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公共政策的失真性执行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真的现象,如执行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公等,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造成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所致。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政策执行缺乏协调性;部分地方政府存在敷衍塞责现象,不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谋取私利,徇私舞弊,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深入分析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有助于找出根本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只有深入研究问题的产生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案,从而推动地方公共政策执行水平的提升,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全面了解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2. 分析造成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各种因素,包括制度性、管理性、文化性等方面,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3. 基于问题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监督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4. 通过对不同对策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为选择最优解决方案提供参考;5. 最终总结出对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障碍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增强行政公信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地方公共政策失真性执行问题的成因,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是指公共机构或政府人员,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一个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它既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政策的唯一途径。

然而,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对策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共政策内容的偏离。

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

?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难免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偏离执行政策的内容。

擅自改动部分政策内容,存在选择性执行或者替代性执行,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二)公共政策执行不到位。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象征性执行。

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对国家的公共政策阳奉阴违。

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抑或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消极执行。

,甚至还存在私自抵制执行。

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公共政策扩大化执行扩大化执行指的是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为自身利益而盲目扩大原政策外延,将一些相近或者相似却不可行的政策与原政策捆绑执行,从而扩大了原政策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等都有所扩大。

它改变了原政策的功能,超越了原政策的目标,影响了目标实现。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我国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影响依然较依赖传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

尚未形成科学化、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

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监督各要素间缺少独立且又相互协调整合的运行机制。

许多政策存在“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严谨的考察和专业的论证,有些政策甚至仅仅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决策来确定。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的许多公共政策都比较符合现实情况,在得到较好执行的地方,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

然而,在我国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导致政策目标不能有效实现乃至与完全落空的情形,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政策敷衍执行。

主要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故意只做表面文章,只搞宣传而不研究实际情况,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

政策执行主体或者被动等待上级的新政策,或观察上级是否要严肃执行,或旁观其他部门是否认真执行。

在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之后,政策执行容易错失最佳时机,从而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严肃的公共政策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例如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政府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政策选择性执行。

一项公共政策往往是由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目标的若干本分组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单位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不利的内容则有意弃之不用;更有甚者,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可能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

“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9年8月公共政策执行,简言之,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而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调整的对象,使公共政策具体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陈振明教授认为“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措施,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行为过程。

”[1]260“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

”[1]254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策自身质量、政策资源、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制度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2]333,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常被定义为“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3]195或“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4]16。

本文将着重探讨以制度因素为重点的阻碍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执行不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政策的执行与政策制定时的初衷相违背,有时甚至出现过度偏离的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执行阻滞,例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凝聚合流所形成的妨碍政策顺利实施乃至造成政策执行过程停滞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阻力合力及其运作方式。

”[5]32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政策表面化。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而未被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使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大大低于政策目标的要求。

2、政策局部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有利则执行,不利则曲解、抛弃,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出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

3、政策扩大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恰当内容,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影响了既定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制定并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着政府的效能和公众福祉。

然而,公共政策的执行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制约因素,如政策执行者的能力不足、资源短缺、利益冲突等。

本文将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政策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政策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执行政策。

解决对策:1.加强政策执行者的培训和教育:政府可以提供培训机会和课程,提高政策执行者的专业能力和执行能力。

2.吸纳专业人才参与政策执行:政府可以引入外部专业人才,与政府内部人员进行合作,提升政策执行者的能力。

3.建立指导和资源支持机制:政府可以建立专门机构或部门,为政策执行者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提高政策执行者的工作效能。

二、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方面的短缺。

解决对策:1.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政府可以整合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推动公私合作:政府可以与社会机构、企业和民间组织等进行合作,共同筹集资源,并通过合作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3.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源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共政策的执行。

三、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常见问题,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导致政策执行的困难和阻力。

解决对策:1.公正和透明的决策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应该公正、透明,各利益主体应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减少利益冲突的发生。

2.利益平衡和妥协:政府应该找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点,通过协商和妥协解决利益冲突,提高政策执行的可行性。

3.法制建设和法律约束: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落实法律责任,保障公众权益,减少利益冲突。

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政策执行者往往面临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政府执行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贯彻上级部门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并且充分运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并且合理使用和控制,对各种行动进行布置、实施和监控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所表现政府机关内部存在的各种能力和效力。

