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民性
欧洲各国人性格特点

欧洲各国人性格特点瑞典瑞典人瑞典人高高个儿,金发碧眼,冬天戴顶羊毛帽儿。
他们生性腼腆、含蓄寡言,认真、勤奋,难得对自己一笑。
瑞典人喜按习惯行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为的只是在出发上班前有足够时间阅读晨报。
——因为上班总在八点后才开始,所以可推断瑞典人的阅读速度并不那么快。
除了自己,瑞典人通常关注的事物依次为:金钱、所从事的职业、家居、冰球,然后才是家庭。
他们也喜爱动物,这里主要指的是狗。
在自行车后面牵一条巨大的阿尔泰猛犬,花上几个小时穿过城镇街道,对他们来说是寻常事情。
瑞典人通常都很守时、诚实、可以信赖、干净整洁,拥有自己的牙齿,也很守法。
说他们守法的依据尤其体现在人行十字路口。
不论天气多么糟糕,他们宁愿站在雨中淋个湿透也决不横闯空无来车的红灯。
同样,他们总不忘记系安全带,从不酒后开车,总及时交纳电视费、申报税单,遛狗时总带只塑料袋。
等而往之,不一而足。
瑞典人十分警觉,除了打喷嚏,绝少冲动行事。
对他们来说,所有的决定都是生死悠关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们会先尝上至少十种不同的奶酪,才下定决心买仅仅二十克其中的某一种。
正是这种警觉性,使得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投入婚姻之舟。
他们会先与一个女性同居,生一两个孩子,然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话——才向她求婚。
谈到婚姻,瑞典人与大多数欧洲人也是相当不一样。
所有家庭主妇能做的事,从烹饪到缝一颗扣子,他们都能做得更好。
事实上也是如此,除了母乳奶孩子,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分担的。
瑞典人喜欢显得知识面广泛,可以花几小时去研究诸如核能、第三世界、环境污染、南非形势、大蜈蚣的性习惯之类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只好少注意那些次要的事情,如邻居的名字,或者某一种啤酒是否该受禁等等。
如果涉及到保健问题,多数瑞典人不免有些盲从。
他们常有规律地在周末时间里去最近的林子里跑步,花数小时在地下室里蹬固定于地板上的自行车。
由于牢记卫生问题在心里,许多瑞典人也已放弃了抽烟、食糖和晚间的咖啡,也不会在晚十点后才上床,不会与陌生人混在一起。
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

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德国在20世纪曾经历过辉煌的时期,但也经历了黑暗的时刻。
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就是其黑暗时刻的源头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民族主义原本可以成为凝聚力的象征,但是在德国,它成为了一场劫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
一、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德国正处于欧洲强国中的第二梯队,经济和军事实力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开始感到自卑,认为德国应该拥有更强大的地位和权力。
这种情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达到高潮。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了,被列强要求承担全部战争责任和赔款。
这种情况引起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沸腾。
德国人认为自己被欺负了,对外国人怀有敌意。
同时,国内的情况也不乐观。
德国的政治体制不稳定,经济和社会状况也不好。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民族主义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德国民族主义的后果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这场战争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战败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德国地域被分裂,国家经济和社会被摧毁。
数百万人死亡,整个民族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
德国民族主义的后果也体现在国际社会上。
由于德国在二战中的行为,使得德国在战后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德国被迫担负了巨大的赔款,国际社会不断地对德国进行惩罚和限制。
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三、反思与教训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使得人们对民族主义产生反思。
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主义不应该变成狂热和排他的工具,而应该是一种凝聚力和共同价值的象征。
我们需要重视多元文化的存在,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社会。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德国的经验中,汲取一些教训。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强大和权力,而是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我们应该关注国家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人民的幸福和福祉。
总之,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后果告诉我们,民族主义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独立、强大的代表,它应该被当作一种凝聚力和共同价值的象征。
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如果德国人笑了,世界将为之颤抖”在德国的日子里,随着对德的观察、了解的不断加深,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德意志民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这个国家为什么能在本世纪内接连两次挑起世界大战?战后这个民族为什么又能迅速地从废墟上崛起,从而又在经济上征服至少半个地球?有人说,本世纪上半叶德国未能用军事手段获得的东西,本世纪下半叶被它用经济手段获得了。
这句话当然有失之偏颇之处,但仔细想想,谁又能否认它说得确有几分道理呢?显然,这些问题的内涵早已突破了日常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范围,深深地切入了文化层面。
“每当我在深夜想起德国/我就辗转反侧/我无法人眠/我的热泪夺眶而出。
”这是距今150年前,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流亡巴黎时,在病榻上写下的诗句。
150年过去了,当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第二次获得统一之后,想不到这几句当年被海涅用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的诗句,今天又经常被一些德国周边国家的人士所引用,其中的情感自然早已发生了变化。
敬乎?怨乎?恨乎?实在是难以言传。
德国太复杂,太奇妙了。
英国本世纪著名历史学家泰勒在评论德国时这样说:“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
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年多的历史中,德国人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
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别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的压迫。
