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物质的密度、大气压强科普教案

认识 物质的密度、大气压强科普教案
认识 物质的密度、大气压强科普教案

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心阳光支教活动教案

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制)

15.《塑料》教学设计

《塑料》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刘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四课。本课主要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学生对塑料的认识。第二部分在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组织学生带一些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做的同类制品比一比,调用感官来认识塑料的优点。第三部分是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线和塑料绳。通过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等方式会正确区别羊毛和塑料制品,进一步了解塑料的优缺点。第四部分是了解如何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2.会正确辨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3.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难点:了解塑料的特点,理解塑料与环保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塑料尺、钢尺、塑料袋、纸袋、塑料碗、瓷碗、木椅、塑料椅、羊毛线、塑料绳、酒精灯、镊子、手套、护目镜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1.谈话: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塑料制品? (预设:水盆、课桌、尺子、笔盒) 2.汇报交流对塑料的认识。 【意图解析】从观察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既能拉近塑料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纸、金属等材料的特性。你觉得塑料制品与其 他材料制品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2.分组观察:四人一组,每人认领一组物品进行观察比较。 第一组:塑料尺、钢尺;第二组:塑料袋、纸袋; 第三组:塑料碗、瓷碗;第四组:塑料椅、木椅; 3.学生交流汇报 4.小结:塑料制品具有防摔、耐腐蚀、弹性好、便宜、轻便、隔热等优 势。 【意图解析】通过学生之前学习过金属、纸、木头等材料的特性,运用 多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出塑料的一些优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塑料特性的理 解。通过分组合作观察的形式,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又可以做到人人 有观察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三)鉴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1.谈话:这两根绳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预设:羊毛、塑料) 2.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预设: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 3.分组实验,用不同方法区分羊毛绳和塑料绳。 (烧一烧和捻一捻环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并正确使用酒精灯)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例二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例二 一、教学内容 《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先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认知水平还很低,他们对液体压强的感性经验少。因此,本节课加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总结实验结论,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先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理论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然后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液体的压强的规律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用分析论证法,利用液柱理想模型理论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再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的规律。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应用解释简单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以及亲自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通过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课文76页14.1 - 1蝉及14.1 —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一压强 二. 新 课教学j (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F G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2 ?突破难点的方法: 练习:利用如图1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图1) (二)压强 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1 ?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 ?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F S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 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一平方米(m 2) 1Pa = 1N/m 2 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P=20Pa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20No 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 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 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 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4.5dm2,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尽可能穿插在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完成对应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课本P79----3、4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 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教科版

9.4 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产生原因和1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大气压的变化受什么影响。 2. 经历实验,探究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3.能利用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会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过程☆ 一、大气压强 〖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1. 大气是由于空气受到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 都 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简称为。 2. 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一:瓶吞蛋 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 说明: 。 实验二:覆杯实验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_______ 3. 查看课本48页图9-4-3中的四幅图,它们描绘了四个场景,这些现象共同说明 了。 4. _________实验(德国______________做的)第一次成功的证明了大 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一)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思考:阅读课本P54图9-4-4思考估测大气压强的值需要的器材有。需要测量的值有和,利用公式计算出当前大气压强的大概值。 (二)托里折利实验: 器材:长约一米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 步骤:在水银槽中倒入适量的水银;取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并注满水银;用带指套的手指堵住管口,然后倒放在水银槽中,再移开手指。 观察:猜一猜会出现的现象是,水银柱下降 到 mm时就不再下降了,玻璃管中水银的上表面是,水银柱是 托里折利实验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15.塑料 【教材分析】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和工具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1、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一方面是这种才比较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出评价,在总结时进行概括。2、探究活动:用更多方法比较塑料绳与羊毛毛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塑料的特性。3、用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储备了一些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塑料进行比较,探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学生只知道有白色污染,对它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能更好的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的力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2.知道塑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3.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第三节 大气压强》教学案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大气压的存在,证明气体压强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小等于1.013×105Pa。 3.气体压强受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当温度一定时,气体质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4.知道一些常见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并注意证明和利用的区别【教学重难点】 大气压强的应用 【预习提示】 1.大气压。 2.大气压数值。 3.托里拆利实验。 4.大气压数值变化。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4.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 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 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6.大气压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随着海拔的升高, 大气压强将,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7.平原上生活的人在登山时,常会发生高山反应或叫高山病,在3千米以上会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呼吸加快。四肢麻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8.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9.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o,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无法确定 10.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 ) 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二、目标定向

