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

5.1.1 相交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

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对顶角”的定义:

练习一:

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

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

请归纳“对顶角的质”:.练习二:

1.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则∠EOF=_____.

三、当堂反馈

1.若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则它们的角平分线所夹的角为度.

2.如图所示,直线a,b,c两两相交,∠1=60°,∠2=

2

3

∠4,?求∠3、∠5的度数.

3.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

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

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的角是多少度吗?你的

根据是什么?

4.探索规律:

(1)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

(2)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

(3)四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

(4)n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图1

b

a

4

3

2

1

第1题F

E

O

D

C

B

A

第2题F

E

O

D

C

B

A

第3题

5.1.2 垂线 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理解垂线和垂线段的性质;

2会用三角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习重点】垂线的意义、性质和画法,垂线段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以及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学习对顶角知识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两线四角”,及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得到四个角,这四个角里面,有两对对顶角,它们分别对应相等,如图,可以说成“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

我们如果把直线CD 绕点O 旋转,无论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转,还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转,∠BOD 的大小都将发生变化.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如图

用几何语言表示:

方式⑴∵ ∠AOC=90° ∴ AB_____CD ,垂足是_____

方式⑵∵ AB ⊥CD 于O ∴ ∠AOC=______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你认真画一画,看看有什么收获.

⑴如图1,利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_____条; ⑵如图2,经过直线l 上一点A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条; ⑶如图3,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条;

(图1) (图2) (图3a )

(图3b )

经过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一:

1.如图所示,OA ⊥OB ,OC 是一条射线,若∠AOC=120°,求∠BOC 度数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直线AB ⊥CD 于点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1=26°,求∠2的度数. 3.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P 是CD 上一点. (1)过点P 画AB 的垂线PE ,垂足为E .

(2)过点P 画CD 的垂线,与AB 相交于F 点. (3)比较线段PE ,PF ,PO 三者的大小关系

探索二:仔细观察测量比较上题中点P 分别到直线AB 上三点E 、F 、O 的距离,你还有什么收获?请将你的收获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说成: .还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垂线是 ,垂线段是一条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 练习二:

1.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B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 .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2.如图所示,AC ⊥BC ,CD ⊥AB 于D ,AC=5cm ,BC=12cm ,AB=13cm ,则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_,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点C 到AB?的距离是_______,?AC>CD?的依据是_________. 三、当堂反馈

1.如图所示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于O ,FO ⊥CD 于O ,∠EOD 与∠FOB 的大小关系是( )

A .∠EOD 比∠FO

B 大 B .∠EOD 比∠FOB 小

C .∠EO

D 与∠FOB 相等 D .∠EOD 与∠FOB 大小关系不确定

2.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C ,D 是分别位于公路AB 两侧的加油站.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 上点M 的位置时,距离加油

站C 最近;行驶到点N 的位置时,距离加油站D 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M ,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O

D C

B

A

C D A B O l l A l B l

B

3.如图,AOB为直线,∠AOD:∠DOB=3:1,OD平分∠COB.

(1)求∠AOC的度数;(2)判断AB与OC的位置关系.

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导学案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并能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它们;

2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三线八角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各种变式的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学习难点】能准确在各种变式的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得到四个角,即“两线四角”,这四个角里面,有对对顶角,有对邻补角.如果是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结果又会怎样呢?

二、探索思考

探索:如图,直线c分别与直线a、b相交(也可以说两条

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8个角,通常称为

“三线八角”,那么这8个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观察填表:

表一

位置1 位置2 结论

∠1和∠5 处于直线c的同侧处于直线a、b的同一方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同位角

∠2和∠8 处于直线c的()侧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

∠3和∠6 处于直线a、b的()方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

∠1和∠5 这样位置的一对角

就称为()

表二

位置1 位置2 结论

∠4和∠8 处于直线c的两侧处于直线a、b之间

这样位置的一对角

就称为内错角

∠3和∠5

这样位置的一对角

就称为()

表三

位置1 位置2 结论

∠3和∠8 处于直线c的()侧处于直线a、b()

这样位置的一对角

就称为同旁内角

∠4和∠5

这样位置的一对角

就称为()

练习:

1.如图1所示,∠1与∠2是__ _角,∠2与∠4是_ 角,∠2与∠3是__ _角.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1与∠2是___ _角,是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

成的,∠1与∠3是___ __角,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形成

的.

3.如图3所示,∠B同旁内角有哪些?

三、当堂反馈

1.如图,(1)直线AD、BC被直线AC所截,找出图中由AD、BC被直线AC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3和∠4是直线_________和_________被_________所截,构成内错角.

2.已知∠1与∠2是同旁内角,且∠1=60°,则∠2为()

A. 60°

B. 120°

C. 60°或120°

D.无法确定

3.如图,判断正误

①∠ 1和∠ 4是同位角;()

②∠ 1和∠ 5是同位角;()

③∠ 2和∠ 7是内错角;()

④∠ 1和∠ 4是同旁内角;()

3

4

1

E

2

B C

D

A

a

b

c

4.如图,直线DE 、BC 被直线AB 所截.

⑴∠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

⑵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2.1 平行线 导学案

【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

2了解平行线具有传递性,能够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学习难点】用几何语言描述画图过程,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上学期我们学过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同学们还记得点和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吗?请画出来,并尝试用几何语言来表示.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我们知道,火车行驶的两条笔直的铁轨、人行道上的斑马线等都给我们平行的形象.一般地, 叫做

平行线.如图,记作“a b ”或“AB CD ”,读作“直线a 平行于直线b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动手画一画,并尝试用几何语言来表示..

练习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直线不相交则平行

B .两直线不平行则相交

C .若两线段平行,那么它们不相交

D .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其中只有两条是平行的,那么交点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探索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平行线的讨论”,认真思考.通过观察和画图,可以体验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样,我们还有(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 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简单的说就是: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 也平行.