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
“德意志”这个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意味着敏锐、细腻、令人信任、尊重上帝;但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又意味着残暴、毫无原则以及奴役他人。
因此,有时候德国人给人一种印象:他们太厚爱这个世界了;同时他们又给人一种印象:他们简直不配为人。
而这两种特点不但会在同一个时代出现,而且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美国历史学家克莱格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德国这样,令人难以一言以蔽之地归纳其民族性格。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双重性

作品向我们描述的学校环境布置有德国画家费尔巴哈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的绘画作品《美狄亚》、古希腊雕塑《挑刺的少年》的照片、古希腊雅典娜女神庙庙柱中楣的石膏复制品、希腊重甲胄武士雕像、赫耳墨斯圆柱复制品、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脸像、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等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的胸像复制品。
作者之所以要反复描写这些环境布置。
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所文科中学,是“我”的母校,而是另有深意。
我们知道,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曾在戏剧、雕塑、哲学等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从中找到衡量事物的标准和思想的源泉。
这些艺术成就,自然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使这个民族有着追求艺术和美的历史传统。
小说中写到国家“明文规定”把这些艺术品当做一所“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就是很好的证明。
同时,她自身也在文化与智慧方面对全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孕育出许多科学大师和文化巨人,如发明活版印刷的古腾堡,为牛顿万有引力奠定基础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诗人兼思想家海涅、歌德,剧作家兼诗人席勒,哲学家康德、费希尔、黑格尔、谢林和费尔巴哈,音乐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李斯特和瓦格纳,等等。
可以说,这所摆满了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作品的文科中学,象征着德国民族性格中唯美和“向善”的一面,也浓缩着德国的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
而与这些崇高的艺术和精神同时存在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这个国家无处不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教育。
同样是这所文科中学,墙上又挂着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的画像,使普鲁士从一个小王国变成一个欧洲强国的老弗里茨的画像,鼓吹“超人哲学”的尼采的画像,代表日耳曼民族纯正血统的人种脸谱像,曾沦为德国殖民地的非洲西部国家多哥的风景画,此外还有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
这一切,又折射出这个国家殖民和扩张的野心,昭示着这个民族性格中丑陋和“为恶”的趋向。
扬-维尔纳·米勒谈德国政治与知识分子解析

扬-维尔纳·米勒谈德国政治与知识分子魏玛时代的民主政治为何如此脆弱?德国如何从政治极权转变为民主宪政?德国在二战后如何完成了对纳粹时代全民族反思?曾在中国先后出版过《危险的心灵:施米特和战后欧洲思想》和《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的扬-维尔纳·米勒与知名学者徐贲就二战前后德国政治文化进行了对谈,强调了德国知识分子在几个历史阶段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您的书里谈到,1933年以前的魏玛共和时期,许多德国自由主义者对群众民主感到不安和焦虑,使得德国知识分子对民主议会政治充满了反感和不信任。
能否请您谈一谈魏玛共和时期的政治特征?以今天的角度来看,魏玛民主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米勒:不只是在德国,甚至不只是在欧洲,“魏玛”一词至今仍然催动着我们的政治想象。
“魏玛”代表着民主在二十世纪遭受的一场最令人惊讶的失败,民主的这场失败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后果。
要说清楚魏玛的教训究竟是什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魏玛的失败并不是由某种制度原因所注定的,如强势总统或一般性的政治制度架构。
魏玛的宪法是高度民主的,也很进步,但是正如Franz Neumann(魏玛时期的著名律师)在当时就指出的那样,魏玛宪法也许更像是一个条约或停战协定。
当时德国的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敌对的关系,宪法起到的是在它们之间调停的作用。
真正的民主制度需要具有内部的同质性,宪法的作用是在民主的朋友们之间,为全社会的政治游戏和政治目标规定一套充分一贯的游戏规则。
(徐贲按:施米特政治哲学提出的政治同质性和政治的根本在于分清朋友和敌人,放到这个历史背景中去理解,便对思考民主宪政仍有意义)。
魏玛民主的软弱,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德国政治文化中有许多非常违背自由(deeply illiberal)的因素,战败后的德国深深感到《凡尔赛条约》的耻辱,经济恶化在1920年代到了令人不能忍受的程度。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二战后人们还从体制建设和宪法条文来总结魏玛时期的政治教训。
各国人的性格特点

各国人的性格特点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和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刻板;俄罗斯人:粗犷狂放。
用四字成语形容德国人、俄国人、法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西班牙人、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德国人、一丝不苟固步自封俄国人、坚韧不拔自高自大法国人、浪漫情怀自吹自擂韩国人、奋发图强自取其辱日本人、精益求精自取灭亡西班牙人、热情似火自生自灭英国人彬彬有礼自欺欺人俄罗斯人,英国人,德国人的外貌特征?发色,瞳色,轮廓,体型俄罗斯人:男人毛多女人生完孩子就变河马体形瞳孔淡褐色英国人:男人鼻子大毛发颜色最淡个子高瘦女人同英国男人瞳孔淡蓝绿色德国人:男人脑袋小身子大强壮眉骨高女人轮廓生硬像男人瞳孔棕色头发淡黄或棕红色多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怎么样,比较一下首先德国人很严谨做事情特别认真不过他们的风趣和幽默是你了解了才有有点感觉的做事很讲究效率很直接的那种英国人也是比较古板的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有时候不小心把HE 和SHE搞混了他还会马上纠正你挺郁闷的比较拖然后男人感觉都是那种很MAN的特别带伦敦腔的很忧郁的感觉澳大利亚人就比较开放美国人那更是开放了后者更放肆点美国人很有创造力很固执比如你卖东西跟他如果他买了19元你叫他多给1元然后他拿50找比较好找他会说“WHY I NEED TO GIVE U MORE?” 他们根本理解不来数学是垃圾很自由的想法基本上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然后家庭的观念比较少实话说澳大利亚的不怎么了解这些是根据学校的外教比较得来的我喜欢加拿大人懒的很讨人喜欢怎样从身体特征区分美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等移民国家什么人都有,是不能用面部特征分的。
