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外企业强有力的“进攻”面前,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特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优势”,就是当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最高成就之一。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The core competenceofthe corporation》中提出。

她们指出: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与技能,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可更详细地表达为: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与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够取得主动地位的核心能力或优势。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归纳起来,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价值优越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其价值性包括企业价值与顾客价值。

企业价值,就是指其具有充分的市场价值,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为企业创造
持久的竞争优势,给企业带来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使企业能够持续竞争,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优越的顾客价值,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价值所在,指企业能给最终用户带来实惠,能提供消费者瞧重的价值,让最终用户获得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与文化。

例如:本田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的技能就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该发动机节省燃料、速度快捷、操作简单、减少噪音及振动速度等,不仅为公司带来超值利润,而且为顾客带来高价值利益。

2、独特性
就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特有方式,沿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培育、积淀而成的。

企业的任何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独树一帜,且不容易被竞争对手轻易占有、转移、模仿或替代。

例如:可口可乐饮料的组成已不就是秘密,但其糖浆的配方却一直就是该公司的核心机密,即便竞争对手可能获得包含于核心竞争力的某项技术,但就是综合性的内部协
调技术、整体配合技术等,尤其就是与企业特有的文化相关的、不可言传的知识,则就是不可能完全模仿到的。

正因为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所以企业才能因其核心竞争力而获得别人所不能获得的竞争优势。

3、动态渐进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就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竞争的存在,竞争对手会竭力弥补自身不足,赶超对方,从而消除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超额利润,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为所有企业的一般能力。

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就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而就是要经过人才、技术与知识的长期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并培育发展起来。

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4、延展性
指企业能够从核心能力延伸出一系列新的产品与服务,它使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以及其它能力,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就是当前的而且也包括潜在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满足往往就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点。

例如:惠普公司的液晶显示技术,使其可以在笔记本电脑、袖珍计算器、大屏幕电视显像技术等领域都比较容易获得一席之地,而不就是将其优势领域限制一个很小范围内。

5、无形性
核心竞争力并不就是企业某一项具体的产品与服务,它就是瞧不见摸不着、结构性的、无形的战略性资源。

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其经典性定义中则把它称作就是企业的“学识”。

这种无形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不像实物资源那样随使用而折旧,相反在不断应用与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完善与精炼。

例如,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就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影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作为世贸成员,面对入世的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然选择。

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上。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存在巨大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有250万人不能人尽其才,企业人力资源匮乏。

主要表现为:
第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管理人员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就是企业的掌门人、舵手、灵魂,她们的智慧、性格以及好恶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与发展。

一个企业的成败,70%取决于经营决策人的作用,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兴衰成败
起着决定性作用。

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之重要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很多企业经营者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整体素质较差,其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环境,面对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

第二,缺乏高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场开发、管理运作方面的人才,这就是制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积累与储备,在需要时临时招聘,使得公司的发展大打折扣;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人才资源的教育培训、开发与管理不够重视,对人才这一特殊资源的保值、增值意识薄弱;在人才的使用上论资排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造成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导致人才缺乏工作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企业的发展。

第三,人才流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人才都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十分落后,按干部身份进行简单管理,人才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又存在户口、档案、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给人才流动设下了重重障碍,使本应社会化的人才变成了某个单位的人才。

流动不畅,人才就会发生固化,而一旦固化,很容易使人才安于现状,缺少创新的火花。

目前,在不少事业单位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分配中“大锅饭”的思想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贡献多少在收入上差距并不大。

人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难以激发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育,还会导致原有人才流失。

(二)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企业拥有的专项技术内容必须体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能够转化为强大的产品或服务能力。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

但就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一直比较薄弱,尤其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企业一直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

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动力与压力。

同时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够,大型科研设施严重匮乏,且使用效率不高。

许多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资金太少,使得研发不受重视,导致企业技术落后,难以形成
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第二,我国企业的研发一直就是以研究为导向的,且偏重基础研究并与企业脱节。

即研发机构与企业在组织上、空间上与职权上分离,就是我国技术创新过程的首要障碍。

(三)企业未形成自身理念体系
企业理念就是一个公司的最高理想与信念,就是凝聚公司所有部门以及全体员工长期为其目标而奋斗的动力源泉,也就是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环节。

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持续巩固与创新核心竞争力,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一些“理念”的误区,很多公司提出自己的理念时,往往要求其高大、完美、正确,毫无企业自身特色,结果产生的不就是企业理念,而就是一些假、大、空的口号,根本起不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都缺乏合理、明确的发展战略,导致在决策上频频出现失误,一些行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需要,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甚至连国内的市场份额都难以保全。

(四)企业竞争策略缺乏创新
我国企业竞争策略缺乏创新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竞争手段少,非价格竞争乏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竞争仍停留在价格层面,加之缺乏一个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仅靠价格策略来拓展市场空间,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消费者选择心理要求。

第二,对市场反应不够迅速。

不了解竞争对手、竞争格局及市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在一些浅面层次上竞争。

第三,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随波逐流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旦市场上出现某一热销产品,其它企业立刻闻风而动,不管自身在该产品的生产方面就是否具有优势,有无能力参与该领域的竞争,甚至不对市场需求做客观调查分析,新建的也好,转变的也罢,蜂拥而上,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四,无战略经营意识。

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忙于其她社会事务,沉浸在具体的经营事务中,不能从长期角度来驾驭企业,这也就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科学管理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与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

