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a 的发酵工艺

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a 的发酵工艺
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a 的发酵工艺

最新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首先,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直接影响着乙酸的生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而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对于控制乙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而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白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生产出的蛋白大多是有活性的,而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产生的蛋白大多一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非常重要,一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生长后期,而且诱导时的比生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0.2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生长期与蛋白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白的高表达;2.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菌体,而且菌体的生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力学角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方面,都比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比也很重要。若氮源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生长,碳源不足,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比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稳定的发酵工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而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比不合理造成的。可以适当调整碳氮比。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针对我们论坛所发的帖,我先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一、代谢副产物-乙酸 乙酸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在多大的浓度下产生抑制作用各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好气性条件下,5~10g/L 的乙酸浓度就能对滞后期、最大比生长速率、菌体浓度以及最后蛋白收率等都产生可观测到的抑制作用。当乙酸浓度大于10或20g/L 时,细胞将会停止生长,当培养液中乙酸浓度大于12g/L 后外源蛋白的表达完全被抑制。 预防乙酸产生的措施: 1、通过控制比生长速率来减少乙酸的产生: 比生长速率越高,乙酸产生越多,当比生长速率超过某个值时,乙酸开始产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调节酸碱度,控制补料等方法来降低比生长速率。 2、透析培养: 在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可以用透析技术除去发酵液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乙酸含量从而实现重组菌的高密度发酵和产物的表达。 3、控制葡萄糖的浓度: 葡萄糖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重要的碳源之一,用其作碳源是要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乙酸的产生。 常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恒pH法:大肠杆菌会代谢葡萄等产生乙酸,使pH 值下降。因此可通过pH值的高低作为控制葡萄糖的指标,该法的缺点是pH 的变化不完全是由葡萄糖代谢的结果,容易造成补料体系出错。恒溶氧法:菌体代谢时会消耗氧,使溶氧下降,当葡萄糖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菌体代谢下降,消耗氧能力下降,溶氧上升。因此,根据溶氧曲线补加葡萄糖,保持溶氧恒定,可以控制葡萄糖在一定的水平。 二、温度 大肠杆菌发酵最适温度是37 C,当温度最适菌体生长时,比增长速率将会增大。随温度上升细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2b说明书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 2b 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警示语:1.对重组人干扰素α 2b 或该制剂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史者禁用。2.患有严重心脏疾病者禁用\。3.严重的肝、肾或骨髓功能不正常者禁用。4.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禁用。5.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者,不宜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 2b 商品名称:利分能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 2b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Chongzu Ren Ganraosu α 2b [成份]主要成份为重组人干扰素α 2b,由高效表达人干扰素α 2b 基因的腐生型假单孢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制成。辅料为人血白蛋白、甘露醇、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性状]应为白色薄壳状疏松体,加入标示量注射用水后应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适应症]1.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 2.用于治疗某些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卡波氏肉瘤、卵巢癌、基底细胞癌、表面膀胱癌等。[规格]3×106IU/支,复溶后体积1.0 毫升。[用法用量]本品可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病灶注射。 1.慢性乙型肝炎:皮下或肌肉注射,3—6×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3 次/周,连用16 周以上。2.急慢性丙型肝炎:皮下或肌肉注射,3—6×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 3 次/周,连用16 周以上。 3.丁型肝炎:皮下或肌肉注射,4—5×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3 次/周,连用16 周以上。4.带状疱疹:肌肉注射,1×106IU/日,连用6 天,同时口服无环鸟苷。5.尖锐湿疣:可单独应用,肌肉注射,1—3×106IU/日,连用四周。也可与激光或电灼等合用,一般采用疣体基底部注射,1×106IU/次。6.毛细胞白血病:2—8×106IU/m2/天,连用至少3 个月。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5×106IU/m2/天,肌肉注射。可与化疗药物羟基脲、Ara—c 等合用。8.多发性骨髓瘤:作为诱导或维持治疗,3—5×106IU/m2,肌肉注射,3 次/周,并与VMCP 等化疗方案合用。9.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作为诱导或维持治疗,3—5×106IU/m2,肌肉注射,3 次/周,并与CHVP 等化疗方案合用。10.恶性黑色素瘤:6×106IU,肌肉注射,3 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11.肾细胞癌:6×106IU,肌肉注射,3 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12.喉乳头状瘤:3×106IU/m2,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每周3 次(隔日1 次)。13.卡波氏肉瘤:50×106IU/m2/天,连续5 天,每次静脉滴注30 分钟。至少间隔9 天再进行下一个5 天的治疗期。14.基底细胞癌:5×106IU,瘤灶内注射,3 次/周,3 周。15.卵巢癌:5—8×106IU,肌肉注射,3 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不良反应]使用本品常见有发烧、头痛、寒战、乏力、肌痛、关节痛等症状,常出现在用药的第一周,不良反应多在注射48 小时后消失。如遇严重不良反应,须修改治疗方案或停止用药。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少数病人还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象异常,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偶见有厌食、恶心、腹泻、呕吐、脱发、高(或低)血压、神经系统紊乱等不良反应。[禁忌]1.对重组人干扰素α 2b 或该制剂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史者。2.患有严重心脏疾病者。3.严重的肝、肾或骨髓功能不正常者。4.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5.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者,不宜使用。[注意事项]1.本品冻干制剂为白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无色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沉淀等异常现象,则不得使用。包装瓶有损坏、过期失效不能使用。2.以注射用水溶解时应沿瓶壁注入,以免产生气泡,溶解后宜于当日用完,不得放置保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用药经验有限,孕期内安全使用本品的方法尚未建立,因此,给孕妇注射,须在病情十分需要,并由临床医生仔细斟酌后确定。[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经验仍有限,对此类病例应小心权衡利弊后遵医嘱用药。[老年用药]对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老年癌症晚期患者,在接受本剂治疗前及治疗期中都应做心电图检查,遵医嘱做剂量调整或停止用本品。[药物相互作用]干扰素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尤其可减低细胞色素酶P450 的活性,因此西咪替丁、华法令、茶碱、安定、心得安等药物代谢受到影响。在与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合并使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药物过量]尚未有药物过量的报告,但大剂量应用时,