一、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一)执行主体问题.目前中国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者对上级下达的方针、政策并不能完全地理解,并且对政策的传达也是应付,对政策执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僵硬地照搬照抄,有的甚至只是在形式上执行,而实际上却是不执行。

有些政策执行人员思想庸俗守旧,缺乏从业道德,只注重本身的权力的大小,从不考虑其应尽的责任,他们缺乏较强的事业心,不能全心工作,进而也无所作为。

还有一部分人在面对问题时怕担责任,出现了执行者不敢管也不愿意管的现象。

还有一些政策执行者执行的精神动力弱化,对事务的执行缺乏执行的决心,有的人在执行时持观望态度,把事情拖了较长时间不执行[1]。

这样的行为使得一些执行任务及社会问题久拖不决,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水平的提高。

(二)公共政策执行缺乏规范.有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出于自身个人利益考虑,对上级政府的指示、指令进行过滤,他们只选择对本部门有利的政策执行。

选择执行的选择标准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在上级的一项公共政策中,选择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执行。

其次是在上级的若干项公共政策中,从中选择有利于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或几项公共政策进行执行。

这必将破坏公共政策的完整性、严肃性,从而使公共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个人对政策的理解,区分软硬指标,然后进行选择。

他们将一些受欢迎的、无约束的政策归入软指标,而将计划生育、征收税费归入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根据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政策执行者要用说服的办法让人们不要违反。

但是,在实际执行进程中,由于这一政策决定着干部的政治前途,而单纯的说服教育无法使人们遵从,很难成功。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

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与对策研究在2006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政府执行力”。

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引起了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同时这也标志着强化政府执行力将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里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而“政策执行力”作为“政府执行力”概念的一个核心要素,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急需加强的基本能力,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正是通过公共政策及其有效执行而实现的。

地方政府处于国家政权的末梢,是整个国家行政体系运作的基础,直接面对广大民众,国家的各项政策、工作任务必须通过地方政府才能贯彻落实,它是国家意志在社会的输出终端。

基层政府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依靠对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判断来评价政府组织整体的效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基层政府执行力关系到政府行政组织系统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基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政府执行力不断提高。

我国有今天这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经济社会有这样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地位有这样显著的提升,都与政府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密不可分。

但是,在某些方面、某些地方,政府执行力还很弱。

有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多种原因造成了当前的政策执行力薄弱。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缺乏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只有切实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才能实现政府确立的各项工作目标。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政府工作落实,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加强对政府执行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情况,综合运用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通过对政府政策执行力相关文献的研究,找寻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规律,寻找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审视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并就基层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出相应的分析。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内容提要:政策执行作为将政策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

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来,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

但现实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通过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情况,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地方政府的政策有效执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方政府政策执行原因 公共政策制定 公共利益 Countermeasures: A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content of policy into reality,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ublic policy. More and more complex social problems have become promin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need to set up institutionalguarantee mechanisms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public policies, and play a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public policy, which have affected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rea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alyzing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local government.Keywords:Government policy, reasons for implementation, public policy making, public interest一、绪言(一)问题的提出一般意义而言,从政策科学理论来看,公共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

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其中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坚环节。

然而,近些年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政策的照搬、抵制、用等方面。

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過程中存在的困境,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和解决阻碍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标签:公共政策;困境;路径在我国,地方政府,即政策的执行主体,是指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级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改革却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地方政府具体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困境,出现了政策执行的失真失实现象,最终导致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系统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政策执行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照搬。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往往机械式的复制政策内容,照抄照搬的执行,忽略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把责任推给政策制定者,这就严重损害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政策抵制。

抵制公共政策的执行主要包括政策的执行者和政策的接受者,执行主体由于受到自身利益和政治觉悟的影响,会对其执行的政策产生抵制情绪;执行对象也会产生不接受和不认同的心理。

要是二者同时对一项政策产生抵制情绪,其危害更为严重,将会使公共政策执行中断。

(三)政策利用。

政策利用又称政策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会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加以执行。

这种执行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自利性,它会使得部门政策难以实现,不能完全的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

(四)政策敷衍。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一、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1.资金短缺: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可能会面临资金的短缺问题。

政策的执行通常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例如用于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时,政策执行就会受到限制。

2.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是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策的执行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层层配合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充分、工作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的速度缓慢。

