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证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虚湿热证探讨

标签:阴虚湿热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阴虚证、湿热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历代医家均有详细阐述,但阴虚湿热证却鲜有专论。迄今,学术界在中医证候分类中亦未明确将阴虚湿热证独立列出。据笔者观察,临床上阴虚湿热证并不少见,尤其在病情反复而迁延难愈的疾患中。因此,探讨阴虚湿热证的辨证论治,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

1 阴虚湿热证是一个特定证候

阴虚湿热证并非阴虚证与湿热证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存在内在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形成阴愈虚、湿热愈盛、胶结难解的局面,故可视为一个独立证候。

1.1 陰虚与湿邪并存

阴虚是脏腑阴津的损耗,而湿热中的湿是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停聚体内。从表面来看,两者一少一多,一燥一湿,似乎矛盾对立,不能并存。但实际上,阴虚之阴乃人体正气的一部分,是正常成分;而湿热中的湿,虽也属阴,却是一种病理产物,故阴虚与湿停,一正一邪,一虚一实,二者并不对立,可以并见。

1.2 阴津与湿邪乃同源异流

从阴液的生成来看,饮入胃后,归宿有二:若为人体所用,循常道输布全身,谓之阴津;反之,不循常道而停聚体内,则谓之湿(内湿),故阴津与湿邪实为同源异流。由此而言,内湿产生愈多,停滞越久,则阴津亏损愈多,即所谓“邪水旺一分,正水反亏一分”(《温病条辨·下焦篇·寒湿》)。

1.3 阴虚是机体感受湿热之邪的内因之一

湿热属实邪,既可外感,亦不少内生,但无论外感抑或内生,其主因乃正气不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气虚损,则外湿易相凑,内湿易滞留,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又阴虚易生内热,若内热与湿相合,则化生湿热而滞留体内。所以,阴虚兼脾虚者最易感受湿热之邪。

1.4 阴虚湿热证易形成胶结难解的局面

湿属阴,热属阳,湿热相合则难分难离,如油裹面,本不易治疗,如再夹阴虚,两者又互为因果,则更胶结难解。而治疗上,补阴多碍湿,除湿易伤阴,殊难两全。故阴虚湿热证具有胶结难解、缠绵难愈的特点。

2 病因病机

临床上,阴虚湿热证既可见阴虚症状,又可见湿热症状,但因阴虚涉及五脏,湿热可弥漫三焦;又或以阴虚为主,或以湿热为主,或阴虚湿热并重,其临床表现纷杂多变,甚至隐蔽。故本病易失治误治,其病因病机细分有二。

2.1 素体阴精不足,外感湿热之邪

首先,阴虚之体,或兼有脾虚,或因过用、久服滋腻之品,影响脾胃运化,或阴虚肝气失柔,横乘脾胃,脾胃运化不足,津液输布失常而形成水湿,并从阳而化生湿热,滞留体内。其次,阴虚则阳亢,热盛反炼津为痰,痰阻气机,更影响津液输布,形成阴虚湿热痰浊的局面。另外,阴虚之体,“无阴则阳无以化”,导致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腹中,可形成臌胀;或影响膀胱气化,致小便不利;或水湿外溢肌肤。最后,阴虚之体,外感湿热之邪(如下焦湿热),因失治、误治、延治,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而形成阴虚湿热的局面。

2.2 湿热久羁,伤及阴分

湿属阴,热属阳,湿热合邪,如油裹面,胶结难解,日久可消耗阴液;或过服苦寒温燥、清利泻下之品,以致于湿热未尽而阴液耗伤。

3 治疗基本思路

阴虚湿热证以数脏同病、多证并存、虚实夹杂、胶结难解、缠绵难治为特征。临床治疗湿热已属不易,再加阴虚,则更为棘手。故治证须兼顾阴虚、湿热,用药应斟酌,否则稍有不慎,即伤及其一。