谷氨酸生产工艺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训 (2016 年 11 月

谷氨酸生产工艺 摘要: 谷氨酸做为一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在生命的生理活动周期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参与各种蛋白质的合成,组成人体结构,还做为味精可以给我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现代生产谷氨酸的工艺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而来。不同的发酵方法和不同的发酵条件会造成产量的很大不同。本次谷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掌握发酵方法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还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测得的数据来观察菌种的生长变化,同时谷氨酸发酵工艺各个工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关键词:谷氨酸;发酵;工艺;等电点。

引言 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论在食品、化妆品还是医药行业,谷氨酸都有很大的用途。 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还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工业上,味精是常用的仪器增鲜剂,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过去生产味精主要用小麦面筋(谷蛋白)水解法进行,现改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大规模生产。不论在食品、化妆品还是医药行业,谷氨酸都有很大的用途。 谷氨酸钠俗称味精,是重要的鲜味剂,对香味具有增强作用。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调味剂,既可单独使用,又能与其它氨基酸等并用。用于食品内,有增香作用。甘氨酸具有甜味,和味精协同作用能显着提高食品的风味。谷氨酸作为风味增强剂可用于增强饮料和食品的味道,不仅能增强食品风味,对动物性食品有保鲜作用。

一、谷氨酸简介 谷氨酸一种酸性氨基酸。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是里索逊1856年发现的,为无色晶体,有鲜味,微溶于水,而溶于盐酸溶液,等电点3.22。大量存在于谷类蛋白质中,动物脑中含量也较多。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还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工业上,味精是常用的仪器增鲜剂,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过去生产味精主要用小麦面筋(谷蛋白)水解法进行,现改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大规模生产。 谷氨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L -谷氨酸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谷氨酸盐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多种食品以及人体内都含有谷氨酸盐,它即是蛋白质或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又是游离氨基酸,L型氨基酸美味较浓。 L-谷氨酸又名“麸酸”或写作“夫酸”,发酵制造L-谷氨酸是以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采用“等电点提取”加上“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的方法而制得。 谷氨酸产生菌主要是棒状类细菌,这类细菌中含质粒较少,而且大多数是隐蔽性质粒,难以直接作为克隆载体,而且此类菌的遗传背景、质粒稳定尚不清楚,在此类细菌这种构建合适的载体困难较多。需要对它们进行改建将棒状类细菌质粒与已知的质粒进行重组,构建成杂合质粒。受体菌选用短杆菌属和棒杆菌属的野生菌或变异株,特别是选用谷氨酸缺陷型变异株为受体,便于从转化后的杂交克隆中筛选产谷氨酸的个体,用谷氨酸产量高的野生菌或变异菌作为受体效果更好。供体菌株选择短杆菌及棒杆菌属的野生菌或变异株,只要具有产谷氨酸能力都可选用, 但选择谷氨酸产量高的菌株作为供体效果最好。这样就可以较容易地在棒状类细菌中开展各项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了合适的载体及其转化系统后,就可通过DNA体外重组技术进行谷氨酸产生菌的改造。这对以后谷氨酸发酵的低成本、大规模、高质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肠杆菌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发酵

