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美国学者格鲁贝尔和澳大利亚学者劳埃德 (H.G.Grubel and P.J.Leoyd)在其《产业内贸 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度量》专著中 的研究: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1.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 2.生产区位不同: 3.制造时间不同。 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又叫异质产品, 是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体包括: 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 2.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 3.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 4.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 了一些完全同质的服务进行了国际贸易 5.由于政府干预造成国内价格扭曲,企业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便同时从事进口和出口 的活动
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一国所有行业的同产业贸易指数
n i 1
Bi
( Xi Mi )
n i 1
n i 1
Xi Mi
( Xi Mi )
100%
Example:
USA in 1995, export computers USD39.6 billion Import computers USD56.4 billion
Meat products
Vegetables and fruits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根据贸易是发生在不同生产阶段之间还是发生在 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不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
同质产品和差别产品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符合产业内贸易标准的 商品分为两类:同质产品(homogeneous products )和差别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
所谓同质产品,指的是那些消费者的偏好完全一样,从 而相互之间存在着完全的替代性的商品。这类商品大多属于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的对象,但由于市场 区位、市场时间的差异等原因,同质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国际 贸易。
所谓差别产品又被称为异质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 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的产品,譬如说不同质量档次或品牌的同种产品。产品的差 别性分为三种: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产品的差 别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产业内贸易是差别 产品的贸易。
这种贸易是指在没有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条件下 的,通过外部市场在各个独立的企业间进行的 产业内贸易。 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南北贸易,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 的贸易,反映了生产要素构成相异的产品间的 产业内贸易,占总体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大约为 30%—40% 。 另一种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反映了生产要素 禀赋程度相似,生产结构也比较接近的产品渐 进性的产业内贸易,占总体产业内贸易的比重 大约为60%—70%。
或
Xi Mi Xi Mi Bi 1 100% Xi Mi
Bi
( Xi Mi ) Xi Mi
100%
X:出口值 M:进口值 B:产业内贸易 指数
当该产业出口量恰好等于其进口量时,即Bi=1,达最 大值,即全部贸易都是同产业贸易;反过来,当 Bi =0,达 最小值,完全没有同产业贸易。通常情况下,0< Bi <1。
So, B = 1 – I39.6 – 56.4I/(39.6+56.4) B = 0.825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
工业化 国家 1970 1987 1999 发展中 国家 1970 1987 1999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Export 60.5 39.6 19.8
14.5 43.0 5.8 5.2 23.0 6.6 7.9
Imports 124.5 56.4 15.3
12.9 25.5 16.1 6.6 24.1 3.9 2.4
paper Chemicals steel Machine tools
Electrical generating machinery
(二)二者联系
1 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 贸易有机结合的产物 2 要素禀赋决定了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 构的框架 3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对外商品贸易结构 高级化的反映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与发展
简述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 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 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 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 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 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88.0 78.8 97.3 82.2 94.8 73.3 48.7 96.8 82.5
资料来源:1970年至1987年的数据来自于J. A. Stone and H. H. 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 Longitudinal, Cross Country Analysis, ” Weltwirschaftliiches Archiv, No. 1, 1995。1999年数据是根据WTO的2000年 度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计算的。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定义: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是由于跨国 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内贸易 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开展,形成了公司 内产业内贸易所导致的。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市场进行产业内贸易有许多优势:
1. 2.
3. 4.
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使其在系列产品和异质产品 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使外部市场内部化,使外部市场的不确定 性大大减少,更容易实现库存控制和交易成本的降 低 通过产业内贸易更有利于实现垂直一体化的规模经 济 由于接受跨国公司投资的东道国在生产和成本方面 对跨国公司吸引中的区位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更 好地利用世界各个区位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特定优势, 按其全球经营战略安排最佳生产点,使要素构成相 异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一体化进一步发展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产生背景 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解释国际贸易 成因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它是经过数代人不断发展与 完善而形成的。从最初的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到李嘉 图“比较成本理论”。之后尽管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补充与 发展,但是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与贸易条件的讨论。这些 理论“与其说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修正性发展,不如说是 对其的解释性补充。”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 新趋向,工业国家之间的许多贸易活动用传统的比较优势 理论无法予以适当的解释,主要体现在:1.里昂惕夫之谜 2.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 间进行的,且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 向贸易;3.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普遍发展。这种新的贸易倾 向显然不能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而需要对其理 论框架进行扩展或重构。于是一批经济学家从贸易实践出 发,利用新的分析工具,尤其是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 要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 别于前人的贸易理论。他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 系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原因 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典型理论有规模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产业内 贸易日趋增长带来的挑战
国际分工深入到制造业内部,出现了 “水平分工”的现象 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 不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推动了产业内贸 易的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为产 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 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 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Examples: U.S. exports and imports, 1995 (in Billions of Dollars)
Category Autos Computers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第五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贸易 第五节
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生与发展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 简要评价
第一节 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产业内贸易日趋 增长带来的挑战 二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与分类 三 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标准 四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
三 产业内贸易的测定
沃顿指数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 巴拉萨指数 Ti
Xi Mi Xi Mi
Ti 1
X i M i
Xi Mi
标准产业内贸易指数
Ti 1
Xi / X Mi / M Xi / X Mi / M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 生产的商品,如出口初级产品,进 (Intra-Industry Trade ) 口制成品,出口钟表,进口电视机 等等
是相对产业间贸易而言的,也称作部门 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 型制成品。
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 至少前3位数都相同的商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 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 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差异产品又可以分为:
垂直差异产品 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
水平差异产品 质量相同,但其特色或特质不同的产品
但实际上,差异产品往往既表现出垂 直差异的特点,又表现出水平差异的性质。
根据贸易中不同的市场途径,产业内贸易可 分为 :
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四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之间的 比较
(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 (二)二者联系
(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业间贸易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 动;而产业内贸易同一产业产品是双向流 动的。 产业间贸易是不同产业间产品的贸易;而 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制成品中某一类产品的 贸易。 产业间贸易一般通过在不同国家的独立厂 商进行贸易来完成;而产业内贸易则通过 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来实现。
出现同质产品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的原因。 (2)政府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使得 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 品。此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 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获得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 口优惠,这就造成了同质产品贸易。 (3)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季节性造成的同质产品贸易。 (4)统计上的原因。其中,第一种情况是转口贸易,这 时同种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 便会形成统计上的同质产品贸易。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在统计 口径上大多将同种产品的成品与中间产品及零部件归入同组 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
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1.
2.
3.
4.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 间距离越近,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反之 就小 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商品主要是中间产品,即中间 产品占了很大比重 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有的是为了规避和减轻关税、 所得税等税负而进行的,为此,在贸易过程中实行 调拨价格或者叫做转移定价,这种价格可能远远低 于或远远高于世界市场价格 研发密集型产品通过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 高,一般占其总贸易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