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研究【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从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谐社会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诚信为重点,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诚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格,提升其人格魅力。

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之间以诚相待,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

同时引导大学生之间以信相交,达到相互信任。

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下,从业者具有的团队互助的精神、忠诚合作的态度、和谐共事的立场是个人健康成长、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开展诚信教育非常必要,有了诚信道德的支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2、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必备要素。

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高、素质好的群体,肩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和谐杜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如果说,和谐社会是用道德与法律来维系的,其中道德的核心便是诚信友爱”[1],“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为诚信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可以说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主要内容。

3、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诚信度的高低、诚信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其他品德的提高、深化和稳固。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各种学习、讨论、实践,坚定其诚信意志,强化其责任感,加深大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使其理论化、系统化,促使大学生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诚信教育既能直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又能有效促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成效。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方式和效果来看,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需要。

二、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自身诚信意识淡薄
(1)对自己学业方面:以一种应付和投机的心态对待学业,违纪作弊,弄虚作假,降低自身的知识素质进而削弱了就业时的竞争力。

模糊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真实评价。

(2)对待他人方面:同学之间交往缺乏诚信。

存在着语言欺骗、偷盗财物、恋爱动机不端正、交往态度傲慢嫉恨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3)对社会方面: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开假证明骗取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毕业逃债、上网骗人,盗窃密码资料等行为,导致了社会对高校学生教育素质的质疑。

2、诚信教育建设外环境投入消极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社会上出现的政治领域的贪污腐败、企业生产中的假冒伪劣、舆论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各行业的“潜规则”等不诚信的社会现象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是获得利益的一个途径,进而进行效仿。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产生消极了影响。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

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将诚信知识强灌输给学生,造成其对诚信理解的模糊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
部分家长只重成绩,认为诚信无用,甚至鼓励孩子的不诚信行为,这种片面的人才观和价值观造成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缺失。

4、学校环境的影响:教师本事存在师德问题,侧重“教”,而忽略“育”,不能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某些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着滥收费、对学生的考试环节监管不到位、食堂饭菜乱定价等现象,动摇了高校在大学生心中诚信教育的权威地位,降低了建立大学生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的效率。

三、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1、加强和完善诚信制度建设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通过诚信档案直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素质等各方面情况。

将诚信档案与获奖评优、助学货款、毕业鉴定、推荐就业等直接挂钩,提高诚信行为的积极性,并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信用风险,让学生树立起诚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2)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定、准则及校园违纪处罚条例。

系统的奖惩机制是诚信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它使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励,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戒并承担其造成的后果。

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持和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中感悟和体验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从而树立“以诚信
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荣辱观念。

2、科学设计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1)拓宽大学生诚信教育渠道:将诚信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将诚信教育引入“两课”当中,注重教学过程中诚信教育的渗透。

改革教学方法,将“传统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把诚信教育与体验实践相结合,拓宽诚信教育渠道。

(2)建设诚信教育网络环境: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迫切。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环境,要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诚信行为,占领网络诚信教育阵地。

通过老师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进步作用,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查找资料、聊天交友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

(3)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法律精神、法律行为、法律体系等有正确的认识,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制理念、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考虑问题,培养健康的法制心理。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诚信是实现自我合法权益的前提,维护诚信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增强其维护诚信的自觉性。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
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2]。

(1)强化诚信教育队伍个体示范作用:诚信教育者必须依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提高其诚信人格的感染力,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职业形象取信于人。

树立和宣传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健全诚信教育队伍的选聘机制:诚信教育队伍专业化,把信仰坚定、素质能力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中来。

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大学生实施不同特点的诚信教育。

(3)完善诚信教育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引入竞争机制,使队伍成员的素质能力和工作实绩与奖惩、晋升、工资待遇挂钩,形成一种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能上能下的有序竞争氛围,提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诚信教育队伍的发展机制。

鼓励诚信教育队伍进行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经过实践的考验和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队伍的科学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务实做
好诚信教育工作,树立大学生诚信观念,使之成为合格的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论[d].西南大学.张运明,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