3.官僚作风弊端:官僚主义是导致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工作中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官员们只注重手续和过程,缺乏对政策结果的关注和追踪,导致政策执行的效果不佳。

4.利益关系复杂:地方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协调各种不同利益的关系,当其中一方利益受到牵制时,政策执行就会受到阻碍。

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拆迁、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导致政策执行难以推进。

二、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对策1.加强财政支持:为了确保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政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等方式,确保政策执行所需的资金到位。

2.提高行政效率: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可以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等措施,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效率。

3.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对执行不到位的政策进行追责,形成政策执行的压力和动力,增强政策执行的能力。

4.强化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机制,对政府部门在政策执行中的失职行为进行追责,保证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加大对失职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5.完善利益调整机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及时解决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确保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和对策研究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和对策研究摘要地方政策的执行是响应中央政策,按照上级政策文件要求对具体制定出的符合本地方实施政策进行执行的过程行为。

在这样的行为过程中,由于政策制定失误、政策认识的缺乏、执行机制存在缺陷和注重地方利益等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存在,难免会遇到执行难、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政策的执行是地方政策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有效的政策执行是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

这就要求不得不去找出解决这些诸多的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纵观我国目前的地方政策执行现状,本文从政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地方政策的制定、执行出发,研究分析对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的过程中的变相执行、敷衍执行、附加执行等原因造成的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从而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减少失误偏差,使地方政策的执行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地方政策政策制定执行现状原因对策Local Polic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re not in place of the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AbstractThe local policy was implemented in response to the central policy,according to the policy document on specific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ehavior.In the process of behavior,As a result of policy failure,lack of policy,Execution mechanism existence blemish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laces of interes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difficult execution, execution problems.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the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an important stage, the effective execution of policy is the only way to target.This requires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the ways and methods.Review our country current local statu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cy theory knowledge and local policy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part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execution, execution, disguised with additional execution causes local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duce error, make loc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to achieve the anticipated target.Key words:Local policy Policy formulation Execution status Reason Countermeasure前言现如今,我国很多地方政策的执行结果不尽如意,近几年来房价不断上涨、失业人员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倍出,看病难医药贵的问题屡现不消,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应对政策,却收效见微。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

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地原因和对策研究一、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1.条件不足: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充分考虑实施的条件和能力。

例如,政策要求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导致无法顺利执行。

2.部门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

一些政策可能会对一些利益集团造成影响,这些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政策的执行,从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3.考核指标与现实不符:地方政府可能过于重视一些表面指标,例如GDP增长率,而忽视了政策执行的关键指标。

政府官员可能会将自己的提升和绩效考核与这些表面指标挂钩,从而使得政策执行的目标与实际不符。

4.缺乏配套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仅关注一时的问题,而忽视了相关的配套政策的制定。

例如,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但未提供相应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惩罚措施,导致政策执行能力不足。

二、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对策1.加强能力建设:地方政府应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

例如,加强调研和评估机制,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项目管理和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

2.促进部门间合作: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减少利益冲突,形成合力。

例如,建立跨部门的政策协调机制,让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实现利益的平衡。

3.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考核指标体系,将政策执行的效果纳入评估范畴。

政府官员的晋升和绩效考核要与政策执行的成效挂钩,从而提高政府官员的执行动力。

4.完善配套措施: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配套措施的制定,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例如,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5.加强舆情引导:地方政府应加强舆情引导,提高政策执行的公众认可度和支持度。

例如,及时发布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对政策的解释和说明,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从而增强政策执行的社会基础。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管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层次,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既是公共政策执行者,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对象,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也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但是,用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行政效率”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来衡量,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八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

政府机构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督与执行混为一体等现象,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到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进行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管了许多应该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管的事情,而该管的一些事情却没有管好,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仍有发生。

二是依法行政方面有差距。

突出反映在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民主作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规章制度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方法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导致不依法办事、执法违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发生。

三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准确领会国家宏观政策和判断把握市场经济形势,作决策订措施时不遵循客观规律,执行公共政策时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丽媛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2期摘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地方行政机构的支持。

