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的概念和病理表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愁忧恐惧则伤心”、“忧愁思虑则伤心”
21
心在液为汗
是指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 病理:心气不足则自汗,心阴血不足则盗汗。
“汗血同源” 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
23
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的联属功能
81
解剖
肺位于胸腔之中,居横膈膜之上,与 气道相连,上通喉咙,左右各一
主呼吸之气 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气
气的生成(宗气)
清气+水谷之精气
主一身之气
“肺为气之主”
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宣降
84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气的运动形式--肺任何功能发挥的前提
宣布、发散(向上向外)
宣 发
肺气
1. 排出体内的浊气 2. 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3. 宣散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
舌体瘦薄,舌色淡
舌质红
舌质紫黯有瘀斑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血脉 华 光彩之义 在体合脉 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 其华在面 心的生理功能--面部的色泽变化
21
心在志为喜 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
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功能所化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在脏为心……在志为喜”
肺分为两叶,在五脏六腑中所居的位置最高 覆盖着其他脏腑,故有“华盖”之称
82
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 二、肺主宣发肃降 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联属功能 ①肺合皮毛
②开窍于鼻
83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 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 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转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
1. 吸入自然界清气
降
2. 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后成
为尿液
清肃、下降(向下向内) ▲以肃降为主
3. 清除呼吸道异物
病理:若肺失宣降,则可出现咳嗽,气喘等多种病证
85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肺通调水道
通 疏通;调 调节
水道 水液在人体中
肺的宣发肃降
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外达皮毛
宣发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向上:呼气
皮肤受凉而感冒
皮毛--鼻--肺
鼻塞、流涕、咳嗽
反复医疗实践的印证与反证
脾胃虚弱 消化功能不正常
肢倦乏力,食减纳呆 调
脘腹胀满,形体消瘦
理 脾
肌肉不实
胃
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
6
脏腑
内脏的总称
六腑
胆、胃、小肠 大肠、三焦、膀胱
五脏
心、肝 脾
肺、肾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7
藏象学说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 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 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15
心主血脉功能异常
1、心气不足
面色淡白,乏力少气,心悸,心慌,脉弱无力
2、心血亏少
自觉心慌、心脏跳动不安,不能自主
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心悸,脉细
3、心血瘀阻
面色青紫晦暗,心悸,心前区刺痛,舌暗,脉结、代或涩
16
(二)心主神志
心主神明、心藏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
藏象学说的概念 和病理表现
学习目标
1 掌握藏象学说的概念 2 了解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各自
的主要生理功能 3 能运用藏象学说初步辨识脏腑
的病理表现
工作情景与任务
导入情景: 一天,诊室走进一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观其精神不振,面色 萎黄,形体消瘦。诉因母亲去世致失眠、睡不好觉已有5年, 伴多梦、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近一月来症状加重,多梦易 醒,醒后胸闷心悸头晕;平时自觉短气,倦怠乏力,心悸健 忘 、不欲饮食,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色淡,白带量多色白, 无异味。因屡服安定片,症状仍不缓解,而来就诊。 工作任务: 1.本例患者出现上述的证候主要在哪些脏腑,其依据是什么? 2.试用藏象学说解释病人每一症状的发生的机理。
胃脾
水谷
津液 脾
肺
肃降
向外:汗
肾(膀胱)
尿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86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水肿 上半身先肿(阳水) 肺
下半身先肿(阴水) 脾肾
治肺以利水 “提壶揭盖”法
87
二、肺的联属功能
(形窍志液)
(一)肺合皮毛 (二)肺开窍于鼻
90
一、肺的联属功能 (一)肺合皮毛
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0
一.五脏 心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 心为君主之官 夏气、赤色、苦味 心的主体功能 一、心主血脉
二、心主神志(心藏神) 心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舌 ②在体合脉
③其华在面 ④在志为喜 ⑤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
12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 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气
血脉 血液
全身
13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心气充沛 心脏的正常搏动,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
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2、血液充盈 3、脉道通利
14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心主血脉 功能正常
舌色
脉
1. 面色红润 2. 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 脉象和缓而有力
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17
心藏神理论的临床实践价值及意义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
18
心藏神功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
心藏神功能异常 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 甚则昏迷,不省人事
皮毛 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19
心的联属功能
一.心开窍于舌 二.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三)心在志为喜 (四)心在液为汗
20
心开窍于舌
(1)心开窍于舌:心的经络上系于舌,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 了解心的生理功能。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藏象
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张景岳·《类经》
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3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反复的医疗实践 的印证与反证
长期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藏象学说的形成