用几何语言可表示为:如果b ∥a ,c ∥a ,那么 . 练习二:

1.如图1所示,与AB 平行的棱有_______条,与AA ′平行的棱有_____条. 2.如图2所示,按要求画平行线. (1)过P 点画AB 的平行线EF ;(2)过P 点画CD 的平行线MN . 3.如图3所示,点A ,B 分别在直线1l ,2l 上,(1)过点A 画到2l 的垂线段;(2)过点B 画直线3l ∥1l .

(图1) (图2) (图3)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若a 与c 相交,b 与c 相交,则a 与b 相交; ②若a ∥b ,b ∥c ,那么a ∥c;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线三种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三、当堂反馈

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_____.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3

4

1

E

2B

C

D

A A

B

C

D

a

b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也互相平行.( )

4.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直线EF也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垂直.

⑵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E.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2.2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判断两直线平行.

【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还知道“三线八角”吗?请画一画,找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2页“思考”,你知道在画平行线这一过程中,三角尺所起的作用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图,将下列空白补充完整(填1种就可以)判定方法1(判定公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___=∠___ ∴ AB∥CD

由判定方法1,结合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判定方法2(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___=∠___ ∴ AB∥CD

由判定方法1,结合邻补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判定方法3(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___+∠___=180°∴ AB∥CD

练习一:

(1题) (2题) (3题)

1.如图1所示,若∠1=∠2,则_____∥______,根据是__ ____.若∠1=∠3,则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_.

2.如图2所示,若∠1=62°,∠2=118°,则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 3.根据图3完成下列填空(括号内填写定理或公理)

(1)∵∠1=∠4(已知)

∴∥()

(2)∵∠ABC +∠ =180°(已知)

∴AB∥CD()

(3)∵∠ =∠(已知)

∴AD∥BC()

(4)∵∠5=∠(已知)

∴AB∥CD()

探索二: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就可以再

找出两条平行线,如图所示,a∥b,你能说明是什么道理吗?

结论(判定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如图,几何语言表述为:∵a⊥

2

l,b⊥

2

l∴

练习二:

1.如图所示,AB⊥BC,BC⊥CD,BF和CE是射线,并且∠1=∠2,

试说明BF∥CE.

8

3

6

2

5

14

7

E

D

C

B

A

C

1

2

3

4

5

D

A

B

三、当堂反馈

1.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 1∥L 2的是( ). A .∠1=∠3 B .∠2=∠3

C .∠4+∠5=180°

D .∠2+∠4=180°

2.如图所示,已知∠1=120°,∠2=60°.试说明a 与b 的关系?

3.如图所示,已知∠OEB=130°,∠FOD=25°,OF 平分∠EOD ,试说明AB ∥CD .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3.1 平行线的性质 导学案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2使学生经过对比后,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运用它们去推理证明.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

⑴平行线的定义: ⑵平行线的传递性: ⑶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 ⑹平行线的判定推论: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8页,完成课本上的探究.根据探究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平行线的性质:

如图,将下列空白补充完整(填1种就可以) 性质1(性质公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 由性质1,结合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性质2(性质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

由性质1,结合邻补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性质3(性质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

练习一: 1. 根据右图将下列几何语言补充完整 (1)∵AD ∥ (已知)

∴∠A+∠ABC=180°( ) (2)∵AB ∥ (已知)

∴∠4=∠ ( ) ∠ABC=∠ ( )

2.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DE ∥ BC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3、如图,AB ∥CD,∠1=45°,∠D=∠C,求∠D 、∠C 、∠B 的度数.

探索二: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做成一张5×5个格子的方格纸.观察做出的方格纸的一部分(如图),线段11C B 、22C B 、…、

55C B 都与两条平行的横线51B A 和52C A 垂直吗? 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像这样,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相等,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练习二:

1.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且被直线EF 所截, 若∠1=50°,则∠2=____,?∠3=______.

1A B C D

1 2

a b 3 c

83

62514

7E D C

B A

C 1 2 3

4 5

B A D E D

C B A 1A 2A

1B 2B 3B 4B 5B

1C 2C 3C 5C

4C

(1题) (2题) (3题) 2.如图所示,AB∥CD,AF交CD于E,若∠CEF=60°,则∠A=______.

3.如图所示,已知AB∥CD,BC∥DE,∠1=120°,则∠2=______.

三、当堂反馈

1.如图所示,如果AB∥CD,那么().

A.∠1=∠4,∠2=∠5 B.∠2=∠3,∠4=∠5

C.∠1=∠4,∠5=∠7 D.∠2=∠3,∠6=∠8

(1题) (2题) (3题) 2.如图所示,DE∥BC,EF∥AB,则图中和∠BFE互补的角有().A.3个 B.2个 C.5个 D.4个

3.如图所示,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加深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去推理证明.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

⑴平行线的定义:

⑵平行线的传递性:

⑶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

⑹平行线的判定推论: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知道两条直线平行有哪些性质吗?

⑴根据平行线的定义:

⑵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⑶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

⑷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

⑸平行线间的距离.

二、探索思考

练习:让我先试试,相信我能行.

1.如图1,若∠1=∠2,那么_____∥______,根据___ __.

若a∥b,? 那么∠3=_____,根据___ __.

(图1) (图2) (图3) (图4)

2.如图2,∵∠1=∠2,∴_______∥_______,根据___ _____.∴∠B=______,根据___ _____.

3.如图3,若AB∥CD,那么________=?_______;?若∠1=?∠2,?那么_____?∥_____;

若BC∥AD,那么_______=_______;若∠A+∠ABC=180°,那么______∥_____

4.如图4,?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136°(即∠ABC),那么第二次拐的角(∠BCD)是度,根据___ .