大肠杆菌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发酵 作者:丁少云指导老师:江诚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1000) 摘要:目的: 探索获得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和高效表达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b 的方法。方法: 通过 小试研究获得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b 发酵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试研究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补加的方式;同时就单独补充碳源、分别补充碳源和氮源的两种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优 化后的发酵条件, 最终菌体的光密度可达A 600 = 70, 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b 终产品为120 g· L - 1菌体, 平均比活性为2.2×108 IU ·m g- 1蛋白。结论: 获得了较满意的高密度发酵条件和重组人IFN α-2b 的 高表达条件。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 大肠杆菌; 发酵 1.引言 干扰素α-2b (interferonα-2b, IFNα-2b) 是由165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 理论分子量为19219, 由两对二硫键构成, 有一定空间结构, 其中29-138位的二硫键对于维持活性尤其重要[ 1 ] 。干扰素是最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蛋白质之一。利用传统的胞内表达方法有一定的缺陷, 如蛋白始终以还原状态存在, 无法形成正确的三级结构。本课题组利用分泌型表达技术构建的IFNα-2b工程菌,使所表达的外源蛋白直接分泌于细菌的细胞间质中, 有利于蛋白质纯化; 同时, 所表达的蛋白同天然IFNα-2b有相同的一、二、三级结构, 因此有100%的生物学活性。本实验研究了大肠杆菌重组人IFNα-2b的发酵工艺,对比单独补充碳源、同时补充碳源和氮源的两种不同方式的发酵方法, 获得了较满意的高密度发酵条件和重组人IFNα-2b的高表达条件。 2.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工程菌为E .coli JM 101, 基因型F -m crA m crB IN (rrnD -rrnE ) lam da, 来自A T C C ;IFN α-2b cD N A 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用于构建表达质粒的起始质粒P S T Ⅱ其结构包括碱性磷酸酶启动子(phoAprom oter)、翻译增强子序列、SD序列、S T Ⅱ信号肽序列、A m p 及T et抗性基因、复制起点。 2.2 发酵罐 B .B raun 5 L 发酵罐、A pplican 40 L发酵罐。 2.3 培养基 ①种子培养基: L B 培养基; ②筛选培养基(g· L - 1 ): 葡萄糖2 g、酵母粉1.2 g、蛋白胨15 g、N aC l 1.2 g 、N H 4 C l 0.96 g、M gSO 4· 7H 2 O0.494 g、调pH 至7.5; ③发酵基本培养基(g· 10 L - 1 ) N aH 2 P O 4· 2H 2O 8.5 g、K 2 H P O 4 ·3H 2O 22.3 g、(N H 4 )2 SO 4 42 g、M gSO 4· 7H 2 O12 g 、葡萄糖10 g、酵母粉50 g、蛋白胨36 g、柠檬酸三钠9.65 g, 微量元素5 m L 。其中微量元素混合物成分: F e、C o、M o、Zn 、C u、M n、B 等; ④补料:a. 50% 葡萄糖(105℃灭菌20 m in );b . 蛋白胨45 g,酵母粉14 g, 溶解于1 L 水中; c. 采用单独流加葡萄糖方法, 需在每升发酵基本培养基中另加入蛋白胨4.5 g, 酵母粉1.4 g。使用发酵罐培养时, 不应加入任何抗生素。 2.4 检测方法 通过SDS -P A G E 电泳, 并经V D S扫描仪分析IFNα-2b的表达量; 通过尿糖检测试剂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激光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激光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45例和35例。对照组仅在皮损基底部用CO2激光烧除CA。治疗组在皮损基底部先用干扰素α-2b×106 IU局部注射,再用1%到多卡因作局部浸润注射后用CO2激光烧除CA,次日开始肌肉注射干扰素α-2b 3×106IU,隔日1次,共7次。结果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α-2b 联合CO2激光治疗CA较为理想,尤其是基层医院,费用低廉。同时给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愈合,减少局部感染。