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论文[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

摘要文章揭示了“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 , 认为“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实际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 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 , 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的和谐统一。其次论述了“和而不同”在人格修养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群己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和运用。最后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是一种中国哲学智慧 ,是处理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和而不同人格修养群己关系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的“和而不同”思想尤其值得关注,对这种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及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和”、“同”、“和而不同”的含义辨析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是对春秋以前“和”、“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早探讨“和”、“同”关系的是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在他看来,这里的“他”指的是不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不同因素,它们相辅相成,综合为统一体。和是一种“一”与“多”的辨证关系。“以同裨同”,是指相同事物或构成事物的相同成分的简单重复,无差别的统一。可以说已经认识到了“和”与“同”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不过照史伯看来,“和”与“同”两个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这说明他所理解的统一实质还是调和

史伯后齐国大臣晏婴对“和”“同”思想做了更为深刻的论述。《左传》记载了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之间一场“和同之辨”的精彩对话。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忙。”[1]在晏婴看来,“和”就如美味佳肴,必须用各种不同的调料烹制而成,调和众味。晏婴通过比喻说明“和”是多样性、差异性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单一性的等同重复,同时还将这种“和”同思想推及至君臣关系上,认为“君臣亦然,君所谓同,而有否焉,臣献其同,以去其否”。就是说臣对君不应该盲从苟同,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才能深化对,不同的思想,只有这样“和”的认识。“可”中有“否”,“否”中有“可”,二者既相互对立又辩正统一,把史伯对“一”与“多”对立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上的“矛盾统一”辩证法的理论高度。史与晏的“和同之辩”,为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孔子研究了夏、商、周三代文化 ,在社会新旧交替之际 ,面对客观形势的发展从历史到现实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多次阐述了自己的“和”、“同”思想”。据有关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和”字8次,“同”字9次,明确提出和同之辩的就是《论语.子路》

所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伯峻先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论语.学而》,8页)的“和”有相通之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和”是以礼为准则处理各种不同事物以及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而“同”本来是相同、相等的意思,如“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而在“和而不同”中却有苟同媚世,同流合污之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说 ,道德修养好的君子能以自己的思想协调各种矛盾 ,使一切事情做到恰到好处 ,处于谐和状态 ,而不盲从附合。而道德修养差的小人却一味盲目苟同 ,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而不善于协调。“和”是含着矛盾的统一,“同”是取消差异的苟同,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坚持原则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 , 这就不仅仅是一般哲理的阐述 ,而是上升到处世为人的最高准则 ,较之史伯、晏婴等人 ,在人生哲理上作出了更为精辟的理论创建。

二、“和而不同”在孔子思想中的具体表现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在个人人格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人格修养方面,表现为:

第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而不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衡量标准。“君子”在孔子思想中代表个人品德修养的最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和而不同”是人格修养的最高目标。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意思是朴实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显得虚浮,二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君子的风度,其中二者的统一即是和,朴实与文采则是不同的两个要素。

第二,在认识和对待富贵与贫贱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肯定富与贵是人们的正常欲望即所谓“人之欲也”,但又对不符合道义的富和贵持否定态度即所谓“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虽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孔子所要的富与贵是有条件的有原则的。他赞扬“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的颜回精神,反对在富贵面前丧失原则的不义行为,指出“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第三,在出仕与隐居问题上,和而不同即是肯定学而优则仕,但又对不符合“道”原则的出仕持否定态度。孔子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可见他教授弟子学诗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政治统治人才,但又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可见他并不是主张任何条件下都出仕,而是把有道和无道视为出仕和隐居的原则。这就是在这就是在这一问题上体现的和而不同。

第四,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和而不同即的肯定周礼的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形

式和旧俗,而是既坚持原则又对旧俗作出一定的改革。一方面孔子坚持“克己复礼”,主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化优点,而在革新方面:第一,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主张“务民义, 敬鬼神而远之”对三代以来的神学体系进行了比较大的批判。第二, 孔子赋予礼以内在的情感和道德精神。如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 宁俭; 丧, 与其易也, 宁戚。”(同上)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里孔子把礼看作是人的情感的体现, 其实质内容则是“仁爱”, 是先王之道的精神实质之所在, 第三, 进一步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期奉行“礼不下庶人”, 而孔子提出“齐之以礼”, 把礼作为调节整个社会关系的规范。可见在认识和对待礼的问题上,孔子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注重整体和谐又主张承认差异。

第五,在教育上,和而不同首先表现为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的人性论作为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他认为人性是相同的, 但不是绝对等同的, 在同中包含着差异; 同时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会使这种差异进一步明显化。其次表现为在此基础上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孔子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因而他的弟子很多,其出身、地位、习惯、志向、性情、才智等各不相同。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论语.先进》)所以在培养他们时,就不能用一个模式统一施教,而应“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孔子因材施教的许多事例,其效果是显著的。这是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表现。和而不同在教育上还表现为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论语.为政》)在他看来,学与思是不同的,二者应该结合起来。”这是和而不同在治学上的要求。最后,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上表现为“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的统一。如“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所谓“一以贯之”,就是有一个基本概念贯穿在他的思想之中。这是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学习上处理一与多的辨证关系上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上,和而不同思想主要表现为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上。

首先是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继承了晏婴的主张一方面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八佾》) 另一方面因为君主之所是未必是 , 君主之所非未必非 , 所以对于君主做得不当或错误之处 , 大臣应该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具体就是做到“勿欺也 , 而犯之”(《宪问》)。因此“和而不同”在处理君臣关系时 , 就是既要忠于君主 , 又不盲从君主 , 而是对君主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要敢于批评。

其次在认识和处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坚持统治,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 , 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 也就是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处于一个和谐的统治秩序之中。孔子多次谈到使民服以及使民敬、忠、劝的问题。如哀公问:“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 则民不服。”(《为政》) 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