健全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全方位、有效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市场份额、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当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规模仍很小,却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

企业做大后都毫无例外的有着机构膨胀、层次增多、决策失误、管理失控、效率降低、沟通困难、执行不力、激励不足、约束不当等经营管理问题,多层次的母子公司体系,极不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与传统落后的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大大制约了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提高。

有关部门曾对2000家亏损国有企业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81、71%的企业都就是因管理不善而导致。

(六)企业制度尚未健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基础之上的。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尚处于由传统的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向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时期。

尤其就是大部分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与合伙制企业产权界定仍不清晰。

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企业经营者即使努力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却得不到应得的既得利益,更得不到由此而产生的预期收益。

这样,由于产权不清而产生的责权利不一致,极大的挫伤了企业经营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企业过度的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长期战略规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与培育。

三、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就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泉。

它可以使企业拥有明显的区别与超越竞争对手的持续的比较优势,从而为企业创造长期、稳定、超额的利润。

针对目前影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建立与完善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完善的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建立与完善企业制度建设,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

因此,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企业改造为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尤其要加快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二)强化企业人力资源
第一,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虽然核心能力并不存在于单个人中,但就是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就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而人才就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

为此,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第二,选拔与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与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

拥有技术与管理创新知识并与企业其她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选拔与培养人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就是采取从高校选择、社会招聘、海外引进同时并举的方法,拓宽人才招聘的范围;二就是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精心培育,实现人才价值的升值;三就是废除论资排辈,按序升级的用人一览制,实行公开招聘与竞争上岗。

像GE、东
信等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都就是表现在选拔与培育人才方面。

(三)提高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其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长虹集团在彩电方面拥有自己的背投专项技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使被认为“夕阳产业”的彩电成为长虹的利润新增点,使其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要提高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建立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主导产品。

第二,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模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主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与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

第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它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要深化企业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改革,真正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与权益按贡献参与分配,以吸引、留住人才。

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反映与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她们不断创新的潜能与积极性。

第四,瞄准国际先进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与主导技术发展方向,找出与标杆企业的技术差距,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规划,合理安置技术跟进与技术创新的科技力量。

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引进与科技开发,有选择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加强自主技术研发的力度,走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道路。

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使别人难以模仿与超越,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塑造优秀的企业理念
企业理念来自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实践,反映了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企业理念包括: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宗旨这几个最基本的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哲学。

企业理念就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因此,塑造优秀的企业理念首先要塑造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企业精神、行为规范、发展目标的总与。

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素质的综合体现,企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产
品,更需要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来支撑。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推进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稳固基石,就是企业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就就是明天的经济”。

有句话说的好:“一年的企业靠运气,十年的企业靠管理,百年的企业靠文化”。

如果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束缚企业中领导与员工的思想,严重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培养其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实行企业文化战略,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注意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要关注与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人,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企
业的社会责任与自身价值。

只有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好,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才有了生命、方向与发展动力。

例如“海尔文化”就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就是企业文化这一把利剑指挥着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五)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就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与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长。

企业管理创新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改变企业的内部构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科学性与透明度,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改革企业管理体系,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实行企业管理集约化。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三,实行战略管理,通过对未来环境的把握,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战略升级方向,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规划,培育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由于各个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也有很多差别,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以几乎只相当于欧美竞争者一半的成本与时间生产出高质量低能耗的名车,这要得益于丰田公司长期在管理上
的成功探索,尤其就是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与其中的瞧板管理模式。

丰田生产方式贯穿
于整个生产与流程的各个环节,创造了准时生产、自律化、自动化、瞧板、行灯等很多的概念与管理方式,尤其就是其中的瞧板管理,利用“瞧板”在各工序,多车间、各工厂及总厂与协作之间的来来往往传送作业指示,所有工序都按照瞧板所标明的要求去做,大大促进了生产线的合理化,减少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因此丰田这种特色的管理形成了丰田的管理模式,就是值得我国企业学习与借鉴的。

(六)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日益同质化以及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日益差异化的趋势下,品牌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就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品牌就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她产品与企业的标志,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就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风险。

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就是内在持久的,企业应有意识的塑造自己的特有品牌。

如果说企业品牌决定企业当前的利润与战略,那么名牌则决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未来持续发展能力。

索尼公司曾宁愿放弃在美国的10年利润,也不愿把“SONY”品牌转让。

海尔重视品牌的打造并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使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大为提高,并且延伸到品牌相同的海尔其她产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广告费用等成本以及提高了市场的占有率。

可口可乐、雀巢、Motorola等许多跨国企业为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不遗余力,不吝重金,这也就是这些企业能够长久不衰的“秘密”。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了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大小的体现。

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盈利。

目前我国企业的品牌发展与名牌战略不容乐观,同此,要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品牌代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与商业信用,就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最终靠核心竞争力来维持。

第二,强化市场营销,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

企业市场营销方式创新就是企业创名牌中的重要一环。

国外一些知名企业都具有八十年乃至百年以上的营销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可以说起步较晚,财力也有限。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企业在营销方面没有优势,反而还很落。

因此,要以品牌合理定位为起点,细分市场,研究适合国情的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再以品牌带动研发、管理等,形成品牌经营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的良好关系。

第三,动态调整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都不就是一成不变的,而就是要随经济环境、竞争对手状况、企业发展战略等不断进行调整,以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