5.如图,修高速公路需要开山洞,为节省时间,要在山两面A,B

两地同时开工,?在A处测得洞的走向是北偏东76°12′,那么在

B处应按什么方向开口,才能使山洞准确接通,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6.如图所示,潜望镜中的两个镜子是互相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

镜子反射∠1=∠2,∠3=∠4,请你解释为什么开始进入潜望镜的光

线和最后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

三、当堂反馈

1.已知如图1,用一吸管吸吮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___.

2.已知如图2,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40°,在O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O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

A.60° B.80° C.100° D.120°

(图1)(图2)(图3)

3.如图3,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C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理.

4.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85°.⑴求∠DAB的度数;⑵求∠EAC的度数;

⑶求∠BAC的度数;⑷通过这道题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3.2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命题、定理的概念,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重点】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难点】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独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探索思考

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情况,需要对一些事情作出判断,例如:⑴今天是晴天;⑵对顶角相等;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像这样,的语句,叫做命题.

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每个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份是,用“那么”开始的部份是 .

像前面举例中的⑵⑶两个命题,都是正确的,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即正确的命题叫做______.

例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4整除”,很明显是错误的命题,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即错误的命题叫做______.

我们把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命题叫做公理;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练习: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个数为()

①画∠AOB的平分线; ②直角都相等; ③同旁内角互补吗?④若│a│=3,则a=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5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②直角小于夹角;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④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⑤如果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不是命题 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4.“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命题,其中,题设是,结论是,

5.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直角都相等.

A

D E B C

(2)末位数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当堂反馈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有()

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⑵不许大声讲话;⑶连接A、B两点;⑷花儿在春天开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3.下列命题中的条件(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4.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正误.

(1)对顶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

(3)同角的补角相等.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4平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平移例子;

2掌握平移的规律,会利用平移画图.

【学习重点】平移的规律,画图.

【学习难点】利用平移的特征画图.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请你试一试.

二、探索思考

探究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28~29页,你能发现并归纳平移的特征吗?

平移的特征:(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

(3)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移动一定的,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注意: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

练习一:

1.几何图形经过平移,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对应线段且,对应

角 .

2.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位置 B.形状 C.大小 D.位置、形状、大小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滑雪运动员在的平坦雪地上滑行 B.大楼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的

电梯

C.钟摆的摆动 D.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

4.下列各组图形,可经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探究二:你能按要求将图形平移吗?动手试一试.

如图所示,把△ABC 沿AB 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 的长.

练习二:

1.如图所示,经过平移,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移到点A ′,作出平移后的四边形.

三、当堂反馈

1.一个图形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来位置的图形一次性向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

2.∠DEF 是∠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ABC=60°,则∠DEF=

3.如图,△ABC 平移后得到了△A 'B 'C ',其中点C 的对应点是点C ',已经标明,请你将点B '、点A '在图中标出来,并画出△A 'B 'C ';若AB 边上的中点为M ,请你再标出点M 的对应点M '.

4.已知△ABC 、,过点D 作△ABC 平移后的图形,其中点D 与点A 对应.

(第3题图) (第4题图)

四、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自测题

一、精心选一选

1.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1)如果a ⊥b ,b ⊥c,那么a ∥c ;(2)如果a ∥b ,b ∥c ,那么a ∥c ;(3)如果a ∥b ,b ⊥c ,那么a ⊥c ;(4)如果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那么a 与c 相交;在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 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 = n B .m >n C .m <n D .m + n = 10

3.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若PA =5cm 、PB =6cm 、PC =8cm .由此可知,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 .5cm B .不小于5cm C .不大于5cm D .在6cm 与8cm 之间 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 )

A.相等

B.平行

C.平行且相等

D.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5.如图,如果AC ⊥BC ,CD ⊥AB,∠1=∠2,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1)∠1=∠B ;(2)∠A =∠3;(3)AC ∥DE ;(4)∠2与∠B 互余;(5)∠2=∠A ;(6)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AC 的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6题图)

二、细心填一填

6.如图,AB ∥CD ,∠B=680,∠E=200

,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7.如图,由A 测B 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 9.如图,已知AB ∥CD ,∠1=30°,∠2=90°,则∠3等于_____________

10.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

11.如图,EF ∥AD ,∠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 ∥AD ,所以 ∠2 =______.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 所以AB ∥____.所以∠BAC +______= 180°.又因为∠BAC = 70°,所以∠AGD =______.

12.已知三角形ABC 、点D 为点B 平移后的对应点,过点D 作三角形ABC 平移后的图形

B D

C B A A B

C D E

12

3

G

F E

D C B

A 3

21

D

C

B

A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3.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交AB ,CD 于点M 、N ,NH 是一条射线,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多少对内错角?多少对同旁内角?分别指出这些角.

14.如图,∠1=47°,∠2=133°,∠D=47°,那么BC 与DE 平行吗?AB 与CD 呢?为什么?

15、完成推理填空:如图:已知∠A =∠F ,∠C =∠D ,求证:BD ∥CE 。 证明:∵∠A =∠F ( 已知 )

∴AC ∥DF ( ) ∴∠D =∠ ( ) 又∵∠C =∠D ( 已知 ), ∴∠1=∠C ( 等量代换 )

∴BD ∥CE ( )

16、如图:已知AB ∥A ′B ′,BC ∥B ′C ′,那么∠B 与∠B ′有何关系?为什么?

17、如图:a ∥b ,∠1=122°,∠3=50°,求∠2和∠4的度数 。

18、如图 ,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E = 140o,

求∠BFD 的度数?

6.1平方根 导学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一)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

=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

(二) (自主完成下表)

正方形的面积 9

16

36

1

4

25

边长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它们都是 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说说1和1这两个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

现在我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了,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 (三)算术平方根定义

如果一个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 .

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a 4

3

21

b

a

根号

被开方数

a

符号“”叫做根号,a

a的算术平方根.