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构,属于基层的政策执行者,是造福地方百姓的基层部门。

就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希望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195-02一、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现存的问题及原因(一)当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执行中存在失真对政策只是表面上的传达,地方政府对重要的中央政策不及时开会探讨、组织研究,只是把政策以书面和文件的形式告知有关地方部门或者广大人民,缺乏对政策本身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有的地方政府接到上级有利于本地方发展的文件时,往往为了追逐更大利益,私自填加一些“额外”的条件和要求,只顾一味地追求地方利润,却忽视行政条例。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只执行对本地方有利的政策,对其他内容和要求视而不见,私自决定执行政策的内容和范围。

更有甚者,对上级政策内容进行质的变换,扭曲了政策的性质。

以上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执行中存在乏力盲目机械地执行上级政策,没有把中央政策与其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生硬地照抄、照搬,缺乏创新,没有把中央政策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授益于地方百姓生活。

对政策采取消极的态度,只是开开会、发发文、做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或者在政策下达期间突击执行,其他时间任其自然。

3.执行中的低效有的地方部门,尽管法律法规写的清楚明白,却随便找个理由或者困难,逃避执行上级命令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没有利益可贪图的时候,就会百般推脱,出现各个部门都把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转让”给其他部门的情况,最后,政策没有执行,问题依然存在。

有些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中存在依赖意识和惰性心理,“上级推推,下级动动”,“上级不催,下级不动”,政策执行缺乏时效性。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探索》2010年第2期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颜如春(重庆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重庆400041) 摘 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认为,解决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为此,应从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这一高度通盘考虑,以优化执行目标、提升执行主体素质、保障执行资源配置、健全执行体制、改进执行方式、改善执行环境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以收实效。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执行力;执行目标;执行主体;执行资源;执行体制;执行方式;执行环境中图分类号:D035.5;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2-0063-05 收稿日期:2009-11-16 作者简介:颜如春,教授。

随着近年来政府法制体系的完善和党政干部执政能力的加强,我国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执行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行其是,替代式执行;寻找借口,敷衍式执行;夹塞搭车,附加式执行;本位主义,选择式执行;形式主义,象征性执行;教条主义,机械式执行;作风拖拉,被动式执行;不计成本,低效益执行。

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政府执行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必须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方能收到实效之治理对策。

一、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执行目标不科学1.政策缺乏稳定性。

一是有的政策朝令夕改,造成普遍的结构性短期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多种可能会致使政策歪曲变形的投机性执行。

二是有的政策频繁变动会导致政府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

三是有的政策随意变动导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赖关系的破裂。

政策随意变动导致政策执行主体产生无力感。

长此以往,将损伤公众对政府及其政策的信赖,导致他们漠视政策、令不行、禁不止,从而致使政策权威的严重流失。

2.政策缺乏合理性。

一是政策产生的前提有问题。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失控问题及对策分析[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失控问题及对策分析[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失控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

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的失控,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控现象时有发生,而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失控、对策分析一、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主要表现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学者们一般都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上,似乎公共政策一旦制定,其政策执行的结果符合政策目标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事实上,公共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政策失控也正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具体来讲,公共政策在执行中的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敷衍。

这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该政策,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阳奉阴违,从而使严肃的政令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实现什么政策目标。

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政策资源,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2.政策利用。

公共政策成了某些地方政府手中的资源,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通过分配“特殊”政策,从而控制企业行为。

政策的分配结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分配者的意志,企业却可以通过各种关系与手段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措施。

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拖延、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执行机构的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不足,或者是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够。

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政策执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策困难、执行偏差等问题。

3. 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

这表现为监督机构不独立、监督力度不够、监督过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正。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为了解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执行的资源和人员配置入手。

首先,要确保执行机构的人员配备和资源分配充足,以满足政策执行的需求。

其次,要加强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执行人员的政策意识和执行力。

2.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这包括加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加强执行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困难和执行偏差。

3. 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其次,加强监督力度,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后,加强监督过程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及措施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及措施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及措施摘要:公共政策经过合法化程序以后,即进入执行阶段,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

因此,如何高效地执行公共政策日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地方行政机构,往往承担了更多政策执行的责任,但是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出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就此想探讨如何克服这些难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共政策利益分配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途径政策分析评估公共政策执行是在复杂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复杂活动,其有效性经常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公共政策执行异化甚至直接导致政策失败。

我国国情复杂,国家在法律法规下制定元政策,总体规划,而执行主要依靠基层的地方政府,而各地情况不一,对政策的认知和执行也不一,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难点,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政策执行,达到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

