业学校完成学习之后,迁居柏林。在1904~1909年间,先后在奥多尔·菲舍尔事务所做学徒和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城市规划。在柏林期间,陶特接触到乔仑圈子中的建筑师、作家和艺术家,并通过表现主义刊物《狂飙》而认识了小说家保罗·希尔巴特。后者富有幻想的作品和对“玻璃建筑”的宣扬最终引领陶特走向了表现主义建筑的道路。

玻璃馆

1914年“玻璃亭”的布鲁诺陶特

玻璃馆,建于1914年,是一个建造在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上的方形的玻璃穹顶结构。这种结构在展览上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并采用混凝土和玻璃。

混凝土结构的彩色玻璃镶嵌的外墙板作为镜子。陶特将他的作品比作美丽的小

寺。

玻璃馆是一个菠萝形,多方面的多边形设计的菱形结构。这是一个14片面基地建造的厚玻璃砖应用于外墙,缺乏矩形。玻璃馆是建立的玻璃砖的第一个重要性。

玻璃脚踏金属楼梯导致上放映室的显示出万花筒的颜色。从楼梯看是三级级联瀑布水下照明。在外面的阳光照耀下,内部棱镜产生彩色光。玻璃馆的落地玻璃墙有彩色马赛克。这一切造成的影响是一个大晶体生产了大量的各种颜色。

室内楼梯和瀑布

保罗Scheerbart于1914年写了一本书叫做Glasarchitektur(“建筑玻璃” ),并反过来献给陶特。陶特于1914年创办了一家杂志称为Frühlicht (“黎明之光” ),他的焦点放在从他设计的玻璃馆中表现出的“意象的玻璃”。这一理念可以追溯到所罗门圣殿。陶特对玻璃馆的早期描述中提到:它的精神是一座哥特式教堂。

爱因斯坦天文塔

爱因斯坦博士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所创立的相对论使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博士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并进一步发展对相对论的研究, 1917年, 德国政府决定在柏林郊区波茨坦建立一座以爱因斯坦命名的天文台.

4年之后, 一座奇怪的建筑物矗立了起来.它有着弯弯曲曲的墙面, 浑圆的线条, 深深的黑洞一般的窗户, 处处透出一种神秘感, 似乎代表着宇宙中的什么神秘事物, 又好像是一个带着圆盔的怪人注视着远方, 在述说着爱因斯坦博士的有关天体物理学的一个梦.......什么梦? 田野? 大地? 天际? 亦或宇宙、星空?

建筑物上部的圆顶是一个天文观测室, 下面则是若干个天体物理实验室, 整幢建筑物的最初设计都是采用钢筋水泥建造, 这样可以发挥水泥的可塑性用来完成一个巨型的纪念性雕塑, 但后来由于材料供应发生了问题, 只好改用砖砌, 快到顶时, 用水泥建造圆顶, 并最终用水泥将整个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一遍, 给人一种浑然一体、都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假象.尽管如此, 建筑物依然达到了它在设计时所具有的神秘感, 并对后人运用混凝土造出各种曲线形造型起了深远的影响.

这幢著名建筑的设计师是一个德国犹太人门德尔松, 当建筑物完成之后, 他邀请爱因斯坦博士去天文台看一看, 当然, 他忐忑不安地想听到这位大科学家的看法.爱因斯坦慢慢地环绕建筑物走了一圈, 又非常仔细地看了建筑的内部, 但结果一个字也没说.一个小时之后, 在大家一起参加的一个会议上, 爱因斯坦博士突然站了起来, 穿过房间走到设计师身边, 俯身在他耳边小声低语道: "妙极了! "

的确, 几乎没有更好的文字能够用来表述这幢建筑物了, 这幢建筑物正如一幢有机的整体, 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同整体密不可分.看来, 爱因斯坦博士非常满意, 设计师一颗悬着的心终於放了下来。

虽然爱因斯坦从未在那里工作,它仍然是一个太阳观测站工作的一部分,今天的波茨坦天体物理研究所。

它的外观是原先设想的是用混凝土结构,但由于施工困难,大部分的建设实际上是实现砖,灰泥覆盖。.该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盟军轰炸而遭到严重损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战后比战前结构更符合门德尔松的概念草图。1999年对它进行了全面翻修,改善了潮湿和腐蚀等需要常年进行维修的问题。爱因斯坦天文塔通常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标志性的表现主义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