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1-28

[作者简介]11许高渝(1943-),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研究;21王之光(1960-),男,江苏常熟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许高渝,王之光

(浙江大学英语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研究。自那时

起,英汉语音对比成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发音语音学、音位系统构成、语流中

的音变、音节、音高体系以及重音和节奏等七个方面,其中绝大部分成果为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

比分析,但也有一些成果是对英语和汉语主要方言的比较,个别成果从历时的角度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

行了讨论。尽管我们在英汉语音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靠实验手段的研究十分不够,生

成音系学的汉英对比也尚无人涉足,语音对比的成果推广以及语音对比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研究的结合

更需大大加强。

[关键词]汉英语音对比;英汉方言比较;英汉语言异同史

[中图分类号]H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 (2002)05-0050-06

英汉语音对比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开展得最早的研究领域之一。赵元任先生早在1933年就发表过英汉语调对比的论文《英语语调(含美语)和汉语语调研究初探》,吕叔湘先生在1947年撰写的《中国人学英文》一书中,也有专门章节比较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异

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初大告、方淑珍分别发表了《英语语音的特点及学习的方法》

(1956)和《英语和广州话语音比较分析》

(1957)的论文。初文对英汉语音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方文则对英语和广州话语音中的发音方法和具体音素进行了比较,两篇文章都还涉及了汉英语中的语音音变、联读和重读等问题,初文对英汉语的节奏和语调也作了初步的比较。在这一时期出版的部分英语教

科书和有关英语语音的书籍中,均有一些英汉语音对比的内容,如《英语发音基本知识》

(蔡冬生,1959)、《大学英语读本》

(陈琳,1956)等。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到70年代中期,外语科研工作几乎停顿,英汉语音对比研究也毫无进展。1978年起,随着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开展,中断了多年的英汉语音对比又重新启动。其间,桂灿昆在1978年第1期的《现代外语》上发表了《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一文;次年,在《教学与科研》上,也登载了王文学撰写的《谈谈英汉语音的异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汉语音对比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1980年至1989年,涉及该领域的论文有13篇,1990年至1999年间则达到了22篇。1995年,出版了赵德梅的专著《英汉比较语音学》,该书对英汉语言系统中相似的元辅音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对英汉语的重音、语调、节奏方面的异同也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此外,在喻云根的《英汉对比语言

学》(1994)第二章、潘文国的《汉英语对比纲要》(1997)第六章第一节、熊文华的《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1997)第一章第一节中,也对英汉语音系统的特点和异同作了不同程度的讨论。在上述众多的英汉语音对比的成果中,主要涉及以下七个专题:(1)发音语音学对比;(2)音位

第32卷第5期

2002年9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32,No.5Sept.2002

系统的构成和特征对比;(3)语流中的音变对比;(4)音节对比;(5)音高体系对比;(6)重音对比;(7)节奏对比。有的成果论述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上面提及的初大告、桂灿昆的论文和著作,以及《英

语语音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几个方面》(何善芬,1987)、《汉英语音系统主要特点之比较》

(刘乃华,1988)、《英汉语音系统比较》(张莉、赵玉闪,1997)、《英汉语音简略比较》(余国良,1998)、《谈谈英汉

语音对比》(周流溪,2000)等论文,

有的成果则侧重对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研究,或语调、或重音、或音

变、或音节。如果从共时/历时比较研究的角度看,绝大部分成果均属共时研究,但有两篇论文是从

历时角度撰写的,即《汉英古今音变互证》(帆声,1983)和《英汉元音变化的比较》

(潘永,1999)。另外,在进行英语和汉语语音比较时,我国学者的多数研究是对英语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的对比分析,但也有一些论文讨论英语和某一种方言的比较,如前面提到的方淑珍的论文就是英语和广州话

语音的比较;另外,还有英语与四川方言的比较(《四川方言音系与英语音系的初步比较研究》,马川

冬、谭伦华,1998),英语与辽宁地区方言的比较(《汉语方言发音与英语发音的关系》,金玉,1995),

英语与福建方言的比较(《福建方言与英语语音》,杜昌忠,1988)等。从比较的基点来看,绝大部分

研究成果以英语为基点,拿汉语来对比,也有少数论文以汉语为基点,用英语来对比,如金定元的

《洋腔洋调探源———汉英音位系统对比研究》

(1986)就属后一类。下面,我们分专题对我国学者有关英汉语音对比的研究成果进行具体的考察。

(一)发音语音学对比

英语和汉语虽属不同的语系,但如从语音学的角度来区分它们在语音流中组成成素的物质属性的话,均可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是英汉语音对比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赵德梅、喻云根的著作和缪鹏飞的论文《英汉音

素辨别》(1995)对英语和汉语相近元音、辅音的比较较为详尽。方淑珍等的论文则对英语和汉语方言中相似的音素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在作比较时,研究者一般都先描述具体某些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的方法,指出两者的异同,然后提出纠正的办法或强调不要用某种语言的某个音来代替另一种语言相似的音,提醒学习者不要混淆。如缪文在分析英语的[a ∶]音和汉语a 的区别时指出:“发汉语的a 时,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相反,发英语的[a ∶]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1](pp.142-143)。喻著在分析英语辅音[s ]和汉语s 时则说明,“汉语的s 与英语的[s ]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 比[s ]舌位稍靠前。”[2](p.46)

(二)音位系统的比较

在桂灿昆、刘乃华、金定云、余国良、张莉和赵玉闪等的论文以及上面提到过的不少著作里,均有一定的篇幅阐述英语和汉语的音位系统的异同。研究者们通过对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整体比较,主要得出了以下一些共同的看法:

1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数。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语言中所没有的,如英语没有类似于汉语的ü,e 音,而汉语没有与英语[ψ]相应的音。

21在辅音方面,英语浊音数明显多于汉语。英语中清浊音成对出现,并构成相对立的音位,这些对立可区别词义,汉语中可区别词义的语音特征是送气/不送气。两个辅音系统中也各有一些音是对方语音中所没有的。

有些论文还从某些音位分布的角度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如金定元指出,英、汉语中都有15第5期许高渝,王之光: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