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教育导论2010考博试题
一、简答
1.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学是以1817年法国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为标志创立的。
作为一门前沿性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经过将近两百年发展,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属性、学科特征等在学者们的口中依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综合百家共识,比较教育学是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国际教育整体取向和比较视野,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学科。
比较教育的学科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不同学者观点各异。
如王承绪教授等将其概括为跨国性或国际性、跨学科性和可比性;陈时见教授等在《比较教育导论》中将其概括为比较视野、跨文化分析和教育革新指向;马克。
贝雷主席指出其跨学科性等等。
在此主要采用冯增俊教授的分析视角,综合各学者论断: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教育学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在发展历史上,重视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人类“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格俄中教育问题及教育现象;在研究范围上,比较教育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特点首先,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但它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工具性技术性的比较法,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整体取向的视野,一种信念层面的范式;其次,比较教育中只采用一种比较法是不够的,需综合借用社会学科的广泛方法如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定量定性方法,或叙事法等质性研究方法,需依据研究目的和课题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体系,而选用标准可依据埃德蒙。
金的主张:无论什么方法,只要适合于有待检验的问题或课题就是可行的。
(3)比较教育研究的时代特点比较教育以教育史为基础,主要研究当代教育问题,尤其目前迫切有待解决的人类教育问题。
康德尔称比较教育是延续到现在的教育史。
而比较教育与教育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础而目的是为为了研究现在。
(4)比较教育研究单位的特点比较教育包括以国别为单位的研究,以地理或文化区域为单位的研究,也包括某国内不同区域为单位的研究以及不同社会体制或经济发展水平为单位的研究。
总之,比较教育在研究单位上体现出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特性。
(5)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的特点比较教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一是借鉴,二是实践,在于能为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服务,并预测指导未来的教育发展。
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必将随着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变动,因此对它的概括有一定的时空限定性。
同时,乐观的看,对比较教育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纷呈争议--正如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凯利所认为的那样—也许是一种优点而不是缺点,它将有助于该领域产生活力以及持续成长。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对其保持一种客观、全面的理解。
2.实证主义分析范式
范式(paradigm)是1962年社会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一切信念。
比较教育中的实证主义分析范式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对比较教育作出界定、阐述和指引的一种范式和分析框架。
(1)背景、产生:以19世纪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学实证主义思想观点主张,社会事件或过程像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并服从某些特定的规律的,这种规律可以被认识发现,并可通过假设、经验、分裂、量化和验证等科学方法和步骤将之证实或证伪。
自比较教育的产生之日,创始人朱利安就将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引入了比较教育领域。
他期望从手
机到的事实和观察到的情况中“演绎出一些(教育)原则和明确的法则,一遍使教育成为近乎实证的科学”。
之后经安德森、胡森、诺亚和埃克斯坦等人的研究使实证主义分析范式得以形成和完善并产生实际影响。
后来形成的新实证主义较之更注重对教育系作出功能性解释。
(2)特点:1、假设知识与价值是无涉的、非意识形态化和客观化的,而且知识是背视为独立于求知者之外的;2、注重把概念转换为变量,把变量又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对变量的测量,最后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协变关系;3、认为现实是单一的尸体,而且是可以割裂和可以量度的。
(3)所反映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观点和方法程式:1、在目的和任务上,主张比较教育的研究要运用客观的参照系统来描述和分析两个以上国家的教育制度、过程或状况,确定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形成概括性的判断,用于指导教育实践;2、在范围上,它往往涉及更多样而复杂的事项或关系;3、在方法上,它试图推行一套科学的程序或方法,或者说一种实证的、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4)优势及局限:实证主义分析范式对客观性、结构性程序及验证性的追求,有助于提升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和可操作性,也助于推广其研究成果。
但它强调纯科学性,过分推崇自然科学方法,并试图寻找普世性法则,过度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效果,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全面和深入研究,可行性令人存疑。
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史就是实证主义传统与反实证主义传统彼此争鸣、此消彼长的历史。
每一种范式都是有它特定扎根的时代和思想土壤的,也必定会伴随着比较教育整个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进而得到修正、丰富和发展。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今天各种范式更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新的范式也在形成,同时多样化和新范式的诞生又意味着比较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的是,我们应客观全面的理解每一种范式的优势和缺点并合理应用。
二、问答
1. 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阐释:
1970年和1971年,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
特罗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Elite)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Mass)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Universal)高等教育阶段。
据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指“高等教育从精英的体制向大众的体制转化”,以及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的纵深发展过程。
但我们并不能简单的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达到15%并保持在15%-50%就足够了。
它更是一个量与质的统一概念,除了达到量的指标外,还会与之伴随教育理念、教育功能、发展模式、培养目标,甚至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方面一系列的深层变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源于并服务于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社会经济要求,人力资源中的文化素养和智力素养的要求,以及政治民主运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力量发展强大的要求。
总体表现为面向大众、以职业为导向、多样化、异质性、社会开放性等特征。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在我国近期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宣布,进入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的战略目标。
(2)国际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是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观念、发展速度、发展路径等基本要素的综合体系。
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外部环境的不同,在各自的大众化进程中遵循着各自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特色。
1.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1)美国是实用主义文化的,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重视实用科学技术是高校的特点,高校与市场经济之间紧密联系。
