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抗变态反应药考点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一章抗变态反应药

本章:只涉及H1受体拮抗剂(可统一记忆),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疾病,还可用于止吐,防治晕动症、镇静催眠、预防偏头痛等。

(抗过敏)机制:抗组织胺、白三烯、缓激肽等。

分类:

第一代,经典的(产生中枢抑制和镇静不良反应)

第二代,非镇静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

9个代表药按结构类型分五类:

1.氨基醚类:盐酸苯海拉明

2.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

3.三环类: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

4.哌啶类:诺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

5.哌嗪类:盐酸西替利嗪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类型

一、氨基醚类

盐酸苯海拉明

考点:

1.结构特征是氨基醚类,氧原子和氨基氮之间隔两个碳。

2.代谢:醚水解为二苯基甲醇(见黄色框),再与葡糖醛酸结合,排出。

3.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中枢抑制作用显著。有镇静、防晕动和止吐阼用。用于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和皮肤瘙痒等皮肤黏模变态性疾病,预防晕动症及治疗妊娠呕吐。

二、丙胺类

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

考点:

1.结构为丙胺类(氨基醚类O换成C),含吡啶,二甲氨基碱性,成盐。

2.性质:可升华,显叔胺类反应(与枸橼酸醋酐试液加热,即显红紫色。稀硫酸中,马来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红色消失,生成二羟基丁二酸,为本品的鉴别反应)。

3.作用机制:对组胺H1受体的竞争阻断作用强,且作用持久。

氯苯那敏

4.含有一个手性碳,S异构体的活性比外消旋体强2倍,临床用外消旋体。

5.药物相互作用:与中枢系统抑制药同用时,可增强前者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增强金刚烷胺、氟哌啶醇、抗胆碱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拟交感神经药、氯喹的药效。不宜与哌替啶、阿托品等药同用)。

6.副作用:对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嗜睡副作用较小,抗胆碱作用也较弱,由于易致中枢兴奋,可诱发癫痫,癫痫患者禁用。

三、三环类

(一)盐酸赛庚啶

考点:

1.结构是三环与哌啶双键连接,可看成是吩噻嗪环的S和N原子分别以生物电子等排体乙烯基和甲叉基代替的三环化合物。

盐酸赛庚啶

2.结构中含有结晶水,在溶解过程中有乳化现象。

3.可通过血脑屏障。主要代谢产物无活性,除从尿液和粪便外,还可经汗液、乳液排出。

4.作用机制:对H1受体的抑制作用比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异丙嗪强。同时,也有抗5-羟色胺和抗胆碱作用,并可抑制醛固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故亦可用于治疗偏头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及肢端肥大症。

5.用途:除抗过敏,可作为食欲刺激剂,用于神经性厌食。

(二)氯雷他定

考点:

1.结构与性质:引入Cl原子,含吡啶环,哌啶环的N上有酯基,加热可分解。

2.不通过血脑屏障。非镇静H1受体拮抗剂。

3.代谢产物去羧乙氧氯雷他定是地氯雷他定,也是H1受体拮抗剂,作用持久。

(三)地氯雷他定

考点:

1.是氯雷他定活性代谢产物(N去羧乙氧基)

2.口服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起效快,作用强

3.具有选择性的抗外周H1受体作用,亲和力较氯雷他定强,可抑制各种过敏性致炎的化学介质释放。

(四)富马酸酮替芬

考点:

1.结构是赛庚啶以噻酚替代苯,乙撑基上引入酮基,有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

2.机制:既是H1受体拮抗作用,又是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抗过敏作用强,对内源和外源性哮喘有防治作用。

3.副作用:有较强的中枢抑制、嗜睡不良反应。

四、哌啶类

(一)诺阿司咪唑

考点:1.结构含哌啶、苯并咪唑

2.是阿司咪唑的活性代谢产物,对H1受体选择性比阿司咪唑高,心脏毒性副作用小。

3.无中枢镇静,无抗胆碱作用,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

(二)非索非那定(新)

考点:1.为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物,具有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活性。

2.一个手性碳,右旋体和左旋体有等效的活性。

3.半衰期长,可每日1次给药。

4.不透过血脑屏障,非镇静类H1受体拮抗剂。

5.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引起的症状。

五、哌嗪类

盐酸西替利嗪

考点:1.结构与性质:含羧基、哌嗪环,遇光分解,应在密闭容器中避光保存。

2.是安定药羟嗪的主要代谢产物。羧基易离子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非镇定性抗组胺药。

3.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作用强且持久,对M胆碱受体和5-羟色胺的作用极小。

4.左旋光学纯异构体左西替利嗪在德国上市。

小结一: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1.Ar1为苯环、杂环或取代杂环,Ar2为另一个芳环或芳甲基,Ar1和Ar2可桥连成三环化合物。Ar1和Ar2的亲脂性及它们的空间排列与活性相关。很多药物光学和几何异构体抗组胺活性不同,如氯苯那敏,右旋体活性大于左旋体,西替利嗪反之。

2.NR1R2一般是叔胺,也可以是环系统的一部分,常见的是二甲氨基。

3.X为O、N、或C(氨基醚类、丙胺类、哌嗪类、三环类)

4.连接段碳链n通常为2,(芳环与叔N原子距离)

小结二: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记忆第一层次:四大类。

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抗胆碱、心脏毒性和体重增加。

记忆第二层次:

1.中枢抑制作用:传统的抗组胺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引起嗜睡不良反应。新型抗组胺药鲜有嗜睡作用。

2.抗胆碱作用:有抗胆碱作用,表现为口干、舌燥。

3.心脏的不良反应:可引起心脏的不良反应,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可发展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体重增加:长期大量应用后加速胃排空,使患者食欲增加有关。

配伍选择题

A.诺阿司咪唑

B.地氯雷他定

C.富马酸酮替芬

D.盐酸西替利嗪

E.非索非那定

1. H1受体拮抗剂,同时又是过敏反应介质释放抑制剂,具嗜睡副作用的抗过敏药

2.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

3.哌嗪类H1受体拮抗剂

[答疑编号700535310101]

1、【正确答案】C

2、【正确答案】B

3、【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