塑料教案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17年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在本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材料家族”的不同类材料。初步认识了塑料,生活中也多次接触到塑料。从生活中对塑料有感性的认识,为本节课研究塑料具有怎样的性能和用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工具 教师课前准备不同种类的塑料物品(小塑料桶子、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 超市购物袋、保鲜袋、垃圾袋、塑料文件袋。提前收集好大量的塑料甁。 筛选不同类别的瓶子。例如:矿泉水瓶、运动饮水瓶、塑料药瓶、洗发水空瓶、沐浴露空瓶、一次性杯子、糖果瓶、酸奶瓶、洗气瓶。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类型的塑料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用途; 2、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 (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塑料材料,进行小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STEM 1、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积极参与实验; 2、认识到塑料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安全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塑料的特性,具有不同用途;能学会安全使用塑料甁。 教学难点: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开展安全小调查。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实验法、类比法、自主归纳总结法、自制PPT、结合信息技术录制微课; 教学过程(必填) 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瞧瞧,都有些什么呢?(展示4-5种塑料制品,分别有小塑料桶、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想想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呀?(生:塑料)板书塑料。 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吗? 生:塑料瓶、水壶、塑料盆、塑料文具盒、尺子、塑料袋、沐浴露瓶子、白色小药瓶……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丰富,能举出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研究它。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轻松交流,展示塑料制品,本单元第一节课初步认识了塑料,为本课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授活动一比较不同的塑料 师:老师准备了四种塑料制品,分别是:塑料抽杆夹、塑料袋、PE保鲜袋、垃圾袋。制成它们的塑料都一样吗?(生:不一样。)老师从四种物品上分别剪下大小相同的塑料块,并且标好编号:1、2、3、4。 (1) 这些塑料块有哪些不同?你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板书(贴上四块塑料片。)

《压强》教学案例

9.1《压强》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改变物体压力或受力面积可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建立压力和受力面积是影响压强的因素的概念模型; 2.通过对比速度,迁移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并明确其物理意义,学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压强计算,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维方法; 3.例举生活实例分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压强的应用,将物理回归生活,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本课的难点是从实验体验中抽象出压强的数学公式。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模式,并通过设置学生人人参与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得出压强这一物理量的概念、定义、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环节为:情景引入—概念呈现—概念发散—实验体验—对比迁移—抽象归纳—得出结论—德育渗透—应用拓展 教学过程 片段一情景引入,展示课堂“卖点” 师:我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把水果刀,我准备邀请班上的一位体型较小的女生和我比赛,赛什么呢?比赛切苹果。 为了增强对比度,我特意邀请了班上最瘦小的女生。 沟通之后我先切,我故意用刀背切,很用力的样子,结果没法切开;我提示女生平常怎么切就怎么切,结果她用刀刃一下就切开了。学生的注意力被比赛吸引过来。 师:我完败。比赛情况说明了我和女生通过刀施加在苹果上的压力产生的效果不同,我的力大但没有把苹果切开,她的力小却把苹果切开了,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不同,也同时说明了压力与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两回事,物理学中把压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压强。PPT呈现课题并板书。

