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 上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9
三、鉴定的实施
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应进行登记,安排 好鉴定日期及鉴定组人员(目前我国一般是 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鉴定)后通知委托单位, 然后进行正式鉴定。 (一)阅卷、收集、掌握被鉴定人的有关材料 (二)精神检查 (三)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2020/10/18wk.baidu.com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5
(三)鉴定人的义务
(1)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做到客观、科学、公正、无私、严谨、不得弄 虚作假。
(2)按时完成鉴定任务。鉴定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鉴定结论,因特殊情 况不能按时完成者,需向委托鉴定单位说明理由,并提出延长鉴定时间的请求。
(3)有依法主动回避的义务。依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鉴定人是本案当事人或 当事人近亲属的,鉴定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证人、辩护人 等诉讼参与人或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关系的,均应主动请求回避。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2
六、鉴定人
(一)鉴定人的资格
鉴定人是实施鉴定的主体,是委托单位为解决案件中 的专门性问题而委托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鉴定人是具有专 门知识的科学工作者,法律对其资格都有严格的限定。根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 定》司法鉴定人应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一)具 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 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 以上;(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 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 证书,并经年度注册、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成为法定 鉴定人。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6
(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
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 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 力。 (3)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服刑能力。 2.民事案件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 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 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 有无诉讼能力。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8
二、鉴定的受理
根据司法部2007年8月7日发布、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司法鉴定 程序通则》第十四条的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 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 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 应当予以受理。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 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第十五条规定 “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 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 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 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 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3
鉴定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坚实的精神病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 践经验。
(2)具有一定的法学知识。鉴定人除必须了解我国 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婚姻法等学 科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当熟悉我国的有关法律、法 规,才能做到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来做好 鉴定工作。同时才能够作出规范的、可操作性的鉴 定结论。
(三)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 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四)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第六条还 规定:“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 编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并公告。
2020/10/18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 又称司法精神病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精神病司法鉴定、 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等,是指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人运用精神医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和解决 被鉴定人在涉及法律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活动。 它主要包括对刑事、民事等各种类型案件中疑有精神疾病的 有关人员的精神状态的鉴定和法律能力的评定。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第一节 概 述
当精神疾病患者涉及到法律问题,为了查明案 件真相,维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惩罚犯罪, 都需要作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精神疾病的司 法鉴定是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 本章就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概念、鉴定的依据 及意义、鉴定的对象、内容及任务、鉴定方式、
鉴定机构、鉴定人等内容加以介绍。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9
五、鉴定机构
执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组织或单位, 叫做鉴定机构。从管理主题的权利类型上看, 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管理体制属于行 政权利管理型体制,即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社会准入与推出等由国 家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 一项技术性工作,为了体现其权威性、效力 性,也必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
本章重点
1. 什么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3. 鉴定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 简述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实施过程?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2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概念
司法鉴定(judicial expertise)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 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是司法活动中各项专门性 鉴定的总称。
(2)如委托单位提供的材料不全,有权要求委托单位补充收集鉴定资 料。
(3)对不合法或者不具备鉴定条件的鉴定委托,可以拒绝。 (4)鉴定人独立地进行鉴定,不得受外界干扰。 (5)鉴定人根据鉴定需要,有权要求鉴定委托单位将被鉴定人移送有
关精神病医院住院检查和鉴定。 (6)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 (7)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 (8)鉴定人的人身权利,必须受到法律保护。 (9)鉴定人按照有关规定,可向鉴定委托单位收取执业报酬。 (10)鉴定人可以向鉴定委托单位了解鉴定后的处理情况。
鉴定材料包括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 项有关的记录。包括病历资料、医生的证言,案卷资料,当 事双方证人的书面证言,办案人员的陈述和证言,案卷材料, 被鉴定人的档案材料,被鉴定人所写的日记、信件、作品、 绘画等各种书面资料,有关的录音、照片及录像,及其他一 切鉴定人认为鉴定工作所必须的有关资料。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3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对象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7
委托人的真实身份证明包括:委托人为单位或社会组织的, 应开具介绍信,并附单位执照复印件。介绍信的内容不仅应 包含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等,还要 注明和附有法人代表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复印件、该鉴定事项 的联系人及身份证复印件、具体联系方法、被鉴定人的身份 及其与委托人的关系。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0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