如果你指的是白人的话,那么,典型的各国白人面部特征是:美国人一脸牛气哄哄,头发蓬松,白脸有点红(喜欢户外活动),大脸,一般有点浮肿(垃圾食品吃成的)英国人一脸高贵气质,头发剪得齐整而短,脸上干净,就算留胡子也很整洁。
俄国人通常留大胡子,鼻子特别勾,脸特别白,头发颜色最浅。
德国人性格特性及形成原因

√Indeed , diligence, punctuality , thrift , doing things by the book Performance:① German religious revolutionary Martin Luther once said one sentence: "Even if I know the whole world will be destroyed tomorrow , I still want my German vines planted today ." This fully shows the German sentence of hard, not accepting spirit.② Germany 's national emblem is a beak claws of the eagle, eagle features are brave . Germany, parks, railway stations and other public places for decorative bronze statue , mostly lions, horses and muscular men , women rarely used as propaganda. This is a portrayal of the German national character .③ German emphasis on practical, honest and reliable from all things in mind, to get their houses architecture, for example , though not beautiful in design , but plain, neat appearance. Every kind of material , such as glass , locks , hinges, clasps , switches, lamp shades, curtains, hangers , etc., even though extremely window dressing , are also strong fastness , not sloppy. In Germany, any of a building , a piece of furniture ,a device , it seems that for the long-term project plan.③strict German school and family education and also determines their undisciplined style tune. American teachers have a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the German , in his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virtues of children made such a comparison : in a storm , sunny day , an American girl would be attracted to bright sunshine , play outside for a while and then reading ; while a German girl after homework is , and then go out to play. First job, after Entertainment, which is the German education. People only after hard work , have the power to enjoy life.④ Germans very particular about cleanliness and tidy , not only to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their own little lives and tidy, but als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arge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 In Germany , both the parks, streets , or theaters or other public places , and everywhere spick and span , neat .⑤ German law-abiding . There is a joke : at midnight while driving , he saw the red light but also parking , the world's only German . This shows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the Germans in terms of compliance , but also shows that Germany is a strict law enforcement . East Germany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support of the Soviet Union under statehood , while East Germany and other Eastern European socialist countries, the impact is well received by the Stalinist model , but also by the high voltage control of the Soviet Union , it is difficult to be ableto take a suit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path ; there is, then Eastern European socialist countries , people's thoughts are on the high pressure control , so those scientists intellectuals, that is, when the East German nation-building talents are most needed , more than half have fled to the West to go. Most fundamentally, the East German Stalinist model has also been affected , and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Germanys on widening, per capita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West is 2 times in East Germany .√The reason for German’s personality of rigorous:1 ) Historically , Germany had this tradition.German proverb --- time is the emperor of courtesy.In ancient Germanic peoples educate themselves so the next generation . " Comply with the time ," not only in Germany, has been regard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 degree , but also by the Germans proud to be called an integral part of German culture. German punctuality is also world-famous . German saying goes : time is the emperor of courtesy. "Compliance with the time ," not only in Germany, has been regard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education