片段二概念发散,激发学生联想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大家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1:滑雪用滑雪板,就不至于陷入雪里; 生2:书包带又宽又软,背起了不那么勒肩; 生3:啄木鸟的嘴非常尖细,容易磕开树皮; …… 师:很好,大家很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现象,这是我们学物理的一个好方法,把物理和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关于这些现象同学们最想知道的物理知识是什么呢? 生4:我想知道压强的定义; 生5:我想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生6:我想学会如何计算压强; …… 让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便于学后回顾。 片段三实验体验,提炼学生感受 师:实验见真章,我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PPT中用思维导图呈现了四个实验,一是提书包(书包带、细线,拿出部分书);二是抵铅笔(一端削尖,一端橡皮头);三是气球的安全(木板上的装水气球,三枚钉尖上的装水气球,三枚钉尖上的气球);四是摁图钉(摁图钉,摁螺杆) 实验完成。各组讨论出一致的观点。 师:好,请提书包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7:用书包带提轻松,用细线提勒手;书少了轻松,书多了勒手。 师:这是同学们的感受,那么我们试图用物理量来换说法,想想看怎么换? 生7:书包带的面积宽,细线的面积窄,所以细线勒手;书少了压力小,书多了压力大,所以勒手。 师:书包带面积,你指的是整条书包带吗? 生7:哦不是,是我提的那一部分,和我的手接触的那一部分。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9-3大气压强学案

9-3大气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解释相关生活现象。 器材准备:集气瓶、水、试管、皮碗、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水槽、金属盒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筒。 学习过程:复习准备 1、液体因为受到 作用及具有 性,不但对 和 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 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 演示实验一:什么力量将塑料罐压扁了? 自学探究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硬纸片不落下去的原因 。 2.取一个塑料瓶,捏一下后可以吸附在皮肤上而不掉下来的原因 。 3.一个大试管内装水,把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观察到小试管 。 此实验说明 。还能例举的相关生活实例有 。 4.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通过 实验验证了 。 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探究二:大气压的利用 1.用吸管喝饮料,先吸走管内_____,管内______远远小于管外的____,饮料在管内外______ 的作用下被压进管内,进入嘴里。 2.请你写出钢笔吸墨水的原理(模仿上面) 。 3.抽水机(活塞式抽水机与离心式水泵)也是利用大气压抽水的。阅读P42科学世界内容。 自学探究三:大气压的测量(观看录像) 1.托里拆利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长度约有 米。 实验开始前将水银充满整个管子,用手指堵住开口端, 倒置浸入盛满水银的水槽中,放手后,管内水银 面 ,而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总保持 。 管内水银面上方是 。玻璃管稍稍倾斜,管内水银柱 高度 。换成粗管或形状不规则的管子,管内水银 柱高度 。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2cm (管口始终在液 面下),管内水银柱高度 。不小心玻璃管顶部弄破, 管内水银会 ,管内水银柱高度 。实验中不小心混入空气,管内水银柱高度 。 水银柱上方空气压强为 。该实验的原理是 ,试验方法是 。换用水做托里 拆利实验,能支持起 水柱。1标准大气压=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Pa ,大气压的测 量:气压计的种类:_______和______。 2.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B .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些 C .换用粗一些的玻璃管 D .将实验地点由一楼改在五楼 4. _______首先用实验的方法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___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 _______计算,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Pa 。物理学中把等于____ __Pa 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通常取_____Pa 。它相当于_ _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自学探究四: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天气,季节等因素变化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___。大气压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强减小 Pa 。 2.气压计:是测定__的仪器。根据此原理可以用气压计制造出高度计。 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此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____________,气压增大时________。 当堂练习:1、首先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奥斯特实验 D.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2、如右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这表明纸片收到向上的________。把杯子放于图乙所示位置,纸片也不会掉下来。图甲、乙可以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_。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 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B 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 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D 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射到肌肉里。 4、用注射器在吸取药液时,先把活塞推进针筒底,然后将针头插入药液内,提起活塞药液就会流入针筒,这样做的道理是( )A 使针筒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药液会自动流入针筒。 B 使针筒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药液就被大气压压入针筒内。 C 使针筒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药液所受压力平衡容易流入针筒内。 D 针筒本身有吸取药液的本领。 5、关于托里折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就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6、如右图所示,在测定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把玻璃管从甲位置倾斜到乙位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不变。 B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C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不变。D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改变。 7、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28平方米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 、2.8×102N B 、2.8×103N C 2.8×104N D 、2.8×105 N 8、如右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滿水的量筒A ,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还是充滿水?______。 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认识塑料》 全国通用

