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税收原理(PPT 31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税 收 原 理
•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 •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第四节 税收中性 • 第五节 国际税收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一、税收的概念 (1)含义——国家为实现职能无偿取 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政治权力 • 法律手段
(2)违者受到法律制裁
(2)进一步理解: • 历史范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征纳关系 • 经济范畴——表明经济关系 •分 配 范 畴 — — 无 偿 分 配 分配关系
»国家税收:政治权力(强制) 征纳关系 独立税种
»国 际 税 收 : 非 政 治 权 力 (非强制)协调关系 没有 独立税种
•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 强制性 • (1)征税 = 国家政治权力 ≠生产资料占有
(2) 无偿性 • (1)征税不付出任何代价 • (2)是对具体纳税人而言 (3)固定性 • (1)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比 例(数额 对象 )
• (2) 固定性是相对的,只是在 一定时期内不变
• 只有同时具备“三性”的才构成 税收
–(2)中性税收的确定:税收作用倾向 于或注重于减少税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直接税)税率结构愈简单,差别愈小, 中性程度愈高。
• 二税收中性不排斥税收调控
• (1)市场缺陷两类
–市场自身形成表现
–“合成谬误”
• (2)政府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 税收是国家经济调控的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段
其有直接有效性
• (3)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 – (1)调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税率
第二节 税 收 的 分 类
流转课税 所得课税 • (1)按课税对象分类 财产课税 行为课税 资源课税 直接税——不易转嫁
•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税——容易转嫁
间接
•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价内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组 成部分
价外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以 外附加
从价税——价格依据 • 4.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
从量税——数量、重量、体积
中央税 • 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一、税收负担水平
• (1)宏观税率——反映税收与经济总量之间 关系
小口径 — —中央政府税收 /GNP或GDP
• 国际上广为使用口径
中口径 ——
中央地方政府税收/GNP或GDP
大口径 ——
• (1)国际税收及其产生条件
–(1)含义——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 两个国家以上分别行使权力
–(2)产生条件
•①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跨国财产所得
•②与税制发展密切相关——以所得税 为主现代直接税的出现
•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基础
–(1)联系:国家税收 国际税收 规则和惯例
–(2)区别:
–(1)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 不使一 些人感觉更好
一些人感觉更坏
不使另
–(2)税收超额负担
资源配置方向—“损失>收益”
经济运行方向—对生产消费行为有 不良影
税收中性 干扰
国家征税代价仅以税款为限 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
• (2)税收中性的相对性
–( 1 ) 税 收 中 性 具 有 相 对 性 , 因 为 不 存 在对市场效率没有任何影响的税收。
•
• (3)税负转嫁的条件:
(1)基本条件——商品价格浮动
(2)约束条件——商品供求弹性(以需 求弹性为例四种典型情况)
(1)供给有完全弹性 税负完全由消 费者承
(2)需求有完全弹性 税负由生产者 负担
(3)供给完全无弹性 税收由生产者 承担
4.需求完全无弹性 税负完全由消费 者承担
(3)课税范围宽窄与征税对象的 不同对税负转嫁程度影响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GNP或GDP
• 影响宏观税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1)生产力发展水平 横向: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不断上升趋势
纵向:是
• (2)政府职能大小 社会职能 宏观税率不断提高
经济职能
–( 3 ) 政 治 经 济 制 度 和 经 济 运 行 机制 中央集权计划体制——高 联邦制市场体制——低
– (2)调节产业结构 减免 加征
– (3)调节各种收入 企业 防止贫富悬殊 居民
•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偏差协调 • (1)二者偏差:基点不同
• 税收中性——市场配置相适应 • 税收调控——政府干预相适应
• (2)二者切合点:
–(1)二者切点:(重要程度、层 次有区别)
–① 税 收 中 性 功 能 是 主 要 的 基 本 的——市场机制自身功能是主要 的、基本的,税收政策选择在于 保证市场机制基本功能的发展
②税收的调控功能是次要的、辅 助性的——首先保证市场机制完 成基本功能,税收变量调节功能 居第二位的。
– (2)二者合点:(着眼于分工区别)
①税收中性——注重发挥“看不见的 手”的作用
②税收调控——充分运用“看得见的 手”的作用
税收调控是税收中性逻辑延伸,必然 要求
• (3)二者有效协调 –(1)加深对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 理论认识:
• (2)“拉弗曲线”——最佳税率 • 拉弗曲线形象说明了税率与税收 之间关系,给人以启示 (1)高税率≠高税收 (2)同择多的税收,可以有两 种税率 (3)从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佳税 率
• (三)税负转嫁
• (1)含义:通过流通过程税收部分或 全部转给他人负担 ,纳税人≠负税 人
•
• (2)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2)后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3)混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4)消转:税收被新增利润消化掉
• 讲调控不偏废中性,提高“两个比 重不以牺牲中性为代价。
• 讲中性不忽视调控、放弃调控
–(2)不断实践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有效协调
• 简化流转税 体现中性
• 完善所得税
• 消费税 →体现非中性
–(3)不断完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关系→如继续统一内外资企 业所得税
第五节 国 际 税 收 •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范围宽窄 宽(易转嫁)如: 白酒→啤酒→矿泉水→自来水
窄 (不易转嫁)
征税对象 商品税 (易转嫁)
嫁)
所得税(不易转
(4)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与税负 转嫁的关系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实 施转嫁)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不 实施或少实施)
第四节 税 收 中 性