四、当堂反馈

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解题格式要与课本第40页上的相同)

(1)49

64

; (2)0.0001. (3)100

2、填空:

(1)因为_____2=64,所以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______;

(2)因为_____2=0.25,所以0.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______;

(3)因为_____2=16

49

,所以

16

49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______.

3、求下列各式的值: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根据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

192=361,填空并记住下列各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学生记住没有,教师可以利用卡片进行检查,并要求学生课后记熟)

5、辨析题:卓玛认为,因为(-4)2=16,所以16的算术平方根是-4.你认为卓玛的看法对吗?为

什么?五、本节课我的收获

6.1平方根导学案(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由正方形面积求边长,让学生经历2的估值过程,初步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2.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无理数.

2.难点:感受无理数.

(本节课使用计算器,最好每个同学都要有计算器)

三、自主探究

1.填空: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

2.填空:

(1)因为_____2=36,所以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_____;

(2)因为(____)2=

9

64

,所以

9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_____;

(3)因为_____2=0.81,所以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_____;

(4)因为_____2=0.572,所以0.57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_____.

看右图,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或2或4时,

它的边长等于多少?

怎么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它的边长等于多少?

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

1、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面积1

2、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它的边长等于什么?

上面三个图的位置如下所示

面积=4

面积=1

面积=2

边长=4=2

边长=2

边长=1=1

面积=2

面积=1

面积=4

探究:2有多大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2页,感受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2=1.414213562…,可见是一个小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相比有点不同。

第一, 这个小数是无限小数。第二是无限小数,又是不循环小数, 所以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除了2还有别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举例 怎么求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值呢?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来求. 四、当堂反馈

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精确到0.001); (2)3136.

2、填空:

(1)面积为9

= ;

(2)面积为7≈ (利用计算器求值,精确到0.001).

3、用计算器求值:

(1)1369= ; (2) 2036.101= ;

≈ (精确到0.01). 4、选做题:

(1)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2)观察上表,你发现规律了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 ,= ,

= ,= .

五、本节课我的收获

6.1平方根 导学案(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

2、知道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归纳有关平方根的结论. 三、自主探究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如果一个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2、填空:

(1)面积为16= ;

(2)面积为15≈ (利用计算器求值,精确到0.01).

3、填空:

(1)因为1.72

=2.89,所以2.89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即= ;

(2)因为1.732

=2.9929,所以3的算术平方根约等于 ,即≈ .

(二)什么是平方根呢?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正数是多少?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又是多少? 32

=9 (-3)2

=9,也就是3和-3是9的平方根。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平方根的概念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类似的,

平方根的定义: 叫做a 的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与算术平方根概念只有一点点区别,你知道是哪一点点区别?

答: . 四、练习

1、 求下面各数的平方根:

(1)100; (2)0.25; (3)0; (4)-4;

从(3)、(4)知,0的平方是0,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还是正数,所以任何数的平方都

不会等于-4. 从这个例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有几个平方根?

小组讨论并归纳:

正数有个平方根,它们互为。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 .

0的平方根有个,0的平方根仍是 . 负数平方根

五、当堂反馈

1.填空:

(1)因为()2=49,所以49的平方根是;

(2)因为()2=0,所以0的平方根是;

(3)因为()2=1.96,所以1.96的平方根是;

2.填空:

(1)121的平方根是,121的算术平方根是;

(2)0.36的平方根是,0.36的算术平方根是;

(3) 的平方根是8和-8,的算术平方根是8;

(4) 的平方根是3

5

3

5

,的算术平方根是

3

5

.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的平方根是0 ()

(2)-25的平方根是-5;()

(3)-5的平方是25;()

(4)5是25的一个平方根;()

(5)25的平方根是5;()

(6)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7)52的平方根是±5;()

(8)(-5)2的算术平方根是-5. ()

六、本节课我的收获

6.2立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三、自主探究

1、回顾平方根的定义 .

2、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 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

3、思考:(1) 的立方等于-8?

(2)如果上面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cm3,正方体的边长又该是

4、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也叫做数a的). 换句话说,如果 ,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记作: .读作“”,

其中a是,3是,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避免与平方根混淆.

5、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正如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一样,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6、立方根的性质

(1)教科书49页探究

(2)总结归纳:

正数的立方根是数,负数的立方根是数,0的立方根是 . (3)思考: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吗?一个数有几个立方根呢?

(4)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

四、例练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3

64; (2)3

27

102

例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x : (1)3

x 0.008=

五、当堂反馈 1. 判断正误:

(1)、25的立方根是 5 ;(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 (3)、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相同,则 这个数是1;( )

(5)、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 (6)、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7)、–64没有立方根.( )

2、(1)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

(2)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 3

7-是_______的立方根.

(4) 若 ,则 x=_______, 若 ,则 x=________. (5) 若 ,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若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 3、计算:(1)38

321+

4、已知x-2的平方根是4±,2x y 12-+的立方根是4,求()x y

x y ++的值.

六、本节课我的收获

6.2立方根 导学案(第2课时)

一、引入

1. 立方根及开立方的概念

2. 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

3、(1)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

(2)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 3

7-是_______的立方根.

(4) 若 ,

则 x=_______, 若 ,则 x=________. (5) 若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1、完成教科书50页探究,总结规律

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 的立方根,再取其 ,即 思考: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2、一些计算机设有 键,用它可以求出一个立方根(或其近似值)。有些计算器需要用 键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三、精讲精练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125-; (2)311102- (3)310001

-;

例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x : (1) 3

64x 1250+= 四、练习 1.完成56页练习

2、计算: 327

10

2---

3、计算:()2

3122??

-- ???