degree , but also by the Germans proud to be called an integral part of German culture. Any slightly more formal events , they must first make a plan, or a guest who hold events usually one or two weeks ago on the invitation . Invited to official events will beattached in a receipt, inform the invitees , if not attend please notify the owner before the specified date . In this case , if the invitee does not make any answer , that would be considered impolite. After accepting the invitation to such a change can not, as about half-way to go, should notify the owner as soon as possible , so that the owner make alternative arrangements. If due to temporary reasons, more than 10 minutes late , they should call ahead to notify cry, because in Germany, private dinner occasions , waiting for late arrivals normally no more than 15 minutes. Guests arrive late , the owner and other guests would like to apologize . Therefore , appointment feast, in case of traffic peak, we must set out earlier to avoid being late .2 ) Industrial Revolution deepened this character . Both the production sector or the transport sector , punctuality , rigorous are essential , so you ca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3 ) German warrior . The army is what I Needless to say it, we can think of is what the PLA 's military ? Look at the style of the German army during World War II . Some friends say that Hitler influence , he is not so much skill , character of a nation is thousands of years to form .。
民族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

民族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
一、民族性的定义和概述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特殊性格、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人们
对民族的集体心理特征的总称。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民族性的定义和理
解存在差异。
二、西方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法国:法国人注重形式与美感,追求个人自由与个性表达。
2. 英国:英国人注重礼仪和传统,保持冷静和自制力。
3. 德国:德国人重视纪律和效率,追求精确和秩序。
三、亚洲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中国:中国人倡导集体主义和孝顺的传统,强调和谐和亲情。
2. 日本:日本人注重纪律和自律,重视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
3. 韩国:韩国人重视家族和社会地位,追求成功和社会认可。
四、非洲国家的民族性观念
1.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人强调社群和家族的连结,重视亲密关系和礼仪。
2. 肯尼亚:肯尼亚人注重和平与温暖,传统尊重长辈和强调共享资源。
3. 埃及:埃及人崇尚谦逊和礼貌,重视信仰和家庭纽带。
五、民族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替代性观点
1. 具体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具体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开始凸显,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越来越多元化。
2. 移民对民族性的影响:移民的涌入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传统的民族性定义和理解逐渐变得模糊。
总结: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存在差异,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亚洲国家还是非洲国家,人们对民族性的认识都体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性的定义和理解趋向多样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挑战着传统的民族性观念。
各国人民性格一览表

各国人民性格一览表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
因为历史、文化、环境之不同,各国人民的民族性格自然有很大差异,每一个民族也都以自己的民族性格为骄傲,而事实上,有的该骄傲——比如那些找到了科学和民主的民族;有的就不该骄傲——比如至今仍然在专制和愚昧的泥潭里自得其乐的民族。
法国人:法国人是急性子,充满革命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作为一个民族,他们的集体性格是先作,作了再想。
这就带来一种后果,没有想好,却已经捅了大漏子,只好事后慢慢弥补,法国大革命就是这种结局。
英国人:英国人讲究程序,有绅士风度,他们的集体性格是:一边想一边做。
这样有两种便利,既不落伍,也不出风头。
有了好处,自己能得益;有了坏处,自己随时可以向后转,这一点很有中国人的智慧——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德国人:德国人长于思考,任何一件事情,在他们没有想明白之前,是不会轻易动手的,他们的规则是:想明白了,再作;没想明白,接着想。
因此,德国人思考的时间远比干活儿的时间长,就像一杯啤酒泡沫远远多于啤酒一样——虚拟的多,务实的少。
但这不表示他们进步慢,一旦他们想清楚了,身手也是非常敏捷的。
在英国、法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时,德国依然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诸侯集合,可是,当他们决定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他们就飞快地崛起了。
美国人: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国家,他们做一件事情之前,要首先建立一个模型,验证之后,再去实施。
如果做错了,他们就修正模型,从头再来。
意大利人:意大利是一个艺术化的国家。
在这里,一半是艺术家,另一半是艺术评论家,即:一半人做事,另一半人评论事情做得怎么样。
这个国家,因此而进步。
西班牙人:西班牙是一个懒散的民族,自从在南美洲掠夺了一些金银财宝之后,他们就无所事事了。
在这个国家,1/3的干活儿,1/3的人看着,另外1/3的人发牢骚。
俄罗斯人:曾经,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是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起点。
原因是,在这个国家,一半人干活儿,另一半人搞破坏,两者相抵消,等于什么也没干。