3.1 历代治疗阴虚湿热证的名方

历代医家虽未详论阴虚湿热证,但散在留下不少名方。①猪苓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方中阿胶养阴润燥,滑石清热利水,佐猪苓、茯苓之渗泄利水。全方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滞,又润真阴而不致其燥,从而达到利水而不伤阴之效,开“育阴清热利水”先河。②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由二地二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壳、甘草、枇杷叶组成。全方以养阴清热、利湿宣肺立法,乃治疗阴虚湿热证的基础方、代表方。③化阴煎:张景岳针对“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者,创立了此方。方中熟地黄、生地黄滋补肾阴,车前子、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更有牛膝既可滋阴、又善利水,再入知母、黄柏、龙胆以泻相火而存其真阴。诸药合用,滋阴利水,兼退虚热,使真阴恢复,相火得降,水道通利,癃闭可解。

上三方虽出自不同医家,组方亦不同,但其配伍原则均为滋阴养液与淡渗利湿之品合用,体现了滋阴与利湿并举的基本方法,为后世提供了治疗思路。

3.2 治疗原则

3.2.1 养阴不助湿阴虚证宜用滋养阴液之品,但补阴药多有碍湿之虞。临床上,补阴有滋阴与养阴之别,滋阴之品如阿胶、制何首乌、生地黄等过于滋腻,多用则不利于湿热证的祛除。而养阴之品如玉竹、麦冬、白芍、石斛、墨旱莲等不甚滋腻,且兼微寒甘淡之性,有利于祛除湿热。临证可根据不同病位,斟选补阴药,同时酌以少量利湿之品,以补阴而不助湿,清热而不伤阴。

3.2.2 清热不伤阳、利湿不伤阴苦寒之品有利于祛除湿热,但过用则易伤及阳气,影响津液运化。辛温之品虽可燥湿,但有助热伤阴之弊。故临证处方虽清热利湿之品不可少,但需酌定用量,并酌与通利、芳化等其他治法联用,以利湿不伤阴、清热不伤阳。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机关干部,平素应酬颇多。2015年7月23日初诊。近年反复口腔溃疡,起初服用苦寒清热之品有效,后渐无效,且每遇夏季加重,影响进食,甚为其苦。多方求治无效。平素口干口黏,不欲饮,口气重,乏力酸软,多梦,纳可,大便稀软黏滞,溺黄,舌质红、有齿痕,苔薄黄、根厚腻,脉细弱。证属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方选甘露饮合清暑益气汤加减:生地黄12 g,熟地黄10 g,麦冬15 g,天冬12 g,北沙参15 g,五味子10 g,黄芪10 g,麸炒白术9 g,苍术9 g,炙甘草6 g,升麻6 g,泽泻6 g,神曲10 g,枇杷叶12 g,石斛12 g,茵陈12 g,蒲黄6 g,胡黄连6 g,半枝莲12 g。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复诊,口腔溃疡已愈,乏力好转,大便成形,舌苔黄腻减退。守方去沙参、胡黄连、蒲黄,加西洋参(另炖)6 g,继服14剂后,溃疡未再发作,停汤药。嘱晨起服补中益气丸补脾虚,睡前服知柏地黄丸纠阴虚之体。随访1年,无复发。

按:本案患者脾胃素虚,既往疲于应酬,饮酒过多,加之嗜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蕴,日久耗伤阴液;又治不得法,久用苦寒凉之品,致中气更伤,阻遏清阳不升。口疮口黏、暑湿季节加重、大便稀软、脉细、舌根苔厚腻,提示湿热内蕴三焦。证属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方选甘露饮合李氏清暑益气汤清热祛湿养阴为主,兼以健脾益气,稍佐蒲黄消肿止痛以加速创面愈合,加胡黄连、半枝莲以加强清热化湿解毒之力。用药2周后,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气阴两虚之体有所改善,湿热渐去。后调其致病体质,加强健脾养阴,以资巩固,故嘱以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善后,如此数年顽疾终获良效。

5 结语

临床上,阴虚湿热证存在于很多病症中,且其病机有自身演变规律。笔者基于梳理古文献相关内容,探讨了阴虚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思路,结合案例介绍了相关用药特点,以期有助于拓展临床思路,提高病证的辨治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