加强对CA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和避免CA发生。 【关键词】尖锐湿疣;干扰素α-2b;CO2激光术;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α-2b interferon treatment for condylom with CO2 laser treatment and care measures.Methods Eighty cases of condyl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35 cases and 45 cases.Les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were with CO2 laser burn.Treatment group first accepted α-2b 1×106 IU interferon for local injection,and then with the CO2 laser burn,at the next day with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terferonα-2b 3×106 IU,twice 1 dayfor 7 times.Results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α-2b interferon with CO2 laser treatment for condyloma is good,especially in the grass-roots hospitals,lower costs.At the same time to care patien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can promote the healing of patients to reduce the local infection.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minatum condyloma,can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ndyloma. [Key words]condyloma acuminatum;α-2b interferon;CO2 laser surgery;nursing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1],临床上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复发率仍较高,造成CA复发,难以根治的原因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使用CO2激光切除疣体联合肌肉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CA患者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标准操作流程 (SOP) 一生产前准备 每次生产前按品种配方将所需原料称重准备齐全,并确认生产原料库存量,保证原料库存量足够下次生产所需、 二生产前检查 1检查蒸汽、压缩空气、冷却水进出的管路就是否畅通,所有阀门就是否良好,并关闭所有阀门、 2检查电路、控制柜、开关的状态,确保控制柜运行正常、 3检查空压机油表油表及轴承、三角带、气缸等就是否正常,确保空压机运行正常、 4检查发酵罐搅拌减速机的油量及密封轴降温水就是否正常、 三总过滤器灭菌 当蒸汽总管路上的压力为0、2-0、25MPa时,打开总过滤器进气阀输入蒸汽,同时打开出气阀的跑分阀、排气阀、排污阀,当三个阀均排出蒸汽时,调整进气阀、排污阀,稳定总过滤器压力0、15-0、2MPa,此时打开压力表下跑分,计时灭菌2-2、5小时、灭菌结束后启动空压机,当空气输入管道压力大于总过滤器压力时,关闭蒸汽阀,打开空气阀,将空气出入总过滤器,然后调整进气阀与排污阀,稳定总过滤器压力在0、15-0、2MPa,保持通气在15-20小时,当出气阀跑分与排污阀放出的空气为干燥空气时,完成灭菌、 四分过滤器灭菌 1当蒸汽管路压力为0、2-0、25MPa时,打开蒸汽过滤器的进气阀与排污阀,当蒸汽管路中无蒸汽凝结液后,再将蒸汽输入空气管路,然后打开分过滤器的进气阀、排污阀及出气阀上的跑分,当所有阀门均有蒸汽排出后,调整进气与排污阀,就是压力稳定在0、11-0、15MPa,计时灭菌30-35分钟、灭菌结束后,关闭蒸汽过滤器进出气阀、排污阀,并立即将空气输入预过滤器,使空气通过预过滤器进入到分过滤器,再调整分过滤器排污阀使压力稳定在0、11-0、15MPa,备用、

基因工程重组人干扰素概述(

根据来源、基因序列和氨基酸组成分类 I 型干扰素: IFNα、IFNβ、IFN τ、IFN ω 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等 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 免疫调节(较弱) 其中IFN-α为多基因产物,有23种以上的亚型。 II 型干扰素:干扰素γ(IFN ) 来源: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功能:免疫调节 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 趋化作用 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次要)