4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21
心在液为汗
是指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 病理:心气不足则自汗,心阴血不足则盗汗。
“汗血同源” 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
23
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的联属功能
81
解剖
肺位于胸腔之中,居横膈膜之上,与 气道相连,上通喉咙,左右各一
主呼吸之气 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气
气的生成(宗气)
清气+水谷之精气
主一身之气
“肺为气之主”
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宣降
84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气的运动形式--肺任何功能发挥的前提
宣布、发散(向上向外)
宣 发
肺气
1. 排出体内的浊气 2. 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3. 宣散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
舌体瘦薄,舌色淡
舌质红
舌质紫黯有瘀斑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血脉 华 光彩之义 在体合脉 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 其华在面 心的生理功能--面部的色泽变化
21
心在志为喜 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
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功能所化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在脏为心……在志为喜”
肺分为两叶,在五脏六腑中所居的位置最高 覆盖着其他脏腑,故有“华盖”之称
82
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 二、肺主宣发肃降 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联属功能 ①肺合皮毛
②开窍于鼻
83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 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 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转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
1. 吸入自然界清气
降
2. 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后成
为尿液
清肃、下降(向下向内) ▲以肃降为主
3. 清除呼吸道异物
病理:若肺失宣降,则可出现咳嗽,气喘等多种病证
85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肺通调水道
通 疏通;调 调节
水道 水液在人体中
肺的宣发肃降
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外达皮毛
宣发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向上:呼气
皮肤受凉而感冒
皮毛--鼻--肺
鼻塞、流涕、咳嗽
反复医疗实践的印证与反证
脾胃虚弱 消化功能不正常
肢倦乏力,食减纳呆 调
脘腹胀满,形体消瘦
理 脾
肌肉不实
胃
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
6
脏腑
内脏的总称
六腑
胆、胃、小肠 大肠、三焦、膀胱
五脏
心、肝 脾
肺、肾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7
藏象学说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 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 学说--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15
心主血脉功能异常
1、心气不足
面色淡白,乏力少气,心悸,心慌,脉弱无力
2、心血亏少
自觉心慌、心脏跳动不安,不能自主
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心悸,脉细
3、心血瘀阻
面色青紫晦暗,心悸,心前区刺痛,舌暗,脉结、代或涩
16
(二)心主神志
心主神明、心藏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
藏象学说的概念 和病理表现
学习目标
1 掌握藏象学说的概念 2 了解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各自
的主要生理功能 3 能运用藏象学说初步辨识脏腑
的病理表现
工作情景与任务
导入情景: 一天,诊室走进一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观其精神不振,面色 萎黄,形体消瘦。诉因母亲去世致失眠、睡不好觉已有5年, 伴多梦、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近一月来症状加重,多梦易 醒,醒后胸闷心悸头晕;平时自觉短气,倦怠乏力,心悸健 忘 、不欲饮食,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色淡,白带量多色白, 无异味。因屡服安定片,症状仍不缓解,而来就诊。 工作任务: 1.本例患者出现上述的证候主要在哪些脏腑,其依据是什么? 2.试用藏象学说解释病人每一症状的发生的机理。
胃脾
水谷
津液 脾
肺
肃降
向外:汗
肾(膀胱)
尿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86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水肿 上半身先肿(阳水) 肺
下半身先肿(阴水) 脾肾
治肺以利水 “提壶揭盖”法
87
二、肺的联属功能
(形窍志液)
(一)肺合皮毛 (二)肺开窍于鼻
90
一、肺的联属功能 (一)肺合皮毛
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0
一.五脏 心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 心为君主之官 夏气、赤色、苦味 心的主体功能 一、心主血脉
二、心主神志(心藏神) 心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舌 ②在体合脉
③其华在面 ④在志为喜 ⑤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
12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 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气
血脉 血液
全身
13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心气充沛 心脏的正常搏动,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
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2、血液充盈 3、脉道通利
14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心主血脉 功能正常
舌色
脉
1. 面色红润 2. 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 脉象和缓而有力
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17
心藏神理论的临床实践价值及意义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
18
心藏神功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
心藏神功能异常 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 甚则昏迷,不省人事
皮毛 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19
心的联属功能
一.心开窍于舌 二.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三)心在志为喜 (四)心在液为汗
20
心开窍于舌
(1)心开窍于舌:心的经络上系于舌,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 了解心的生理功能。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藏象
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张景岳·《类经》
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3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反复的医疗实践 的印证与反证
长期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藏象学说的形成
4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