认识塑料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塑料,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制品的特点。 2.认识生活中的塑料,了解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 的危害。学会客观地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 4.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塑料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关于塑料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发兴趣,开题导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那这些材料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学生回答塑料)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走进塑料的世界。 板书课题:认识塑料 二、交流资料,初步认识塑料 1.师: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搜集塑料方面的知识和塑料制品,同学们都搜集到了什么物品?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学生会回答搜集到的各种塑料制品、什么是塑料、塑料的原料、种类等基本信息,师根据回答给予适当评价、补充和总结。 2.师: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了关于塑料的资料,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对塑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带来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如果学生搜集物品单一可以引导找一找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可见塑料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只是塑料世界里小小的一部分。塑料制品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都十分广泛,虽然塑料制品问世只有百余年,但是它已经逐步取代了其它生产材料。(板书应用广泛) 播放一组塑料在不同行业应用的图片。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例1) (例2) (例3)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 90D 2题):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2.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 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 说明: 。 3.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象? ,是 把瓶压瘪了? 4.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 蛋塞住瓶口。 现象: 。 说明: 。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 且在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 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或________.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___________实验 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容积为20mL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 [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4)由P=F/S 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 【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 2.托里拆利实验 ⑴该实验的原理是 ⑵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的原因是 ⑶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⑷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 。 ⑸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曲直、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⑹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3.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 ,计算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13.6×103Kg/m 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 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 ,这么大的压力没有把屋顶压塌原因是 (P 0=105 Pa )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 m 高的水柱。 3.根据P 39中的“想想做做”,完成以下题目。 ①测量原理 ②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作用的压力须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④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排出吸盘中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 ⑤如何测大气压作用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⑥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 为8cm2,弹簧测力计拉下吸盘时的示数F 为80N ,则吸盘表面受到的 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⑦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 .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 .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 .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 .水压的作用 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都不对 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① ;② 。 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阅读P 88想想做做

大气压强教学活动案例

大气压强(一)教学活动”案例 淮安外国语学校管俊芝 【教材依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8 年级下册【内容简析】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第三节《气体压强》分2 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一课,希望通过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实验的观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设计思想与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初中学生。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气压强已有的模糊概念,但并没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导”入式的概念教学,使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概念。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探究水平,通过观察“瓶吞鸡蛋”和易拉罐被压瘪等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的结论。同时培养了他们细致、耐心的科学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大气压的一些现象。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2)观察演示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3)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亲近科学,激发深入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如何利用大气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前的准备】 1、实验器材:剥了壳的熟鸡蛋、空牛奶瓶、酒精棉、火柴、易拉罐、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杯、纸片、塑料吸盘、饮料瓶、注射器、水(热水和冷水) 学生四人小组器材:玻璃杯、纸片、塑料吸盘、饮料瓶、注射器、水(热水和冷水) 2、多媒体课件

八年级下册物理初步认识液体压强教案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初步认识液体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能熟练地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侧壁和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水(红颜色)、烧杯、液体压强计、盐水、刻度尺、铁架台.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潜水艇工作、我国潜水员潜入深水工作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1)为什么潜水艇要用厚钢板制成呢? (2)为什么潜水员要穿抗压能力很强的潜水服呢?

(3)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学生观察、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演示实验: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让学生用手指触摸,感受有什么感觉? 生:用手指触摸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固体压强,知道了单位面积受到压力就会产生压强,那么液体对它的容器有压力,液体会不会有压强呢? 生:有压强. 师是的,液体也像固体一样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如何计算呢?好,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及特点 1.液体压强的产生 教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刚才 提出的问题. 师大家先观察没有倒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然后当水不断倒下去 时,能看到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生: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师为什么呢? 生:水对它有压强. 师这个压强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水的重力. 师对了,正是由于液体自身的重力才产生了压强. 板书: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对侧壁是否有压强. 师将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对支撑它的桌面有压强.若往杯子里倒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茶杯放在桌面上是由于茶杯有重力,因而对支撑它的桌面产生压力而有压强,水倒入杯中时,水也有重力,因此水对杯底也应该有压力,水对杯底有压强. 师水和固体物质有不同的特点吗?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有压强;

·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