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原始儒家工夫理论的进路概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儒家工夫理论的进路概览

壹、原始儒家的本体工夫

儒家的本体工夫就是针对儒家价值意识的心理培养及意志锻炼的活动,因此儒家本体工夫的模式即是对价值意识的实践,因此所有以主体修养来实现价值的命题都是本体工夫的命题,例如志于仁、明明德。当然如果所叙述的项目被陈述得较为具体,则也可以称为具体操作智慧,例如重贤人、亲师友、勤读书。又因为这种实践是在主体心理活动的意义上进行,所以也会以主体的存有类项概念来表述本体工夫的意旨,例如尽心或尽性1。儒家本体工夫的观念从《论语》开始就已义涵丰富,《孟子》更是儒家本体工夫讲得最准确,并永远被引为核心命题的系统,此后《中庸》、《易传》则续有创造及发展。自是以后,则不再是本体工夫的创造问题,而是其它哲学问题的创造发展或澄清混淆的问题。

一、孔子以仁孝礼为价值目标的具体实践要求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许多实践要求,它们就是孔子的具体操作智慧,一般以格言或道德教条说《论语》中的孔子观念,其中就是以「仁、孝、礼」的价值为核心观念,2从而展开为《论语》中无数的具体操作要求,从工夫论的脉络说,孔子是提出「仁、孝、礼」价值的本体工夫,因他谈得较为具体,因此也可以说是具体操作智慧。孔子提出的实践要求,条目繁多,包括:勤奋好学、以德治国、孝亲无违、友爱兄弟、遵守信用、远离异端、正当娱乐、里仁为美、礼让为国、见贤思齐、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居敬行简、文质彬彬、博学于文、博施济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过则勿惮改、克己复礼、刚毅木讷、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泰而不骄、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君子固穷、杀身成仁、有教无类等等具体实践要求,成为儒家君子的为人典范,一般人能据以实践,便能成为君子。具体实践要求也都是归属于本体工夫,只是它说得比较具体而已。

1存有类项概念指得是心性才理气天等等,另有价值意识概念指得是仁义礼知无为逍遥苦空等等,这两类概念系统中都可以作为本体工夫的使用概念,就价值意识概念而言,三教各自别异因而易于分辨,但就存有类项概念

二、孟子尽心、养气、立志的本体工夫

孟子在儒家本体工夫的建立上有开创义理之功,关键即在孟子使用了存有类别概念来说本体工夫,如「心、性、才、气、天」等,这就使得孔子多方言之的具体操作智能能收摄在几个核心的价值概念里,如「仁、义、礼、知、善」等,而取得高度的抽象普遍性,从而成为儒释道三教谈本体工夫的基本形式,这就是孟子哲学的最重要的创作。并不是说具体操作智能过于繁多,需要改进,而是说要谈普遍性的工夫理论问题,就需要有相当的抽象程度,至于就实践活动之所需而言,具体操作智慧仍然是切实有效不嫌繁多的。但是孟子却因为「心性才气天」的存有类项概念的使用,因此能以简御繁地以「仁义礼知」为心性的良知良能,从而准确地提出本体工夫的根本形式,如「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求放心、养浩然之气、尽其才」等等,也就是说,当孟子以仁义礼知之良知良能为人人固有之本心本性,而建立了性善说之后,所有的工夫修养活动便皆是以此一本心、本性的意志纯粹化为意义,不论此本心、本性是以气说、以情说、以才说、以命说皆是同一意思。

孟子由「性善说」而带出工夫论之义如下: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蓗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3

这就是说,既然本心中已有仁义礼知,顺着自然人性之情,即必然可以为善矣,并不需要违背或扭曲本性,只要愿意去做,就能发挥出来,当然若不去做,那也就等同于失去它了。但也因此,如果不去发挥它,也等于是自己不能尽其才了。既然仁义礼知为固有的,所以做工夫就是从固有的本心中发挥出来,因此叫作「扩而充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4如果不去扩而充之,便是「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5这就是建立了性善说之后的强力的理论效果,既然人性中固有仁义礼知之德性,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离了仁义德目,就是自暴自弃,不可与有言及不可与有为矣。

本心本性既是善的,因此可以说扩充此本心即是工夫,同时,也可以说把放失的本心找出来也是本体工夫: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6

生活上稍有失去仁义德目的行为之时,即是放失本心之义,求放心,即是回到仁义之路上,这也还是性善说格局下的本体工夫,因此一个性善说既可说扩充工夫也可说求放心工夫,端视要从主体自身的本性处说,还是要从主体已在滑失了的情绪状态中说。

可以说孟子在人性论的层次上建立了性善说之后,于是可以说扩充、及求放心、及尽心、及尽其才的工夫话语,但是人性论的依据即是本体论,因此孟子由性善说的本体工夫就直接接上了天道的普遍原理,也就是本体论的本体,所以又能说出知天及事天的本体工夫论的话语:

「尽其心者,知其性者;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

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7

说到这里就是澈底的本体工夫的格式了,亦即是以整体存在界的价值意识为主体修养的心理蕲向,「心、性、天」合为一事。孟子也以「养气说」来谈本体工夫,并且在儒家本体工夫中极具有代表性:「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8「持其志无暴其气」就是以价值意识为意志的主宰而不以欲望情绪为主导,说气即是说情,只是情需以心志为主导,因此,这也等于是尽心工夫: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9

本文中之气仍是情,故而「浩然之气」即是情之顺此本心本性而行时之精神昂扬的状态。由于孟子建立了性善说的人性论及本体论,所以在工夫理论方面便极易发挥,只要提高人们的自我价值意识即能鼓动人心自做工夫,这点,孟子就是最能藉由提高人们的自尊心而要求人们

6《孟子・告子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