2. 根据动物来源确定分类,例如人干扰素(HuIFN),小鼠干扰素(MuIFN)。 免疫调节作用表现在对宿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如对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均有一定作用。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IFNγ可使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 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干扰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受剂 量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抗原致敏之前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或将干扰素与抗原同时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低剂量干扰素或在抗原致敏之后加入干扰素则能产生免疫增强的效果。在适宜的条件下,IFNγ对B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增殖。IFNγ能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TH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功能。IFNγ不仅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而且抑制IL-4对B细胞的作用,特别是抑制B细胞生成IgE。 ●对其它细胞的作用:IFNγ对其他细胞也有广泛影响:①刺激中性 粒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②活化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经验总结 首先,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直接影响着乙酸的生成速率和积累量(主要是补料速率与比生长速率影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进而影响),所以适当的控制补料速率和比生长速率,对于控制乙酸的量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溶氧,并严格控制pH值,而且补酸碱的速率尽量缓和,不能太快;温度对于蛋白的表达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发酵温度下所生产出的蛋白大多是有活性的,而较高的发酵温度下产生的蛋白大多一包涵体形式存在。 第三,选取合理的诱导时间非常重要,一般的诱导时间选在指数生长后期,而且诱导时的比生长速率最好能控制在之内,选在此时诱导,1.将菌体的快速生长期与蛋白合成期分开,使这两个阶段互不影响,有利于蛋白的高表达;2.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菌体,而且菌体的生物量基本接近稳定,不论是从动力学角度,还是能耗,物料成本方面,都比较合理。 第四,补料过程中的碳氮比也很重要。若氮源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于旺盛,pH偏高,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氮源不足,则菌体繁殖量少从而影响产量;碳源过多,则容易刑场较低的pH,抑制菌体生长,碳源不足,则容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另外,碳氮比不当还会引起菌体按比例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稳定的发酵工艺下,如果总是在固定的发酵时间段出现溶菌现象,而且能排除噬菌体和染菌的可能性后,那就可能是因为碳氮比不合理造成的。可以适当调整碳氮比。 大家讨论得较多的是关于代谢副产物乙酸对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现总结以下几点,并作出相应解决措施。 一、代谢副产物-乙酸 乙酸是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在多大的浓度下产生抑制作用各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好气性条件下,5~10g/L 的乙酸浓度就能对滞后期、最大比生长速率、菌体浓度

重组人干扰素a2a栓

重组人干扰素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 【中文名称】重组人干扰素a2a栓

【产品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a In Suppository Form 【功效主治】重组人干扰素用于治疗阴道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预防宫颈癌。 【化学成分】重组人干扰素α 2a 【药理作用】药理:重组人干扰素α2a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素同靶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2-5(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而实现。干扰素还具有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等,促进和维护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防护和免疫自稳功能。毒理:1、急性毒性试验:最

大剂量静脉或肌内注射小鼠,全部健存,无死亡,未测出LD50。2、长期毒性试验:大白鼠连续给药一个月,全部动物健存,未见异常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 2a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药效无影响。 【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初次用药后出现轻微腰腹酸痛,偶见一过性低热,外阴、阴道不适,可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 【禁忌症】重组人干扰素α 2a儿童、孕妇禁用。 【产品规格】6万单位 【用法用量】将栓剂置于阴道后窟窿,每次一枚,隔日一次,睡前使用,6-10次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贮藏方法】重组人干扰素α 2a应于避光、光燥、于2-8度保存。有效期18个月。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禁止坐浴和性生活,经期停止用药。如使用时环境温度过高,栓体变软(不影响疗效),请先置于4℃冰箱或冷水中3~5分钟,撕开塑料取出使用。