第三条规定:“为了开展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应当成立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审查、批准鉴定人、组织技术鉴定组, 协调、开展鉴定工作”。第四条规定:“鉴定委员会由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关的有关负责干部 和专家若干人组成,人选由上述机关协商确定”。第五条规 定:“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技术鉴定组承 担具体鉴定工作,其成员由鉴定委员会聘请、指派。技术组 不得少于两名成员参加鉴定”。第六条规定:“对疑难案件, 在省直治区、直辖市内难以鉴定的,可以由委托鉴定机关重 新委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7
3.其他方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任务
(1)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 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2)确定各类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 力;
(3)被鉴定人在某些特定事件之后出现精神异常,确定其精 神疾病的性质(如功能性或器质性)及其严重程度,精神障 碍与该事件或医疗行为的关系,供委托单位作为定罪量刑或 赔偿的依据。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6
第二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程序
一、鉴定的委托
委托可由公安司法机关自行决定。也可由诉讼参与人 申请,公安司法机关决定,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刑事公诉案 件的鉴定,在侦查阶段由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机关决定;在起 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决定。民 事、经济、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法院决定。抗 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根据我国《刑 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精神,尚未立案的刑事自诉案 件,律师依法介人收集证据后、尚未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 人民法院尚未受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当事人、律师、 诉讼代理人为解决举证中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鉴定机构鉴 定,鉴定机构可以受理。公安司法机关决定鉴定时,首先应 出具鉴定委托书,说明鉴定的要求,提供委托人的真实身份 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
(3)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品行端正。鉴定人 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的规定,遵循科学、 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恪守司法鉴定人员职业 道德和执业纪律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4
(二)鉴定人的权利
(1)有权了解、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询问与鉴定有关的当事 人、证人、勘验人等。
(4)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 隐私。
(5)耐心解答鉴定委托单位提出的有关问题。 (6)有依法按时出庭作证、接受法庭和有关人员询问的义务。鉴定人接到人民
法院的出庭通知后,应做好出庭准备,按时出庭,听取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 人、代理人等就鉴定结论所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回答。 (7)妥善保管鉴定的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将司法鉴定文书以及在鉴定过程中形 成的有关材料整理立卷,归档长期保管。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2005年10月1日生效的对司法鉴定机构有了新的规定, 该决定第五条指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 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业务范围;
(二)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4)确定被鉴定人精神障碍的治疗、预后及社会功能损害程 度,以便判定其劳动能力和伤残程度等。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8
四、鉴定方式
鉴定方式可分为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 (一)直接鉴定 是指鉴定人直接与被鉴定人接触并进
行必要的精神检查进行的鉴定。由于鉴定场所的不 同,又分为门诊鉴定、住院鉴定和院外鉴定。 (二)间接鉴定 亦称缺席鉴定,即在未能接触被鉴定 人的情况下作出鉴定。被鉴定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到 场,仅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做出书面鉴定。如 确定已亡故的被鉴定人在立遗嘱时精神状态是否正 常,是否具有订立遗瞩的能力。又如确定一位自杀 身亡的人,其自杀行为与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9
三、鉴定的实施
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应进行登记,安排 好鉴定日期及鉴定组人员(目前我国一般是 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鉴定)后通知委托单位, 然后进行正式鉴定。 (一)阅卷、收集、掌握被鉴定人的有关材料 (二)精神检查 (三)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2020/10/18wk.baidu.com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5
(三)鉴定人的义务
(1)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做到客观、科学、公正、无私、严谨、不得弄 虚作假。
(2)按时完成鉴定任务。鉴定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鉴定结论,因特殊情 况不能按时完成者,需向委托鉴定单位说明理由,并提出延长鉴定时间的请求。
(3)有依法主动回避的义务。依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鉴定人是本案当事人或 当事人近亲属的,鉴定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证人、辩护人 等诉讼参与人或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关系的,均应主动请求回避。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2
六、鉴定人
(一)鉴定人的资格
鉴定人是实施鉴定的主体,是委托单位为解决案件中 的专门性问题而委托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鉴定人是具有专 门知识的科学工作者,法律对其资格都有严格的限定。根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 定》司法鉴定人应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一)具 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 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 以上;(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 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 证书,并经年度注册、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成为法定 鉴定人。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6
(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
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 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 力。 (3)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服刑能力。 2.民事案件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 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 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 有无诉讼能力。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8
二、鉴定的受理
根据司法部2007年8月7日发布、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司法鉴定 程序通则》第十四条的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 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 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 应当予以受理。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 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第十五条规定 “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 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 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 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 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3
鉴定人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坚实的精神病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 践经验。
(2)具有一定的法学知识。鉴定人除必须了解我国 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婚姻法等学 科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当熟悉我国的有关法律、法 规,才能做到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来做好 鉴定工作。同时才能够作出规范的、可操作性的鉴 定结论。
