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文艺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尔斯泰的文艺观

1

在《谢·杰·谢苗诺夫〈农民的故事〉序》里,托尔斯泰写道:我早就为自己定下一个准则,从三方面去评判任何艺术作品。(一)在内容上,艺术家从新的方面揭示的东西对人们说来重要和需要到什么程度,因为任何作品只有当它揭示生活的新的方面时才是艺术的作品;(二)作品的形式优美到什么程度,又在多大程度上与内容相适应;(三)艺术家对自己的对象的态度有多真诚,亦即他对自己描写

的东西相信到什么程度。

读到这三点衡量文艺作品的准则,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如释重负,尤其第三点,因为我对过去不得不学的、被迫接受的那些文艺标准,一直觉得是自欺欺人,很难接受,以至到了后来对它们感到无比之厌恶。起因是我很年轻时在农村看电影样板戏《龙江颂》,枯燥而饥饿

的农村生活来了点色彩,江水英的形象还算养眼,却被她主导的一场戏给搅乱了。这个场景发生在第八场“闸上风云”:

江水英(热情地)志田,抬起头,看,前面是什么?

李志田咱们的三千亩土地。

江水英(引导李志田踏上水闸石阶)再往前看。

李志田是龙江的巴掌山。

江水英(引李志田登上闸桥)你再往前看。

李志田看不见了。

江水英巴掌山挡住了你的双眼!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个情节,很小儿科的,不过当时的我已屡遭洗脑,也就是小儿科的文艺水准,所以很投入地随着电影里的人物往高处看,幼稚的我自然什么也看不见了。随后,江水英指责那个队长,说他怎么怎么没有阶级觉悟,被巴掌大的利益蒙住了双眼!本想一天苦苦劳作后看一场电影,娱乐一下贫寒交加的自己,却一下子觉得被电影狠狠地愚弄了一下,不由得想到写电影的人都是一些什么大人物,

怎么这样胡编乱造,全然不顾几亿农民是苦着身子饿着肚子在看这种所谓的歌颂工农兵的电影的。上了大学后,我私下里把这件小事儿和同学煞有介事地讲述,他们听后都笑话我老土,没有觉悟,让我一头雾水,这个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再后来,翻天覆地,看了京剧《大登殿》,看见王宝钏要薛平贵往后退,薛平贵一退再退,说再往后退没有路了。王宝钏说,有路你还不回来找我呢。我恍然大悟:《龙江颂》里自以为高明的写法,原来是剽窃而来,却用得正好相反;传统戏里合情合理的情节,样板戏里偷梁换柱,牛头不对马嘴,让当时一个因饥饿而愤青的我看得反胃,也就是情理之中了。这还只是从戏剧性的角度说,若从当时的政治角度说,所谓的样板戏不仅曾经被我们奉为金科玉律,而且被说成是终极真理,谁敢怀疑、批评,誰就是反革命,就是敌人,侥幸无祸无罪,吓你一身冷汗都是天大的造化了。

参加工作后,因为一直在文学领域就职,我便一直用心用意地寻找更令人信服的创作文艺作品的准则和说法,小心翼翼地试图与我以为很有文艺理论修养的文人学者沟通,但是我如同生活在一个笨伯国

里,处处碰壁,处处遭人耻笑,说我小题大做,拿着萝卜当棒槌。因此,读到托尔斯泰列出他的三条文艺作品准则后,唯感相见恨晚,我发自内心地认同托尔斯泰认定的三条准则,感叹巨匠就是巨匠,思想者就是思想者,尤其看到他特别强调说:“后一优点以我看来在艺术作品中永远是最重要的。它给予艺术作品以力量,使艺术作品具有感染力,也就是它能在观众、听众和读者心中引起艺术家所体验到的那些感情。”每读到此,我便感觉到托尔斯泰担当了古往今来真诚的文学艺术家的重大使命,是在真诚地揭示文学艺术的真谛;他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等大作,所以不朽便是情理之中的了,尽管他晚年还是严于律己地把它们斥责为他年轻时为浮名浮利而写出来的东西!

以我理解,托尔斯泰关于文艺作品的准则,在他所处时代的俄罗斯的文艺界,引起共鸣的人,也一定不会太多。这样的揣度,可以从他的许多文章里看出来,例如《〈童年〉第二稿》、《〈童年〉第二稿〈致读者〉》、《〈战争与和平〉序》、《就〈战争与和平〉一书说几句话》、

《关于民间出版物的讲话》、《〈劝善故事集〉序》、《〈莫泊桑文集〉序》、《谢·杰·谢苗诺夫〈农民的故事〉序》以及《威·冯·波伦茨的长篇小说〈农民〉序》等等。他在这些文章里关于他对文艺作品的看法和论点做了大量的铺垫性的阐明后,在《论所谓的艺术》和《什么是艺术》两篇专论里进行系统的总结。《谈艺术》虽然是一篇短文章,但我以为这是他写作前两篇文艺理论长文的大纲,仔细阐明了他怎么区分文艺作品的高下:

下列三类艺术作品每一类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决定着一些作品与另一些作品的优点的差别。作品可以是(一)意义重大的,优美的,不太真诚的和真实的;可以是(二)意义重大的,不太美的,不太真诚的和真实的;可以是(三)意义不大的,优美的、真诚的、真实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组合。

所有这样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优点,但都不能被认为是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只有内容意义重大、新颖、表现得十分优美,艺术家对自己的对象的态度又十分真诚、因此是十分真实的,只有这样的作品才

是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这类作品无论过去和将来总是罕见的。

无论他衡量文艺作品的准则,还是他区分文艺作品的类型,我们稍加细心,便会发现,他使用最多的字眼是“真诚”和“真实”两个词儿,多达十多次。这是托尔斯泰对文艺作品的核心要求,也是他创作文艺作品的根本态度,更是他说给别人听的由衷心声。在这同一篇文章里,他从另一个角度苦口婆心地强调说:

艺术家为了能表现心灵的内在需要,并因此由衷地说他所说的,他应该,第一,不要关心许多细琐小事,以免妨碍他真正地去爱那值得爱的东西;第二,必须自己去爱,以自己的心灵而不是以别人的心灵去爱,不是假惺惺地去爱别人认可或认为是值得爱的东西。

托尔斯泰的文艺观之所以引起我发自内心的共鸣,主要是我一直怀疑中国新时期绝大多数作家的写作态度是否真诚,真实。我看《龙江颂》的时候,没有一天不在挨饿,农村的父老乡亲生活在这样的苦难中已经四分之一个世纪,因贫困而病死、早死成了常态,我们的作家们竟然还能写出如此荒唐的作品,我现在仍然非常想知道他们对自

己的所写,相信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一些真诚!然而,事到如今,就我所见所闻,我还没有接触到为此而真诚忏悔的心态,也没有看见过表示反省的文字;然而,有一点我很清楚:他们没有爱,更别说用心灵去爱,连假惺惺的爱都是没有的。因此,他们内心绝没有托尔斯泰所主张的“人民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