以下就是我对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及措施的思考:难点(问题)一: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与政策执行存在冲突政策执行的一个前提就是政策本身合理科学,但是在许多时候,由于政策在制定时受到外力的干扰较大,如领导意志,利益分配等,使得公共政策“先天不足”,这样一来,给政策执行者很大挑战。

这时候,政策执行者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

但是,这宗冲突面前,大部分情况下,政策执行者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对政策的合理程度不能很好的把握,都会执行政策,甚至在执行中觉察到了政策本身的问题,一般出于各种考虑也会继续执行下去。

由此,这种政策本身存在问题但是又在执行不仅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严重的还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政策本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政策方案不合理;2.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3.政策缺乏稳定性;4.政策缺乏公平性。

这些缺陷给地方政府的执行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阻碍政策执行的效能,加剧政策决策与政策执行层面的冲突和矛盾,在政策执行的源头上出问题,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冲突,危害极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作者:王伽硕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摘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认为,解决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为此,应从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以提升执行主体素质,保障执行资源配置,健全执行体制,改进执行方式方面全面推进以切实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

关键词:公共政策;系统论;地方政府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执行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行其是,替代式执行;寻找借口,敷衍式执行;夹塞搭车,附加式执行;本位主义,选择式执行;形式主义,象征性执行;教条主义,机械式执行;作风拖拉,被动式执行;不计成本,低效益执行。

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政府执行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必须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方能收到实效之治理对策。

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合理选用政策工具,综合考量政策环境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政策建构。

公共政策要想发挥出其预期的效力,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仅其自身建构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可行性以及针对性,更需要良好的政策执行主体高效准确的贯彻执行,如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不能使政策发挥出其预期的效力,有效解决公共问题,增进人民福祉,相反很有可能会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从而背离政策制定的初衷。

地方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在地方的延伸,也是中央各项政策贯策执行的主力军。

虽然地方政府在整体目标上与中央政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地方政府也有其自身利益的存在,这些利益既是执行政策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困难和阻力的根源。

在政策的执行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只顾及自身狭隘的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执行力问题。

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产生的根源(一)公共政策本身制定的不合理政策制定的短视性。

地方政府某些官员在地方狭隘利益以及一味追求政绩的影响下,缺乏统筹思考,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制定政策时倾向于短期内能够立竿见影的政策,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地方实际情况,不能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问题,盲目追求那些短,平,快的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内往往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成为某些官员晋升的政绩资本,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论证,脱离地方实际,长远来看不仅不会促进地方健康发展,很有可能成为阻碍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

受“新官上任三把火”观念的影响,每一任地方官员上任后都会推翻前任制定的政策另搞一套自己的东西以标新立异,政策的朝令夕改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多种可能会致使政策扭曲变形的投机性执行。

政策缺乏合理性。

我们知道公共政策产生的前提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如果政策的制定背离了解决问题的初衷,仅凭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个人好恶拍脑袋做决定,那么制定出来的政策必定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脱离实际,严重超前或者滞后,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使政策目标落空,甚至带来一系列恶果,后患无穷。

政策缺乏明确性。

具体来说是政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一些政策看起来很好,可就是难以实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制定得太笼统,不具体,给行造成困难。

还有就是政策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给从政策执行过程中投机取巧的人留下可钻空子的余地,导致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误解或曲解,造成政策执行的阻滞。

政策缺乏协调性。

一项好的政策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继起性,从时间上来说政策可以划分为已行政策,现行政策和将行政策。

那么政策的制定应该与之前的政策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在时间层面体现出政策制定的延续性。

以空间层面来说,政策的制定要与其上下左右的各种政策体现衔接性,使各项政策能够实现精准对接,形成良好的政策结构,增强政策的互补性,发挥政策的合理价值。

现实中,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缺乏协调从而出现某种程度的背离,难以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

政策缺乏公平性。

政策失去了它的平等适用性原则,也就失去了对于政策对象的普遍约束力,从而使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没有“倾斜”于自己而停滞不前,甚至会因“政策倾斜”而失去大多数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的信任感,使政策的贯彻执行受阻。

政策目标群体如果感到政策不公平,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其予以拒斥,使其发生变形、走样。

(二)政策执行主体不合格政策执行主体是连接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标的群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政策执行人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的关键因素,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如果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政策执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政策执行主体消极懈怠,就会严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政策执行主体的不良心态。