3

27()92

=-x ()9

3

=-x x

x -=23x

-3

27()92

=-x ()93

=-x x

x -=2

五、课堂小结: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的立方根,再取其,即

思考: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六、本节课我的收获

6.3实数导学案(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

1、填空:(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有理数有理数

2、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3

5

-

47

8

9

11

11

9

5

9

(二)、探究新知

1、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小数或________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任何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_____ 根和______根都是___________小数,____________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

π=也是无理数

结论: _______ 和______ _统称为实数你能举出一些无理数吗?

2、试一试把实数分类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例如2,33,π是____无理数,2

-,33

-,π-是____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实数

3、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1)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的坐标是多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O到O′时这个圆的周长______,点O′的坐标是_______

这样,无理数π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2)

总结:

①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___

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_______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__________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②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

______

③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吗? 总结 :

数a 的相反数是______,这里a 表示任意____________。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 四、精讲精练

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33

22

7

8,3, 3.141,

,

,,2,0.1010010001,1.414,0.020202,7378

π-----

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 } 正无理数{ } 负无理数{ } 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0

B. 3.5-

C.2

D.9 3、-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

4、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 , -7 的平方是

5、

6、求绝对值

五、当堂反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5.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 )

6.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

(二)、填空 1、 2、

3、比较大小

4、1013-=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无理数的特征:

1.圆周率π及一些含有π的数 2.开不尽方的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

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七、巩固作业

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实数集合{ }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1.732-

B. 1.414

C. 3

D. 3.14 3、已知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

⑴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⑵有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⑶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⑷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⑴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无理数 ⑵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⑶不存在与本身的算术平方根相等的数 ⑷比正实数小的数都是负实数 ⑸非负实数中最小的数是0

A. 2个

B. 3个

C. 4个

D.5个

5、⑴ 3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绝对值是_________ ⑵

⑶ 若()

2

2

3x =-,则x = _________

⑷ ()

2

34ππ-+

-=_______

6、2442x x -+-是实数,则x =_________

6.3实数导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近似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实数内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难点:简单的无理数计算。 自主探究 一、学前准备

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二、自主探索 独立阅读,自习教材55页 总结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 1、数a 的相反数是 ;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

0的绝对值是 。

3、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讨论 下列各式错在哪里?

1、2

1

33993393

-?÷?=?÷= 2、

()

2

1212-=-

3、5656-=-

4、当2x =±时,

22

02

x x -=- 三、精讲精练

例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⑴(

)

322-- ⑵3323+

总结 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方法及运算顺序与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一样的

计算: ()15π+ (精确到0.01) ()23·2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总结 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

计算: ⑴ 22—3 2 ⑵︳︱32-+22 ⑶ (

)

2

21-

例2 ⑴求5的算术平方根于的平方根之和(保留3位有效数字)

2552--+(精确到0.01)

解:⑴

322-

322303

===(加法结合律)

⑵3323

(323

53

=+=(分配律)

⑶2a a π-+

- (2a π<<)(精确到0.01)

例3 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

2

22a b a b c a c +++---

例4 计算2

2

232223-??????

-+-- ? ?

? ? ???

????

四、课堂小结:1、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2、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五、巩固作业

1、32-的相反数是 , 的相反数是39

2、当17a >时,17a -= ,(

)

2

17a

-=

3、已知a 、b 、c 在数轴上如图,化简()

2

2

a a

b

c a b c -++-++

4、10在两个连续整数a 和b 之间,即10a b <<,那么a 、b 的值是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导学案

【学习目标】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学习难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在建国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丽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组成的吗?如果知道就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看课本63页) 二、探索思考

探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64~65页,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你在图中标出下列座位的同学:(1,5),(2,4),(4,2),(3,3),(5,6).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结合课本请归纳出“有序数对”的概念.

有序数对:用含有 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 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 的 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练习:

1.如图1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 A 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B 的位置是 ( ) A.(4,5) B.(5,4) C.(4,2) D.(4,3)

2.如图1所示,B 左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 ) A.(2,5) B.(5,2) C.(2,2) D.(5,5)

3.如图1所示,如果队伍向北前进,那么A(3,4)西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 )

A.(4,1)

B.(1,4)

C.(1,3)

D.(3,1) 4.如图1所示,(4,3)表示的位置是 ( ) A.A B.B C.C D.D

5.小张看电影,买了一张8排10号的电影票,用有序实数对可表示为 ,如果变换有序数对的位置,所表示的位置和原来的位置 (填“相同”或“不同”).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A 的位置为(2,6),小明从A 出发,经(2,5)→(3,5)→(4,5)→(4,4)→(5,4)→(6,4), 小刚也从A 出发,经(3,6)→(4,6)→(4,7)→(5,7)→(6,7),则此时两人相距几个格?

三、当堂反馈

1.如图1所示,进行“找宝”游戏,如果宝藏藏在(3,3)字母牌的下面, 那么应该在字母 的下面寻找.

2.如图2所示,如果点A 的位置为(3,2),那么点B 的位置为______, 点C 的位置为______, 点D 和点E 的位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

c

a

O

b

c

a

O

b

2

365

41

7A (1)

D C

B A

五行四行三行

六行二行

六列

五列四列三列二列一行一列图1 (2)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图1 E (3)D C B A

图2

012

3

4

32

10(4)C B A 图3

123456789

0123

4

56

78

9

(2,3)

3.如图3所示,如果点A 的位置为(1,2),那么点B 的位置为_______,点C 的位置为_______.

4.如图所示,请说出图中物体的位置.

5.如图所示,从2街4巷到4街2巷,走最短的路线,共有几种走法? 请分别写出这些路线.

(街)

(巷)23541

1453

2

四、课后反思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

2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

【学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点的坐标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找到对应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数轴,知道数轴是规定了 、 和 的直线. 如图,你知道点A 和点B 的位置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吗?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仔细阅读课本P65~67页,完成下列填空:

1.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 、 重合的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习惯上取向 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 或 ,习惯上取向 为方正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记为O ,其坐标为 .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来表示,叫做点的坐标.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每个部分称为 。分别

叫 , , ,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 . 练习一:

1.如图A 点坐标为(4,5),请在图中描出下列各点:B (-2,3),C (-4,-1),

D (2.5,-2),

E (0,4),

F (3,0).