德国人性格及其文化的影响

德国人性格及其文化的影响院系新闻传播学院姓名周晓磊学号20104655德国人的性格及其文化影响上了《德国文化史导论》,了解到,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德国人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从中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温柔。
德国的文化因素到底对德国人影响多大呢?德国人的服从性和不安全感使德国人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
在世人的眼中,德国让你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其实这就是德国人所标榜的服从性。
德国人是一向崇拜和服从权威的,这起源于古时条顿人作战养成的习惯。
奥托.冯.俾斯麦就不无得地称赞普鲁士的这种“美德”-“荣誉、忠诚、顺从、和勇敢贯穿于从军官到年轻新兵的整个队伍”路得维希在《德国人》中说到:“由于好战的传统和严格的训练,服从性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可见,从军队到人民,“服从”已成为德国人的主要性格之一,这也是条顿人所特有的性格。
这种性格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因为“服从,责任感,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保证了德国人能迅速的发展工业和进行战争。
”德国人的绝对服从,包括下级对上级、人民对领袖的顶礼膜拜使得希特勒能够利用这种性格迅速发动战争。
还有英法在二战前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为什么不仅未能阻止德国发动战争,反而导致二战的加快爆发?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德国人的性格所致。
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指出,“德国习惯于服从,他们甚至对征服者得冷酷无情,严厉苛刻也感动钦佩。
德国人具有神经质的性格,他们往往屈服于对手的威胁,而对对手所采取的和解态度,却认为这是软弱和胆怯的表现。
那种认为如果采取温和的和平方式可以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传奇式说法,只能出于从来没有研究过德国人性格的人之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十年爆发。
”因而一战后英法等国对德国采取温和和措施加上德国人的欺软怕硬性格,导致二战的爆发。
德国人的另一个性格就是有三百多个小国组成。
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容易导致外来入侵。
因此统一之前的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德国人,即使是统一后亦不例外。
欧洲几个典型国家人民的性格特点

欧洲几个典型国家人民的性格特点欧洲几个典型国家人民的性格特点2010-05-04, 已被浏览了 2425 次瑞典瑞典人瑞典人高高个儿,金发碧眼,冬天戴顶羊毛帽儿。
他们生性腼腆、含蓄寡言,认真、勤奋,难得对自己一笑。
瑞典人喜按习惯行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为的只是在出发上班前有足够时间阅读晨报。
——因为上班总在八点后才开始,所以可推断瑞典人的阅读速度并不那么快。
除了自己,瑞典人通常关注的事物依次为:金钱、所从事的职业、家居、冰球,然后才是家庭。
他们也喜爱动物,这里主要指的是狗。
在自行车后面牵一条巨大的阿尔泰猛犬,花上几个小时穿过城镇街道,对他们来说是寻常事情。
瑞典人通常都很守时、诚实、可以信赖、干净整洁,拥有自己的牙齿,也很守法。
说他们守法的依据尤其体现在人行十字路口。
不论天气多么糟糕,他们宁愿站在雨中淋个湿透也决不横闯空无来车的红灯。
同样,他们总不忘记系安全带,从不酒后开车,总及时交纳电视费、申报税单,遛狗时总带只塑料袋。
等而往之,不一而足。
瑞典人十分警觉,除了打喷嚏,绝少冲动行事。
对他们来说,所有的决定都是生死悠关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们会先尝上至少十种不同的奶酪,才下定决心买仅仅二十克其中的某一种。
正是这种警觉性,使得他们不会轻易将自己投入婚姻之舟。
他们会先与一个女性同居,生一两个孩子,然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话——才向她求婚。
谈到婚姻,瑞典人与大多数欧洲人也是相当不一样。
所有家庭主妇能做的事,从烹饪到缝一颗扣子,他们都能做得更好。
事实上也是如此,除了母乳奶孩子,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分担的。
瑞典人喜欢显得知识面广泛,可以花几小时去研究诸如核能、第三世界、环境污染、南非形势、大蜈蚣的性习惯之类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只好少注意那些次要的事情,如邻居的名字,或者某一种啤酒是否该受禁等等。
如果涉及到保健问题,多数瑞典人不免有些盲从。
他们常有规律地在周末时间里去最近的林子里跑步,花数小时在地下室里蹬固定于地板上的自行车。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德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独特风情的国家。
它的特色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建筑文化:德国以其精美的建筑而闻名。
从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到现代化的建筑,德国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
例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慕尼黑的新天鹅堡则展示了浪漫主义建筑的精髓。
此外,德国还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海德堡、罗滕堡和法兰克福,这些城市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音乐文化:德国是音乐的故乡,许多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都来自德国,如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
德国有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和莱比锡布商乐团。
此外,德国还举办着一些世界知名的音乐节,如巴伐利亚音乐节和莱茵河古典音乐节。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摇滚乐,德国在音乐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和创造力。
3.文学和哲学:德国有着辉煌的文学和哲学传统。
著名的德国作家包括歌德、谢林、荷尔德林和哈耶克。
经典的德国文学作品,如《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
德国的哲学家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和尼采。
他们的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啤酒和美食文化:德国人非常爱喝啤酒,因此德国也成为世界啤酒之乡。
德国的啤酒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种类的啤酒可供选择。
慕尼黑的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此外,德国还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如香肠、猪脚和苹果派。
这些美食代表了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口味。
5.节日庆典:德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如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期间,德国的城市和小镇会装饰成梦幻般的圣诞景象,人们会去参观圣诞市场和购买手工艺品和圣诞美食。
德国的复活节庆典也非常独特,人们会互相赠送彩蛋和参加传统的游戏活动。