2m3谷氨酸发酵罐设计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2m3 产谷氨酸发酵罐的设计 专业班级2009 级生物工程(1)班 学号 学生姓名唐盼阙素云周婷 指导教师常军博士 2011 年10 月31 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1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1 生产原料1 发酵菌株1 培养基的制备2 二、发酵罐主体设计计算2 发酵罐主要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2 罐体选型、几何尺寸的确定、罐体主要部件尺寸的设计计算3发酵罐的选型3 发酵罐容积的确定 3 发酵罐装液量的确定3 冷却装置的设计3 罐体选料4 罐体壁厚4 封头壁厚计算5 夹套直径5 挡板的设计5 搅拌器的设计5 搅拌器的计算5 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6 管道设计8 通风管管径计算8 进出物料管8 冷却水进出口管径 8 管道接口8 仪表接口8 三、其他附件选型9 四、附录及图纸10 附录1计算结果汇总表10 附录2计算结果汇总表10 五、总结11 六、参考文献及资料12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谷氨酸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工作:谷氨酸发酵的原料处理和培养基的配制; 子培养;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谷氨酸提取;谷氨酸的精制。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1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生产原料 谷氨酸生产时发酵原料的选择原则:首先考虑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考虑到有利于谷氨酸的大量积累;还要考虑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发酵周期短,产品易提取等因素。目前谷氨酸生产上多采用尿素为氮源,采用分批流加,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国内大多数厂家用淀粉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玉米、小麦、甘薯、大米等,其中甘薯的淀粉最为常用。少数厂家用糖蜜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 发酵菌株 现有谷氨酸生产菌分属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散枝短杆菌、黄色短杆菌、噬氨短杆菌等。目前国内各味精厂所使用的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有(1)纯齿棒状杆菌及其 (2)天津短杆菌T613及其诱变株FM-415、CMTC6282、诱变株B9、B9-17-36、F-263等菌株; S9114等菌株;(3)北京棒杆菌及其诱变株D110等菌株。本实验选择北京棒杆菌。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 (新增)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 Chongzu Ren Ganraosu α2b Penwuji (Jiadanbaojun)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Spray(P.putida)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干扰素α2b基因的腐生型假单胞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制成。含适宜稳定剂、防腐剂。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制造 2.1 工程菌菌种 2.1.1 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系由带有人干扰素α2b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的腐生型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putida VG-4)。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 划种LB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的腐生型假单胞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 染色镜检 应呈棒状,可运动,有荚膜,无芽孢。涂片染色应呈典型的革兰阴性。 2.1. 3.3 对抗生素的抗性 应与原始菌种相符。 2.1. 3.4 电镜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应为典型的腐生型假单胞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2.1. 3.5 生化反应 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和聚β-羟基丁酸酯(附录ⅪⅤ),不能利用反硝化作用进行厌氧 2.1. 3.6 干扰素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7 表达的干扰素型别 应用抗α2b型干扰素参考血清做中和试验,证明型别无误。 2.1. 3.8 质粒检查 该质粒的酶切图谱应与原始重组质粒相符。 2.1. 3.9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与批准序列相符。 2.2原液制备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重组人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设计 (赵杨杨,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4567000) 摘要:重组人干扰素α-2b(rIFN 2b)是一种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干扰素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它从细胞释放后可促使其他细 胞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素增强免疫功能的机理是:调节机体的免疫监视,防御和稳 定功能,使杀伤(NK)细胞、Tc细胞的细胞毒杀伤作用增强;使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 诱导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活性;增加或诱导细胞表皮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抗原的表达。临床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病,后天免疫缺损症(AIDS)病人所患的卡波济肉瘤、恶性黑 色素瘤、毛状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菌种构建、分离、纯化、检测 1.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菌种的建立 1.1干扰素基因的克隆 从感染新城疫病毒的人血红白细胞中分离干扰素α-2b基因的mRNA,由逆转录酶将Poly(A)RNA反转录形成cRNA第一链。再由DNA聚合酶Ⅰ的Klenow片段催化聚合形成cDNA第二条链。在dCTP存在的条件下,利用末端转移酶给cDNA加Poly(dC)尾,连接到质粒pBR322上。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并用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筛选抗性克隆,获得编码人干扰素α-2b的基因序列。 1.2干扰素表达载体的构建 把干扰素基因与宿主载体pAYC37连接,筛选出序列正确的表达载体pVG。将表达载体导入假单胞杆菌中,筛选得到干扰素工程菌,表达重组人干扰素-α-2b不低于2.0×109IU/L,并具有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的抗性。 2.重组人干扰素α-2b发酵与纯化 2.1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的发酵 取菌种1ml接种于100ml LB培养基(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的锥型瓶中,摇床30℃震荡 培养6~7h,OD值达0.6~0.7h,按1∶20的比例转种于1000ml LB培养基中,摇床30℃震荡培养 7~8h,OD值达1.0~1.2h,接种30L发酵罐中,30℃培养4~5h后,42℃培养4h,离心收集菌体。2.2菌体破碎及包涵体的提取 将菌体加入A液悬浮洗涤3~5次,取洗涤后的菌体加入4倍体积的A液,冰浴条件下超声破碎15次,30s/次,每次间隔30s,离心收集沉淀,加入B液和C液各洗涤3次,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即为包涵体。 2.3包涵体的溶解及复性 包涵体加入5倍体积的D液,冰浴条件下,抽提2h,再将抽提液迅速用E液100倍稀释,4℃放置2h后装透析袋,于20倍体积的F液透析20~24h。 2.4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纯化