2.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 (x,y )在第一象限,则x 0,y 0. ⑵点P (x,y )在第二象限,则x 0,y 0. ⑶点P (x,y )在第三象限,则x 0,y 0. ⑷点P (x,y )在第四象限,则x 0,y 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 (x,y )在x 轴上,则x ,y . ⑵点P (x,y )在y 轴上,则x ,y .

探索二:请仔细阅读课本68页,完成探究任务.

练习二:

1.写出下图中点A,B,C,D,E,F 的坐标.

(第1题图)

三、当堂反馈

1.如图,六边形ABCDEF 各个顶点的坐标依次为

2.点A (2,7)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

3.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内,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

y x A B C D

E

F O 11B A -11-4-3-2023

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复习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 (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 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 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邻补角互补; (4)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5)同位角相等; (6)内错角相等; (7)同旁内角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了解邻补角、对顶角以及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能找出图形中的这些角,理解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垂线与及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垂线的画法。 考点知识 1.邻补角: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对顶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C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O A B D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5.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图中∠1与∠5,∠2与∠6,∠3与∠7,∠4与∠8。 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图中∠3与∠5,∠4与∠6. 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中∠3与∠6,∠4与∠5. 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AB和CD交于点O,∠AOE=? 90,则∠AOC与∠BOD是,∠AOC与∠AOD是,∠AOC与∠DOE C A O B D E ?P A B O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备课

活页教案单元备课 第( 5 )单元年级七学科数学单元名称相交线与平行线备课教师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本章主要内容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以及平移变换的内容。 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索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并着重研究了相交的特殊情形——垂直,探索了垂直的性质,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平行的情形,教科书首先引入了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还对命题以及命题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章知识是学习线和角的继续,也是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以后几乎所有几何图形的学习都用到本章知识。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会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熟练地画垂线、平行线及有关简单几何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3、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4、逐步了解几何推理要步步有据,会准确地填写推理的根据,并会作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推理能力;2、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2、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重点难点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平移是重点;学会写推理过程和对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灵活运用是难点。 课时安排5.1相交线……………………………………… 2课时5.2平行线……………………………………… 3课时5.3平行线的性质……………………………… 3课时5.4平移………………………………………… 5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教学措施和方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有关内容条理化, 二是交流各自在本章学习中的体会和感受,尤其是,自己的成功体验, 三是将本章问题的特点,尤其是,在探究中进行适当的说理、绝大多数问题都要求说明理由的特点加以明确和强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上面的结构简图,还可以独立设计反映本章内容特点的其它形式的框图。 单元检测分析总结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1)如果∠1= ,那么AB ∥EF ;(2)如果∠1= ,那么DF ∥AC ; (3)如果∠DEC+ =180°,那么DE ∥BC. 2. 如图所示,若AB ∥DC ,∠1=39°,∠C 和∠D 互余,则∠D= ,∠B= . 3.如图所示,直线a 、b 与直线c 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 ② ∠3=∠6; ③∠4+∠7=180°; ④∠5+∠3=180°,其中能判断a ∥b 的是 (填序号)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FE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50°,则∠2的度数为 . 6.如图所示,△ABC 是△DEF 经过平移得到的,若AD=4㎝,则BE= ㎝,CF= ㎝;若点M 为AB 的中点,点N 为DE 中点,则MN= ㎝;若∠B=73°,则∠E= . 7.如图所示,将△ABC 向右上角平移后得到△A ′B ′C ′,那么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平行的线段有 . 8.如图所示,已知AB ∥CD ∥EF ,则∠x 、∠y 、∠z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有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 ) A.没有交点 只有一个交点 有两个交点 有三个交点 10.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①有三个角都相等; ② 有一对对顶角互补;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 ④有一对邻补角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所示,已知AD ∥BC ,则下列结论:①∠1=∠2; ②∠2=∠3; ③ ∠6=∠8; ④∠5=∠8;⑤∠2=∠4,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②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 1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因为∠A+∠ADC=180°,所以AB ∥CD B.因为AB ∥CD ,所以∠ABC+∠C=180° F B F E C A C /B /A /C B A D B A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G 21F E D C B A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知识框架图】 平移 判定 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及其性质 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公理 两三条条 直直线线被所第截两线条相直交 平行 相交 平线 面的 内位两置条关直系 【知识要点】 1、相交线:两条直线有唯一 公共点 时,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叫相交。两相交直线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2 对对顶角,有 4对邻补角。 (1)邻补角:两个角是邻补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一条公共边 ;③ 另不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有 邻补角互补;若两个互为邻补角的角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是 90 度。 (2)对顶角:两个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有 对顶角相等 。此类问题常常用方程思想列方程来解决。 2、垂线: ⑴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就叫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垂线。过一点...(包括线上和线外两种情况)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有且只有一 条。 如图0,因为直线AB ⊥CD 于O ,(O 叫 垂足 ),所以∠ AOC =∠ BOC =∠BOD =∠ AOD = 90 °。反之,因为∠ AOC= 90 °(或∠ BOC=

90 °或∠BOD= 90 °或∠ AOD = 90 °),所以AB⊥CD。 回忆并操作:如何过三角形(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成为垂线段最短。举例:跳远成绩的测量、从河流引水的水渠的挖掘等。 ⑶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段的距离 3、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必将构成八个角,其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成“F”形;内错角成“Z”形或“N”形,同旁内角成”C”形。每一种角之间必须要有平行线为前提才有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否则其数量关系并不成立。 如找出图中的三线八角,能否确定它们之间的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不能) (学会图形的分解): 对同位角 12对邻补角 6对内错角 6对对项角 对同旁内角 4、平行线 ⑴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即没有交点)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平行,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图 0 O D C B A E B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

