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基本知识
(仅供参考)
杜保玉整理编辑
一、关于国际化
(一)、国际化大都市
从广义上说,国际化是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国际化大都市是国际化的具体表现。

国际化大都市,是指有较强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一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并对世界和地区经济起控制作用的城市。

国内代表性的观点:大国际化大都市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对世界经济有相当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经济运行完全按国际惯例,并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三是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

应具备七大特征:区域中心、国际人才中心、会展之城、服务之城、创业人居之城、传媒之城、文明之城。

(二)国际化大都市指标评价体系
城市的国际化作为大城市的一种发展动态,其发展水平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指标。

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1、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指标体系均选择该指标并将其放在核心位置。

根据预测,今后十年北京GDP增长速度年均约9%,到2010年北京人均GDP将达到6000美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参考其它城市的国际化历程,2020年左右北京基本达到国际化大都市水平的人均GOF标准值至少为10000美元。

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城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十五”期间。

北京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约10%,到2010年北京市三产比重预测值为62%。

目前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三产比重已超过80%。

3、外贸依存度是反映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的主要指标,即城市的出口总额与城市GDP之比。

随着中国加入WTO,“十五”期间净出口负数有增大的趋势。

开放程度的加深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上升空间。

从其它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即具备国际化特征。

4、研究与开发投资占GDP比重是世界广泛采用的衡量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相关性的指标。

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增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加研发投入的比重。

根据GDP增长速度和目前其它国际化都市的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标准应为5%以上。

第二类为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指标。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与自际化的根本目的。

1、人文发展指数(HDI)。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1990年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以来所采用的人文发展综合指标,长寿、教育成就、生活标准,以此构建人文发展指数,已被各国广泛采用。

其中长寿根据预期寿命测定;教育成就根据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和大、中、小学的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组合得到;生活标准则根据人均GDP测定。

HDI指标小于0.5视为低水平,在0.5-0.8之间为中水平。

大于0.8为高水平。

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是衡量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条件的主要指标。

国际化大都市的居民生活总体水平要高于一般城市,必然要求居民居住条件逐步完善。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住宅已普遍进入享受
型阶段。

1990年美国人均住宅使用面积68.7平方米,高收入国家35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22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15.1平方米,中低收入国家8.8平方米,北京市1998年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到2010年将达到18平方米左右,到2020年北京应超过人均25平方米以上。

3、高等教育入学率是体现人口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指在校大学生占18-22岁人口的比重。

4、信息化综合指数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我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年均提高20.1%,北京市年均提高约17.6%。

第三类为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指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未来十年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

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国际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之一。

1、轨道交通客运比重。

由于轨道交通运输量大、不堵车的优点,成为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国际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措施。

2、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是城市国际交通的最主要指标。

国际化标准值应达到4500万人次以上。

3、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

健康的城市环境包括洁净的空气、水、大面积绿地以及无噪音污染。

根据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国际化标准值应定为P<3。

第四类是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的指标。

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国际化程度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强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全球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国际中心城市。

1、当代著名的国际化城市都是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是全球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企业战略决策中心。

全球前500家最大跨国企业的前100家就控制了世界近三分之―的直接投资,该指标极有代表性地反映出该城市的国际控制能力。

只要有一半以上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就能很好地说明城市的国际化趋势及未来的成长性。

2、外国金融机构数量突出地反映了城市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体现城市的金融资本影响力。

从世界上高度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过程看,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年入境旅游人数是体现城市国际交流功能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年海外游客人境人数至少在600万人次以上才可成为具有“全球性旅游中心”特征的国际化城市。

4、年举办国际会议次数。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不但是经济中心,同样是世界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大量国际组织的存在使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大型国际会议的重要举行地。

二、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
1、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

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

2、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发展上看,中心城市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

从要素流动来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人口流动问题。

为了实现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变“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转移方式为“离土又离乡”的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方式。