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

目录1.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简介 1.1工艺流程 1.2工艺参数 1.3工艺要求 2串级控制系统特点与分析 2.1串级系统特点 2.2串级控制结构框图及分析 3控制方案 3.1总体方案 3.2系统放图 3.3待检测点的控制系统流程图 4仪表的选型 4.1热交换器 4.2仪表清单 5控制算法选择 5.1控制规律 5.2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6总结 7参考文献 附图

串级控制系统-----两只调节器串联起来工作,其中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调节器的给定值的系统。 例: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1. 基本概念即组成结构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在该反应中,主要控制的指标是釜温。但由于测量元件的测量滞后,以及由于测量套管插入其内,在套管的外表面有反应发生,很容易造成釜温的假象。因此在升温-恒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热水和冷水的交换切换,以便使谷氨酸发酵充分反应,提高产品质量。 主、副变量,主、副控制器(调节器),主、副对象,主、副检测变送器,主、副回路。 作用在主、副对象上的干扰分别为一、二次干扰 系统特点及分析 * 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 * 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 *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 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Zhusheyong Chongzu Ren Ganraosu α2b (Jiadanbaojun)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for Injection (P.putida)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干扰素α2b基因的腐生型假单胞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冻干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制造 2.1工程菌菌种 2.1.1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株系由带有人干扰素α2b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的腐生型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putida VG-4)。 2.1.2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3.1划种LB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腐生型假单胞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3.2染色镜检 棒状,可运动,有荚膜,无芽孢。涂片染色后应呈典型的革兰阴性。 2.1.3.3对抗生素的抗性 应与原始菌种相符:硫酸链霉素150μg/ml,盐酸四环素50μg/ml和氨苄西林100μg/ml。 2.1.3.4电镜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应为典型腐生型假单胞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2.1.3.5生化反应 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和聚β-羟基丁酸酯(附录ⅪⅤ),不能利用反硝化作用进行厌氧呼吸,能够合成荧光色素。 2.1.3.6干扰素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1.0×109IU/L)。 2.1.3.7表达的干扰素型别 应用抗α2b型干扰素参考血清做中和试验,证明型别无误。 2.1.3.8质粒检查 该质粒的酶切图谱应与原始重组质粒相符。 2.1. 3.9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检查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与理论值相符。 2.2原液 2.2.1种子液制备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教程文件

1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 等4个主要工序。 1.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 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在与B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 化阶段。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 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 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 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 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 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 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 温至60℃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 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 毒后进入发酵罐。 1.2谷氨酸发酵发酵 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置入 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