(2)通过大学的多样性顺利实现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如:南北战争后的“赠地学院”本着把学问、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作为办学目的的教育理念大大促进了人数的增长。
1944年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在法律上保障并促进了越战后大批退伍老兵进入高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社区学院”以更低更便利的入学条件和更强的职业导向吸引了更广泛的平民。
(3)政府通过低廉成本提供教育机会的“州立高等教育机构”和以立法确立的助学贷款制度来满足更多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入学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平民性。
2. 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1)欧洲坚持高等教育的大学“学问至上”传统,排斥职业性和实用性,具有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市场力量并未大力介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较美国具有异质性。
(2)欧洲高校没有构建新型教育机构,而在进一步扩大精英大学制度的同时,从传统大学的自身寻求变革,进而推进或谋求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
(3)扩展改革的形式多样化。
如:法国将大学转变成大众化机构;德国使部分人文学科领域进入大众化;英国将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构成大众化机构。
3.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1)传统的旧制大学和二战后成立的新制大学。
(2)私立大学,又称“日本模式”,包括私人举办政府予以补贴,公办但委托私人经营和私人举办政府提供资金发放带血全共大众择校三种方式。
(3)各种类型的专修学校。
(3)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引发的功能转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大的收益,教育投资时人力投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社会功能,从而推动了高校和政府之间、和社会之间、和市场之间更紧密的相互关系,高校在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功能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学术创新和科研建设,特色办学,并制定各种对策重建和完善质量标准。
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使得它以传统的精英模式培养精英的功能转变成为促进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而培养社会中间阶层、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展望
依据比较教育家许美德,中国高校目前从纵向维度,存在着四个等级的院校:以“985”和“211”工程资助的最高等级,聚集从全国选拔的最优秀学生承担主要的研究活动;省级公立大学,主要满足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学生的各种需要;提供2-3年短期课程的市级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以及正在迅速增长的民办高等院校。
以国际经验和社会现状来思考我国高校大众化模式,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以努力保质保量地达到《纲要》所规划的2020年40%的目标:(1)优化结构,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全面提高整体高等教育质量,追求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科研和就业能力,创立高校、科研所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机制;(3)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增强社会功能,更好的吸引多元化经费和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4)增大政府和多方的投入资助力度满足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需求;(5)鼓励民办、特色办学、低成本办学,更大限度的吸引和满足社会各阶层多样化的学习需求;(6)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办有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
2全民教育的重点
以教育平等为核心的教育民主化是当今整个社会民主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主要
特征之一,也是21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思潮正是随着教育民主化的不断推进而在国际社会兴起的。
要理解全民教育的重点,需要了解全民教育的背景、内涵和目标。
(1)背景及提出:全民教育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全球教育中存在的许多严峻而迫切问题提出的:(1)1亿多儿童,其中包括至少6000万女童,未能接受初等学校教育;(2)9.6亿多成人文盲,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功能性文盲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3)9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总人数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文盲人数占世界的2/3以上;(4)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成人未能学习能改进其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和文化变化的文字知识及新技能和新技术;(5)一亿多儿童和不计其数的承认未能完成基础教育计划;更多的人虽能满足上学的要求,但并未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6)人类社会正面临的多种问题与挑战,如环境恶化、人口激增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都严重的限制了为满足人们基本学习需要所作的努力。
在这一背景下,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和组织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亦即“宗迪恩大会”,通过《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实施宣言的《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正式提出“全民教育概念”,重申人人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全社会应更加关注教育发展,加强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使全民教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形成全球广泛共识。
(2)内涵和目标:全民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即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均等的。
进一步就是要求给给每个人更好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如十年后的重估全民教育的《达喀尔纲领》所倡导的,全民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标准。
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要求,从而使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人有能力和责任区尊重和传递他们共同的文化精神遗产和道德价值观念,维护和关爱共同的环境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并为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奠定基础。
(3)根据全民教育所针对的最普遍、迫切和基础的问题及它的目标,认为全民教育的重点一是扫盲教育,二是妇女儿童教育。
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六项目标中普及初等教育和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的条款被特别强调的列入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可以看出以基础教育扫除文盲和解决女性在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不仅是最核心的全民教育问题,更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1]扫盲教育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扫盲十年计划》明确提出全民扫盲是全民教育的核心,是各级各类、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核心。
同时,全民扫盲应该优先针对青年和成人文盲及失学儿童,也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和女性文盲。
自宗迪恩大会以来各个国家都积极响应,通过各种宣言、计划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推行国际扫盲运动,扫盲行动被作为政治行为推行着。
在90年代前扫盲运动有所进行,但80年代逐渐式微,1990年被命名为“国际扫盲年”重申它的重要意义,自90年代以来文盲总数不断减少,全球成人识字率不管提高。
目前文盲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南非和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阿拉伯国家。
另外妇女继续是这些文盲人口的主题占64%。
据中国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文盲人口8000多万,其中青壮年文盲2000多万。
中国每年仅小学就有250万人辍学。
而我国近期的《纲要》中也再次强调“扫除青壮年文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的教育战略目标。
各个国家扫盲教育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包括(1)开办正规学校;(2)开展持久的或短期的群众扫盲运动;(3)开发成人教育计划;(4)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如广播录像、远程等。