此外,德国还举办一些独特的节日,如慕尼黑啤酒节和斯图加特啤酒节,这些节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之,德国以其建筑、音乐、文学、美食和节日庆典而闻名于世。
论德国啤酒文化与德国国民性格的关系

一、德国啤酒纯净法 啤酒纯净法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关于啤酒的正式立法,始 于 1516 年巴伐利亚州因戈尔施塔特城市,因此,人们通常所 称的啤酒纯净法指的是巴伐利亚州啤酒纯净法,因为当时尚 不存在“德国”这一概念,后来才发展出另一个德国版本的啤 酒纯净法,相 比 较 而 言,巴 伐 利 亚 州 啤 酒 纯 净 法 更 为 严 格。 巴伐利亚州啤酒纯净法要求酿造啤酒的原料只能是大麦、啤 酒花和水,而德国版本的啤酒酿造法将啤酒分为下层发酵啤 酒和上层发酵啤 酒,下 层 发 酵 啤 酒 只 能 使 用 大 麦 麦 芽、啤 酒 花、酵母和水; 上层发酵啤酒可以包括大麦麦芽、啤酒花、水、 酵母、蔗糖、甜菜 糖 和 衍 生 自 上 述 糖 类 的 着 色 剂 等。 德 国 啤 酒种类众多,有 40 多种不同类型的啤酒,例如 Altbier、Pils、 Klsch、Lager、Schwarzbier、Weizenbier 等,以及超过 5 000 多 个独立的啤酒品牌。1603 年,海德堡市还颁布了《海德堡啤 酒法规》,以确 保 酿 酒 传 统 标 准 能 准 确 地 被 遵 守 与 传 承 。 德 国酿酒商联合会主席 Hans - Georg Eils 博士和巴伐利亚州酿 酒商联合会主席 Friedrich Düll 认为,如果德国仍然被认为是 无可争议的啤酒国家,那将归因于啤酒纯净法。啤酒纯净法 不仅保留了啤酒酿造的传统工艺技术,而且还被认为是当今 世界上最古老的食品法。今天,大多数德国酿酒商都为古老 的啤酒纯净法感到自豪,德国酿酒商联合会还曾在 2013 年 向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将啤酒纯净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予以 保护的申请,可惜由于提交的文件不合标准等原因而遭到了 拒绝。为了纪念啤酒纯净法,德国规定每年的 4 月 22 ~ 23 日 为啤酒纯净法的纪念日。
德国民族和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德国民族和文化的历史和特点德国,一个被称为欧洲中心的国家,自古以来拥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德国民族和文化在历史中具有着独特的特点,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历史传承德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境内日耳曼、凯尔特人等部落。
罗马帝国入侵后,境内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
中世纪时期是德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中世纪古堡、教堂、城市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至今仍在德国境内得以保存。
18世纪时期,德国打破了黑暗时期,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文化思潮重新点亮了德国文化的灯塔。
二、哲学文化德国不仅以其历史传承而出名,更因其哲学文化而备受瞩目。
作为马克思、尼采、黎曼等众多知名思想家及科学家的故乡,德国哲学文化以其多元化、思想深度和独特性闻名于世。
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实证主义等德国的哲学思潮深受世人影响。
德国的科学文化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德国是欧洲最早建立大学的国家之一,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诞生过众多杰出科学家。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德国文化的一次重大飞跃,德国诗人歌德、雨果、诗人席勒以及莫扎特等艺术巨匠纷纷涌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中德国也不乏佼佼者。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精神也深刻影响当前的欧洲国家和世界文化。
四、音乐德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德意志学派这一音乐学派在世界音乐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贝多芬、巴赫、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家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德国的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等丰富多彩。
五、文化旅游德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包括城市、古堡、博物馆、音乐节、雅典娜女神像等文化遗产。
德国的城市风情独特,柏林、慕尼黑、科隆、汉堡等城市都各有特色,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游览。
同时,德国的博物馆小到专门的名人故居、车站、书店均有珍藏品,大到德国最大的Museumsinsel博物馆群及新任百年当代艺术中心“Elbe-Philharmonie”等都是让文化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沉迷其中的绝佳选择。
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

德国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比英国和法国都要晚。
直到1806年,才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它其实并非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复杂的实体,一个旧式的、古老的政治体。
将德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语言,语言在19世纪对德国认同感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
直到1871年俾斯麦武装了德意志帝国以后,德国人才获得了认同感的政治框架。
俾斯麦帝国还发展起某种政治上的认同。
但在俾斯麦界定的政治上的德国和文化上的德国之间仍有区别,后者还包括奥地利,以及哈布斯堡帝国和瑞士讲德语的地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他们的政治哲学视为反西方的。
1918年,托马斯·曼初版了《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他在书中将西方文明和德国文化对立起来。
当1918年、1919年西方民主制度终于被引入魏玛共和国的时候,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体系,是胜利者强加给德国人的。
“胜利者的制度”这一称谓,被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利用来激发反西方的情绪。
对西方的反感终于在二战后被克服了,对西方价值政治上的采纳开始于前联邦德国。
1986年,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做了一个概括,我经常引用它,因为非常精彩。
哈贝马斯写道:“对西方政治文化的无条件开放,是战后时代智识上的成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引以为豪的。
”1990年,德国问题终于经由统一而得到解决,整个德国进入了西方民主制度。
德国问题自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一直存在,它是自由和统一的问题,也是个疆界的问题。
疆界问题在1990年德国和波兰确认边界后解决了,自由和统一问题在1990年10月因东德接受德国宪法而获解决。
《南》:对于很多人来讲,很难理解历史上的德国为什么如此富于侵略性,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温:德国是个后来者(指在帝国主义阵营中)。
