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异常表现。症状发作时可记录到一 过性ST段改变(常表现2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下移 ≥O.1mV),或者发作时倒置 T 波是"伪正常化",并提示有
急性心肌缺血或严重冠脉疾病。初始心电图正常或临界且 与无症状时或既往心电图对比,注意ST-T波的动态变化。
检查
• 3.超声心动图 • AMI及严重心肌缺血时可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有
病因
• 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 极少数ACS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
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 • 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
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 生心绞痛。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 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 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
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 4.其他影像学检查 • 放射性核素检查,MRI等。
诊断
• 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心肌坏 死标志物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 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 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
• 不典型表现有: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或 仅有呼吸困难。这些常见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 痴呆症患者。临床缺乏典型胸痛,特别当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时, 常易被忽略和延误治疗,应注意连续观察。大多数ACS患者无明显的 体征。
• 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 诊可闻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第三心音、心包 摩擦音和奔马律。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定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 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 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诱因
•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 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 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
少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 证据: •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左 束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EMI和 NSTEMI); • (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 (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 异常。
检查
• 1.心肌损伤标志物 • AMI时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且其增高水平与心肌梗
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①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 起病 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 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肌钙蛋白增高 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②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起病 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检查
• 2.心电图 • (1)STEMI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 出现;
检查
• ②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 导联上出现;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 导联上出现。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 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临床表现
•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 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 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 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 部分患者在AMI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 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危险因素
• 1.主要的危险因素 • (1)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来,
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 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 (2)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 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 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 (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 LDL增高最受关注。
分类
• 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患者 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 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NSTE-ACS)。其中,根据心肌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脏肌钙蛋白 (Cardiactroponin,cTn)]测定结果,NSTE-ACS又包括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危险因素
• (3)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 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 (4)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 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患者中不仅本病发病率较非糖 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本病患者糖耐量减低者也 十分常见。
• 2.其他危险因素 • ①肥胖。②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
③西方的饮食方式:常进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 和盐的食物者。④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在年龄<50岁时患本病者,其 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⑤性情急躁、好胜心和 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 • 3.新近发现的危险因素 • ①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②胰岛素抵抗增强;③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 些凝血因子增高;④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