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导语 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设计导语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导入是一门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而且颇难实行的教学艺术。正像高尔基说的,开头第一句最困难,这就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用较多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引言,精心设计导语,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驱动力。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设置悬念,通过情感链条上突如其来的一段空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笔者利用自制的录音引入:“铃……”一阵急促的警报声过后,录音讲述:“同学们,这报警声既不是自动报警铃发出的,也不是人工拨通的,那么为何会发出报警声呢?是入室盗窃的小偷不小心碰响的吗?不是,那是一种新型玻璃发出的声音。为什么玻璃会发出声音呢?奥妙就在这一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吧。”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悬念,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心理,又过渡自然,衔接巧妙,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实物,导入新课
借助直观的实物导入新课,不仅能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而且能使学生感到一种新鲜感,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导入新课的一种好方法。
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正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课前笔者准备好一些杨梅果和杨梅叶,上课时,把它们放在讲台桌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上笔者拿起杨梅枝叶和杨梅果,让学生观察叶子和果实的形状与颜色,还让几个同学尝尝杨梅果,并说出感受。一个学生吃了没熟透的杨梅时,皱起眉头,那情境弄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那些吃了熟透了的杨梅果的学生却连声说“好吃”。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杨梅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重点更能突出,难点更易突破,过程自然流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谜语,导入新课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而其中又以谜语导入的方法最受学生欢迎,因为猜谜语不仅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个性特点,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设问导入方法,能够引人入胜。
如在教学《蜜蜂》一文时,一开讲,笔者边诵边画,要学生猜谜底是什么。“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蜜甜。”画笔刚停,学生便兴奋地回答说:“是蜜蜂!”
接着笔者继续问:“蜜蜂会干什么?”学生回答后,笔者便不失时机地导入课文:“蜜蜂采完花粉以后是如何辨认方向回家的?它是不是跟人类一样只靠眼睛辨认方向呢?学完这一课,我想你们会有‘世界真奇妙,不学不知道’的感觉。”这样,不仅以疑促学,而且以疑激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愉快学习的氛围之中。
四、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语文学科是跟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而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亲切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三得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爸爸和书》一文时,笔者使用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小人书吧?那你们还记得买第一本小人书的情景吗?请您简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总而言之,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适宜的课堂氛围。而导语的设计更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教学艺术,因此,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坚持在导语设计这门艺术上痛下苦功,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使导语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