① 2121 ② 12③ 1 2 ④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C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B ) A. 43∠=∠ B. 21∠=∠ C. DCE D ∠=∠ D. 180=∠+∠ACD D 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 A. 第一次向左拐 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 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C. 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右拐 130 D. 第一次向左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D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C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B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 25=∠A , 45=∠C ,则E ∠的度数是( B ) A. 60 B. 70 C. 110 D. 80 E D C B A 4 3 2 1 E D C B A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选择题 1.如果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 ∠比B 的3倍少36,则A ∠的度数是( ) A .18 B .126 C .18或126 D .以上都不对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FG 平分∠EFD ,EG ⊥FG 于点G ,若∠CFN =110°,则∠BEG =( ) A .20° B .25° C .35° D .40° 3.如图,AB ∥CD ,∠B =20°,∠D =40°,则∠BED 为( ) A .20° B .30° C .60° D .40° 4.如图所示,若AB ∥EF ,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x ,应为( ) A .αβγ++ B .βγα+- C .180αγβ?--+ D .180αβγ?++- 5.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其中AB ⊥CD ,∠1:∠2=3:6,则∠EOD = ( )

A .120° B .130° C .60° D .150° 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 A .(1)(2) B .(3)(4) C .(2)(3) D .(1)(4) 7.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1=50°,∠2=40° B .∠1=50°,∠2=50° C .∠1=∠2=45° D .∠1=40°,∠2=40° 8.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1∠与2∠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同旁内角 D .对顶角 9.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10.(2017?十堰)如图,AB ∥DE ,FG ⊥BC 于F ,∠CDE=40°,则∠FGB=( ) A .40° B .50° C .60° D .70° 1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能判断a ∥b 的有( )

新人教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2.(2016·柳州)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 A.∠2 B.∠3 C.∠4 D.∠5 第3题图第4题图, 3.如图,直线AB⊥CD,垂足为O,EF是过点O的直线,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0°B.50°C.60°D.70° 4.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使a∥b成立的条件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图,直线l1∥l2,l3⊥l4,∠1=44°,那么∠2的度数为( ) A.46°B.44°C.36°D.22° ,

第5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6.已知△ABC中,BC=6,AC=3,CP⊥AB,垂足为P,则CP的长可能是( ) A.2 B.4 C.5 D.7 7.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角 D.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8.下列命题:①内错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③直角都相等;④若n<1,则n2-1<0.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9.如图,AB∥EF∥CD,点G在AB上,GE∥BC,GE的延长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H,则图中与∠AGE相等的角共有( ) A.6个B.5个C.4个D.3个 10.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 A.30°B.35°C.36°D.4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若a∥b,∠1=60°,则∠2的度数为度. 12.如图,由点A观测点B的方向是__ __. 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_ _度. 14.平移线段AB,使点A移动到点C的位置,若AB=3 cm,AC=4 cm,则点B移动的距离是__ _. 15.如图,补充一个适当的条件__ _使AE∥BC.(填一个即可)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图象不可能... 由函数2 21y x =+的图象通过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函数是( ) A .22(1)1y x =+- B .223y x =+ C .221y x =-- D .2 112 y x = -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补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若a b =,则a b = 3.如图,已知直线a ∥b ,∠1=100°,则∠2等于( ) A .80° B .60° C .100° D .70° 4.如图,直线a ∥b ,直线l 与a ,b 分别交于A ,B 两点,过点B 作BC ⊥AB 交直线a 于点C ,若∠1=65°,则∠2的度数为( ) A .115° B .65° C .35° D .25° 5.如图,AB CD ∥,154FGB ∠?=,FG 平分EFD ∠,则AEF ∠的度数等于 ( ). A .26° B .52° C .54° D .77°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1)“是任意实数,”是必然事件; (2)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3)若某运动员投篮2次,投中1次,则该运动员投1次篮,投中的概率为; (4)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则它一定发生; (5)某彩票的中奖率为10%,则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会中奖;

(6)函数 与轴必有两个交点. A .2 B .3 C .4 D .5 7.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DE 交AB 于E ,若AB =BC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D ⊥AC B .∠A =∠EDA C .2A D =BC D .B E =ED 8.如图,直线a ∥b ,则∠A 的度数是( ) A .28° B .31° C .39° D .42°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b ,若∠1=55°,则∠2等于( ) A .35° B .45° C .55° D .125° 10.下列选项中,不是运用“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的是( ) A .立定跳远时测量落点后端到起跳线的距离 B .从一个村庄向一条河引一条最短的水渠 C .把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 D .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条直角边的长度都比 斜边短 11.如图,直线//a b ,直线AB AC ⊥,若150∠=,则2∠=( ) A .50 B .45 C .40 D .30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为( ). 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 ②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人教版数学七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打印)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 相交线 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例: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 错解:如图, 对顶角为:(1)∠AOC 与∠BOD ; (2)∠AOF 与∠BOD ; (3)∠COF 与∠DOE ; (4)∠AOC 与∠BOE .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 正解:(1)∠AOC 与∠BOD ;(2)∠BOE 与∠AOF ;(3)∠COF 与∠DOE ; (4)∠COE 与∠DOF .(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 ,∠BOC 与∠AOD 也是对顶角) 5.1.2 垂线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AB ⊥CD ,垂足为O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A B C D O