一方面是政策执行主体激情的缺失,士气低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执行主体,严重制约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是执行主体执行态度的偏差。

消极的执行态度贻误政策的执行时机,减缓政府对政策的执行速度;导致政府责任感的丧失,降低政府对政策的执行高度;导致政府政策执行行为的扭曲,降低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刚度。

最后是执行主体执行信念的偏差。

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同度低,往往就会弄虚作假,搞花架子,对政策执行敷衍了事,甚至抵触和破坏执行。

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不足。

首先是政府执行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不足,曲解政策,造成政策执行的偏差,降低政府执行力。

其次是政府执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施能力短缺,导致政府执行力的低下。

政策执行主体自身利益因素的影响。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小团体的利益,当公共政策损害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时他们往往变相的抵制政策的实行,甚至会故意扭曲政策意图,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

另外政策执行主体寻租行为的存在,也会导致政策执行力的下降。

(三)政策执行资源短缺财政资源的不足。

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充足的财政资源作为支持,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政策执行力。

一些地方经济基础长期处于薄弱落后的状态,再加上政府对财政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浪费极其严重。

另外财权和事权的分离,更使基层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政府财物的缺乏往往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政策执行能力。

信息资源的不足。

当前,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意识不强,对信息资源设施建设不重视,导致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后;同时,由于一些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传播途径和渠道单一,信息传播速度慢,导致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和及时反应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短缺。

当前普遍存在的的一种情况是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理论水平的缺乏使他们不能准确理解政策意图和政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导致政策目标的扭曲。

另外文化水平的低下,使基层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样必然会引起政策标的群体的抵触,这样不仅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损害政府形象,而且也会大大增加政策执行成本,制约政策执行力。

(四)政策执行体制不健全政府组织制度安排不合理。

政府功能内耗以及执行掣肘现象,损耗政府的整体执行力。

一是党委、政府的二元化权力结构,在一些地方造成了党政不分,甚至以党代政的现象,对政府执行活动起了掣肘作用,使得政府执行主体在处理执行事务的中间环节增多,协调成本加大,办事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整体执行力。

二是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不清的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造成部门配合不协调和相互损耗,降低了政府对政策的整体执行力。

地方政府运行机制不合理。

地方政府运行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执行力,干扰和阻碍了政府执行活动的有效进行。

一是指挥机制不合理,特别是执行指挥权力的碎片化和分散化,以及在过分强调集体领导的背景下,十分不利于执行的指挥统一。

二是参与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政策执行渠道较少和参与制度化程度不高,使公民的参与愿望和要求无法真正实现和得到。

三是竞争激励机制不合理。

外部竞争缺乏,内部激励不足,无法形成强烈的政策执行压力和动力,导致政府执行力弱化。

四是监督机制短缺。

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主体、对执行过程缺乏动态可追溯的监督,因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磨洋工”,甚至公共权力的滥用。

五是执行力的绩效评估机制短缺。

对地方政府执行力进行科学的评估,是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对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专项评估还比较薄弱,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对地方政府执行力进行专项评估的长效机制。

三、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治理对策研究(一)科学合理的制定公共政策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是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前提。

如果前提都是错的,那么后期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要想提高地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公共政策:政策制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

科学理论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正确的价值观是政策的灵魂和方向。

坚持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趋势,制定出高质量的政策。

因此要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水平和能力,增强理论修养,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奠定基础。

政策的制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政策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要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绝对不能以官员的主观意志和个人好恶为准绳。

要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反映客观现实,符合地方实际。

由于我国地域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政策制定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不唯上,只唯实。

政策制定机制要实现科学化和民主化。

要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各方意見,广聚民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政策制定的可行性,各方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是逐步理解和接受政策的过程,由此形成对政策的广泛认同,可以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抗拒。

要形成党委和政府、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使政策能够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能为执行者所认同,为政策对象所拥护,从而使地方政府执行力得到充分发挥,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二)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要改善政策执行主体的心态。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引导政府执行人员树立良好心态,激发公务员的执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做好执行工作的动力和执行责任感。

要增强对公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培养他们的归属感。

同时要通过压力促使公务人员积极主动的执行政策,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务人员绩效考评和监督评价机制,将公务人员政策执行的情况纳入监督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与政绩和职位晋升相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