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历史宗教文化发展考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系本人原创未经同意请勿转载!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韦强

甘肃省渭源县历史宗教文化发展考证

——以渭源南部地区为例渭源顾名思义取自“渭水源头”之意,渭源县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省区。境内秦岭余脉、祁连山余脉交汇,其南部是典型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

这一地区历史上是中原汉族文化与青藏高原藏区文化的典型融合地区,南部会川镇毗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发源于卓尼的漫巴河穿城而过。汉藏柔和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烙印深深镶嵌在这片土地和当地人的血液之中。

以渭源南部地区为例,这里汉族有些地区至今保留过“拉扎节”的习俗,当地人对拉扎节也是颇为重视,“拉扎”为藏语山神的意思。藏民崇尚自然,敬佩山林之神,每年按时进行祭祀,这一习惯也在当地汉族人中保留至今;从人际关系称呼来看,部分人群时至今日仍保留着“阿爸、阿妈、阿姐、阿舅”等称呼,这些都是藏区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时代印记的重要佐证;在部分山区村庄至今保留藏语汉译地名,如:“宗丹、拉布、藏巴屲”等很多具有藏族文化色彩的村庄名字。

这里的宗教更是有着汉藏满蒙多民族融合的特色,以“神教”(当前出于统战工作需要将渭源各处龙王庙宇定义为道教场所,但这不影响历史因素考证)为例,由于藏蒙两族多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我们不做过多解释,只着重研究这里的宗教关系。

“神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派别,它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宗教文化特色,即当地人所说的“跳神师公”师公包括“汉师公”和“番师公”两类,但两派除了在娱神动作上番师公豪放,汉师公文雅以外,并无多大差别。只是“番师公”有时候会用藏语进行祭祀,并摇动特制的拨浪鼓,汉师公则不会所藏语摇波浪。

“神教”没有类似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教义,也没有自己统一的祖师爷和宗教领袖,而是以“小团队”的形式在“主教”的带领下展开各种祭祀活动;祭祀神祇也都名目繁多,各个宗教的神祇都有祭祀,甚至还有历史文化名人,如:典型的道教:“玉皇大帝”佛教“地藏王菩萨”藏传佛教“西牛带海、骡子天王”还有儒家孔子、唐朝名将薛平贵等,这些都是神教的致祭对象。

神教是“佛教、道教、苯教、萨满教”等宗教的结合产物,是西北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祭祀风格既有苯教、萨满教牺牲致祭的传统,也有佛教布施米粮的特色,如“扎签、撒粮”等行为。她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是我们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一地区历史上一直处于“赵氏土司”的统治下,土司官邸驻扎于“官堡”今会川。今天渭源会川的老堡子便是是末代土司“赵天乙”的军事堡垒。赵氏土司原为“吐蕃”贵族,唐代受命统治甘肃南部地区一带,中原王朝加封赵氏土司为“会川伯”爵位历代世袭。因土司在宋代有军功于国家,而被大宋皇帝赐天子姓氏“赵”故称“赵土司”,其官职一直世袭到了解放前,末代土司“赵天乙”现已平反,拒历史资料显示赵天乙当年率部起义,赴甘南接应解放军先头部队时被国民党杀害,现有养子一支居住于甘肃临洮县。

土司统治下设“寨”每寨设一“头人”为土司管理本寨百姓和农奴,平时务农、战时为兵。渭源地区现在仍有以寨为名的地方还有如南部“周华寨”北部“新寨、北寨”等地名,而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大清雍正皇帝时期“改土归流”,严重削弱了土司势力,乾隆皇帝时期推行“保甲制度”每十户一牌,每十牌一保,每十保为一甲。这也就是当地各个龙王庙至今以“牌”为单位划分地区界线的历史原因。

正是由于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特征显著,使得这一地区民众身上大多既有汉族儒家温文尔雅的气度,又兼有藏区粗犷豪放的特色。人们的文化观念既展现“紧随时代潮流”的脚步,

又表现出“保守不前”的一面,二者激烈的冲突集中展现在社会各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文化保守一面的反作用,这一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基础雄厚,但经济领域文化产业却表现出滞后的状态。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观念是潜移默化植入脑海的东西,短期内无法改变,即使长期也不能彻底改变。所以,这个地区急需“新思想”“新观念”的引入,以便能与当地传统文化优势结合,使当地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当地气候、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下,要想实现商业、农业的转型发展,首先就得转变观念,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要能够成功转变观念,在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产业还是能够大有作为,展现她美丽动人的一面。

参考文献:《清史十二讲》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尘埃落定》已考历史部分

百度百科·渭源·地理

百度百科·历史·会川伯

百度百科·西北龙王祭祀

其余部分为当地老人口耳相传

本篇系本人所观、所思、所学而著,绝无妄自批判家乡文化之意。

如有失误,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