人教版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与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互为邻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3、互为对顶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直 4、垂直: (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交点叫做垂足。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5、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6、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7、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8、区分: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点间的距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内错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10、同位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的同一方。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11、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相交线、平行线 12、截线与被截直线的定义:截线就是截断两条同一方向直线的直线,被截直线就是被截线所截断的两条同一方向的直线。 13、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选择填空2分一题) 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 A. 30° B. 60° C.90° D.120° 2、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30°,则∠2=() A. 130° B. 50° C.40° D.60°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等角的补角相等. 4、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⑶、⑷、⑸, D. ⑴、⑵、⑸ 5、已知:如图, ∠1=∠2 , 则有( ) A.AB∥CD B.AE∥DF C. AB∥CD 且AE∥DF D.以上都不对 6、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于O,图∠1与∠2的关系是( ) A.对顶角 B.互余 C.互补 D相等 7、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2, B. 4, C. 5, D. 6 8、如图,AB//CD,BC//DE,则∠B+∠D的值为() A.90° B.150° C.180° D. 以上都不对 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 o, 则∠AOE的度数是() A.90° B.150° C.180° D. 不能确定

10、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在水平地面,在地面上放一个平面镜,欲使这束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光线,则平面镜与地面所成锐角的度数为( ) A.45o B.60o C.75o D.80o 11、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12、如图,已知∠1=∠2,∠3=80O ,则∠4=( ) A.80O B. 70O C. 60O D. 50O 13、如图,已知AC ∥ED ,∠C =26°,∠CBE =37°,则∠BED 的度数是 ( ) A .63° B .83° C .73 ° D .53° 14 A .1∠和2∠ B .1∠和3∠ C .1∠和4∠ D .2∠和3∠ 15、如图,Rt ABC △中, 90ACB ∠=°,DE 过点C ,且D E A B ∥,若 55A C D ∠=°,则∠B 的度数( ) A .35° B.45 C .55° D.65° 16、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 ) A .110° B .115° C .120° D .130° 二、填空 1、黎老师家在小星家的北偏东 68 度,则小星家在黎老师家的南偏西 度 。 2、如图①,如果∠ = ∠ ,可得AD ∥BC ,你的根据是 。 3、如图②,∠1 = 82o,∠2 = 98o,∠3 = 80o,则∠4 = 度。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D C . B D C A D . 1 2 13题 A B C D E 1 2 3 4 1 A E D C B F

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 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 一、相交线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互补。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例如: 判断对错:因为∠ABC +∠DBC = 180°,所以∠DBC是邻补角。() 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 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完整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__. 2. 已知直线AB CD ∥,60ABE =o ∠,20CDE =o ∠,则BED =∠ 度. 3. 如图,已知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1=60°,则∠2=______度. 4. A =70°,∠P =_____. 5.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1)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6. 如图,填空: ⑴∵1A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⑵∵2B ∠=∠(已知) ∴_____________( ) ⑶∵1D ∠=∠(已知) ∴__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 7.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题 P B M A N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第6题

8.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DOE=3∠COE,求∠BOC的度数. 9.如图,直线// a b,求证:12 ∠=∠. 10.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解:∠B+∠E=∠BCE 过点C作CF∥AB, 则B ∠=∠____() 又∵AB∥DE,AB∥CF, ∴____________() ∴∠E=∠____() ∴∠B+∠E=∠1+∠2 即∠B+∠E=∠BCE. 11.如第10题图,当∠B、∠E、∠BCE有什么关系时,有AB∥DE. 12如图,AB∥DE,那么∠B、∠BCD、∠D有什么关系? 13、如图9,直线a∥b,∠1=28°,∠2=50°,则∠3=____。∠3+∠4 +∠5=___。 14、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八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已知,则 () A只能求出其余3个角的度数B只能求出其余5个角的度数 C只能求出其余6个角的度数D只能求出其余7个角的度数 15、如图,已知AB∥CD,EG平分∠FEB,若∠EFG=40°,则∠EGF=() A60°B70°C80°D90° E A B C F G D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 个数是() A.0 B.1 C.2 D.3 121 2 12 1 2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 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 关系是()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 A.55° B.60° C.65° D.75° 1 2 m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 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 2 等于另一个角的 1 3 ,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 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 ,∠COB =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如图,在下列四组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的是() A.∠1=∠2 B.∠3=∠4 C.∠ABD=∠BDC D.∠ABC+∠BCD=1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各选项中各角的关系,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别分析判断AB、CD是否平行即可. 【详解】 A、∵∠1=∠2,∴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A不能判断; B、∵∠3=∠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B能判断; C、∵∠ABD=∠BDC,∴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C能判断; D、∵∠ABC+∠B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D能判断,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有下列五种说法:①∠1和∠4是同位角;②∠3和∠5是内错角;③∠2和∠6旁内角;④∠5和∠2是同位角;⑤<1和∠3是同旁内角;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如图,

①∠1和∠4是直线AC 和直线BC 被直线AB 截得的同位角,所以①正确; ②∠3和∠5是直线BC 和直线AB 被直线AC 截得的内错角,所以②正确; ③∠2和∠6是直线AB 和直线AC 被直线CB 截得的内错角,所以③错误; ④∠5和∠2是直线AC 和直线BC 被直线AB 截得的同位角,所以④正确; ⑤∠1和∠3是直线BC 和直线AB 被直线AC 截得的同旁内角,所以⑤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1)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两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截得,这其中的关键是辨别出截线,在截线的两旁的是内错角,在截线的同旁的为同位角或同旁内角; (2)辨别截线方法:先找出两角的边所在直线,公共直线即是截线.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垂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A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几个( ) (1)12∠=∠ (2)34∠=∠(3)5B ∠=∠ (4)180B BCD ∠+∠=?.

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E 和∠AOF C.∠AOF D.∠BOC 和∠AOF 3. 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 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5. 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 C.∠A+∠P+∠C=360° D.∠P+∠C=∠A 6. 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 A.75° B.105° C.45° D.135° 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1 C B A 32 4 D O F E D C B A 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图1 F E O 1 C B A D 图4 图5 图6 图3 D A P 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