我认为在心理上,这是德国的精英们在1914年发动那场——当时的德国总理比特曼·霍伊维克称之为先发制人的——战争的原因之一。
从德国人的性格弱点看二战爆发

从德国人的性格弱点看二战爆发在历史课本与历史著作中,历史学家们分析了二战爆发的原因,大多都是从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来考查,很少从德国人的性格方面来分析。
读了艾米尔.路德维希的《德国人》,让笔者了解到导致二战爆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国人所特有的性格。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性格,德国人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德国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
服从而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有温柔。
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次次引爆了世界大战。
德国人的这种性格为什么能够导致二战的爆发,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关系:1.服从性在世人的眼中,德国人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其实这就是德国人所标榜的服从性。
德国人是一向崇拜和服从权威的,这起源于古时条顿人作战时养成的习惯。
奥托.冯.俾斯麦就不无得意地称赞普鲁士的这种“美德”-“荣誉、忠诚、顺从和勇敢贯穿于从军官到年轻新兵的整个队伍”。
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说到:“由于好战的传统和严格的训练,服从性已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
”可见,从军队到人民,“服从”已成为德国人的主要性格之一,这也是条顿人所特有的性格。
这种性格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因为“服从,责任感,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保证了德国人能迅速的发展工业和进行战争。
”德国人的绝对服从,包括下级对上级、人民对领袖的顶礼膜拜使得希特勒能够利用这种性格迅速发动战争。
还有英法在二战前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为什么不仅未能阻止德国发动战争,反而导致二战的加快爆发?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德国人的性格所致。
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指出,“德国习惯于服从,他们甚至对征服者的冷酷无情,严厉苛刻也感到钦佩。
德国人具有神经质的性格,他们往往屈服于对手的威胁,而对对手所采取的和解态度,却认为这是软弱和胆怯的表现。
那种认为如果采取温和的和平方式可以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传奇式说法,只能出于从来没有研究过德国人性格的人之口。
紧跟在温和的和平之后,而没有全面裁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提前十年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国民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写过一首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德国是从废墟中走出,进而又成为欧盟第一强国,其国民性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历史渊源要分析德国国民性,就必须从德国的历史谈起:日尔曼民族原先是一个极其落后,但是骁勇善战的民族,希腊罗马等大国常常把日尔曼雇佣军当作最忠诚的雇佣军,为他们开拓疆土,抑或是抵御外辱。
也得益于这种天生的战斗天赋和战争传统,日尔曼人最终毁灭了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此时罗马帝国已然分裂,实力大不如昔),亲手葬送了欧洲引以为豪的文明之一——罗马文明。
四分五裂的国家也为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有点像中国战国的混战,大大小小的封国不计其数,战争旷日持久。
直到一位影响德国历史的人物——俾斯麦的出现,才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是德国重新走上了统一的大道。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德国从农奴制直接飞跃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没有经过多少转型的阵痛后,就迅速成为了欧洲新兴的强国之一,并且为了世界新格局的划分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结果就如第三次普法战争的翻版,只不过输赢双方对调。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还、凡尔赛之耻再加上沉重的战争赔款,德国国内生活苦不堪言,国际外交无法抬头,内忧外患反而催生了纳粹法西斯的兴起,从而又使世界人民遭受了更为惨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结果自然不用提,战后的重建问题以及战争在国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德国人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国土被分区占领和而后的两德分裂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回顾历史,再去比较现今德国的发展水平,不得不叫人佩服的德国人的坚忍。
(二)现状如今德国的现状不言而喻,作为欧盟魁首,西方第三大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实力超群,曾今屹立不倒的马克和现在坚挺的欧元都深深刻上了德国的烙印。
同时在国际事务上的诸多“独特”立场(主要指反美立场)和处理欧洲事务的态度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三)国民性概述究其历史渊源和现状,将德国国民性概括为以下几点:1)坚韧与顽强客观的说,德国人的坚韧与顽强不仅表现在战后经济的飞跃,而且也表现在战争中的坚持不懈。
远征苏联即使是希特勒的决策失误,可是百万德国士兵在零下数十度的严寒中直接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城下,且巷战数月有余,最终不敌。
虽然所谓正史上夸奖苏联人民英勇顽强,但客观的说,德国士兵也并不逊色。
当然还是要说战后的重建,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柏林被轰炸过的那片惨不忍睹的废墟的照片,全德国都笼罩在那股压抑的战败阴影之下。
撇开“马歇尔计划”不谈,德国复兴的速度也是惊人的:45年投降,60年代崛起,70年代富强,短短二十年,这个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世人惊叹的眼光中实现了蜕变,正如海涅所说,这是一个“冬天的童话”。
2)创造性德国人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哲学,音乐,机械等方面。
哲学:近代哲学大师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都是德国人。
音乐: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贝多芬,舒曼,格瓦纳等大师。
机械:德国的机械制造在世界首屈一指,尤其是汽车,大众、宝马、奔驰均出自德国。
尤其可以突出德国人创造性的例子是一件趣事:柏林墙建起之初,东德人曾上演无数飞跃柏林墙的好戏。
其中竟然有人以一己之力制造出了潜水艇、热气球等不可思议的工具,然后又不可思议地“偷渡”到了西柏林。
3)严谨、刻板、缺乏幽默感德国人的严谨恐怕是举世文明,从西门子到大众,从飞利浦到博世,每一样写着德国制造的商品上,也同时写上了严谨二字。
然而严谨过头就变成了刻板,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在路上发现一张钞票,美国人会捡起来直接花掉,日本人会去报告警察,而德国人会拿尺规,仔细测量钞票的位置。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真实地反映了德国人的刻板。