打破县市域的局限,在人口、劳力、资源、交通、生产、流通、市场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统一、协调的格局,在更大的范围和在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克服体制性障碍,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

突破现有行政区划,通过城市形态的调整,解决中心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区域一体化。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过程中最典型企业空间组织方式,其本部和主要分支机构的选址越来越与传统的自然资源占有型选址、市场区位依赖型选址、地域区位中心型选址无关;而更靠近交通网络枢纽型、信息网络节点型、环境质量优越型和无形、软性资产型选址。

“网络型城市”。

代城市密集地区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走廊型城市网络,他们的功能和区位关系特征表现出比传统中心地城市的明显优势。

网络型城市由多个不同节点组合形成了一个独特又富有弹性的创新环境。

网络型城市比同等规模中心城市享受更大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更少的交通堵塞和更多的自由空间。

3、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
——突出地区级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非农经济向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

通过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城市增强自我发展功能。

在城市自我发展的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搞开放型城市,现出较强的集聚功能。

一个区域通过“中心市场”去组织生产的社会化协作和分工。

——引导向中心城市集聚。

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城市化进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行政区划大多是数量过多,面积过小,人口偏小,布局也极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以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有利于城市功能发挥为标准,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域调整,突破各个地区画地为牢的分散格局,适当和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撤乡并镇、撤县并市等。

这对于扩大中心城市发展腹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中心城市的加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

中心城市标准应包括:合理的城市布局,良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或可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基础(特别是有新兴产业的生长点或发展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较好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较高的市政管理水平,无明显的资源约束。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作用,需要解决城镇空间的网络。

中心城市是城镇空间组织网络中的中心环节,而构建合理有序的城镇网络体系,是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城镇网络体系的建立要能兼具中心城市的规模主导地位和空间组织作用。

目前我国各区域城市间仍是自我完善、各自为政,随着中心城市产业的成熟和趋同、城镇用地的急剧扩张、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

应尽快改变现有城市无序的城乡空间扩张,突破城市的行政分割,加速区域整合、重视区域整体协调,寻求城市竞争中的优势互补,推动未来中心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三、关于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下,在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综合约束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环境清洁良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的不竭动力。

1、生态城市特点
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

◆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仅所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在人与人关系上。

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

文化是生态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这种和谐乃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置,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效益,不仅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重视对人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

广义的要领就是全球概念。

◆结构合理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

合理的土地利用,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地系统,完整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

◆关系协调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能力协调。

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

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3、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

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
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

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竞争的焦点。

——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4、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高标准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包括: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的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创新。

生态城市由不同的功能区构成,包括行政商务中心、生态居住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科技园区、生态公园、广场、景观、绿化带、河流、道路等。

如果按照行政商务中心相对集中,而其它各个功能区相对间隔、独立,形成发散式结构——加速产业的生态化和环保的产业化进程。

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环保,到“边污染边治理”的次优环保,再到把清洁生产贯穿于
整个产业链的循环经济,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把两者高度地统一起来。

——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

一是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

政府要建立合作、协商、包容、透明、信息共享的开放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共同建设生态城市。

强化城建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赋予他们参与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决策、实施、资源调配的权力。

加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

政绩考核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导向器。

政绩考核要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科学设置绿色GDP和包括资源、人才、环境、社会的总资本等指标,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助推器。

——积极营造全民知晓、从我做起的浓厚生态文化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

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知足常乐”等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文化传统,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变成人人的自觉行动。

二是从细微之处做起,培养科学的生态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要倡导多使用公交车、环保车,限制摩托车;倡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拒绝污染食品;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家庭”,拒绝非科学生活;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拒绝高耗、污染能源;倡导垃圾分类固定放置,禁止垃圾混放和随手乱丢。

三是从儿童抓起,搞好生态文化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向儿童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灌输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环保行为方式,使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生态文化、观念、意识渗入其骨髓,科学的生态行为方式内化为其下意识的自觉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培养造就成千上万的生态公民。

2012.0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