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塑造的“三视”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人物塑造的“三视”原则
在当前专题片创作领域里,有一些制片工作者喜欢将典型塑造得“高大全”,形象都是“满身光环”。

这种形象固然很伟岸,但却让基层党员群众觉得“高不可攀”。

其实,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让他们多些人间烟火气,从高高在上的
“神坛”走下来,走到基层群众中,这样才能让群众觉得典型可亲、可信、可学。

具体来说,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运用
“三视”原则:即低视角、平视线、近视距,不失为典型人物塑造的一条可行之路。

低视角:清泉润物低自流
视角,在这里讲,即选取典型及素材的角度,分高、中、低。

以往在选取典型时,有些编导总是偏爱于选取那些具有
“丰功伟绩”的党员;在刻画时,更是将笔墨集中在典型那些“惊天动地”的事迹上,如此高的视角塑造的典型,的确值得我们去歌颂学习,但总有“疏远”的感觉,这种距离感来自于选取人物的差异。

经验证明,“小人物”的塑造反而更有张力,我们选材还须低视角,眼光向下,向基层去选取典型和素材。

寻找典型时,将目光对准最基层。

我们耳熟能详的雷锋、
焦裕禄等典型,他们的事迹轰轰烈烈,故事也有无数感人的
细节,但像这类被广泛宣传、大范围推广的典型人物,绝大部分党教制片者穷其职业生涯,也很难遇见一个。

既然如此,我们在挖掘典型时就不妨把视角放低,去选取群众在生活中接触更多的、那些默默无闻坚持奉献的普通党员。

云南省拍摄的专题片《一位巡山大哥的路》的主人公郭长生,就是一名普通党员。

这位巡山员在他几十年的巡山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事迹,有的只是看似平常的蛇虫叮咬、风餐露宿,按照一般人看来,此人很难成为典型,毕竟太“平常” 了。

而编导却恰恰看中了郭长生的“平常”,挖掘到了他的不平常,从而将新时期一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党员形象树立在了荧屏之上。

刻画典型时,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有人认为所谓亮
点,就是将典型身上最辉煌的瞬间展示给观众,其实不然。

人生的每一次飞跃恰恰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节堆积而成,光辉的刹那短暂,细节之处却总能如涓涓泉水,滋润心田。

基层党员的奉献,更多的是一种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平淡的常态,而对这平淡的常态进行细心挖掘,找出那些容易被忽视,却能够很好地刻画人物的细节闪光点,进行放大描写,才能让观众信服,才最真实、最有说服力,典型人物的塑造也就成功了一半。

甘肃省的专题片《李海峰的圆梦之旅》,讲述的是甘肃省白银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李海峰的故事。

按常规而言,应该介绍他如何在火场英勇奋战等事迹,才能突出他的
形象高大、事迹伟岸。

然而,编导却独辟蹊径,没有“常规”地去讲述他如何抢险救灾,而是将笔墨放在了他如何为驻地周围群众服务上,整体叙事并没有什么波澜,却从这份平淡中,显现出了他一心为民奉献的情怀,从而让观众信服: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自然能够勇往直前。

这种平淡化叙事的角度,让无数观众倍受触动。

平视线:平中自有丘壑在
视线,在这里指的是典型在片中定位,分俯、平、仰。

以往有些人总喜欢将典型刻画得“高人一等”甚至是“高高在上”,让观众始终以“仰视”的目光来看待典型。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典型人物在某一方面的精神境界确实值得敬仰,但通片“仰视”塑造出来的典型往往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心理压迫感,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无从学起。

因此说,还是要尽量以平实的手法去刻画典型,不加粉饰地表现典型的事迹,让观众感觉到“平等”,这样才能放下心防,去接受典型。

这就是“平视线”。

不要让典型“脱离群众”。

有些党教片,总偏爱于让典型独树一帜,自认为这样能“突出主体”。

在表现人物行为时一味强调主观能动性,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其境界之高;在具体叙事上刻意求奇,貌似精彩热闹实则脱离实际。

殊不知,这样孤立地突出主体,反而使典型显得“不合群”,观众不买账,宣传目的也难以实现。

笔者认为,表现典型不
能脱离群众,与群众的“水乳交融”比处处“高人一等”更能凸
显其“不平凡”。

浙江省的专题片《一位七旬党员的公益心》,讲述的是浙江省缙云县的老党员刘章忠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事迹。

编导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他与群众在一起的一件件小事:到贫困户家中探望、热心帮助有困难的村民、为他们捐款捐物全片通过表现刘章忠与群众的“水乳交
融”,很好地烘托了他一心为群众服务的主题。

这部片子启示我们:不要怕群众的过多出镜会冲淡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须知红花也须绿叶扶,有了群众这“绿叶”的映衬,更能展现出典型这“红花”的可贵;任何一个典型,都不可能脱离群众而存在。

要客观全面地刻画典型。

说一个人,不能说得完美无缺,这样会显得极不可信。

塑造典型也是如此,不能只放大他身上的闪光点,他的犹豫、挫折、失误甚至是失败,也可以在符合主题需要的前提下,适度“亮相”。

正所谓瑕不掩瑜,
适度的“缺点”,能够将人物塑造得丰满立体,让群众更了解和认可典型人物。

天津市的专题片《高墙大路》,讲述的是天津市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冯力的感人事迹。

片中除了讲述她献身于事业之外,也涉及到了当遭遇困难时她对自我的怀疑、当无暇顾及家庭时对自己的责问……这些源于人性真实的情感流露,非但对主人公形象无损,反而侧面表现出她的无私奉献。

近视距:近得楼台赏佳月
视距,在这里指的是典型人物在片中给观众营造的心理距
离,分远、中、近。

首先,典型不能失真,其行为应发端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其次,镜头不能失准,要客观记录人物的外部活动和心理活动,减少主动干预。

这样,观众才会觉得典型是真实存在于他们生活当中的,而且就在他们身边,从而生出亲切感。

这就是“近视距”。

要注重营造生活气息。

基层党员群众更乐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因此说,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够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可来源于身边的人物。

黑龙江省的专题片《李启文的湿地梦》,介绍的是中国生态环境贡献奖获得者李启文的故事。

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化场景,比如火炕、大棉袄、民俗习惯等,营造出了浓郁的生活氛围,使观众感受到了李启文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处境下都能不懈追求环保梦的可贵,真实性十足。

要突出表达典型的情感世界。

人的内心世界是最难描述
的,也正因如此,准确表现典型内心情感波澜的细节才最感染观众。

这就是常说的“以情感人”。

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能带动观众的观片情绪,也能进一步还原典型的个性真实。

湖北省的专题片《放映人生》,讲述的是湖北省麻城市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丁颂扬投身于基层放映事业的事迹。

为了让观众能够真正走近丁颂扬,片中运用了慢镜头、配乐等手段渲染人物情绪,努力营造出充沛的情感氛围,从而展示出了主人公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真正了解了他的精神实质,也完全理解了他的为民情怀。

“三视”原则的运用可以将典型塑造得更加真实、更加亲切,希望能给我们党教制片工作者以借鉴。

(作者吴迪:影像艺术家、独立制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