对于幽默感这件事,虽然与英国人相比,德国人还是略占上风的,但是相较于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德国人那点幽默就相差太远,或者说根本不值一提。
4)保守、排外说德国人保守,肯定是比较贴切的。
长期的战争以及战后的紧张气氛,使原本就不太奔放的德国人更加保守。
所谓排外,不仅是因为欧盟一体化带来的岗位危机,更深层次是源于德国人与生俱来的骄傲,对其他民族的“歧视”,所以外国人即使移民到德国,也是要承受种种轻视。
而且德国人对外国人也常有表里不一的举动,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向一个德国人问路,他可能详细地解答,甚至放下手边的工作把你带到目的地,但是他心里却很不欢迎你来到这个国家。
(四)横向对比1)与日本同样作为二战战败国,同样本土遭受巨大摧毁,同样迅速崛起、经济腾飞。
两个国家都给其他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德国在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一跪后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谅解,而日本却陷入与东亚邻居之间的历史问题的水深火热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也是一个坚韧的民族,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原子弹的牺牲品,在1950—1970这二十年内实现了GDP年均10%的高速增长,成为了西方第二大资本主义大国。
2)与美国两者共同点是均为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均有称霸世界的图谋。
不同的是德国过早以战败的方式退出竞争,而美国却一点点蚕食着世界独霸地位。
另外德国人的严谨有时也反噬自身,极为完善的社保体制,现在却成了制约德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形成了难以解脱的死循环。
所谓“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3)与中国与中国的不同,也就是中国与欧洲的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深谙中庸之道的民族,千百年来尊君重民,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念孕育了一群与世无争的中国人,有外国学者曾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所以近代我们遭受了耻辱的侵略(当然也包括德国),也就是说,与“剽悍”的欧洲人相比,中国人缺乏很多竞争意识。
*****************************************在这片开满矢车菊的土壤,飞向着自由的白鹳,而德国人也在创造着自己的童话。
解读国民性苏开源国民性是一个民族国家公民区别于其它民族国家公民的人格特征。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个民族国家的公民或百姓,长期生活在相对稳定、共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血缘亲属关系和独特地缘的民族关系中,必然“习相染”,从而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智能结构和行为方式诸方面,积沉、形成和生发着其它民族所不具有的人格特征。
晓得一点其它民族国家的国民性(哪怕不那么真切),也是件趣事、乐事。
历史上,最抽象地阐析和比较东西方著名民族国家(那时美国还排不上“著名国家”名号)国民性的,是德国哲学大师康德。
苏联学者古留加在其《康德传》中,记载着康氏对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日本、中国、印度诸国国民性的简洁评价:法国人,雅致、殷勤、好客;英国人,高傲、孤僻、勇敢;德国人:高傲、拘泥、崇高;西班牙人,严肃、内向、公正;日本人,犹如亚洲的英国人。
康德认为,他找不到与中国、印度相对应的欧洲人。
这表明康德对有“深水民族”之你的中国、印度两国的国民性,还有些“吃不准”。
与哲学家高度抽象的思维方法不同,文学家们头脑中的国民性格就生动、具体多了。
德国图霍尔斯基在其《向情人坦白》一书中,通过对同一个死者的迥异态度的生动描绘,活现各国国民性。
他写道,大街上躺着一个死人。
于是德国人把他移到路边;英国人检查他是不是他杀;法国人在他的肚子上贴上一张盖过图章的标签;墨索里尼无论如何也要让人辟谣。
又如:人们要求每个国家的人都画一个圆,于是,美国人使用一台机器,画了一个其大无比的圆;英国人徒手画了一个几乎无可挑剔的圆;法国人画了一个修饰颇多的椭圆;奥地利人照着英国人画的描了一个;德国人提供的是一个有一千零九十六个角的貌似圆的东西。
在纽约华尔街曾流行的一个笑话,也将不同国度公民的特异国民性刻划得淋漓尽致。
这则“街头文学”描绘道:在一个遥远的岛屿上,有三个人被捕,并决定次日清晨处死。
此三人为日、美、法三国各一人。
刑前允许他们提出一项要求。
于是,法国人希望吃一顿丰盛的巴黎饭;日本人要求就日本的经营特点作一次讲演;美国人则表示在日本人演讲前把他处死,他决不听日本人的演讲……自然,严肃的学者们也不会失却探究异域他乡国民性之雅兴。
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心理学家黎温(Kurt Iewin)在战前比较了美国人U型人格和德国人G型人格。
U型人格的美国人:他们私人空间较小,公众空间较大,即美国人较热情、外向、容易接近,容易了解,严格说来,美国人没有什么隐私,你可能在喧哗的鸡尾酒会上,碰上有人向你吐苦水,而你竟然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G型人格的德国人:他们有一块黑暗的私人空间,甚至连公众空间也不太让人亲近。
德国人不太容易交朋友,重要的事只让好朋友知道。
他们的日常交谈相当正式,口风甚紧。
老板的秘书甚至连老板的名字都不知道。
较早解读中国国民性且将它与西方比较研究的,是罗素和辜鸿铭。
上个世纪20年代,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英国哲学家、伟大思想家罗素应邀来中国讲学近一年,他在《中国问题》(1922年出版)一书中认定:“中国的文化和国民性有很多地方胜于西方”,诸如中国人的快乐、宽厚、仁慈、刚强和爱好和平等。
当然,这位学者对中国人“贪婪、怯懦、冷漠”三大人格缺陷,也作了相当具体描述。
与此同时,以“古怪”著称于世的辜鸿铭在他的《中国人的精神》(1915年由“北京每日新闻社”首版,1922年由北京商务印书馆重版)一书中,将中国人与英美德法诸国人的性格作了如下的刻划和比较。
辜氏说: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是: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而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深沉、博大,却不纯朴;法国人既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也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但法国人有一种非凡的、为上述诸民族通常说来所缺乏的精神特质,那就是“灵敏”(delicacy)。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不仅对他国国民性的了解兴趣加浓了,也对自家国民性作了比较深入中肯的研究。
沙莲香教授在《中国民族性》研究中,统计了古今中外71个人物对中国民族性的评论,归纳后的总体看法如表1。
其中,占据第一位的是勤俭耐劳,安贫乐道,占24.4%;第二位是自私自利、虚伪嫉妒。
而当前对知识分子的问卷调查(如表2)显示出,认为中国人最大优点是聪慧灵巧,自强不息,占35.7%;最大的缺点是自私自利,虚伪嫉妒。
一些企业家在管理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也会时不时地或间接或直接地论及自家国民性尤其是它的缺陷一面。
陈惠湘在《联想为什么》一书中称:“日本人习惯于进攻别人,但更习惯于跟自己较劲。
美国人习惯于进攻别人,也习惯于迁就自己。
中国人呢?既不进攻别人也不进攻自己。
”陈氏还在《科学时报》(1999.10.16)上撰文云:“日本学者说中国人是‘组织不起来的民族’,美国学者说‘鸡头文化是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对于这些论述,我们是认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