(三)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 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四)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第六条还 规定:“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 编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并公告。
2020/10/18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forensic psychiatric expertise), 又称司法精神病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精神病司法鉴定、 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等,是指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人运用精神医学和法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和解决 被鉴定人在涉及法律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活动。 它主要包括对刑事、民事等各种类型案件中疑有精神疾病的 有关人员的精神状态的鉴定和法律能力的评定。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第一节 概 述
当精神疾病患者涉及到法律问题,为了查明案 件真相,维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惩罚犯罪, 都需要作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精神疾病的司 法鉴定是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 本章就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概念、鉴定的依据 及意义、鉴定的对象、内容及任务、鉴定方式、
鉴定机构、鉴定人等内容加以介绍。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9
五、鉴定机构
执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组织或单位, 叫做鉴定机构。从管理主题的权利类型上看, 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管理体制属于行 政权利管理型体制,即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社会准入与推出等由国 家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 一项技术性工作,为了体现其权威性、效力 性,也必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
本章重点
1. 什么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内容及任务? 3. 鉴定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 简述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实施过程?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2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概念
司法鉴定(judicial expertise)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 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是司法活动中各项专门性 鉴定的总称。
(2)如委托单位提供的材料不全,有权要求委托单位补充收集鉴定资 料。
(3)对不合法或者不具备鉴定条件的鉴定委托,可以拒绝。 (4)鉴定人独立地进行鉴定,不得受外界干扰。 (5)鉴定人根据鉴定需要,有权要求鉴定委托单位将被鉴定人移送有
关精神病医院住院检查和鉴定。 (6)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 (7)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 (8)鉴定人的人身权利,必须受到法律保护。 (9)鉴定人按照有关规定,可向鉴定委托单位收取执业报酬。 (10)鉴定人可以向鉴定委托单位了解鉴定后的处理情况。
鉴定材料包括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 项有关的记录。包括病历资料、医生的证言,案卷资料,当 事双方证人的书面证言,办案人员的陈述和证言,案卷材料, 被鉴定人的档案材料,被鉴定人所写的日记、信件、作品、 绘画等各种书面资料,有关的录音、照片及录像,及其他一 切鉴定人认为鉴定工作所必须的有关资料。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3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对象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7
委托人的真实身份证明包括:委托人为单位或社会组织的, 应开具介绍信,并附单位执照复印件。介绍信的内容不仅应 包含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等,还要 注明和附有法人代表的姓名及其身份证复印件、该鉴定事项 的联系人及身份证复印件、具体联系方法、被鉴定人的身份 及其与委托人的关系。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0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
第三条规定:“为了开展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应当成立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审查、批准鉴定人、组织技术鉴定组, 协调、开展鉴定工作”。第四条规定:“鉴定委员会由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关的有关负责干部 和专家若干人组成,人选由上述机关协商确定”。第五条规 定:“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技术鉴定组承 担具体鉴定工作,其成员由鉴定委员会聘请、指派。技术组 不得少于两名成员参加鉴定”。第六条规定:“对疑难案件, 在省直治区、直辖市内难以鉴定的,可以由委托鉴定机关重 新委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7
3.其他方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任务
(1)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 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2)确定各类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 力;
(3)被鉴定人在某些特定事件之后出现精神异常,确定其精 神疾病的性质(如功能性或器质性)及其严重程度,精神障 碍与该事件或医疗行为的关系,供委托单位作为定罪量刑或 赔偿的依据。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6
第二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程序
一、鉴定的委托
委托可由公安司法机关自行决定。也可由诉讼参与人 申请,公安司法机关决定,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刑事公诉案 件的鉴定,在侦查阶段由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机关决定;在起 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决定。民 事、经济、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法院决定。抗 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根据我国《刑 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精神,尚未立案的刑事自诉案 件,律师依法介人收集证据后、尚未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 人民法院尚未受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当事人、律师、 诉讼代理人为解决举证中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鉴定机构鉴 定,鉴定机构可以受理。公安司法机关决定鉴定时,首先应 出具鉴定委托书,说明鉴定的要求,提供委托人的真实身份 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
(3)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品行端正。鉴定人 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的规定,遵循科学、 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恪守司法鉴定人员职业 道德和执业纪律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4
(二)鉴定人的权利
(1)有权了解、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询问与鉴定有关的当事 人、证人、勘验人等。
(4)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 隐私。
(5)耐心解答鉴定委托单位提出的有关问题。 (6)有依法按时出庭作证、接受法庭和有关人员询问的义务。鉴定人接到人民
法院的出庭通知后,应做好出庭准备,按时出庭,听取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 人、代理人等就鉴定结论所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回答。 (7)妥善保管鉴定的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将司法鉴定文书以及在鉴定过程中形 成的有关材料整理立卷,归档长期保管。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2005年10月1日生效的对司法鉴定机构有了新的规定, 该决定第五条指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 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业务范围;
(二)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4)确定被鉴定人精神障碍的治疗、预后及社会功能损害程 度,以便判定其劳动能力和伤残程度等。
2020/10/18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8
四、鉴定方式
鉴定方式可分为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 (一)直接鉴定 是指鉴定人直接与被鉴定人接触并进
行必要的精神检查进行的鉴定。由于鉴定场所的不 同,又分为门诊鉴定、住院鉴定和院外鉴定。 (二)间接鉴定 亦称缺席鉴定,即在未能接触被鉴定 人的情况下作出鉴定。被鉴定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到 场,仅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做出书面鉴定。如 确定已亡故的被鉴定人在立遗嘱时精神状态是否正 常,是否具有订立遗瞩的能力。又如确定一位自杀 身亡的人,其自杀行为与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