• 一、税收中性的含义
• 1 税收中性含义(前提是明确两个概念)
•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 •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第四节 税收中性 • 第五节 国际税收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一、税收的概念 (1)含义——国家为实现职能无偿取 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政治权力 • 法律手段
(2)违者受到法律制裁
(2)进一步理解: • 历史范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征纳关系 • 经济范畴——表明经济关系 •分 配 范 畴 — — 无 偿 分 配 分配关系
»国家税收:政治权力(强制) 征纳关系 独立税种
»国 际 税 收 : 非 政 治 权 力 (非强制)协调关系 没有 独立税种
•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 强制性 • (1)征税 = 国家政治权力 ≠生产资料占有
(2) 无偿性 • (1)征税不付出任何代价 • (2)是对具体纳税人而言 (3)固定性 • (1)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比 例(数额 对象 )
• (2) 固定性是相对的,只是在 一定时期内不变
• 只有同时具备“三性”的才构成 税收
–(2)中性税收的确定:税收作用倾向 于或注重于减少税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直接税)税率结构愈简单,差别愈小, 中性程度愈高。
• 二税收中性不排斥税收调控
• (1)市场缺陷两类
–市场自身形成表现
–“合成谬误”
• (2)政府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 税收是国家经济调控的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段
其有直接有效性
• (3)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 – (1)调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税率
第二节 税 收 的 分 类
流转课税 所得课税 • (1)按课税对象分类 财产课税 行为课税 资源课税 直接税——不易转嫁
•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税——容易转嫁
间接
•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价内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组 成部分
价外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以 外附加
从价税——价格依据 • 4.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
从量税——数量、重量、体积
中央税 • 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一、税收负担水平
• (1)宏观税率——反映税收与经济总量之间 关系
小口径 — —中央政府税收 /GNP或GDP
• 国际上广为使用口径
中口径 ——
中央地方政府税收/GNP或GDP
大口径 ——
• (1)国际税收及其产生条件
–(1)含义——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 两个国家以上分别行使权力
–(2)产生条件
•①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跨国财产所得
•②与税制发展密切相关——以所得税 为主现代直接税的出现
•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基础
–(1)联系:国家税收 国际税收 规则和惯例
–(2)区别:
–(1)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 不使一 些人感觉更好
一些人感觉更坏
不使另
–(2)税收超额负担
资源配置方向—“损失>收益”
经济运行方向—对生产消费行为有 不良影
税收中性 干扰
国家征税代价仅以税款为限 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
• (2)税收中性的相对性
–( 1 ) 税 收 中 性 具 有 相 对 性 , 因 为 不 存 在对市场效率没有任何影响的税收。
•
• (3)税负转嫁的条件:
(1)基本条件——商品价格浮动
(2)约束条件——商品供求弹性(以需 求弹性为例四种典型情况)
(1)供给有完全弹性 税负完全由消 费者承
(2)需求有完全弹性 税负由生产者 负担
(3)供给完全无弹性 税收由生产者 承担
4.需求完全无弹性 税负完全由消费 者承担
(3)课税范围宽窄与征税对象的 不同对税负转嫁程度影响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GNP或GDP
• 影响宏观税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1)生产力发展水平 横向: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不断上升趋势
纵向:是
• (2)政府职能大小 社会职能 宏观税率不断提高
经济职能
–( 3 ) 政 治 经 济 制 度 和 经 济 运 行 机制 中央集权计划体制——高 联邦制市场体制——低
– (2)调节产业结构 减免 加征
– (3)调节各种收入 企业 防止贫富悬殊 居民
•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偏差协调 • (1)二者偏差:基点不同
• 税收中性——市场配置相适应 • 税收调控——政府干预相适应
• (2)二者切合点:
–(1)二者切点:(重要程度、层 次有区别)
–① 税 收 中 性 功 能 是 主 要 的 基 本 的——市场机制自身功能是主要 的、基本的,税收政策选择在于 保证市场机制基本功能的发展
②税收的调控功能是次要的、辅 助性的——首先保证市场机制完 成基本功能,税收变量调节功能 居第二位的。
– (2)二者合点:(着眼于分工区别)
①税收中性——注重发挥“看不见的 手”的作用
②税收调控——充分运用“看得见的 手”的作用
税收调控是税收中性逻辑延伸,必然 要求
• (3)二者有效协调 –(1)加深对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 理论认识:
• (2)“拉弗曲线”——最佳税率 • 拉弗曲线形象说明了税率与税收 之间关系,给人以启示 (1)高税率≠高税收 (2)同择多的税收,可以有两 种税率 (3)从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佳税 率
• (三)税负转嫁
• (1)含义:通过流通过程税收部分或 全部转给他人负担 ,纳税人≠负税 人
•
• (2)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2)后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3)混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4)消转:税收被新增利润消化掉
• 讲调控不偏废中性,提高“两个比 重不以牺牲中性为代价。
• 讲中性不忽视调控、放弃调控
–(2)不断实践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有效协调
• 简化流转税 体现中性
• 完善所得税
• 消费税 →体现非中性
–(3)不断完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关系→如继续统一内外资企 业所得税
第五节 国 际 税 收 •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范围宽窄 宽(易转嫁)如: 白酒→啤酒→矿泉水→自来水
窄 (不易转嫁)
征税对象 商品税 (易转嫁)
嫁)
所得税(不易转
(4)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与税负 转嫁的关系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实 施转嫁)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不 实施或少实施)
第四节 税 收 中 性
• 一、税收中性的含义
• 1 税收中性含义(前提是明确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