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如何调高政策执行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如何调高政策执行力

09行政管理2区09127090 陈人杰

【摘要】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以及统治的合法性。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地区政策的决策者。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直接表现为政策执行偏差和政策失灵,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机制等着手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提高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机制

一、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主体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执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成效。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地方政府达成既定公共政策目标的能力与力度。

公共政策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标实现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级政府的行政绩效水平。目前,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上的主管和客观因素,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力普遍存在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灵的问题。

1、政策执行偏差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的政策现象。其主要表象形式为:①象征是政策执行,即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只重表面

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深层问题的解决;②附加式政策执行即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认为的添加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③残缺式政策执行,即政策内容只有部分被执行;④替代式政策执行,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既定的政策;⑤观望式政策执行,即政策执行主体或因疲于应付具体事务,或因担心目标人群抵触等导致行动迟缓、思想犹豫,而持观望态度⑥照搬式政策执行即执行者习惯于机械的照抄照转上级文件,而不能结合实际情况;

⑦规避式政策执行,即执行政策过程中分工不合理,降低政策执行的效率。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偏差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原因也是复杂的,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具体分析起来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其主观原因主要与政策执行主体主体的的自身素质和政策执行机构管理机制有关。执行者素质缺陷的表现为:有限的专业知识、有限的执行能力以及缺乏战略主见和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表现为: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执行机构中缺乏交流、住址制度缺陷、政策执行主体中的内部关系处理不当。

社会实际状态的频繁多变及社会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政策执行偏差的客观原因。具体包括政策自身存在缺陷、政策环境的多变、政策对象的素质以及监督法制不健全。

2、政策失灵

政策失灵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质是政策执行后不一定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

果,政策失灵不仅意味着政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照成政策投入的浪费,同时还给社会照成破坏,危害公众利益和降低政府威信力。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的无效执行,而照成政策无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有:①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这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原因;②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③政策执行远着把握不当;④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⑤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二、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2006 年的政府管理创新会议上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力弱,政令不畅,有令难行,甚至有令不行,政策落实就可能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关键在于解决政策偏差与政策失灵,也就是政策的无效执行。虽然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但可以从政策执行本身所包含的几个因素进行解析,以提升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1、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推行,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具体性和稳定性。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首要一条是“理想化的政策”。

要使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具体性和稳定性,那么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广泛听取技术人员以及政策对象的意见,做到民主决策,合理决策,合法决策!此外,保持政策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还应该避免换个领导换套政策的现象。如果政策变化频繁,朝令夕改,会使人民群众无所适从,从而降低政策的威信力!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执行主体的配置以及执行人员的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第一,要完善政策执行组织。政策执行是一种组织行为,需要依托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因此完善政策执行组织的配置情况是不可或缺的。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组织权责的明确性直接对政策执行的力度与效率长生重大影响。组织的合理结构要求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化和横向结构专业化。层级化要求级政府以及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机构、职位、人员配备和在责任、权力、工作程序的有序等级划分,这样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目标分解,逐层落实。有利于政策执行的上传下达和监督控制。专业化要求执行组织按政策目标、管理对象、权力责任和业务性质划分若干个专业的只能部门。组织的权责明确性要求地方政府上下级政府间、个各职能部门间明确权力责任关系。简化审批制度的同时,落实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现政党分开、政企分离、政事分开。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而对同时杜绝各种形式的相互推诿、越权、失职、渎职行为。

第二,提高政策执行人员自身素质。执行人员是执行组织的主要元素,因而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执行人员的利益、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影响执行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政策执行人员自身

素质首先要在人员录用上做到科学选拔。这要求地方政府明确科学的选拔标准,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能为本,注重实绩。还要创造良好的选拔任用的制度环境。要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被选拔并任命。对于已经任用的政府工作人员转变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转变,业务水平也得不到有效发挥,甚至阻碍政策的执行,有条件的可以对在职人员进行在职业务培训,加强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知度。

3、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机制

为了确保公共政策执行的优质高效,防止公共政策的执行偏差,就必须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机制建设。这要求地方政府重点构建和完善以下机制。

第一、建立畅通的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从控制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则政策执行的实际过程是个有效的信息流通过程。保持全真的信息流通有助于防止政策执行偏差和提高政策效率,这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②优化政策信息和传播反馈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及时披露的力度。

第二、健全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公民参与是体现民意、反映民情、提高政策执行民主化水平的根本措施。完善公民参与机要求地方政府做到公民参与执行计划、执行监督、执行评估。

第三,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共建共享的机制意味着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