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谷氨酸发酵是一个 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 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 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整个 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 要求。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大约34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 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 的等电点在为pH3.0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粗得的官司谷氨酸经过于燥后分 装成袋保存。 1.4谷氨酸钠的精制 谷氨酸钠溶液经过活性碳脱色及离子交换柱除去C a 、 Mg 、F e 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钠溶液。将纯净的 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当波美度达到295 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 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 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 疗效对比分析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本病前期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结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程长,对病人带来的痛苦大,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临床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旧法治疗方法有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或阿糖胞苷静滴。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止痛剂可选用消炎痛、卡马西平(0.1g,1日3次)、甲腈咪胍等。严重的尚可作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维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应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患者顺应性差,治疗效果不明显。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主要成分为干扰素,目前临床上也逐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现通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新老二种治疗药物临床疗效的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更好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岁。63例均符合《皮肤与性病学》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局部皮肤初起为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数片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丘疱疹,迅即变为水疱。损害集群存在,常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隔以正常皮肤,数日后水疱内浑浊化脓或部分糜烂,最后干燥结痂)[2]。重型皮损30例,轻型皮损33例,病程均小于7天。15例曾有呼吸道感染史而服用过抗生素及抗感冒药。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32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一日四次。皮损较多者加用抗生素口服,瘙痒者加抗组胺药雷他定片,口服10mg,一日一次。治疗中未用抗病毒药。 对照组31例给予阿昔洛韦凝胶外用,一日六次。皮损较多者加用抗生素口服,瘙痒者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10mg,一日一次。发热者口服或肌内注射退热药。疼痛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50mg,一日二次。7天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7天后80%皮损干燥结痂,无新皮损出现且疼痛等症状消失;有效:7天后60%—79%皮损干燥结痂,无新皮损出现,疼痛基本消失;无效:7天后少量皮损消退小于60%,疼痛减轻不明显或加重;重型带状疱疹无并发症出现。 2 结果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引起肌肉短时麻痹1例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引起肌肉短时麻痹1例 发表时间:2011-01-24T15:28:14.79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5期供稿作者:刘芳[导读] 未再使用该药,改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患者未再出现上诉不良症状。刘芳(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十堰442000)【摘要】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商品名:褔慷泰)300万单位,每周三次,第一次注 射无任何不适,第二次于术后第三天2010年8月13日11:30am给予右侧臀部肌肉注射(厂家: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1),注射30分钟后患者诉注射侧肢体疼痛不适,无法抬起,注射部位周围及右侧肢体刺痛明显,无法耐受,全身大汗,痛苦面容,患者诉既往从未有过这样的刺痛。【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肌肉麻痹;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36-0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2010年8月10日因尖锐湿疣在我院男科行尖锐湿疣切除术,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商品名:褔慷泰)300万单位,每周三次,第一次注射无任何不适,第二次于术后第三天2010年8月13日11:30am 给予右侧臀部肌肉注射(厂家: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1),注射30分钟后患者诉注射侧肢体疼痛不适,无法抬起,注射部位周围及右侧肢体刺痛明显,无法耐受,全身大汗,痛苦面容,患者诉既往从未有过这样的刺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粘膜无充血、皮疹等表现。立即协助患者卧床休息,请主管护师再次检查并以十字法确定注射部位正确,未影响到坐骨神经,排除该原因后遵医嘱到放射科行右大腿正侧位拍片,经过拍片未见任何明显异常。为缓解肢体肌肉刺痛遵医嘱给予芬必得胶囊0.3g口服,1小时后肢体肌肉刺痛缓解。于下午5:10患者再次诉右侧肢体刺痛明显,无法耐受,可抬起活动,继续给予卧床休息,观察病情变化,次日晨查房时,患者诉已恢复正常,未再使用该药,改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患者未再出现上诉不良症状。 2讨论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作为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有效生物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等疾病, 但部分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可出现某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该例患者有典型的肌肉短时麻痹,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的常见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初期会出现流感样反应、外周血象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1]。还存在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2, 3],在临床上导致肌肉短时麻痹未见文献报道,须引起重视,以及早治疗,必要时停止用药,防止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参考文献 [1]范中善,杜平.干扰素的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4 :241 [2]Rus sello M. recombinant int erferon al pha t 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 at it is C wit hout cirrhosis [J] . Arch Gerontol Geriatr 1996, S5:321-325 [3]Conl on Kc. Ex acerbat ion of Sympt oms au toim - mune dis ease in patient receiving al pha-int erferon t herapy [J] . cancer, 1990, 65:2237-2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