寻求政治支持、建立协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是国际扫盲教育成功中汲取的共同经验。
但当前国际扫盲教育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初等教育不普及和大批儿童失学;重视程度不够和经费投入不足;国家和地区差距导
致最贫困地区和边缘地区扫盲困难;群体差异导致弱势和边缘群体未得到重视等。
[2]妇女儿童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中提出,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为紧迫之事就是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
应该摒弃教育中任何有关性别的陈规陋习。
”妇女和女童教育计划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应优先采取的行动之一。
之后的多次大会中妇女和儿童教育被反复强调为全民教育的焦点问题,国际社会达成共识,认为让妇女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
关于妇女的教育,孟加拉国推行的“妇女自立和教育运动”和塞内加尔的“民族语非正规基础教育项目”是两个成功典范。
前者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组织妇女共同劳动获得收入和贷款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教育的模式,后者是由非政府组织主办的包括成人妇女在内的教授读写和生存技能的综合性教育计划。
关于女童的教育则主要有政府或全国性的非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行动计划(孟加拉),依靠社区发展的女童教育(如巴基斯坦),及政府资助的开办村学的模式(如印度和马里)。
成功经验:(1)与改善妇女和女童的生活与社会状况的行动相结合;(2)建立与妇女和女童相适宜的设施;(3)开发与妇女和女童相适合的教材;(4)培训和聘用女教师;(5)注意妇女和女童教育的协调发展。
虽然在全民教育背景下,妇女和女童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全球来看一半以上的失学儿童是女童,女性文盲仍占文盲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等,说明教育方面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严重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1)严重的经济状况;(2)发展的不平衡性;(3)落后的社会文化观念;(4)不稳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人类社会需作出更多的努力来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当然全民教育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重点问题,如发展幼儿教育,生活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
但扫盲和妇女及女童教育是目前全民教育的重中之重。
(4)中国全民教育的重点在农村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11 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七届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级会议上发表讲话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全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放在了农村等欠发达地区。
中国政府把扫除文盲作为反贫困的重要措施,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自拟题目自由论述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改革途径研究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1.国内社会现实:自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以来,农民工大批返乡、部分学生放
弃高考、民工荒、大批企业缺人却招不到合适人的矛盾等社会现象间接表明了国家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猛增,而一直处于教育领域较低阶层长期不受重视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现行模式和机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迫切需求。
2.国内政策热点:在今年二月底刚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到两会众多政协、人大代表的建言,职业教育都是一个新焦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本人出于个人兴趣在两会期间观看和阅读了一些有关职业教育的专题报道,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二.选题意义
1.必要性:职业教育是将教育、民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重大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才能使这种教育产生最直接的社会功能。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一次教育会议上表示,现在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中国也不例外。
我国职业教育一直低位低下问题重重的
现状十分必要进行从最根本的发展模式上的整体改革。
2.重要性:《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纲要》的一位起草者说这是中央文件里第一次把职业教育摆在这么高的位置。
可见其重要性。
3.长远意义: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够适应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三.研究目标
借鉴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地方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多维度提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建议,旨在能够为如何践行我国职业教育的响亮号召的思考贡献微薄之力。
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现状
1.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挑战及变革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可持续发展任务的艰巨,使得国际职业教育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功能的挑战、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挑战以及培训和课程模式的挑战。
为应对挑战世界各国相应的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转型。
逐渐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多元化、制度化的学校发展模式,并逐步拓展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服务功能,完善了国家职业资格和培训制度,强化了产教合作、行业本位的办学模式。
另外,国际化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各国的职业教育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各自的利弊,也增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存问题和挑战
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的工业正在从传统的轻纺工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形势日益严峻。
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技工人才空前短缺的市场供不应求或无法符合要求的矛盾日益暴露,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呈现“空心化”现象。
无论是在社会观念,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是在企业管理体制上,都存在着技工“造血”机能丧失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校本位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师资紧缺、设备落后、教学质量低下、与普通教育脱离、与社会需求和市场脱离、校企合作困难等都是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
五.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1.德国双元制:
“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流模式。
指学生
既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移植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两类学习交叉进行,时间比大约为1:4。
相应地,培训者由来自企业的实训教师和来自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两部分担任,也需要既通晓教育学知识又掌握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有校企两个主管部门,均受法律约束;企业和政府为两个经费来源。
(利弊)
2.美国综合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模式:
(1)综合中学:美国的中学教育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在各类中学中公立学校占90%。
综合中学采用一个主体两个只能的模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通教育,为准备升学的学生提供学术教育,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课程的开设因地而异,取决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状况。
(2)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